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調兵

從南京逃到浙江的人員一共兩百餘人,其中有三十三名官員,十七名太監,十三個宮女,還有朱由崧的兩名嬪妃。其餘都是他們的家屬。

他們是初五到達杭州,但現在商毅不在杭州,葉瑤瑱又稱病不出,於是周世奇讓王夫之出面,接待他們,並且給每人安排住所休息,因爲官員們離開南京時走得十分匆忙,幾乎每個人都空手離開,因此王夫之又給毎人贈送了白銀五百兩,和一部份生活用品,讓他們購置各自所需之物,衆官員也都十分感激。

但朱由崧的兩名嬪妃怎麼安置,到是讓王夫之頭疼了一陣,因爲她們的身份太敏感了,最後王夫之也只好到督師府來,央求朱媺娖出面作陪,給她們單獨找了一間大宅,而帶來太監宮女依照伺候她們,並且送給他們白銀二千兩,米一百石,絲綢五百匹,而朱媺娖也很同情她們,於是代表督師府,贈送給她們一些首飾衣服,算是讓她們暫時在杭州生活。至於以後怎麼辦,也只走一步看一步了。

衆人安置下來之後,史可法、吳甡、姜日廣、高宏圖等幾位首要的大臣立刻聚在一起商議,衆人都認爲,現在的當務之急是立刻再立一個新皇帝,以浙江爲基礎,纔好號招整個南方抵抗清軍的進攻。當然人選都定好了,就是在徽州府安置的潞王朱常芳,而且這個人選也得到了商毅的贊同,因此衆人決定事不遲疑,萬一晚了,只怕又出一個馬士英來,應該立刻派出幾名代表趕去徽州,把朱常芳接到杭州來,馬上稱帝,或者爲監國。

選出的代表是史可法、姜日廣、高宏圖等十名官員趕去徽州,而其他人都暫時留在杭州,由吳甡帶領,聽徽州那邊的消息。但他們不可能就這麼上路,因此也請杭州這邊派遣一些士兵保護。

這個要求說難不難,說易也不易,雖然人數不需要太多,但卻涉汲到調動軍隊給商家軍以外的人,誰都不敢作主,周世奇、王夫之、李巖也正打算向商毅彙報請示,正好葉瑤瑱今天病癒復出。那麼這個皮球當然就踢給她了。

現在在表面上,商毅依然還是明朝的臣子,而且一直保持着比較好的名謄,這個要求當然是不能拒絕的,因此葉瑤瑱立刻做出決定,拔出一個營的部隊,保護史可法等人一行去徽州,同時還準備了一份厚禮。並讓王夫之馬上去把史可法、吳甡、姜日廣、高宏圖等人請來,向他們當面表示了浙江方面的態度,也願意擁立潞王爲帝。

史可法等人聽了,也都鬆了一口氣,雖然商毅是答應了,但他本人卻不在杭州,萬一商毅是口事心非,讓手底下的人故意推託,那可就不好辦了,現在葉瑤瑱代表商毅答應擁立潞王,同時還派出士兵護送和禮物,也表現出了足夠的誠意。因此史可法也決定,明天就動身出發。

――――――――分割線―――――――――分割線――――――――“當!”

一個玉盞被阿濟格重重的摔倒地上,碎成了七八片,酒水也沷了一地。在他身邊伺奉的幾名宮女也嚇得花容失色,身體抖成一團。雖然只有幾天的時間,她們都己經十分解了這個新的主人,可是一個脾氣十分暴燥的人,簡直就和爆竹一樣,是一點就着,稍有不如心意,就會大發雷霆之怒,而這怒火自然也都是伺奉他的宮女和太監的身上,這短七八天的時間裡,己經有五六名宮女太監喪命在阿濟格的怒火之下。

其中有一個太監根本就是被殃及池魚的,誰讓他正好在阿濟格看戰報的時候就在他的身邊呢,結果等阿濟格看完之後,心裡一肚子火沒有地方發,隨手就抓住一個,揪着他的頭髮向一根大柱上一撞,結果……只能說命苦不能怨政府。

在清軍剛剛佔領皇宮的時候,還不乏有宮女懷着以容邀寵的心理來伺奉阿濟格,但基本也就都打消了這個心思,整天只盼着阿濟格可千萬別在自己當值的時候爆發,那可就是謝天謝地謝人了。

其實阿濟格的暴氣雖然暴燥,但也還不致於動不動就暴發,實在是這幾天過得太窩心了,在南京外圍,壞消息一個接着一個的傳來,繼高淳和寧國府失守之後,現在當塗失守、溧水也失守了,損失了四萬多的兵力不說,連自己的後背整個一大塊,全都賣給商家軍了。而在南京城裡,清軍的損失也超過了一萬五千,但商家軍仍然牢牢的守在南京的西北部份不放。

這樣前後算下來,清軍的損失己經接近了六萬,卻仍然沒有佔領南京不說,連後路還快要被商家軍給切斷了,同時阿濟格估計北京使者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才能來到南京,這一下就過了十天,形勢還越來越差了,要是等使者一來,看到的是這付場景,就算多爾袞是阿濟格的親兄弟,恐怕也罩不住阿濟格了,到時候別說這個親王保不住,說不定還要被監禁起來,這輩子都不能再出頭了,這叫阿濟格心裡怎麼能不着急呢?

