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威嚇

次日,天才矇矇亮,一陣陣喊殺聲便將李瑁從睡夢中驚醒,李瑁口中咒罵了一句該死的吐蕃,連忙起了牀。

李瑁穿好衣甲,在侍衛的護送下走上城頭,負責城樓防衛的武彥平便快步走了進來。

“殿下,吐蕃瘋了,今日天剛一亮便不要命地來攻城,前後恐怕至少壓上了六萬人。”

李瑁站在城頭,居高臨下地看着源源不斷的吐蕃士卒,劍眉輕皺:“六萬人,算上吐蕃之前折損的人數,恐怕這已經是吐蕃全部的生力軍了吧,吐蕃人雖然好勇鬥狠,但也是人,犯不着不惜命地攻打西都,瘋的不是吐蕃人,是結鬆力。”

武彥平道:“想不到這結鬆力竟這般兇橫,爲了對付殿下,竟不惜死傷這麼多的士卒。”

李瑁嘆道:“西都城是扼守海藏咽喉的要塞,重要非常。結鬆力是聰明人,他很清楚西都城的重要性,他不惜一切地攻打西都,除了爲了本王這顆項上人頭,多半還是爲了西都。他不知道大唐援軍幾時到,急了。”

見李瑁上城,原本在一旁指揮城防的皇甫惟明也走了過來,滿面愁容地拱手道:“殿下,按照這個趨勢,恐怕西都守不了多久了。”

李瑁在心中算了算日子道:“按照本王和崔乾佑的約定,他今日便會掘開湟水上游的河口,光弼和仁杰也會隨之突襲,只要撐過今日,我們就贏了。”

話雖這麼說,不過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皇甫惟明指着四周正在奮力守城的士卒,一臉苦色道:“這些人已經是末將所能調動的全部人馬,撐到午時尚有可能,想撐過今日恐怕不易啊。”

李瑁環顧着四方已經負傷累累的士卒,對武彥平吩咐道:“彥平,將充當本王衛率的一千左武衛全部帶上來,用他們換下城頭的士卒,輪換着歇息。”

李瑁下了命令,武彥平卻沒有立刻照辦,反倒依舊站在原地,向李瑁勸道:“殿下,這一千精銳是等萬一城破後護送着殿下突圍的,動不得。”

李瑁搖了搖頭,堅持道:“本王說了,要與西都共存亡,何來突圍一說,你即刻率軍守城,若是遲了,唯你是問。另外,本王既然已經做了表率,城中已經將官的親衛也務必派出,不得有絲毫推延。”

整個隴右道四品以上的將官半數在此,若是將他們的親衛集結在一起,少說又是數千人的兵力,這樣做雖然會得罪這些人,但戰局到了這個關口,李瑁也顧不得這麼許多了。

武彥平跟隨李瑁多年,很清楚李瑁的脾氣,他既做了決定,自然不會再輕易更改,悶聲應了一聲,下去安排了。

連李瑁都已經起了頭,其他的將領自然也沒有拒絕的膽量和理由,很快,一支由精銳親衛組成的軍隊,滿滿當當三千人便被派上了城頭,不過絕大部分的將官確實遵從了李瑁地吩咐,偏偏有一人身份特殊,叫武彥平很是爲難。

這個人就是隴右鎮的監軍,王恩承。

王恩承是從年初長安派來隴右監軍的內宦,他近身的護衛是從長安帶來的六百左監門衛。

王恩承美其名曰左監門衛隸屬禁軍,不在地方之列,故而地方將領也無權調動。

王恩承身份特殊,武彥平不敢用強,武彥平只能將王恩承的話轉告李瑁。

事關整個大唐西北的安危,王恩承竟還將國家大事視作斤斤計較的算計,無視李瑁的將令,李瑁地臉色一下子就陰沉了下來。

“王恩承乃是內宦,身份特殊,不比尋常將領,殿下還是小心爲好。”皇甫惟明見李瑁面色難看,生怕臨陣前鬧得內部失和,連忙勸道。

“宦官目淺,當權誤國。”對於皇甫惟明的勸告,李瑁只留下這兩個字,扭頭便怒氣衝衝地下了城,直奔府衙而去。

府衙的內院中,就連皇甫瑛娘這樣的女眷都在忙着照看傷兵,而身爲監軍的王恩承卻在堂而皇之地收拾金銀細軟之物,一件件地裝車,一副隨時棄城而去的樣子。

“都給本王住手!”李瑁立於內院的正中,看着這一箱箱的財物,高聲喝道。

李瑁一聲怒喝,頓時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正在裝車王恩承等人一併停下了手,就連一旁忙碌的皇甫瑛娘也放下手中的事情,走到了李瑁的身邊。

王恩承見李瑁來着不善,生怕李瑁與他爲難,連忙腆着一張臉,過去賠罪道:“奴婢不知哪裡冒犯了殿下,還望殿下恕罪。”

李瑁盯着王恩承的臉,問道:“城防吃緊,本王下令徵調各處親衛,爲何你拒不遵命?”

