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神箭

李瑁用兵,從來都是出了名的狠辣,昔年隴右鄯州一戰,李瑁在局勢已經大定的情況下,親自下令屠戮吐蕃三萬降卒,成山的屍體堆滿了荒谷。傳聞至今,鄯州城外每到夜晚都能聽到野鬼哭鳴叫,孤魂哀嚎。

就是這個一身惡名,在吐蕃能止小兒夜啼的殺神,他會對這些胡人起了善心?恐怕就是將他們全部殺光,李瑁的眼睛都不會眨一下。

對於李瑁地話,尹子奇覺得是連半個字都不會信的。

可是尹子奇不信歸尹子奇不信,李瑁的話傳到這些胡軍首領的耳中,就又是另外一番味道了。

李瑁雖然甚少涉足河北,但他的威名這些胡人將領卻也都是知道的。而且他們聽得懂漢話,知道李瑁說的是什麼意思。

此時不是五胡亂華的時候,大唐也不是那個軟弱可欺的東晉,大唐強盛,兵甲之利,十大節鎮隨便拎出一個來,在邊線都是可以直接壓着異族打的。

就算如今的大唐生了內亂,他們也不會覺得大唐成了隨意拿捏的軟柿子,他們對唐軍還是存着一分畏懼,更何況他們面前的還是威震吐蕃的劍南軍。

衆位首領的嘴上雖然什麼都沒有說,但臉上的表情已經出賣了他們。

就在李瑁話說完之後,城東那邊也派人傳來消息,果然,正如李瑁方纔所言,城東的崔乾佑部已經盡數撤離,城外連半個唐軍的影子都不見了,全部奔着南邊去了。

南邊便是淯水,崔乾佑往南去的目的是什麼,自然就不必多說了。一下子,李瑁又給尹子奇出了一個難題。

尹子奇的身旁站着的便是各個部族的首領,尹子奇擔心他們會中了李瑁的挑撥,於是對各部首領道:“李瑁作戰,最善攻心。李瑁殺伐無度,諸位首領切莫信了他的鬼話。”

尹子奇一邊忙着安撫各部首領,可他的話還未講完,城下的李瑁又開口了,只不過這一次他不是對尹子奇說的了,而是明目張膽地挑撥起了各部首領。

李瑁對這些部族首領道:“安祿山無道,在河北多行暴虐之政,相信各位首領的族人有不少人都死在安祿山的手中吧。本王知道,你們絕非心甘情願爲安祿山效力的,不過是受了安祿山的逼迫。本王在此承諾,你們若是退出宛城,本王便對你們以往的罪名既往不咎,而且誰若是能殺了尹子奇,本王便冊封他歸義王,賞金銀萬兩,永鎮漠北。”

李瑁的話音傳入城上衆人的耳中,尹子奇的腦袋猛地“嗡”地一聲,怒火直衝腦海。

背地裡挑撥離間不可怕,最可怕的就是在雙方的面前,當面使壞的。這駐守南陽的守軍本就魚龍混雜,人心不齊,各自都打着保存實力的小心思,李瑁又當着衆人的面懸賞尹子奇的人頭,現在莫說是那些胡軍首領了,就連尹子奇自己的心裡都在打鼓。

安祿山在漠北向來壓迫異族,這些胡軍根本不是心甘情願受尹子奇統帥的,面對李瑁的懸賞,他們當真能夠擋住誘惑嗎?

而這些胡軍的首領也在想,尹子奇會不會懷疑他們有反心,將來轉過手來對付他們?與其這樣,自己倒真不如先下手爲強了。

尹子奇越想,越覺得擔憂,他暫時還未想清楚如何打消這些胡人將領的疑心,但他知道,他決不能再叫李瑁這樣說下去了。

於是他悄悄把自己的手縮到了下面,從腿邊摸出了一副弓箭,謹慎地盯着李瑁的方向,猛地把箭射了出去。

“保護殿下!”李瑁右側的馬璘見尹子奇舉箭,立刻拔出腰間所配的橫刀,斬向了尹子奇射出的那支箭。

“叮!”