在阿濟格向南京發動進攻時,也有一定的心理準備,攻打像南京這樣的堅城,不損失幾萬人馬也說不過去,如果真的是在攻城時損失的,阿濟格也認了,但這仗不是這樣個打法,那有像商毅這麼打仗的,明明有城卻不守,非要把清軍放進城裡來打巷戰;而且還把優勢的兵力放在城外,城裡就留着二三萬人,硬是和清軍這麼耗着,這傢伙到底會不會打仗呢?

最後一個想法當然是個玩笑,阿濟格也承認,如果商毅都不能算會打仗,那麼估計現在也沒有人敢自稱是會打仗了,到現在阿濟格雖然是有點明白了商毅的用意,其實就用少量人馬在南京城裡利用狹窄的地形拖住自己的大軍,而在城外留出大量的兵力,打擊自己的後方。

這種戰術在歷史上也不乏有人用過,包括清軍自身,也經常使用,但基本都是留出重兵守城,只派少量兵力在外圍搔擾,但商毅卻偏偏反過來用,實在是令人覺得匪夷所思。

其實就是現在,清軍的兵力依然在十一二萬左右,而商家軍還不足七萬五千,清軍仍然在總兵力上佔有優勢,但問題在於清軍的整個戰線實在拉得太長了,在從武昌到南京,長達一千二百餘里的道路上,幾乎處處都要設防,就是在南京的外圍,也有寧國府、當塗、高淳、溧水等地都要派兵駐守,結果只能造成兵力分散,因此也給了商家軍逐個擊破的機會。

就像現在,覺羅巴哈納帶着自己剩餘的三萬多人馬駐守在秣陵關裡,雖然明知道商家軍已經放棄了當塗,卻硬是不敢派兵去駐守,就是怕把兵力再分散了。

雖然阿濟格現在還看不到這麼深遠,但敵人已經打到自己的後背來了,覺羅巴哈納只剩三萬多人馬肯定是守不住的,因此也要立刻重新佈置一番才行,也趕忙招集屯齊和韓岱兩人,商議對策。

韓岱首先道:“王爺,現在我們己是腹背受敵,形勢十分危險,稍有不慎,恐怕有全軍覆沒之險,因此依奴材之見,我們還是暫時撤離南京,先退守到太平府一帶防守,等智順王的大軍到了之後,我們合兵一處再來進攻南京。”

阿濟格皺了皺眉,道:“撤出南京?那麼我們之前所做的努力豈不都是白廢了嗎?而等商家軍在南京重新駐守好了以後,再攻入南京,可就困難了。”

屯齊道:“十二爺,依我之見,現在決不能撤出南京,一但撤出,這次南征只怕就前功盡棄了。”

阿濟格點了點頭,他當然是不願從南京撤出的,因此立刻問道:“小孑,你有什麼好辦法嗎?”

屯齊也是愛新覺羅的宗室,他的年齡和阿濟格相仿,但輩份卻低了一輩,因此阿濟格叫他小子到是沒生氣,道:“十二爺,咱們現在還有十多萬大軍在,論糧食也夠吃好幾個月,就算守住南京皇城,商家軍一時半會也打不進來,爲什麼要撤軍。”

韓岱道:“我們雖有十多萬大軍,但商家軍的總計兵力也有七八萬之多,恐怕萬難取勝,而糧食再多也有吃光的時候,到那時又該怎麼辦呢?”

屯齊道:“咱們還有其他的人馬呀,現尚可僖部還有六萬餘衆,十二爺已經被人去調他率軍東進了,再過五六天,他大概就該到了南京,而在江北吳三桂正駐紮在廬州,他有七萬多人馬,也全都調到江南來。十二爺立刻下令,最多十天,他就可以率軍渡江了,這一來咱們不就有二十四五萬人馬了嗎?這次進攻南京,咱們就吃虧在兵力分散,被商家軍逐個擊破,這回咱們集中兵力,踏也把南京給踏平了。難到說咱們連這十天也守不住嗎?”

阿濟格聽了,也不禁哈哈大笑起來,拍着屯齊的肩,道:“小子啊,你到是真有幾分機靈勁啊。”

