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屠殺

卯時初刻,天色還未明亮,依舊是灰濛濛地一片。

安戎城中跟着翟都局出來砍柴的吐蕃士兵已經逐漸收工,一個個手中拿着柴刀,整齊地聚集到了狹長的谷口處。

翟都局站在隊伍的最前,仔細地清點了一下人數,整整一百一十人,一個不缺。

這些都是以前就跟着翟都局鎮守安戎城的老卒,裡面的很多人翟都局甚至都能叫出他們的名字。翟都局看着眼前百來張熟悉的臉,心中泛起一陣惻隱之心,稍許有些不忍。

但隨即他又想起了李瑁對他的承諾:良田千畝,珠寶黃金、寶馬美人,封候拜將。

若是自己運氣再好些,興許還能如太宗朝投靠大唐的突厥將來執失思力般娶上一位美麗的大唐公主,那從此可就是享之不盡的福氣了。

爲了能夠離開這個鬼地方,爲了將來的榮華富貴,犧牲這些與自己本無關係的人又有何妨?反正他們是士兵,早晚都是要死的。

一想到這些,翟都局原本有些柔軟的心又硬了起來。

翟都局高聲喊了一聲,只說有要事宣佈,吩咐吐蕃士兵將乾柴全部堆積在山谷的入口,將手中的柴刀放下,赤手空拳地站在了一處。

“勇士們,你們是吐蕃最勇敢的士兵,本該在戰場上拼殺,爭奪自己的榮譽,但莽布支卻因爲私人的仇恨,將你們排到這裡做這些砍柴的活,你們心裡快活嗎?”

“不快活!”吐蕃士兵齊聲高呼。

這些士兵原本都跟在翟都局的身後吃香喝辣,現在因爲莽布支的原因每天需要起早貪黑地砍柴,任誰都不會快活。

“那好,我有一個辦法可以對付莽布支,只是需要大家的配合,你們願不願意。”翟都局又接着問道。

“願意!”吐蕃士兵早已對莽布支滿懷憤懣,雖不知翟都局說的是什麼辦法,但是一陣高呼。

“那好,那我就不客氣了。”翟都局高高舉起自己的手,猛地一下揮了下來。

吐蕃士兵看着翟都局的動作有些不知所措,都還在等着他接下來的安排。可惜他們並沒有等來翟都局的安排,等來的是大唐士兵的屠刀。

一陣陣喊殺聲從山谷後面想起,緊接着,兩百人的左金吾衛率在馬璘的指揮下四面八方地直撲谷口,如餓虎撲食,獅子搏兔直奔吐蕃人。看着不知從何而來的大唐士兵,吐蕃人一下子被嚇呆在了當場,短暫地錯愕後,緊接着便準備四散逃跑。

可是他們又能跑到哪裡去呢?

他們的後路早已被自己砍下的柴火堵死,其他方向又都是以逸待勞的大唐精銳。吐蕃人手無寸鐵,就連砍柴的柴刀也被丟在了後面。很快,吐蕃人就被四面而來的左金吾士兵淹沒,喪失生機,而左金吾士兵則如收割稻草般收割在他們的生命。

啊!啊!啊!

一陣陣慘叫在谷口響起,鮮血四濺,生命在迅速地流逝,吐蕃人如沒有方向的兔子般四處奔逃,但卻始終逃不出關押他們的籠子。

看着山谷下大肆屠戮的一幕,自詡仁善的李瑁心裡卻沒有半點的愧疚和不忍。因爲這些吐蕃士兵常年駐守安戎城,時常滋擾邊疆,死在他們手中的大唐軍民不知多少,今日便是讓他們還債的時候。

大唐士兵本就佔據着位置和人數優勢,手中又拿着鋒利的橫刀,可謂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不到盞茶不到的功夫,方纔還活蹦亂跳的吐蕃人已經被屠戮殆盡了。

