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益州商會

望雲樓,長安最爲有名的酒樓之一,位於長安城東,佈局風雅別緻,雖不奢華,卻也別有一番意趣,乃是京中權貴最常光顧的酒樓之一。

這一日,蜀地幾大富商包下了望雲樓的整個三樓雅間,天色還大亮,便開始上下忙活,等待着他們將要宴請的貴客——壽王李瑁。

蜀商衆人早知壽王李瑁喜好聲樂美人,爲了迎其所好,還特地從平康坊最好的幾家青樓中請來了幾位姿容豔麗,擅長樂舞的歌姬相陪,只爲了博殿下一樂。

當年,李瑁憑着一曲“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的《鳳棲梧》名揚長安,他在平康坊中的名聲絲毫不亞於王摩詰,李太白等此間前輩,甚至他憑着自己的皇子身份還要更勝一籌。

前來侍宴的女子早知今日將要侍奉的會是壽王李瑁,都早早地做好了準備,塗脂抹粉,描眉畫翠,穿上最喜愛的衣裙,都盼望着能乘機得了殿下的青眼,攏爲入幕之賓,甚至是勾住了殿下的魂兒,就此納入壽王府,哪怕是爲一房小妾,也比在這勾攔瓦肆中看人冷眼要好上無數倍。

只可惜妾有情,郎無意。任誰都沒有想到,姑娘們千盼萬盼的壽王殿下來時竟然來帶了壽王妃楊玉環。

壽王妃之美,這些青樓女子多有耳聞,但也僅僅是市井風傳罷了,真正見過楊玉環的人畢竟還是極少數。在沒見到楊玉環之前她們或許還有心中不服者,但親眼見了楊玉環之後,一個個的心思也就淡了下來。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與這些濃妝豔抹的青樓女子不同,楊玉環沒有討好任何人的必要,只是化了薄薄的淡妝便跟着自己夫君出了門。

一身青錦攏紗的雲煙羣,髮髻上慵懶地橫叉着一隻瑩白色的七尾玉鳳釵,配上這副清新素雅的好面容,本身就是一卷如雨後江南般氤氳朦朧的水墨畫。

如此佳人和一身白衣,丰神俊秀的玉郎李瑁立於一處,任誰見了都該嘆一句天造地設的璧人。反倒是這些容貌豔麗的青樓女子顯得尤爲突兀。

“好呀秋郎,還和我說沒有席上沒有女人,若是今日我沒有跟來,你怕是就如魚得水了吧。”楊玉環攬着李瑁地右臂,悄悄地掐了他一下,咬脣道。

“嘶。”

李瑁手臂吃痛,輕輕嘶了一聲,故意望了望四周,疑惑道:“女人?這樓上哪有其他女人?”

楊玉環看了看四周,低聲道:“這些青樓的狐媚子不都是嗎?”

李瑁輕輕搖了搖頭,一本正經,一臉正色地回道:“原來你說的他們呀,難道娘子不知嗎?只要娘子在我身邊,爲夫的眼中哪還容得下其他女人。”

“就你嘴貧。”楊玉環輕聲笑怪了李瑁一句,方纔心中的醋意已經消了大半。

“我等拜見殿下,拜見娘娘。”李瑁和楊玉環方一行至樓上,早已在樓上等候的八位蜀商早已等候了許久。

李瑁點了點頭,示意衆人起身:“昨日衙中積壓了些許軍務,叫諸位久等了,諸位快快請起。”

“謝殿下。”衆人站起了身子。

“諸位俱是蜀商,都是我家娘子的同鄉,本王與娘子同爲一體,娘子的同鄉便是本王的同鄉,諸位同坐。”李瑁擺了擺手,讓衆人坐下。

衆位蜀商得了李瑁地許可,這才齊齊坐了下來。

“小人曾聞娘娘極擅樂舞,堪稱長安之冠,於是專門從他處尋得了這麼一件霓裳羽衣,還請娘娘笑納。”衆人方一落座,這些蜀商中的牽頭人章之遠便從身後取出一方四尺長,兩尺寬的錦盒,恭敬地放到了李瑁和楊玉環的身前。