正在這時,忽然有人來報:江北大捷。

第417章 南京風雲(五)第372章 前哨戰(上)第187章 神奈川條約(下)第51章 進軍武昌(二)第130章 北京的寒冬(一)第154章 激戰(下)第285章 皇室的收入第213章 龜甲船(下)第117章 戰後總結第61章 國事家事第94章 救援蘇州第68章 蘇州絲綢總會第93章 追擊海盜第51章 巡視山東(上)第37章 進攻南陽第241章 訪歐之旅(五)第287章 訪英使團出發第277章 丁亥之變(三)第243章 東西方的交流(一)第74章 龍困淺灘(下)第98章 撤離麻城(上)第128章 中原大戰的最後一戰第158章 進攻廣東(六)第260章 溧水之戰(二)第280章 辭職(上)第205章 南京宣言第203章 夜奔(下)第21章 北方大變(下)第320章 登陸下關(下)第82章 進攻黃州(三)第258章 進攻當塗(下)第253章 加勒比海盜第267章 重逢(上)第55章 山東之變(三)第238章 秦淮河之戰(上)第172章 清軍北迴第110章 郟縣慘敗(下)第120章 豫北戰役(六)第247章 西班牙軍出擊第382章 糾結的特朗普第237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團(下)第216章 全力備戰第252章 孝陵—享殿(上)第110章 圍殲阿濟格(六)第180章 進取貴州第142章 日本使臣(上)第147章 接收火槍(下)第40章 鄧州之戰(三)第89章 騎軍交戰(下)第121章 海盜的俘虜(下)第24章 天像第20章 保衛家園(四)第224章 洞房第39章 多爾袞的煩惱第61章 爭奪山東(五)第185章 火燒鶴丸城第159章 進駐濟南(下)第54章 搶渡漢水(一)第188章 坤興公主第48章 山東第一戰第251章 孝陵—陵園(下)第196章 軍校第205章 軍隊建制第5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二)第100章 清軍的援軍(二)第215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上)第74章 龍困淺灘(下)第268章 變數(四)第108章 豪格出兵第142章 偵察兵第241章 南京的新格局(下)第143章 內線作戰(一)第239章 秦淮河之戰(下)第205章 北上第21章 進取光州(四)第344章 勝利的果實(下)第259章 察哈爾之戰(二)第197章 湯若望(下)第404章 新年(下)第208章 哭諫(下)第74章 守衛兗州(二)第3章 各懷鬼胎第66章 忽悠第90章 合圍(一)第74章 吳甡的調停第56章 搶渡漢水(三)第111章 規剗未來第137章 清軍長驅直入第2章 擁立新君(二)第101章 守城第180章 出兵(上)第228章 除夕—主動出擊(四)第7章 醫療和開礦第254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第69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一)第34章 商家軍的考覈(上)第202章 夜奔(上)第90章 合圍(一)第277章 北疆告急(下)第24章 江北之爭(一)
第417章 南京風雲(五)第372章 前哨戰(上)第187章 神奈川條約(下)第51章 進軍武昌(二)第130章 北京的寒冬(一)第154章 激戰(下)第285章 皇室的收入第213章 龜甲船(下)第117章 戰後總結第61章 國事家事第94章 救援蘇州第68章 蘇州絲綢總會第93章 追擊海盜第51章 巡視山東(上)第37章 進攻南陽第241章 訪歐之旅(五)第287章 訪英使團出發第277章 丁亥之變(三)第243章 東西方的交流(一)第74章 龍困淺灘(下)第98章 撤離麻城(上)第128章 中原大戰的最後一戰第158章 進攻廣東(六)第260章 溧水之戰(二)第280章 辭職(上)第205章 南京宣言第203章 夜奔(下)第21章 北方大變(下)第320章 登陸下關(下)第82章 進攻黃州(三)第258章 進攻當塗(下)第253章 加勒比海盜第267章 重逢(上)第55章 山東之變(三)第238章 秦淮河之戰(上)第172章 清軍北迴第110章 郟縣慘敗(下)第120章 豫北戰役(六)第247章 西班牙軍出擊第382章 糾結的特朗普第237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團(下)第216章 全力備戰第252章 孝陵—享殿(上)第110章 圍殲阿濟格(六)第180章 進取貴州第142章 日本使臣(上)第147章 接收火槍(下)第40章 鄧州之戰(三)第89章 騎軍交戰(下)第121章 海盜的俘虜(下)第24章 天像第20章 保衛家園(四)第224章 洞房第39章 多爾袞的煩惱第61章 爭奪山東(五)第185章 火燒鶴丸城第159章 進駐濟南(下)第54章 搶渡漢水(一)第188章 坤興公主第48章 山東第一戰第251章 孝陵—陵園(下)第196章 軍校第205章 軍隊建制第5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二)第100章 清軍的援軍(二)第215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上)第74章 龍困淺灘(下)第268章 變數(四)第108章 豪格出兵第142章 偵察兵第241章 南京的新格局(下)第143章 內線作戰(一)第239章 秦淮河之戰(下)第205章 北上第21章 進取光州(四)第344章 勝利的果實(下)第259章 察哈爾之戰(二)第197章 湯若望(下)第404章 新年(下)第208章 哭諫(下)第74章 守衛兗州(二)第3章 各懷鬼胎第66章 忽悠第90章 合圍(一)第74章 吳甡的調停第56章 搶渡漢水(三)第111章 規剗未來第137章 清軍長驅直入第2章 擁立新君(二)第101章 守城第180章 出兵(上)第228章 除夕—主動出擊(四)第7章 醫療和開礦第254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第69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一)第34章 商家軍的考覈(上)第202章 夜奔(上)第90章 合圍(一)第277章 北疆告急(下)第24章 江北之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