王恩承走到李瑁地身邊,指了指李瑁身旁的皇甫瑛娘,和氣地勸道:“殿下高義,奴婢自然是萬分佩服。可如今西都勢危,這六百左監門衛乃你我最後的底牌,留着他們,若是西都城破了,咱們也能憑藉着他們突圍出城,殿下身份尊貴,總不至於讓您和未來的側王妃都淪入敵手不是,咱們得給自己留個後路啊。”

皇甫瑛娘和李瑁之間的關係並非王恩承所猜測的那般,皇甫瑛娘聽王恩承稱呼自己爲側王妃,便立刻想要辯解,不過她還未及開口,便被李瑁拉住了手臂。

此事關係重大,絕非拉扯這些兒女之事的時候。

李瑁看着王恩承身後的一箱箱財物,看着他的嘴臉,冷冷道:“如此說來,你是拿本王守城的軍令當做玩笑嗎?”

李瑁的話一出口,王恩承就知道了李瑁的態度,李瑁此來不是來找臺階下的,是來向他問罪的。

左監門衛的六百禁軍事關他的身家性命,王恩承輕易是不會交出去的。

王恩承躬着身提醒道:“啓稟殿下,這六百監軍使親衛乃是自左監門衛調出,隸屬長安,不在隴右軍制之內,殿下恐怕無權調動。”

李瑁怒道:“父皇敕封本王隴右道行軍大總管之職,但隴右境內軍馬均有本王一手調動,左監門衛尚在隴右,本王爲何不能調動!”

王恩承見李瑁鐵了心要調走他的左監門衛,臉色也難看了起來。

“殿下,奴婢是早晚都要回宮中的人,難道殿下非要與奴婢爲難嗎?”

王恩承若是回宮,必定擔任要職,他說這樣的話已經有些威脅李瑁的意思了。

被李瑁拉住手臂的皇甫瑛娘安靜地看着李瑁和王恩承,此刻她才知道,原來身份尊貴如李瑁,做起事情來也並非百無禁忌的。

皇宮中的權力角逐,絲毫不必兩軍戰場廝殺來得溫情。

不過比起王恩承的話,她更期待李瑁的迴應,她想看看這個以太陽自喻的皇子會怎樣對待冒犯他威嚴的人。

李瑁重重地瞪了王恩承一眼,竟回身抽出了皇甫瑛娘腰間的佩劍,李瑁手握利劍,架在了王恩承的脖頸之上。

“父皇賜本王臨陣專斷之權,可立即格殺三品及以下官員,王公公官拜三品,不知王公公是否也在此列呢?”李瑁說着,語氣帶着毫不掩飾的殺意。

王恩承看着李瑁散發着寒芒的眼睛,後背突然一涼,他相信李瑁的話絕非玩笑,興許他真的對自己已經動了殺心。

王恩承怕死,越是怕死的人越不會硬氣,王恩承看着脖子上架着的利劍,感覺自己的汗毛已經豎了起來。

王恩承膝蓋一軟,跪在了地上,連連拜道:“奴婢不敢忤逆殿下之意,奴婢這就派遣左監門衛上去守城。”