錦盒無蓋,方一放下,李瑁和楊玉環便看見了裡面放的那件霓裳羽衣。

一件青赤如虹的及地舞裙,外罩輕盈如紙,由羽毛織就的五彩羽衣。明亮的燈光下,閃爍着迷人的繽紛光芒,光是看它安靜地躺在錦盒中,就能想象出穿上身上後翩翩起舞的輕盈。

這件羽衣與尋常的羽衣大爲不同,他的羽毛用的並非尋常的鳥羽,而是取用的孔雀羽毛上最爲柔軟的羽尖部分,光是這一件羽衣,怕不得要數千根上好的雀羽方能織成。

光是這些羽毛就已經價值不菲,更別提將這些羽毛穿織成衣的明黃緞捻金絲了。

就算不論其稀罕程度,光論材料和做工的價值,這件霓裳羽衣至少也在十萬貫以上。

尋常女子尚且愛美,更何況是楊玉環這般的傾國美人。靜靜地看着這件霓裳羽衣,眼睛裡已經不自覺地閃爍出了星光,可見對這件羽衣喜愛已及。

不得不說,這章之遠不愧是人精,他深知李瑁在朝爲官,最爲珍惜羽毛,若是送李瑁禮物李瑁未必會收。而楊玉環卻是李瑁的正妃,又是當今貴妃娘娘的堂妹,極得李瑁地疼愛,送給她,甚至比送給李瑁本人更能博得李瑁的開心。

李瑁側頭看了眼楊玉環,李瑁見她這般喜愛,於是頷首謝道:“章掌櫃有心了,你的禮物本王很是滿意。”

“殿下客氣了,殿下和娘娘喜歡便是小人的榮幸。”章之遠說着,臉上露出一絲喜色。

李瑁將錦盒遞到了身後婢女的手中,看了眼席上坐着的衆人,笑道:“章掌櫃請本王來此總不會就是爲了送這件霓裳羽衣吧,本王前日與章掌櫃說的提議諸位考慮地怎麼樣了?”

李瑁之言一出,席間頓時細細索索傳出了一些聲響,顯然他們都沒想到李瑁說話竟這般直接,連基本的推杯換盞都省去,直接開門就見了山。

八個蜀商雖然都見過不少世面,也曾陪同地方官員飲過宴,但像李瑁這般身份的還是頭一遭。

壽王,劍南節度使,益州大都督,左武衛大將軍,長長的一連串兒,隨便哪一個官銜都能將他們活活壓死,更何況李瑁還是蜀地首官,手握劍南道軍政大權,隨便一句話便能決定他們的生死。

衆人看來看去,眼神交流了片刻,最終還是最初和李瑁接觸的章之遠最先開了口:“殿下之言有理,咱們蜀商之前的確太過散漫,容易爲外人所欺,組建這益州商會確實是個極好辦法,我等也幾位贊同。但殿下出銀五十萬貫便要佔這商會五成的份子,實在是太多了些,我等有些爲難啊。”

“哦?有何爲難,莫非諸位是嫌本王出的銀子少了嗎?諸位儘管放心,本王絕不會平白佔了分子,只要你們說得出來,本王多少銀子都補。”

李瑁的封地和食邑都在劍南,再加上昔年武惠妃爲他攢下的田產,他在劍南的良田加起來怕不得有萬頃之多,以他劍南田莊這些年的收成和租子,幾十萬貫還是能拿得出來的。

不過蜀商鉅富,天下皆知,能坐着這裡和李瑁同席都又都是蜀商中的佼佼者,那位沒有百萬貫的身家?以他們的身家總和怎麼會太過在意那多多少少的幾十萬貫。更何況他們哪裡有膽子當面嫌李瑁投入的銀子少了,他們只是覺得李瑁所佔的分子太多,吃了他們的賺頭罷了。

