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冷箭

此處已是上林苑的深處,林木茂密,而且這鹿的速度又極快,李瑁一箭射空,安祿山這一箭也並未奏效,射在了花鹿跑過的草地上。

“安將軍也在逐射此鹿?”李瑁一邊追着那隻鹿,一邊問道。

安祿山見發問的是李瑁,於是=也回道:“安某要的正是此鹿,莫非殿下也是一樣。”

李瑁道:“本王這隻花鹿是本王一路攆過來的,本王已經注意了許久,自然是志在必得。”

李瑁一邊說着,一邊拿起弓箭,再一次搭箭朝着花鹿的方向射了出去。

鹿的兆頭極好,雖然李瑁開了口,但安祿山也不會輕易放棄,他見李瑁出箭,於是也顧不得其他,自己也朝着花鹿的方向射了一箭。

“咻!咻!”

兩道劃破空氣的銳響在耳邊響起,兩支利劍直奔花鹿而去,之前這隻花鹿連續避開了兩箭,但這一次它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了,因爲他已經被兩人趕到了河邊,沒有足夠的空間給它躲閃了。

“嗷...”

一陣悽慘的鹿鳴聲自花鹿的方向發出,李瑁面色一振,知道花鹿已然中箭,只是不知道是誰的箭射中的花鹿。

李瑁策馬上前,靠近了中箭的花鹿,映入李瑁眼簾的首先就是他的金鵰翎羽箭,金鵰翎羽箭正射在花鹿臀部。

李瑁看着這支金箭,先是面色一喜,但待他靠近後,卻又發現花鹿的小腿上還扎着一支黑鵰翎羽箭,這支箭自然就是安祿山的了

一隻獵物上插上了兩個人的箭,這隻獵物的歸屬便成了問題。

“殿下好箭法,安某佩服。”安祿山拱了拱手對李瑁笑道。

李瑁回道:“花鹿的身上也有安將軍的一箭安將軍箭法也是不俗。”

安祿山指着受傷的花鹿對李瑁問道:“殿下以爲此鹿要如何分割?”

李瑁不知安祿山的意圖,於是反問道:“安將軍可以什麼好的提議?”

“你我將它斬殺平分,一人一半如何?”安祿山霍然拔出腰間的佩劍,便要斬向花鹿。

眼看着花鹿就要命喪黃泉,這時李瑁卻突然抽出了腰間的承影劍,擋住了安祿山的劍勢,別有深意地笑道:“有些東西只能屬於一個人,一寸都不能分。”

鹿代表着什麼,安祿山雖是胡人,但也不可能不清楚。

安祿山,指着這隻鹿,問道:“殿下當真一寸都不讓?”

李瑁點頭回道:“一寸都不讓。”

安祿山臉上露出一絲厲色,對李瑁道:“如此說來,我與殿下是道不同,不相爲謀了。”

李瑁不屑地瞥了安祿山一眼道:“本王乃皇子,天潢貴胄,你卻是胡兒,只能爲天家倖臣,自然不同道。”

李瑁這麼一說,安祿山的臉頓時陰沉了下來,這些年安祿山爲了討好李隆基,做了許多賣乖露醜之事,但他的心裡又其實心甘情願的,李瑁這麼說無疑是在揭他的傷疤。

李瑁和安祿山之間的交流看似是關於這頭花鹿的歸屬,實則卻另有深意。

就在李瑁和安祿山正在爭執的時候,在樹林的暗處,卻有一個人正躲在暗處盯着站在李瑁身旁的安祿山,這個人正是李瑁的親衛統領南霽雲。

李瑁之前早有交代,要在上林苑中取了安祿山的性命,而如今的位置來看,現在無異是放冷箭的絕佳時機。

安祿山的注意力都被李瑁吸引,沒有任何人注意到南霽雲的位置,以南霽雲的箭術,只要他的一箭射出,安祿山必死無疑,這世上沒有任何人能救他的性命。

南霽雲張開鐵胎弓,從背後取出了一隻尋常禁軍制式的破甲箭,帶着李瑁地囑託屏氣凝神,將大弓張成滿月,冷冷地看着安祿山肥碩的身軀,彷彿是在宣判他的死刑。

尖銳的箭矢對着安祿山,南霽雲幾乎已經看到了安祿山血濺當場的模樣,而他也即將爲李瑁出去一個大患,可就在他準備鬆開握箭的手時,耳朵中卻聽到了一道弓弦震動的聲音。

是的,南霽雲善射,弓弦的聲音他絕不會聽錯。

南霽雲聽到這個聲音,心裡先是一震,閃過一絲不安,緊接着,他看到一支利箭破開空氣,直奔李瑁的面門而去,這支箭竟是想要取了李瑁的性命!

是殺安祿山還是救李瑁,電光火石之間南霽雲毫不猶豫地做出了決定,在南霽雲的眼中安祿山算得了什麼,如何能和李瑁相提並論,南霽雲不做任何的權衡,便將弓箭的準頭對準了射向李瑁的那支冷箭,鬆開了手指。

“叮!”

