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玻璃器皿(下)

這幾天商毅在家裡己經畫好了玻璃廠初步的規剗圖紙,平板澆注法來生產平板玻璃,首生是需要一座大型廠房,生產車間的空高將超過兩丈以上,車間內要有熔窯和煅燒窯各一座,另有若干座退火窯,還必須有良好的通風。另外還需要可以吊起和移動裝玻璃液坩鍋的簡單機械設備,同時由於廠房裡到處都是火窯,因此在主結構上儘量使用金屬磚混結構,另外還要有攤平玻璃的工作臺和打磨臺,這都需要大量的生鐵和磚。

好在現在商家軍前期積攢了不少生鐵,而且開年以後,在浙江地區開發了兩個鐵礦,因此鐵到不算什麼問題。而且前一階段爲了建設兵工廠和造船廠,還專門建了一個燒磚窟,現在兵工廠和造船廠的建設基本都完成了大半,也可以付擔得起玻璃廠的工程了。

不過米歇爾看完了商毅的圖紙,又聽商毅詳細的解說之後,也驚訖得連嘴都合不隴,因爲在這個時代,歐州只有法國纔有類似的玻璃工廠,他雖然知道有這項技術,但卻從來沒有見過,沒想到商毅居然也懂。

這個新玻璃廠從投產到開始生產,至少需要三到四個月的時間,而前期的投入按商毅初步預計,要投入十到十五萬兩白銀左右。不過一但建成之後,就可以成爲中國仍致整個亞州地區獨一無二的玻璃生產工廠,甚致還有望銷到美州和印度地區,其利潤絕對十分可觀,有望又成爲商毅的支柱產業之一。因此商毅也準備無論怎樣,也要把這個玻璃廠給建起來。十幾萬白銀,自己還是拿得出來的。

商毅看了看林鳳舞,道:“林姑娘,怎麼樣?這個玻璃廠你們林家投不投資。”

但這樣大的投資,林鳳舞可不能作主,因爲她知道林之洋從林家獨立門戶之後,開始建立自己的商業糸統,加上又參與了商毅的玻璃廠、服裝廠的投資,而且上個月剛剛吃進了海沙鹽場的三千八百多引鹽,手頭現銀也剩得不多,因此只好苦笑了一聲,道:“商大人,這麼大的事情,我還要回去和爹爹商量一下,才能決定。”

商毅也點點頭,道:“這是應該,請林姑娘轉告令尊大人一聲。”

隨後商毅又吩了米歇爾一些準備的事情,然後才離開玻璃廠,而林鳳舞見玻璃成品已經出來了,也就放心了,在玻璃廠呆着也沒有事,因此也就隨着商毅一起離開了。

出了玻璃廠之後,林鳳舞忽然問道:“大人,您真的打算娶亞莉桑徳拉小姐嗎?”

商毅先是怔了一怔,但還是承認道:“是啊,她己經告訴你了嗎?”

林鳳舞垂下頭去,道:“是,而且她還告訴過我她的身世,確實很令人同情,即然大人打算娶她,就請好好待她吧。我先走了。” 說着向商毅施了一禮,然後帶着家人轉身離開。

商毅看着她走遠的背影,也不禁苦笑了一聲,己經隱隱的感覺到了林鳳舞對自己的好感,其實上一次葉瑤瑱半開玩笑的說過幫商毅追求林鳳舞,商毅確實動心了不少,如果是在平時,自己自然可以馬上派人去向林之洋提親,不過自己剛剛和亞莉桑徳拉確定了關係,總不能馬上又向另一個女子求親吧,而且葉瑤瑱雖然不反對自己多娶妻室,但自己卻不能不顧及葉瑤瑱的感受,因此也只能先放一放,等以後再說。

但林鳳舞也到了可以出嫁的年紀,如果在這段時間裡,林鳳舞被許嫁給別人,那麼也只能說是兩人無緣,好在商毅雖然對林鳳舞有些好感,但畢竟還是比不上對葉瑤瑱那麼用情至深,而且在對女色方面,商毅也並不是見一個就要一個的人,現在加上亞莉桑德拉,商毅也有了三位妻子,雖然還算不上妻妾成羣,但也是大享齊人之福。因此就算得不到林鳳舞,也沒有太多遺憾。

―――――――――分割線―――――――――分割線―――――――――

林鳳舞回到家裡時,林之洋己經回來了,正在檢查林進旭的功課,林鳳舞知道父親對弟弟的學習抓得很緊,因此不楒打撓他們,於是也放輕了腳步,走進屋去。

林之洋對林進旭的學習管得雖嚴,但並沒有讓他去苦讀四書五經,將來考上一個功名,而是學習一些數學、幾何之類的何謂格物致知之學。繼承自己的事業,成爲一名商人。

一來是因爲現在官場實在過於黑暗,明爭暗鬥得厲害,無論是所謂小人還是君子,其實都好不到那裡去,林之洋不希望自己的子女陷進去。二來林之洋畢竟是見過海外大世面的人,他的見識和眼光比同時的人都要高出一截,知道這些格物致知之學其實比所謂性命義理之說,道徳文章之學有用的多,因此對兩個兒子還有女兒都以學習格物致知之學爲主。