李瑁見王恩承終於服軟,他也悄悄地送了口氣,主帥斬殺監軍,這可是爲將者的大忌,不到萬不得已,他也不想邁出那一步。

第十三章 贈劍第二十七章 聯姻第一章 明月樓高休獨倚第四章 交易第十二章 良宵苦短日高起第三章 問安第四十五章 終得長安第十五章 紛爭第六章 請帖第十四章 世家利弊第三十六章 收盤第五十四章 浪穹詔第十一章 定議第二十四章 鬆洲司馬第十二章 設伏飛虹谷第三十五章 宮宴第十九章 激將第九章 高仙芝第二十七章 以身犯險第三十六章 安慶緒授首第九章 密謀第三十章 威逼利誘第三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四十五章 逼戰第八章 瑛娘第二章 神箭第十三章 再露崢嶸第二十四章 假戲真做第二十二章 囑咐第二十九章 出城第十八章 襲城第三章 心機第三十章 無情亦有情第三章 軍情第九章 拜訪相府第二十七章 情濃第一章 太子窘境第三十章 內外交困第五章 麟德之宴第十九章 回京第二十一章 邯鄲郭鴻第十六章 人選第十章 衝突第二十章 定南詔第三十八章 三策第十章 衝突第六章 西北平亂第十一章 責罰第四十三章 嶲州鐵礦第二十一章 邯鄲郭鴻第四十章 駐守漢陽第三章 觀門難入第二十七章 策反第十二章 危機第二十八章 設計第十六章 楊慎矜投靠第三十六章 譙氏之殤第三十五章 教坊司第四十章 范陽之爭第五十九章 再遇香花第四十二章 芙蓉城第三十三章 薊城易手第二十八章 補堤第一章 楊安之爭第二十四章 吐蕃來使第三十四章 貴妃出宮第二十九章 慾望第二十五章 沙匪第六章 盧婠婠第三十六章 收盤第六章 南詔入京第二十七章 蠱惑第十九章 賑災第四章 提詩第三十六章 急攻第三十七章 危局第三十二章 宴無好宴第三十三章 薊城易手第三章 觀門難入第五章 立儲第二十三章 銀礦第五章 秦州再會第二十四章 涼州第三十三章 如虎添翼第二十七章 蠱惑第十八章 河北戰起第三十一章 薊城內亂第二十二章 賑撫使第四十章 范陽之爭第二章 隴右軍報第五十一章 壽國公第四十三章 華清春色第三十一章 強取奴契第三十五章 河北平定第十六章 兵臨洱海第二十六章 災民第三十八章 小園梅精第十一章 盤算第二十章 叮囑第二十一章 天策上將
第十三章 贈劍第二十七章 聯姻第一章 明月樓高休獨倚第四章 交易第十二章 良宵苦短日高起第三章 問安第四十五章 終得長安第十五章 紛爭第六章 請帖第十四章 世家利弊第三十六章 收盤第五十四章 浪穹詔第十一章 定議第二十四章 鬆洲司馬第十二章 設伏飛虹谷第三十五章 宮宴第十九章 激將第九章 高仙芝第二十七章 以身犯險第三十六章 安慶緒授首第九章 密謀第三十章 威逼利誘第三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四十五章 逼戰第八章 瑛娘第二章 神箭第十三章 再露崢嶸第二十四章 假戲真做第二十二章 囑咐第二十九章 出城第十八章 襲城第三章 心機第三十章 無情亦有情第三章 軍情第九章 拜訪相府第二十七章 情濃第一章 太子窘境第三十章 內外交困第五章 麟德之宴第十九章 回京第二十一章 邯鄲郭鴻第十六章 人選第十章 衝突第二十章 定南詔第三十八章 三策第十章 衝突第六章 西北平亂第十一章 責罰第四十三章 嶲州鐵礦第二十一章 邯鄲郭鴻第四十章 駐守漢陽第三章 觀門難入第二十七章 策反第十二章 危機第二十八章 設計第十六章 楊慎矜投靠第三十六章 譙氏之殤第三十五章 教坊司第四十章 范陽之爭第五十九章 再遇香花第四十二章 芙蓉城第三十三章 薊城易手第二十八章 補堤第一章 楊安之爭第二十四章 吐蕃來使第三十四章 貴妃出宮第二十九章 慾望第二十五章 沙匪第六章 盧婠婠第三十六章 收盤第六章 南詔入京第二十七章 蠱惑第十九章 賑災第四章 提詩第三十六章 急攻第三十七章 危局第三十二章 宴無好宴第三十三章 薊城易手第三章 觀門難入第五章 立儲第二十三章 銀礦第五章 秦州再會第二十四章 涼州第三十三章 如虎添翼第二十七章 蠱惑第十八章 河北戰起第三十一章 薊城內亂第二十二章 賑撫使第四十章 范陽之爭第二章 隴右軍報第五十一章 壽國公第四十三章 華清春色第三十一章 強取奴契第三十五章 河北平定第十六章 兵臨洱海第二十六章 災民第三十八章 小園梅精第十一章 盤算第二十章 叮囑第二十一章 天策上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