第十七章 豆蔻初開

長安地處西北,時間不過初夏,此時的郊外並不算熱。

但在並不寬敞,顛簸地上下起伏的青布馬車中,小丫鬟紫竹卻覺得車廂裡燥熱難耐,彷彿炎炎盛夏一般。

小丫鬟懂事,分得清先後,知道李瑁此去終南山是有事要商談,所以來時一直坐得離李瑁遠遠的,生怕耽誤了事兒。

但等到李瑁事情辦完回府的時候,紫竹心中的小心思就有些起伏了。

從終南山到長安城,要經過一段長長的野路,野路偏僻難尋,荒無人煙,除了壽王府的馬車,幾乎看不到別的行人。

紫竹坐在馬車中,隨着起伏的山路有意或無意地往李瑁的身上依靠。

紫竹本就是武惠妃從萬千宮女中挑選出來的,花容月貌自不必說,如今就連身姿也是越發地出挑,與李瑁初見時大不相同。

三年的時間,紫竹已經從當初那個青澀少女出落地亭亭玉立,隱隱有了些成年女子的味道。

此時的紫竹彷彿一顆慢慢成熟的蜜桃,等待主人的採摘。

面對身旁這樣一位嬌豔欲滴的佳人,李瑁的心裡比紫竹更加的燥熱。

上次李瑁不過是淺嘗一番便戛然而止,而這一次,又是一樣的場景,一樣的地點,一樣的機會,李瑁的心裡已經有些按耐不住。

“紫竹,沿路顛簸,你身子骨弱,可要坐到本王的懷裡。”李瑁看着紫竹宛若紅霞的臉頰,笑問道。

“啊?”

紫竹沒想到李瑁說的這麼突然,不由地輕呼了出來。

“嗯。”紫竹過了一會兒才聲若蚊蚋地應了一聲,面色羞紅地曲膝站起。

李瑁輕輕扶住紫竹的腰身,將她慢慢攬入了懷中。

第一次時,李瑁擔心紫竹心中牴觸,還有些試探的舉動,但有了上一次的經驗,李瑁這次直接就越過了這一步,直奔主題。

此時的李瑁早非昔日吳下阿蒙,牀笫間的功夫早已今非昔比,

紫竹少時入宮,稍稍長大後便被送進了王府,何曾被男子這般逗弄過。不過片刻,紫竹便覺得全身軟軟的,酥酥的,提不上半點力氣,連呼吸都變地急促了。

“殿下,不...唔...”