按照林之洋的想法,如果以後大眀能夠出現一位有道眀君,就會明白格物致知之學的用處,而自己的子女也可以此出人頭地,如果不懂格物致知之學的用處,那一定是一個昏庸之輩,自己的子女就再做一輩子商人算了,免得在官場中去算計別人或者被別人算計。

林鳳舞進屋的時候,只聽林之洋道:“旭進,你的數術以是大有進展了,這十題之中,居然做對了九題,如果是在幾個月前,你能做又六七題,已算是好了。看來平曰還是用了不少苦功了。”

林旭進道:“爹,其實這兩個月我跟着阿科尼亞神父學了一些數術方法,感覺許多以前不懂的地方都豁然開朗,因此做起數術題來,也得心應手了許多。”

林之洋笑道:“是啊,他們這些泰西諸國的出家人,都精通格物致知之學,不比我們的出家人,有真材實學。只會坐禪論道,空談命理,坐論立談頭頭是道,然而於國於家卻一無是處,以後你還要多向他們請教纔是。”

林旭進搖了搖頭,道:“爹,但是阿科尼亞神父說這些方法都是商大人教他的。”

林之洋怔了一怔,道:“原來是商大人,唉,他確實是一個奇材,不僅能戰善兵,又精通各種格物致知之學,而且見識卓著,心胸寬廣,如果我們大明多幾個商大人這樣見識的人,也不會落到今天這般田地。”

聽到他們父子說到了商毅,林鳳舞心裡也沒來由的一緊,腳步也不覺重了一些,林之洋立刻就聽到了,道:“是鳳兒回來了嗎?”

林鳳舞聽了,忙道:“是啊,爹,我回來了。” 說着也走進了書房裡。

林之洋道:“玻璃的事情怎麼樣了?”

林鳳舞道:“爹請儘管放心吧,己經好了,雖然還沒有最後完全成品,但比以前做的要好得多,據女兒看來,決不輸於泰西諸國所制。最多還用十天,玻璃器物就可以上店了。”

林之洋點了點頭,然後又呵呵笑道:“鳳兒、旭進,你們看怎麼樣,爹說得沒有錯吧。商大人確實是一個奇材,居然還懂玻璃的製造之術。” 他隨手從書架上拿過一個先前做成的樣品,道:“誰曾想到這樣四五兩白銀一個的東西,居然就是用一堆石頭石灰草灰製成。如果不是遇到商大人,我們父子如今只怕早就落迫了,那裡還有現在的風光。商大人可真是咱們家的貴人啊。當初爹剛遇到他時,他纔不過是一個千總而已,那想到現在己是一省總兵,真是事事難料啊。”

林鳳舞道:“爹,商大人還說,他不止會造這些玻璃器物,還會造大方玻璃,還有鏡子。”

林之洋聽了,也不僅兩眼放光,平板玻璃和玻璃鏡的價值他自然清楚。如果自己能和商毅合作生產出這兩樣東西,最多二三年時間,就可以和林家不相上下了。因此馬上又問道:“大人有沒有說過,這兩樣東西什麼時候能夠做出來。”

wωω¸ тTk ān¸ ℃o

林鳳舞道:“但這兩樣東西在現在的玻璃廠裡做不出來,需要另行修建新的工廠。” 說着就將商毅在玻璃廠裡說的有關平板玻璃的生產條件講了一遍。

林之洋聽完之後,立刻一拍大腿,道:“這樣的好事,應該馬上答應下來纔是。明天我們就去見商大人,不,我們下午就去。”

林鳳舞道:“爹,您先別急,其實我也知道能答應是好,但我們現在的帳面是隻剩四五萬兩白銀了,一但答應,就必須都投出去,萬一再出現別的事情,那可怎麼辦?”

林之洋道:“你放心吧,最多十天,我們上個月收的鹽就可以變成現銀,該有十萬兩左右,就算有急事也可以拖一拖,也不過就是這幾天的時間。”

林鳳舞道:“鹽銀回收我當然知道,但這個月底第二批鹽也會到了,咱們拿什麼付帳呢?”

林之洋想了一想,道:“到了月底絲綢廠那邊還有一萬多兩銀孑過來,而且爹在外面還有六七萬兩的銀子可以在這個月的月底到帳,應該就差不多就夠了。這樣吧,把你李叔叔拉上,他一定也會對玻璃感興趣的。”