“殿下,下面已經收隊了。”武彥平站在谷坡上,持刀護在李瑁的身邊,小聲地提醒道。

“恩,本王知道了。”李瑁看了眼下面,點了點頭,走了下來。

“翟都局將軍方投大唐便立新功,恭喜恭喜。”李瑁朝着滿是屍首的山谷擺了擺手,大步走向翟都局。

面對眼前的一幕,饒是翟都局求功心切也是不敢居功。

此時的谷口血腥氣已經很重,翟都局看着滿地往日同袍的屍體,腹中一陣反胃,險些吐了出來。他實在不理解,眼前這個自幼身在皇室,嬌生慣養的壽王殿下爲了能忍受這樣令人難受的環境。

不過方纔殺了那麼多的吐蕃士兵,翟都局已經再沒有了退路,他現在唯一的選擇就是緊緊地抱着李瑁的大腿,乞求富貴了。

“都是壽王殿下指揮得當,卑職不敢居功。”翟都局上前客氣道。

李瑁環顧了眼四周,對馬璘吩咐道:“仁杰,安排將士們依計行事,一半清掃戰場,一半換上吐蕃人的衣甲。”

翟都局聽了李瑁的話,忙不解地問道:“換上吐蕃人的衣甲,這是爲何?”

翟都局已經稱呼自己過去的同袍爲吐蕃人,看來他已經是打心裡將自己以“大唐人”自居了。

對於翟都局的疑問李瑁沒有露出絲毫不快,反倒笑着回道:“自然是爲了進城。”

“殿下要進城?”翟都局的臉上露出了一絲膽怯。

李瑁點頭道:“城中屯有莽布支的糧草,我們若是燒了他的糧草,莽布支不戰自潰,屆時本王贏了這場仗,將軍也報了私仇,豈不是一舉兩得?”

聽了李瑁的計劃,翟都局連忙道:“殿下,安戎城中尚有吐蕃兵五千,還有莽布支的心腹將領蘇必齊鎮守,我們兵力不足,恐怕難有作爲啊。”

李瑁自信地搖了搖頭道:“本王所帶左金吾衛俱是大唐精銳,以一當十,有何不可?”

“安戎城城高池深,縱然大唐士兵再精銳,也攻不進去啊。”翟都局剛剛出賣了百餘同袍的性命,正是膽顫心虛的時候,巴不得立刻跟着跑回長安,哪還敢再回安戎城送死?

李瑁見翟都局一再推脫,心裡也有些不悅,面色一冷,寒聲道:“本王若想強攻安戎城的話,還要這些吐蕃衣甲何用!還要你何用!直接率大軍攻城就是了。俗話說富貴險中求,此戰若是得勝那便是大功。而且你已經殺了百餘吐蕃人,已經沒有回頭路了,難道你還想退縮嗎?”