紫竹櫻口微張,一句話剛剛說出一半,便被迎面而來的李瑁封住了雙脣,只聽見隱約的支吾聲。

紫竹雖是坐在李瑁地腿上,但已經被李瑁半壓在了身下。

李瑁貪婪地呼吸着鼻尖的處子芬芳,舌尖輕輕叩開紫竹的貝齒,在她的口中放肆地遊走、吸吮,彷彿懷中嬌俏的可人吞於口腹。

紫竹情竇未開,絲毫不通男女之事,她生怕咬傷了自家殿下,微微張口,笨拙地迎合着李瑁。

這輛青布馬車佈局簡單,車廂內外不過隔着一層薄薄的簾布,聽着車內窸窸窣窣地聲音,武彥平哪還不知道里面發生了什麼。

有了上次的前車之鑑,武彥平自然知道該如何應對了。

“殿下,馬車前方似乎有一棵斷樹欄路,臣去前面清理一下。”武彥平看着前面狹窄但卻通暢的山路,不知從哪裡想出了這樣一個理由,逃也似地走了。

只是可憐我們正六品的親事府殿軍校尉,竟淪落到這般狼狽的田地。

倒是拉車的馬兒頗通人性,此刻竟也停止了嘶鳴,安靜地站在路邊,津津有味地咀嚼着路邊的野草。

車外,清風陣陣,只聞鳥語花香;車內,濃情蜜意,似聽黃鶯百囀。馬車內外,清脆的鳥鳴與女子的嬌呼相映成輝,此起彼伏,在這荒郊之外似乎也頗有幾分“野”趣。

也不知車內的嬌呼聲持續了多久,漸漸地,終於停了下來,隱隱地,只有一雙男女事後滿足地粗喘聲。

此時的紫竹已不同往日婉約文靜的少女,原本梳理整齊地雙丫髻已經凌亂不堪,身下的裙襬也被蹂躪做了一團,隨意地丟在了車廂中。

“郊外簡陋,怪本王一時情急,考慮不周,委屈你了。”李瑁輕柔的愛撫着紫竹,緩緩道。

紫竹的臉頰緊貼地李瑁地胸膛,搖了搖頭:“殿下待奴婢極好,從未委屈過奴婢。”

自打紫竹被武惠妃選中,送入王府的那一天,紫竹便註定會是李瑁地女人,這一天,紫竹已經等待了許久,又怎麼會怨怪李瑁呢。

在時下人的眼中,李瑁是高高在上的親王,而紫竹不過是一個尋常婢女,李瑁這般對待已經算得上很好了。

但李瑁終歸是李瑁,別人的看法終歸是別人的看法,紫竹自己雖無怨言,可李瑁自己的心裡卻始終過意不去。

李瑁的手指慢慢拂過紫竹的腰身,緩緩道:“你既做了本王的女人,那便與以往大不相同了。回府之後本王便下令封你爲側王妃,立檔司宗寺。”

在大唐,親王的側妃分兩種:一種是有名無分,雖掛了側王妃的名銜,卻不爲宗室認可,與尋常官員家的妾無異,並無品級。另外一種則是名分兼備,備案司宗寺,經需宗正卿詔冊,位同正二品,縱然是尋常官員見了也須得行禮。

按照李瑁之意,便是要將紫竹封爲名分兼備的側王妃。

正二品的側王妃和服侍王爺的貼身婢女,兩者的地位可謂雲泥之別,中間隔着一條莫大的鴻溝。紫竹前後不過半日功夫便將要跨了過去。

不過紫竹似乎對李瑁地安排並不在意。

紫竹從李瑁地懷中坐起,一雙明眸認真地看着李瑁,回絕道:“殿下的恩寵紫竹心領了,但紫竹並不稀罕側妃的名分,只願做殿下身邊的婢女,每日陪在殿下左右。”

側妃的名分雖高,但卻只能居於王府側殿,平日要見李瑁一面都是不易。

而現在的紫竹雖然名爲婢女,但在卻是故惠妃娘娘所賜,極得李瑁的疼愛,每日隨侍身邊,在王府中地位超然,無人不敬。

紫竹本就不是計較名利的女子,兩者相權,紫竹自然選擇伴在李瑁身邊。

李瑁確實也用慣了紫竹,一時間也離不開她,於是點頭答應了下來,想要通過其他方式彌補她。

“既然如此,那本王便聽你的話,暫不冊你側妃之位。不過你終究是本王的女人,你有什麼想要的儘管告訴本王,本王一定替你完成。”

李瑁待紫竹一向很好,衣食首飾俱都不缺。

紫竹想了想,這才嫣然笑道:“奴婢總是聽說長安東市熱鬧非常,一直想去看看,殿下可願陪奴婢去一趟東市?”

注:

