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有女釆萍

“臣等拜見皇上,貴妃娘娘。”

在衆人的朝拜聲中,楊玉瑤跟在李隆基的身後,慢慢地步入廳中。

今日的楊玉瑤和李瑁前些天所見的慵懶不同,今日的穿着顯得正式了許多。

一身海棠紋飾的暗花雲錦裙,額墜純金鳳簪,長及腰間的五彩流蘇,全身上下一絲不苟,足可見她對今日春宴的重視。

楊玉瑤入宮三年,雖盡得皇上恩寵,受盡尊崇,但卻從未像今日這般愉悅過。

往日她所接觸的都是後宮嬪妃,太監宮女,任他們對她再如何禮敬,也不過僅限於皇宮之中,她從不曾覺得如何歡喜。

但今日卻是不同,今日在堂下拜着的,可不是往日那羣尋常宮人。

國之儲君的太子李亨,權傾朝野的右相李林甫,手握重兵的各方鎮節度,還有那個她曾經覺得宛在雲端的壽王李瑁。這些聲動朝野,註定名留史冊的大人物居然都在恭敬地向自己行禮,這種高高在上感覺叫楊玉瑤如飲甘霖,欲罷不能。

正所謂食髓知味,嘗過了這種感覺之後,楊玉瑤對那個閃閃發光的皇后之位更加地渴望了。

從廳門走到帝席,統共不過三十六步,可就這短短數步時間,楊玉瑤彷彿走盡了前半生的光輝,無數道念頭在她的心裡滋生。

楊玉瑤不自覺地將目光轉向了她的盟友,右側次席的李瑁。

這時的李瑁正一本正經地俯身朝拜,滿身恭敬的模樣,哪有半點那日在小亭放肆的樣子。

看着李瑁老老實實地朝拜自己的樣子,與那日在宮中大相徑庭,楊玉瑤大覺有趣。

“衆卿平身。”李隆基微微擡了擡手,示意衆人起身。

“謝皇上。”衆人山呼謝恩,站起了身子。”

羣臣禮畢,楊玉瑤朝一樣的御前太監擺了擺手,御前太監立刻心領神會,扯着嗓子高聲道:“春宴始,落座,奏樂,傳菜。”

御前太監的一聲長宣,衆人落座。

隨着柔緩的絲竹之樂輕輕奏起,數百位宮女如蝴蝶穿花般在大廳中游走,將已經備好美酒佳餚一一承上,端到賓主們的桌案上。

在衆位宮女傳菜的當口,一位專門爲李瑁把盞取菜的侍宴宮女走到了李瑁的席邊,距離李瑁三尺慢慢地跪坐了下來。

專人侍宴,這是親王宰相纔有的待遇。

爲李瑁侍宴的宮女身着素色雲煙宮裙,淡着粉黛,面容俏麗冷秀,宛若雪中寒梅,相比她人別具一番清新。

這侍宴宮女不是別人,正是前些天在宮外受過李瑁恩惠的素衣女子。

她本還想着不知何時才能向李瑁當面道謝,沒想到今日便被安排到了李瑁的席上。

她靜靜地看着李瑁俊逸而又熟悉側影,眼睛裡不自覺地浮上了幾許驚訝,而後便是難掩的欣喜。這大廳中宮女多達百人,偏偏是她在李瑁席上伺候,這不正是她們之間的緣分嗎?

她入宮不過一月餘,但在這短短的月餘時間裡,她已經見到了宮中太多的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就是她自己也吃了不少的苦頭。

每當她受完委屈後,她總會不自覺地想起延政門外,那個出言庇護她的男子。她一個人的時候常常在想,若是他在這裡,想必自己的處境會好上許多,這些宮裡的老人也不敢這般欺負自己了。

在一個完全陌生而又艱難的環境中,女人難免會產生這樣依賴的情感。

侍宴宮女取過李瑁的酒盞,端着一個盛滿佳釀的金絲雕鏤銀壺,滿滿地倒上了一杯,謹慎而又期待地奉到了李瑁的手邊,柔聲道:“殿下請酒。”

“多謝。”

李瑁不是倨傲之人,心裡也不曾有什麼高低貴賤之分,他頭也不轉地從她手中接過酒盞,隨口謝了一句。

素衣見李瑁未曾注意到自己,心情一下子低落了許多。

“原來他對誰都是這般和氣的,並不獨自己一人。”她頗爲幽怨地看向李瑁,心中不禁暗自感嘆了起來。

侍宴宮女稍顯失望地抿了抿嘴:“殿下對奴婢有恩,奴婢當不得殿下一個謝字。”

