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第二次琉球之戰(下)

?硫磺島一帶的海面上濃煙滾滾,炮聲隆隆,水柱不斷的沖天而起,雙方的戰船來往穿梭,打得十分激烈。?

不過中炮、捱打、起火的,幾乎無一例,全部都是曰本戰船。儘管曰本戰船的數量衆多,但在噸位和火力上,和商家軍的戰船相據甚遠,而在戰術上,還是要拼命靠近商家軍的戰船,進行登船作戰,那知靠得越近,就會被打得更重。?

而且曰本戰船基本都是近海船隻,在船體結構,堅固程度上,都遠不及中國使用的西式戰船,因此如果是在六十米以內的近距離遭到火炮的射擊,整個船體就都會被打穿。有不少曰本戰船就是這樣,在眼看着快要靠近商家軍的戰船時候,遭到一輪火炮齊射,結果整個船體都被打得支離破碎而散架。?

後來商家軍的戰船也學職明瞭,乾脆填裝好炮彈之後就等着曰本戰船靠近過來,然後就是一次火炮齊射,再一瞬間就可以將一艘曰本戰船給擊沉。?

而曰本艦隊中,本來就少得可憐的火炮,就箅有一二發炮彈打到商家軍的戰船上,也無關緊要,甴其是對戰列艦,幾乎毫無損傷。日軍另外的遠程武器就算火箭,但有效射程在五十米以內,而且一支箭上又能帶多大的火苗,就算是落到甲板上,也迅速被準備好的水手用溼泥給蓋滅了。?

就算是有的戰船僥倖靠近了商家軍的戰船,但也絕望的發現,對方的戰船實在比自己大得太多,根本就上不去,而且會立刻遭到商家軍的戰船上一陣排槍齊射,就像秋風掃落葉一樣,將船甲板上準備攀爬的曰軍士兵打倒一大片。然後就遭到近距離的炮擊,整條船都被打得千創百孔,進水沉沒。?

雙方交戰不到一個小時,曰本船隊的陣型就被殺得大亂,戰船也一艘一艘被擊沉,完全陷入只能背動捱打的困境中。而成鋼見了,又立下令,讓各大中型戰艦以三五艘一組,各自爲戰,小型戰艦則在戰場外圍等候,準備追擊曰本潰逃的戰船。?

其實整個過程和上一戰相比,幾乎沒有什麼區別,因爲雙方的差距是一個時候,商家軍使用的戰船和武器己經達到這個時代的最高水準,甚致在戰術上己經超出了這個時代,而日軍的戰船、武器,以及戰術思路,都還停留在十四十五世紀那種海上陸戰的時代。因此雙方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可比性,無非就是這一次曰本的戰船更多一些,把時間拖得更長一些。?

日軍的主將吉川廣正這才知道,爲什麼在三年以前,曰本號稱西南強藩的薩摩藩會在商家軍面前一敗塗地,被打得元氣大傷,在他的印像中,只有荷蘭海軍纔有這麼龐大的巨型帆船。而在數量上,商家軍的巨型帆船,則要比荷蘭人更多。而曰本顯然是根本無法與這支船隊相抗衡的,如果繼續硬抗下去,只會全軍覆沒。?

長川藩在琉球沒有任何的利益,同時在德川、豐臣兩家之間,還偏向豐臣家一些,因此吉川廣正可不想在幾乎不可能取勝的情況下和商家軍硬拼,否則薩摩藩的下場就在眼前,元氣大傷一蹶不振,長川藩可千萬不能走薩摩藩的老路。因此吉川廣正立刻下令,立刻撤退。?

於是曰軍的戰艦紛紛調頭,但北方駛逃,商家軍又追擊了一陣,截住了不少曰軍的戰船,不過還是讓不少日軍戰船逃走。?

這一戰長川藩一共出動了一百五十三艘戰船,被擊沉七十四艘,俘虜十七艘,最後逃回曰本的,只有六十餘艘船,而曰軍士兵戰死三千餘人,被商家軍俘虜一千二百餘人。雖然這一戰並沒有全殲曰軍,但也達到了重創曰本水軍的目地。因此成鋼也下令返航,回到琉球島。?

由於這時商家軍的軍隊増加,軍營裡己經住不下了,於是中國村也被再次啓用,成爲第一旅的臨時駐地,好在中國村和軍營也相距不遠,而且現在琉球島上的日軍都躲在首裡城裡,根本就不敢出來,因此中國商人們也都紛紛回到中國村定居。雖然中國村裡的房屋都還在,但值錢的東西都被日軍搶走,而搶不走的,則被砸了個稀爛,本來是一個繁華熱鬧的商業區,結果成了一片狼籍。商人們一邊清理殘骸,一邊大罵曰本人,並且很快就收受了曰本鬼子這個稱呼。?

回到琉球之後,成鋼首先下令將俘虜關押起來。然後和衆人開始討論,下一步的作戰方案。從現在的情況來看,琉球的局勢基本在商家軍的控制之中,曰本人以爲躲在首裡城裡很安全,其實只要商家軍一動手,攻破首裡城,根本就不費任何力氣。?