李瑁說完,這一下翟都局終於知道李瑁地計劃了,他竟是想要用自己的臉詐開安戎城,然後。

這一刻,翟都局心裡甚至有些懷疑李瑁的身份,眼前的這位壽王殿下如此喜好弄險,哪像是什麼尊貴的皇子親王,分明就是一個不要命的賭徒。

第四十一章 收爲己用第七章 閿鄉城第六十章 香花獻策第三章 節帥人選第十八章 大亂將起第三十二章 別苑密謀第二十五章 元日朝會第二十五章 兵圍范陽第十五章 局勢翻轉第一章 高仙芝送禮第十章 衝突第三十章 請封第十六章 世家女第十章 阻撓第三十四章 秘密入宮第十章 位次之爭第三十三章 燒糧第二十三章 弔唁第三十一章 強取奴契第三十八章 風雲匯中州第十八章 攬東風第十三章 大戰在即第四章 意外的封官第十九章 蜀商求見第五十六章 破劍川第五章 立儲第十九章 回京第十九章 破城第三十五章 武庫大火第三十五章 教坊司第三章 謀算第二章 坦羅斯之敗第十九章 回京第三十二章 宴無好宴第二十七章 聯姻第二十九章 糧倉第十五章 提點第十三章 再露崢嶸第九章 拜訪相府第四十三章 潼關戰起第十三章 圈套第一章 明月樓高休獨倚第十章 衝突第三十二章 盛王李琦第七章 所謂妙人第二十二章 囑咐第九章 封后第五章 再遇第十五章 玉龍關失守第十二章 史思明第二十章 平叛人選第十七章 楊國忠拜相第七章 斬草除根第四十七章 清兒產子第五十六章 破劍川第二十四章 逼退第十八章 返程第五章 來世莫在帝王家第二十八章 陷害第二十四章 吐蕃來使第三十四章 秘密入宮第三十三章 威懾第七章 入城第十四章 贈禮第二十五章 決戰第五十九章 再遇香花第三十八章 黜置大使第四十三章 酒宴第四十三章 破關第四十二章 芙蓉城第二十三章 守孝第十四章 危局第二十八章 補堤第四十章 建佛第十一章 挑撥第十七章 宣慰河北第二十四章 逼退第二十章 定南詔第十四章 楊昭儀第二十六章 安思順第四十五章 威逼第二十一章 寧王病危第十九章 賑災第三十八章 小園梅精第三十七章 陳倉古道第二十七章 蠱惑第五章 來世莫在帝王家第十六章 定策第二章 酒入愁腸第九章 論戰第三十七章 玉環產子第三十三章 如虎添翼第十一章 大難不死第十五章 入宮第二十六章 詩仙太白第十章 韋清兒第十六章 兵臨洱海第二十四章 假戲真做第二十九章 土地兼併
第四十一章 收爲己用第七章 閿鄉城第六十章 香花獻策第三章 節帥人選第十八章 大亂將起第三十二章 別苑密謀第二十五章 元日朝會第二十五章 兵圍范陽第十五章 局勢翻轉第一章 高仙芝送禮第十章 衝突第三十章 請封第十六章 世家女第十章 阻撓第三十四章 秘密入宮第十章 位次之爭第三十三章 燒糧第二十三章 弔唁第三十一章 強取奴契第三十八章 風雲匯中州第十八章 攬東風第十三章 大戰在即第四章 意外的封官第十九章 蜀商求見第五十六章 破劍川第五章 立儲第十九章 回京第十九章 破城第三十五章 武庫大火第三十五章 教坊司第三章 謀算第二章 坦羅斯之敗第十九章 回京第三十二章 宴無好宴第二十七章 聯姻第二十九章 糧倉第十五章 提點第十三章 再露崢嶸第九章 拜訪相府第四十三章 潼關戰起第十三章 圈套第一章 明月樓高休獨倚第十章 衝突第三十二章 盛王李琦第七章 所謂妙人第二十二章 囑咐第九章 封后第五章 再遇第十五章 玉龍關失守第十二章 史思明第二十章 平叛人選第十七章 楊國忠拜相第七章 斬草除根第四十七章 清兒產子第五十六章 破劍川第二十四章 逼退第十八章 返程第五章 來世莫在帝王家第二十八章 陷害第二十四章 吐蕃來使第三十四章 秘密入宮第三十三章 威懾第七章 入城第十四章 贈禮第二十五章 決戰第五十九章 再遇香花第三十八章 黜置大使第四十三章 酒宴第四十三章 破關第四十二章 芙蓉城第二十三章 守孝第十四章 危局第二十八章 補堤第四十章 建佛第十一章 挑撥第十七章 宣慰河北第二十四章 逼退第二十章 定南詔第十四章 楊昭儀第二十六章 安思順第四十五章 威逼第二十一章 寧王病危第十九章 賑災第三十八章 小園梅精第三十七章 陳倉古道第二十七章 蠱惑第五章 來世莫在帝王家第十六章 定策第二章 酒入愁腸第九章 論戰第三十七章 玉環產子第三十三章 如虎添翼第十一章 大難不死第十五章 入宮第二十六章 詩仙太白第十章 韋清兒第十六章 兵臨洱海第二十四章 假戲真做第二十九章 土地兼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