侍宴宮女聲音極低,只有李瑁和她能聽得清楚。

這一次,素衣女子的聲音落入李瑁地耳中,李瑁頓時覺得大爲耳熟,不禁轉過了頭去。

今日她的穿着打扮與三日前大體相似,依舊淡雅宜人的清麗的扮相,不過她今日卻是背光而坐,乍一看去並不十分真切,比起那日陽光下的模樣又多了幾分烏雲蔽月,流風迴雪的朦朧味道。

待李瑁看清她的樣子之後,不禁笑了出來:“原來是你。”

侍宴宮女聽見李瑁的話,原本低落的神情有有了兩分喜色,問道:“殿下還記得奴婢?”

李瑁點了點頭,回道:“大明宮外雖一別匆匆,但本王記性卻還不差。你不是新選入宮的良家子嗎?怎麼到了尚食司?”

尚食司是內宮諸司之一,主掌宮中安排,席宴組織,負責爲諸位皇親貴胄提供飲食。宮中貴人衆人,又大多口味挑剔,所以尚食局常受責罵,是名副其實的受氣衙門。正常的宮女一般都不願意去尚食司。

侍宴宮女微微嘆了口氣,悵然回道:“新選良家子的司職俱是尚宮局的女官安排,奴婢也不知爲何。”

李瑁看她的樣子,隱約猜出了幾分,想必她是得罪了宮中的老人,被人刻意安排了吧。像她這般與衆不同的女子難免會造人妒忌。

“皇宮雖小,但關係之複雜絲毫不亞於朝堂,你以後凡事還是小心些爲好。”

李瑁看着她嬌楚動人的模樣,心中不由一陣憐惜。

素衣女子模樣雖若,卻頗有心氣,她不願李瑁將她與那些尋常女子並列,於是點了點頭,極力地表現出一副平常的樣子:“謝殿下關照,奴婢性子淡泊,不求其他,但求安穩度日,奴婢以後謹慎些,想必無礙。”

江姓女子雖面色如常,但靈動的雙眸中卻已經夾雜着幾分彷徨,正是這種故作堅強的模樣,反倒激起了李瑁的迴護之心。

“姑娘的姓名可否告知本王?本王與你兩次相逢,倒也算是有緣。”李瑁手指輕輕敲擊着桌案,問道。

女子的姓名並非隨意可以問詢,李瑁雖是親王,但多少也有些冒昧了。

侍宴宮女微微愕然,擡頭看了看李瑁,卻發現李瑁正微笑地看着她,頓時面露羞怯,低下了投,懦聲回道:“奴婢姓江,名採萍。”

“江採萍,江採萍。”

李瑁覺得熟悉,於是在口中輕輕唸叨了兩遍,忽然臉色變了變。

江採萍,這不是那個頗的李隆基恩寵的梅妃嗎?

在原本的歷史上,楊貴妃是天寶四年才入的宮,而在此之前,最得李隆基寵愛的妃子便是梅妃江採萍。

不過現在,因爲李瑁的原因,楊玉瑤開元二十六年便入了宮,比歷史上的楊貴妃早了整整七年,這後宮自然也就沒有江採萍什麼事了。

江採萍心思細膩,自然察覺到了李瑁細微的變化,好奇地問道:“奴婢的名字有什麼不對嗎?”

李瑁連忙掩飾地笑了笑,搖頭道:“沒有,本王只是覺得這名字取的極好。《詩經·召南》有云:‘於以採萍,南澗之濱。於以採藻,於彼行潦。’採萍之名倒是正襯姑娘風采。”