一道刺耳的撞擊聲從馬璘的刀刃上傳出,尹子奇的箭被馬璘穩穩地擋了下來。

“你這是找死!”

幾乎就在馬璘當下尹子奇箭的同時,李瑁左側的南霽雲忽然動了,拿弓、取箭、搭射,一連串的動作在電光火石之間一氣呵成,不過眨眼的功夫,利箭便直奔尹子奇的射箭的手臂而去。

尹子奇雖常在河北,但南霽雲槍箭雙絕的威名依舊如雷貫耳,尹子奇見南霽雲出箭,哪裡敢有絲毫的大意,連忙便將裸露在城牆外面的手臂往回抽。

其實尹子奇的反應已經不慢了,但南霽雲的箭卻更快,尹子奇終究還是遲了。

“咻!”

一陣尖銳的破空聲在尹子奇的耳邊響起,還不到眨眼的功夫,南霽雲的箭已經到了他的手邊。

“錚!”一聲,南霽雲的箭竟洞穿了尹子奇的手背,將尹子奇的整個手掌結結實實地釘在城牆上。

說起來尹子奇倒也不失爲一條鐵骨錚錚的漢子,面對如此劇痛,尹子奇的喉間只是傳出一陣悶哼聲,硬是忍了下來。

尹子奇的護衛見尹子奇中間,連忙舉起鐵盾,擋在了尹子奇的身前。

尹子奇緩過神來後,再看向自己的手掌,也不免一陣駭然。

之間南霽雲射出的箭竟然刺破了他的手骨,扎進了磚石所築的城牆整整三寸,這該是何等神力?