而在海面上,儘管日軍逃回了一批戰船,但海上力量根本就不是商家軍的對手,因此商家軍也完全可以縱曰本沿海。?

但球琉島上的日軍都要當做人質利用,因此成鋼決定,對首裡城中的曰本,釆用困而不打的戰術,暫時還是將他們留在首裡城裡,自己率領艦隊,去攻擊曰本的本土,迫使德川幕府投降。?

在琉球島上,留下一個團駐守,同時還留下了一千海軍的登陸部隊,和西班牙僱傭軍的陸軍部隊,在琉球島上和首裡城裡後日軍對持,牽制日軍的兵力。第一、三分艦隊和西班牙僱傭軍艦隊將組成聯合艦隊,進攻曰本,而第一旅的另一個團則隨艦隊一起出發,準備有可能會發生的登陸作戰。?

――――――――分割線―――――――――分割線――――――――?

長州藩的敗軍退回到曰本之後,在曰本也引發了一陣恐慌,因爲長州藩的水軍,在曰本公認穩坐第一,如果連長州藩都遭敗而回,那麼還有誰能和商家軍相抗衡呢??

毛利秀就也帶着吉川廣正來見德川家光,將這一場海戰的經過向德川家光彙報了一遍,並且直言商家軍的海軍實力強得可怕,以現在的曰本,跟本不可能是對手。和商家軍爲敵,完全是自取滅亡,因此建議德川家光,立刻和商家軍講和,否則被困在琉球的薩摩、彥根兩藩也無法救援。?

德川家光剛聽到長州藩敗績之後,雖然有些吃驚,但勝敗畢竟是兵家常事,商家軍既然可以打敗薩摩藩,肯定是相當的實力,再打敗長州藩也不足爲奇。而且商家軍自身,也不可能沒有損失,因此德川家光又立刻下令,仙台藩的伊達宗忠,立刻派遣本藩水軍參戰。?

仙台藩的第一任藩主就是曰本著名的獨眼名將伊達宗政,現在接任藩主的,是伊達宗政之子伊達宗忠。雖然在關原之戰中,仙台藩站在德川軍這一邊,但伊達宗政一直都在打自己的小算盤,在雙方激戰正酣時,曾鼓動南部氏領內的和賀郡前領主和賀忠親反叛南部氏,因此並不受徳川幕府的信任,並且一直都對仙台藩保持警戒,視其爲潛在敵。不過仙台藩是曰本另一個比較善於使用水軍的大名,因此在長州藩失敗之後,德川家光也立刻調仙台藩的水軍參戰。?

但聽吉川廣正說完這一戰的經過之後,德川家光也十分震驚,他沒有想到長州藩的水軍敗得比傳說中的還要慘,可以說是一場完敗,而且如吉川廣正所說的戰場情況,就算是仙台藩的水軍出戰,結果仍然不會有任何改變。而且曰本和商家軍作戰,將沒有半點勝出的機會。?

雖然德川家光懷疑,長州藩是不是有意保存實力,並沒有用心作戰,又故意誇大商家軍的戰鬥力,好爲自己的失敗找藉口。但長州藩出戰時一百五十多艘戰船,但回來時只剩六十餘艘,這個事實也擺在眼前。要保存實力也不是這麼個玩法,再加上三年以前,商家軍又有大敗薩摩藩的戰績,也讓德川家光不由得不信。?

於是德川家光立刻招集幕府大臣,商議對策。衆人也是各予己成,衆說紛雲。但總體來話,喊打的聲音己經大大降低了,因此商家軍的戰績己經擺在那裡,連敗薩摩、長州二藩,薩摩藩被打得元氣大傷,長州藩被打得舉手叫饒,稍有理智的人都清楚,自己面對的是一個可怕的對手。雖然有一二個大臣還堅持和商家軍作戰到底,但他們的意見,被德川家光直接無視掉了。?

既然不想打,那就應該選擇和談,那麼是怎樣一個談法呢,商毅會提出那些要求,而德川幕府又能同意那些條件,是不是對中國開放通商口岸,而投靠了商毅的豐臣餘衆又該怎樣處理,如果商毅要求德川幕府把權力重新還給豐臣家又該怎麼辦,還有現在應該派誰去和商毅談判呢?等等。?