在李瑁看來,他的話不過是尋常的欣賞之語,但在性情溫婉高潔的江採萍眼中,這已經是頗爲露骨的讚美了。

江採萍的臉頰又悄悄地紅上了幾分。

第二十二章 八姐喬遷第二十一章 外放第二十一章 天策上將第二十一章 商會初立第四十二章 美人恩重第二十八章 全據中原第四章 結盟第三十一章 糧價第四章 徵前第十三章 再露崢嶸第十六章 人選第十五章 顏真卿第三十章 籌糧第三章 節帥人選第四章 密信第二十九章 慾望第三十二章 騙城第三章 夜取南陽第一章 水淹第十七章 論戰第三十三章 吐蕃求親第二十七章 蠱惑第四章 提詩第十章 阻撓第四十二章 芙蓉城第四十四章 圈套第四十四章 春日遊園第二十三章 弔唁第八章 議政第二十三章 守孝第四章 徵前第二十章 定南詔第十章 韋清兒第七章 范陽盧氏第二十三章 梅姬釆萍第二十四章 鬆洲司馬第三十八章 吐蕃兵敗第二十章 叮囑第二十七章 蠱惑第二章 王忠嗣貶謫第二十二章 八姐喬遷第二十三章 守孝第十五章 紛爭第二十二章 戰敗第八章 回府第十四章 平亂第四十五章 安慶緒第六章 兵敗靈寶第五章 麟德之宴第四十章 張天師第十六章 大捷第三十八章 風雲匯中州第十九章 回京第四章 交易第十九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二十三章 銀礦第四章 結盟第二十一章 外放第三十二章 水門第二十三章 機會第七章 救人第四十三章 潼關戰起第五章 離間第四章 石堡之捷第二十五章 沙匪第二十七章 情濃第四十九章 桀驁的安祿山第三十三章 薊城易手第十六章 人選第三十二章 別苑密謀第二十四章 暗會第十九章 賑災第二十七章 大捷第十五章 玉龍關失守第三十二章 李適之罷相第一章 楊安之爭第十四章 危局第九章 城破第四十四章 春日遊園第十八章 河北戰起第二十四章 暗會第三十九章 所謂世家第五章 出關第四章 美人玉環第五章 出關第二十二章 接風第四十二章 林美人第二十一章 寧王病危第五十七章 夜襲第三十二章 李適之罷相第三十二章 盛王李琦第七章 斬草除根第二十二章 南詔女王第五章 皇甫惟明第三十六章 遣回第二十章 賑災第八章 李林甫的試探第四十五章 林招隱第十六章 兵臨洱海第二十四章 賑災
第二十二章 八姐喬遷第二十一章 外放第二十一章 天策上將第二十一章 商會初立第四十二章 美人恩重第二十八章 全據中原第四章 結盟第三十一章 糧價第四章 徵前第十三章 再露崢嶸第十六章 人選第十五章 顏真卿第三十章 籌糧第三章 節帥人選第四章 密信第二十九章 慾望第三十二章 騙城第三章 夜取南陽第一章 水淹第十七章 論戰第三十三章 吐蕃求親第二十七章 蠱惑第四章 提詩第十章 阻撓第四十二章 芙蓉城第四十四章 圈套第四十四章 春日遊園第二十三章 弔唁第八章 議政第二十三章 守孝第四章 徵前第二十章 定南詔第十章 韋清兒第七章 范陽盧氏第二十三章 梅姬釆萍第二十四章 鬆洲司馬第三十八章 吐蕃兵敗第二十章 叮囑第二十七章 蠱惑第二章 王忠嗣貶謫第二十二章 八姐喬遷第二十三章 守孝第十五章 紛爭第二十二章 戰敗第八章 回府第十四章 平亂第四十五章 安慶緒第六章 兵敗靈寶第五章 麟德之宴第四十章 張天師第十六章 大捷第三十八章 風雲匯中州第十九章 回京第四章 交易第十九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二十三章 銀礦第四章 結盟第二十一章 外放第三十二章 水門第二十三章 機會第七章 救人第四十三章 潼關戰起第五章 離間第四章 石堡之捷第二十五章 沙匪第二十七章 情濃第四十九章 桀驁的安祿山第三十三章 薊城易手第十六章 人選第三十二章 別苑密謀第二十四章 暗會第十九章 賑災第二十七章 大捷第十五章 玉龍關失守第三十二章 李適之罷相第一章 楊安之爭第十四章 危局第九章 城破第四十四章 春日遊園第十八章 河北戰起第二十四章 暗會第三十九章 所謂世家第五章 出關第四章 美人玉環第五章 出關第二十二章 接風第四十二章 林美人第二十一章 寧王病危第五十七章 夜襲第三十二章 李適之罷相第三十二章 盛王李琦第七章 斬草除根第二十二章 南詔女王第五章 皇甫惟明第三十六章 遣回第二十章 賑災第八章 李林甫的試探第四十五章 林招隱第十六章 兵臨洱海第二十四章 賑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