1.司宗寺:主管皇室及外戚勳貴事宜,職能同漢朝宗正寺及明清宗人府。

第二十三章 鋤奸第二十七章 聯姻第三章 暗探第八章 南詔秘聞第三十三章 吐蕃求親第三十四章 救人第二十章 益州商會第八章 咸宜公主第七章 救人第二十六章 決定第三十二章 別苑密謀第二十三章 鋤奸第三十章 籌糧第二十九章 出城第二十七章 張天師第十三章 大戰在即第二十九章 出城第五章 佳人如梅第十一章 定議第八章 南詔秘聞第三十四章 斬首第九章 春獵第二十五章 初戰第十五章 退封第十七章 小道第三十四章 南歸在即第二十三章 亦真亦假第二十八章 玉真宴請第二十九章 東歸第十一章 定議第四十三章 酒宴第三十八章 世子第四十二章 美人恩重第二十四章 逼退第一章 爭鋒相對第十四章 危局第三十章 無情亦有情第二十七章 聯姻第九章 劍舞第二十四章 開解第二十四章 暗會第九章 劍舞第二十五章 元日朝會第四十三章 嶲州鐵礦第二十八章 補堤第三十二章 李適之罷相第二十九章 出城第四章 交易終章 盛世再起第四章 提詩第二十八章 投效第二章 稱帝第三十四章 南歸在即第三十二章 別苑密謀第二十二章 請降第十二章 誤闖第二十七章 退戎書第三十八章 小園梅精第三十一章 風起第二十二章 雪中琴聲第七章 斬草除根第十七章 小道第二十章 光復東都第二十三章 亦真亦假第三十一章 屠殺第二十七章 退戎書第二十三章 銀礦第十一章 叛亂第二十章 賑災第十二章 誤闖第二十八章 補堤第三十八章 三策第三十章 請封第四十三章 嶲州鐵礦第十六章 中毒第十七章 宣慰河北第十章 祿山殞命第一章 爭鋒相對第二十八章 設計第十五章 官學第二章 貴妃產子第二十六章 詩仙太白第八章 起兵第三十八章 吐蕃兵敗第五章 來世莫在帝王家第十八章 返程第三十四章 秘密入宮第二十六章 疑神疑鬼第十七章 論志第五章 來世莫在帝王家第五章 佳人如梅第十一章 激將第十五章 紛爭第六章 名將第七章 所謂妙人第九章 論戰第三十六章 襲關第四十四章 圈套第二十二章 接風第二十七章 退戎書
第二十三章 鋤奸第二十七章 聯姻第三章 暗探第八章 南詔秘聞第三十三章 吐蕃求親第三十四章 救人第二十章 益州商會第八章 咸宜公主第七章 救人第二十六章 決定第三十二章 別苑密謀第二十三章 鋤奸第三十章 籌糧第二十九章 出城第二十七章 張天師第十三章 大戰在即第二十九章 出城第五章 佳人如梅第十一章 定議第八章 南詔秘聞第三十四章 斬首第九章 春獵第二十五章 初戰第十五章 退封第十七章 小道第三十四章 南歸在即第二十三章 亦真亦假第二十八章 玉真宴請第二十九章 東歸第十一章 定議第四十三章 酒宴第三十八章 世子第四十二章 美人恩重第二十四章 逼退第一章 爭鋒相對第十四章 危局第三十章 無情亦有情第二十七章 聯姻第九章 劍舞第二十四章 開解第二十四章 暗會第九章 劍舞第二十五章 元日朝會第四十三章 嶲州鐵礦第二十八章 補堤第三十二章 李適之罷相第二十九章 出城第四章 交易終章 盛世再起第四章 提詩第二十八章 投效第二章 稱帝第三十四章 南歸在即第三十二章 別苑密謀第二十二章 請降第十二章 誤闖第二十七章 退戎書第三十八章 小園梅精第三十一章 風起第二十二章 雪中琴聲第七章 斬草除根第十七章 小道第二十章 光復東都第二十三章 亦真亦假第三十一章 屠殺第二十七章 退戎書第二十三章 銀礦第十一章 叛亂第二十章 賑災第十二章 誤闖第二十八章 補堤第三十八章 三策第三十章 請封第四十三章 嶲州鐵礦第十六章 中毒第十七章 宣慰河北第十章 祿山殞命第一章 爭鋒相對第二十八章 設計第十五章 官學第二章 貴妃產子第二十六章 詩仙太白第八章 起兵第三十八章 吐蕃兵敗第五章 來世莫在帝王家第十八章 返程第三十四章 秘密入宮第二十六章 疑神疑鬼第十七章 論志第五章 來世莫在帝王家第五章 佳人如梅第十一章 激將第十五章 紛爭第六章 名將第七章 所謂妙人第九章 論戰第三十六章 襲關第四十四章 圈套第二十二章 接風第二十七章 退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