——————

爲了感謝大家推薦票的支持,稍後還有一章。

第十四章 急返河北第二十二章 囑咐第三十七章 太華出家第六章 盧婠婠第九章 封后第十四章 請戰第六章 請帖第七章 曲江春宴第五章 秦州再會第十二章 危機第二十四章 吐蕃來使第二十一章 魏州之戰第五十七章 夜襲第十七章 宣慰河北第五章 來世莫在帝王家第五章 離間第六十章 香花獻策第十九章 李林甫第二十六章 決定第二十七章 策反第二十九章 糧倉第二十七章 聯姻第五十八章 俟羅君授首第三十三章 如虎添翼第二十一章 義子第三十五章 武庫大火第三十三章 燒糧第十三章 威嚇第五章 皇甫惟明第四十五章 終得長安第四十七章 崔乾佑第八章 李林甫的試探第三十五章 破關南歸第三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六章 鳳棲梧第三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五章 皇甫惟明第二十四章 蟄伏第三十章 無情亦有情第十二章 危機第三章 觀門難入第五章 出關第五章 佳人如梅第九章 寧王第二十二章 囑咐第五十二章 先入爲主第二章 緣起第二十八章 全據中原第八章 南詔秘聞第十一章 大難不死第十六章 中毒第三十二章 盛王李琦第五十一章 壽國公第六章 封后第二十五章 兵圍范陽第九章 寧王第十章 位次之爭第二十七章 以身犯險第二十三章 梅姬釆萍第五章 立儲第九章 封后第二十章 光復東都第十二章 賜婚第三十二章 水門第四十三章 潼關戰起第三十八章 世子第二十章 佈局耳目第二十三章 鋤奸第二十八章 投效第四十三章 嶲州鐵礦第二十五章 決戰第十章 逐鹿第三十六章 急攻第四十五章 終得長安第四十三章 破關第八章 有女釆萍第二十二章 賑撫使第二十三章 機會第六章 鳳棲梧第七章 香花夫人第三十四章 南歸在即第十八章 鎖拿第十三章 再傳聖旨第四章 徵前第三十八章 小園梅精第十九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十二章 賜婚第二十六章 終破僵局第二十七章 情濃第二十六章 安思順第二十八章 交易第十五章 官學第九章 高仙芝第七章 范陽盧氏第二十章 定南詔第一章 北上之議第二十二章 戰敗第五十一章 壽國公第九章 劍舞第三十六章 安慶緒授首
第十四章 急返河北第二十二章 囑咐第三十七章 太華出家第六章 盧婠婠第九章 封后第十四章 請戰第六章 請帖第七章 曲江春宴第五章 秦州再會第十二章 危機第二十四章 吐蕃來使第二十一章 魏州之戰第五十七章 夜襲第十七章 宣慰河北第五章 來世莫在帝王家第五章 離間第六十章 香花獻策第十九章 李林甫第二十六章 決定第二十七章 策反第二十九章 糧倉第二十七章 聯姻第五十八章 俟羅君授首第三十三章 如虎添翼第二十一章 義子第三十五章 武庫大火第三十三章 燒糧第十三章 威嚇第五章 皇甫惟明第四十五章 終得長安第四十七章 崔乾佑第八章 李林甫的試探第三十五章 破關南歸第三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六章 鳳棲梧第三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五章 皇甫惟明第二十四章 蟄伏第三十章 無情亦有情第十二章 危機第三章 觀門難入第五章 出關第五章 佳人如梅第九章 寧王第二十二章 囑咐第五十二章 先入爲主第二章 緣起第二十八章 全據中原第八章 南詔秘聞第十一章 大難不死第十六章 中毒第三十二章 盛王李琦第五十一章 壽國公第六章 封后第二十五章 兵圍范陽第九章 寧王第十章 位次之爭第二十七章 以身犯險第二十三章 梅姬釆萍第五章 立儲第九章 封后第二十章 光復東都第十二章 賜婚第三十二章 水門第四十三章 潼關戰起第三十八章 世子第二十章 佈局耳目第二十三章 鋤奸第二十八章 投效第四十三章 嶲州鐵礦第二十五章 決戰第十章 逐鹿第三十六章 急攻第四十五章 終得長安第四十三章 破關第八章 有女釆萍第二十二章 賑撫使第二十三章 機會第六章 鳳棲梧第七章 香花夫人第三十四章 南歸在即第十八章 鎖拿第十三章 再傳聖旨第四章 徵前第三十八章 小園梅精第十九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十二章 賜婚第二十六章 終破僵局第二十七章 情濃第二十六章 安思順第二十八章 交易第十五章 官學第九章 高仙芝第七章 范陽盧氏第二十章 定南詔第一章 北上之議第二十二章 戰敗第五十一章 壽國公第九章 劍舞第三十六章 安慶緒授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