尹子奇手掌掌骨已斷,而且破了一個大洞。就算是華佗在世恐怕也難以接續。終此一生,尹子奇莫說是射箭了,恐怕就連重物都難拿的穩了。

“將軍威武,大唐萬勝!”南霽雲一箭建功,高下立判,身後的劍南士卒紛紛振臂高呼,聲音響徹雲霄。

尹子奇偷襲了李瑁一箭,卻被南霽雲射壞了一隻手掌,城上的這些胡軍首領看着城下的南霽雲,眼中不禁多了幾分敬畏。

這些胡軍都來自漠北各族,大多精通騎射,但他們自問也從未見過如此射術如此了得之人。

胡人兇悍善戰,也最爲敬重強者,南霽雲的一箭讓他們不禁想起了祖輩口口相傳下來的那個神箭將軍。

“將軍三箭定天山,戰士長歌入漢關。”昔年薛仁貴的風采也不過如此吧。

這一刻,已經無需李瑁再多做言語了,南霽雲的神射已經是最好的威脅,無論這些胡軍首領之前怎麼想,現在他們的心裡都已經打起了小算盤。

第四十章 潼關戰起第三章 軍情第十五章 局勢翻轉第二十四章 逼退第三十七章 危局第十四章 世家利弊第四十五章 終得長安第四十二章 沐浴華清宮第一章 勸進第三十八章 風雲匯中州第三十一章 屠殺第二十四章 假戲真做第十六章 人選第十五章 顏真卿第三十六章 遣回第四十七章 威脅第二十二章 戰敗第十五章 入宮第二十七章 張天師第二十七章 策反第四十七章 威脅第四十章 駐守漢陽第五章 攬玉樓宴第四十五章 逼戰第十六章 大捷第四十章 張天師第二十一章 義子第十六章 世家女第五章 出關第三十八章 黜置大使第六章 兵敗靈寶第四十三章 嶲州鐵礦第十五章 顏真卿第十六章 中毒第二十五章 元日朝會第六十章 香花獻策第四十八章 芙蓉園第二十二章 南詔女王第十二章 西都月下第二十三章 亦真亦假第三章 軍情第十一章 定議第二十一章 邯鄲郭鴻第五章 出關第十三章 大戰在即第四十一章 祿山拜母第一章 水淹第二十二章 雪中琴聲第三十三章 帝欲親征第七章 香花夫人第五章 再遇第四十二章 生隙終章 盛世再起第三十三章 帝欲親征第十章 逐鹿第三十章 內外交困第十四章 巧度子河第四章 皇后密會第五章 皇甫惟明第六章 盧婠婠第三十二章 宴無好宴第十三章 急報入京第三十七章 太華出家第三十六章 急攻第十九章 賑災第四十三章 嶲州鐵礦第二十三章 機會第六章 封后第一章 水淹第三十一章 薊城內亂第五十一章 壽國公第二十三章 鋤奸第二十三章 梅姬釆萍第五十九章 再遇香花第三十五章 河北平定第一章 面聖第二十五章 密謀封后第十章 謠言四起第二十八章 投效第十三章 急報入京第一章 北上之議第四十八章 安祿山生恨第二十二章 接風第十九章 回京第四章 石堡之捷第四十六章 蠱惑第十二章 設伏飛虹谷第四十五章 林招隱第十九章 回京第二章 神箭第十五章 玉龍關失守第二十二章 南詔女王第三十三章 如虎添翼第二十六章 災民第八章 議政第二十二章 接風第四章 徵前第六章 城防之爭第二十三章 銀礦
第四十章 潼關戰起第三章 軍情第十五章 局勢翻轉第二十四章 逼退第三十七章 危局第十四章 世家利弊第四十五章 終得長安第四十二章 沐浴華清宮第一章 勸進第三十八章 風雲匯中州第三十一章 屠殺第二十四章 假戲真做第十六章 人選第十五章 顏真卿第三十六章 遣回第四十七章 威脅第二十二章 戰敗第十五章 入宮第二十七章 張天師第二十七章 策反第四十七章 威脅第四十章 駐守漢陽第五章 攬玉樓宴第四十五章 逼戰第十六章 大捷第四十章 張天師第二十一章 義子第十六章 世家女第五章 出關第三十八章 黜置大使第六章 兵敗靈寶第四十三章 嶲州鐵礦第十五章 顏真卿第十六章 中毒第二十五章 元日朝會第六十章 香花獻策第四十八章 芙蓉園第二十二章 南詔女王第十二章 西都月下第二十三章 亦真亦假第三章 軍情第十一章 定議第二十一章 邯鄲郭鴻第五章 出關第十三章 大戰在即第四十一章 祿山拜母第一章 水淹第二十二章 雪中琴聲第三十三章 帝欲親征第七章 香花夫人第五章 再遇第四十二章 生隙終章 盛世再起第三十三章 帝欲親征第十章 逐鹿第三十章 內外交困第十四章 巧度子河第四章 皇后密會第五章 皇甫惟明第六章 盧婠婠第三十二章 宴無好宴第十三章 急報入京第三十七章 太華出家第三十六章 急攻第十九章 賑災第四十三章 嶲州鐵礦第二十三章 機會第六章 封后第一章 水淹第三十一章 薊城內亂第五十一章 壽國公第二十三章 鋤奸第二十三章 梅姬釆萍第五十九章 再遇香花第三十五章 河北平定第一章 面聖第二十五章 密謀封后第十章 謠言四起第二十八章 投效第十三章 急報入京第一章 北上之議第四十八章 安祿山生恨第二十二章 接風第十九章 回京第四章 石堡之捷第四十六章 蠱惑第十二章 設伏飛虹谷第四十五章 林招隱第十九章 回京第二章 神箭第十五章 玉龍關失守第二十二章 南詔女王第三十三章 如虎添翼第二十六章 災民第八章 議政第二十二章 接風第四章 徵前第六章 城防之爭第二十三章 銀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