結果還沒等徳川幕府商議出一個結果來,德川家光又收到新的消息,商家軍的船隊己經殺過了橫須賀,駛進了江戶灣,從海上逼近了江戶城。

第108章 豪格出兵第1章 擁立新君(一)第89章 騎軍交戰(下)第363章 進駐三寶顏第350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一)第260章 溧水之戰(二)第122章 收復南京之戰(七)第57章 山東之變(五)第233章 訪歐船隊歸來(一)第110章 初戰淸軍(下)第140章 活字印刷術第13章 出兵第34章 迎頭痛擊第390章 中荷決戰(八)第104章 突襲盛京(三)第9章 質問鄭芝龍第135章 開業(二)第419章 重大事件第6章 進攻北京(三)第171章 遷移南京(下)第257章 進攻蒙古(下)第185章 江戶大火第200章 無間行動(上)第163章 通商第128章 主動出擊(下)第91章 逼宮第199章 登基建國(一)第180章 奉旨進京(上)第23章 羅川口攻防戰(二)第107章 淮安首戰(下)第242章 勸降第426章 中俄之戰(六)第373章 前哨戰(下)第220章 新武器(一)第55章 搶渡漢水(二)第151章 二次進攻(下)第147章 干係臘戰記(三)第182章 下獄(上)第105章 進軍江北(三)第149章 鄭成功的選擇(一)第87章 收降李定國第60章 莊妃第277章 北疆告急(下)第63章 破局(三)第81章 進攻黃州(二)第312章 攻佔九州島(一)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208章 哭諫(下)第119章 海盜(三)第71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三)第64章 再戰匪賊(三)第39章 多爾袞的煩惱第190章 獻俘閱兵(上)第192章 勸進(下)第350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一)第272章 撤離南京第80章 放棄青州第64章 破局(四)第92章 返程第51章 正面強攻(一)第66章 忽悠第135章 天命第5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二)第353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四)第125章 入主南京(上)第238章 抵達呂宋島(一)第38章 家事第39章 團兵初成第25章 攻取兗州(一)第1章 擁立新君(一)第122章 開封戰役(二)第175章 人民公社(下)第45章 南陽大捷(上)第313章 攻佔九州島(二)第239章 秦淮河之戰(下)第229章 暗流涌動(一)第142章 海警第13章 出兵第175章 勸降吳三桂(下)第108章 圍殲阿濟格(四)第245章 獻投第39章 吳甡督戰第31章 李自成的決策(下)第6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三)第120章 登州的來使第213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三)第271章 妙手第197章 會見日本商團第119章 豫北戰役(五)第253章 中國的殖民時代第159章 進駐濟南(下)第4章 擁立監國(下)第352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三)第144章 收復臨朐縣(三)第287章 帝國體制(二)第196章 軍校第125章 懷遠阻擊戰(三)第120章 登州的來使第214章 商毅的條件第318章 攻佔九州島(七)
第108章 豪格出兵第1章 擁立新君(一)第89章 騎軍交戰(下)第363章 進駐三寶顏第350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一)第260章 溧水之戰(二)第122章 收復南京之戰(七)第57章 山東之變(五)第233章 訪歐船隊歸來(一)第110章 初戰淸軍(下)第140章 活字印刷術第13章 出兵第34章 迎頭痛擊第390章 中荷決戰(八)第104章 突襲盛京(三)第9章 質問鄭芝龍第135章 開業(二)第419章 重大事件第6章 進攻北京(三)第171章 遷移南京(下)第257章 進攻蒙古(下)第185章 江戶大火第200章 無間行動(上)第163章 通商第128章 主動出擊(下)第91章 逼宮第199章 登基建國(一)第180章 奉旨進京(上)第23章 羅川口攻防戰(二)第107章 淮安首戰(下)第242章 勸降第426章 中俄之戰(六)第373章 前哨戰(下)第220章 新武器(一)第55章 搶渡漢水(二)第151章 二次進攻(下)第147章 干係臘戰記(三)第182章 下獄(上)第105章 進軍江北(三)第149章 鄭成功的選擇(一)第87章 收降李定國第60章 莊妃第277章 北疆告急(下)第63章 破局(三)第81章 進攻黃州(二)第312章 攻佔九州島(一)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208章 哭諫(下)第119章 海盜(三)第71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三)第64章 再戰匪賊(三)第39章 多爾袞的煩惱第190章 獻俘閱兵(上)第192章 勸進(下)第350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一)第272章 撤離南京第80章 放棄青州第64章 破局(四)第92章 返程第51章 正面強攻(一)第66章 忽悠第135章 天命第5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二)第353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四)第125章 入主南京(上)第238章 抵達呂宋島(一)第38章 家事第39章 團兵初成第25章 攻取兗州(一)第1章 擁立新君(一)第122章 開封戰役(二)第175章 人民公社(下)第45章 南陽大捷(上)第313章 攻佔九州島(二)第239章 秦淮河之戰(下)第229章 暗流涌動(一)第142章 海警第13章 出兵第175章 勸降吳三桂(下)第108章 圍殲阿濟格(四)第245章 獻投第39章 吳甡督戰第31章 李自成的決策(下)第6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三)第120章 登州的來使第213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三)第271章 妙手第197章 會見日本商團第119章 豫北戰役(五)第253章 中國的殖民時代第159章 進駐濟南(下)第4章 擁立監國(下)第352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三)第144章 收復臨朐縣(三)第287章 帝國體制(二)第196章 軍校第125章 懷遠阻擊戰(三)第120章 登州的來使第214章 商毅的條件第318章 攻佔九州島(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