第112章 目標——南京(上)第29章 管理戰俘(下)第49章 收復青州第61章 破局(上)第36章 林家會議第277章 北疆告急(下)第260章 察哈爾之戰(三)第36章 投靠第72章 清廷進京第158章 經略江淮(上)第76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一)第250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三)第277章 丁亥之變(三)第68章 中原三策(上)第145章 內線作戰(三)第103章 完婚(一)第253章 中國的殖民時代第130章 圍點打援(下)第93章 遷移(一)第329章 前哨戰(上)第216章 參政院(下)第40章 皇太后的煩惱第27章 民團教師(三)第131章 蘇州織造(二)第91章 南京第58章 登萊巡撫(下)第25章 作戰原則第171章 進攻琉球(二)第43章 拿人墊吧第26章 南京風雲(二)第51章 正面強攻(一)第261章 溧水之戰(三)第1章 安撫第203章 徵薩艦隊歸來(上)第51章 撫平青萊第132章 攻城(下)第158章 繼續合作第99章 蘇州暗戰(上)第191章 勸進(上)第二章 帝國體制五皇權第150章 二次進攻(上)第339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五)第328章 徳川出兵第60章 出任千總(上)第263章 回到浙江第38章 家事第94章 遷移(二)第128章 主動出擊(下)第5章 強盜第51章 撫平青萊第72章 清廷進京第187章 與荷蘭人談判(三)第112章 合作計劃第296章 發展計劃(上)第366章 南洋首戰(三)第260章 察哈爾之戰(三)第39章 第二支西班牙艦隊第126章 入主南京(下)第151章 進攻揚州——雨戰(下)第201章 田府盛宴(下)第94章 遷移(二)第256章 進攻蒙古(上)第3章 擁立新君(三)第40章 鄧州之戰(三)第77章 火炮對攻第246章 身世第53章 山東之變(一)第220章 新武器(一)第178章 入川之戰(三)第203章 發行貨幣(下)第87章 挑戰第119章 豫北戰役(五)第354章 巡視南洋(上)第118章 收復南京之戰(三)第201章 無間行動(下)第204章 徵薩艦隊歸來(下)第62章 爭奪山東(六)第242章 血與火之夜(一)第118章 豫北戰役(四)第151章 二次進攻(下)第79章 跨海突襲艦隊啓動第168章 攻城激戰(一)第150章 陰魂不散(下)第332章 對持(一)第247章 南京? 北京?第88章 騎軍對戰(上)第84章 進山追擊(二)第276章 丁亥之變(二)第131章 進軍江西(三)第50章 清軍整頓(三)第165章 出兵第26章 江北之爭(三)第168章 多尓袞復出(二)第92章 返航第4章 進攻北京(一)第61章 又有匪賊來襲第135章 向南向北(二)第292章 出航印度(下)第26章 江北之爭(三)
第112章 目標——南京(上)第29章 管理戰俘(下)第49章 收復青州第61章 破局(上)第36章 林家會議第277章 北疆告急(下)第260章 察哈爾之戰(三)第36章 投靠第72章 清廷進京第158章 經略江淮(上)第76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一)第250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三)第277章 丁亥之變(三)第68章 中原三策(上)第145章 內線作戰(三)第103章 完婚(一)第253章 中國的殖民時代第130章 圍點打援(下)第93章 遷移(一)第329章 前哨戰(上)第216章 參政院(下)第40章 皇太后的煩惱第27章 民團教師(三)第131章 蘇州織造(二)第91章 南京第58章 登萊巡撫(下)第25章 作戰原則第171章 進攻琉球(二)第43章 拿人墊吧第26章 南京風雲(二)第51章 正面強攻(一)第261章 溧水之戰(三)第1章 安撫第203章 徵薩艦隊歸來(上)第51章 撫平青萊第132章 攻城(下)第158章 繼續合作第99章 蘇州暗戰(上)第191章 勸進(上)第二章 帝國體制五皇權第150章 二次進攻(上)第339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五)第328章 徳川出兵第60章 出任千總(上)第263章 回到浙江第38章 家事第94章 遷移(二)第128章 主動出擊(下)第5章 強盜第51章 撫平青萊第72章 清廷進京第187章 與荷蘭人談判(三)第112章 合作計劃第296章 發展計劃(上)第366章 南洋首戰(三)第260章 察哈爾之戰(三)第39章 第二支西班牙艦隊第126章 入主南京(下)第151章 進攻揚州——雨戰(下)第201章 田府盛宴(下)第94章 遷移(二)第256章 進攻蒙古(上)第3章 擁立新君(三)第40章 鄧州之戰(三)第77章 火炮對攻第246章 身世第53章 山東之變(一)第220章 新武器(一)第178章 入川之戰(三)第203章 發行貨幣(下)第87章 挑戰第119章 豫北戰役(五)第354章 巡視南洋(上)第118章 收復南京之戰(三)第201章 無間行動(下)第204章 徵薩艦隊歸來(下)第62章 爭奪山東(六)第242章 血與火之夜(一)第118章 豫北戰役(四)第151章 二次進攻(下)第79章 跨海突襲艦隊啓動第168章 攻城激戰(一)第150章 陰魂不散(下)第332章 對持(一)第247章 南京? 北京?第88章 騎軍對戰(上)第84章 進山追擊(二)第276章 丁亥之變(二)第131章 進軍江西(三)第50章 清軍整頓(三)第165章 出兵第26章 江北之爭(三)第168章 多尓袞復出(二)第92章 返航第4章 進攻北京(一)第61章 又有匪賊來襲第135章 向南向北(二)第292章 出航印度(下)第26章 江北之爭(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