兩支利箭在空中相撞,南霽雲射出的箭打在了另外一支箭的箭頭,將那支箭徹底打落到了地上,而南霽雲的箭則繼續前飛,深深地扎進了樹裡,不過剎那間,孰強孰弱,高下立盼。

原本正在與安祿山講話的李瑁也被這陣響聲驚地一愣,他低頭看了看地上的冷箭,他瞬間便明白了過來,有人想要在暗處取他的性命,而救了他的那支見便是南霽雲射出的。

就在他看到躺在地上的那支冷箭的時候,李瑁知道,原來想要渾水摸魚的不知他一個人,就連他自己也是別人的獵物。

只是這個人萬萬沒想到南霽雲竟然就在自己的身後,否則今日必然在劫難逃。

“大膽狗賊竟敢行刺殿下,還不立刻授首!”南霽雲憑藉着自己的判斷,朝着施放冷箭的方向重重喝道。

南霽雲話音一落,南霽雲所指的方向立刻想起了一陣窸窸窣窣的草木聲,顯然是施放冷箭之人問聲準備逃跑了。

放箭者只要一動便中了南霽雲的計,南霽雲聽聲辯位,發現了放箭者的位置所在,南霽雲朝着那個方向便是一箭。

“啊!”

一聲慘叫在林中響起,南霽雲的箭顯然是射中了放箭者的身體,那人連傷口都來不及處理便逃開了。

方纔放箭者的一聲慘叫也吸引來了周邊正在打獵的人,衆人聞聲也都紛紛趕了過來。

“方纔放箭之人安將軍認識嗎?”李瑁盯着安祿山,不悅地問道。

放箭之人和安祿山同時出現,自然就是安祿山安排的了,但這種罪名安祿山豈敢承認,他連忙搖頭道:“末將自然不識。”

此處沒有證據,李瑁也奈何不得安祿山,而且馬上衆人就要趕過來了,李瑁想殺安祿山已是不能。

李瑁指了指地上受傷的花鹿,對南霽雲吩咐道:“南八,我們走!”

“諾!”

南霽雲得令,彎腰扛起花鹿便跟着李瑁離開了。

感謝書友雲海書遊詩同舟和顏蟄的打賞,謝謝大家的支持。

第二十三章 銀礦第二十八章 交易第三十八章 世子第三十六章 譙氏之殤第二十二章 決戰將臨第三十五章 武庫大火第十七章 楊國忠拜相第三十六章 瑛娘入府第七章 斬草除根第四十一章 祿山拜母第三十七章 太華出家第六章 封后第四十一章 祿山拜母第十七章 妾名含光第二十九章 東歸第十章 謠言四起第四十二章 沐浴華清宮第三十七章 皇帝駕崩第四章 提詩第二十四章 暗會第四十二章 芙蓉城第二章 緣起第三十二章 水門第十章 阻撓第十三章 再傳聖旨第十三章 急報入京第三十二章 宴無好宴第十六章 中毒第十三章 威嚇第四十四章 入關第二十三章 離京第十六章 楊慎矜投靠第十七章 監國太子第四十五章 威逼第五十九章 再遇香花第三十章 命犯吐蕃第十二章 設伏飛虹谷第一章 爭鋒相對第一章 爭鋒相對第十章 位次之爭第三十二章 宴無好宴第四章 密信第二十六章 災民第十八章 玉環吃醋第四十章 駐守漢陽第八章 起兵第二十九章 出城第八章 提點第四章 交易第四十五章 逼戰第一章 太子窘境第三十四章 謠言四起第二十五章 元日朝會第三十四章 南歸在即第十八章 返程第二十二章 戰敗第三章 軍情第二十六章 決定第四十一章 收爲己用第四十二章 林美人第二十四章 賑災第四十三章 潼關戰起第二十章 定南詔第十四章 贈禮第三十五章 武庫大火第二章 酒入愁腸第四十五章 威逼第三十八章 風雲匯中州第二十六章 韋昭訓第十一章 定議第十七章 新軍第一章 太子窘境第十三章 再傳聖旨第四十五章 安慶緒第二十章 臨朝大封第十七章 豆蔻初開第二十四章 假戲真做第十五章 顏真卿第二十章 臨朝大封第二十六章 災民第二十八章 設計第十一章 薰風殿第三十六章 安慶緒授首第十五章 入宮第二十二章 賑撫使第二十章 佈局耳目第三十章 內鬥第三十五章 破關南歸第二十九章 東歸第二章 貴妃玉瑤第三十章 無情亦有情第二十七章 大捷第一章 爭鋒相對第三章 暗探第三十五章 河北平定第十四章 急返河北第十六章 定策第七章 閿鄉城
第二十三章 銀礦第二十八章 交易第三十八章 世子第三十六章 譙氏之殤第二十二章 決戰將臨第三十五章 武庫大火第十七章 楊國忠拜相第三十六章 瑛娘入府第七章 斬草除根第四十一章 祿山拜母第三十七章 太華出家第六章 封后第四十一章 祿山拜母第十七章 妾名含光第二十九章 東歸第十章 謠言四起第四十二章 沐浴華清宮第三十七章 皇帝駕崩第四章 提詩第二十四章 暗會第四十二章 芙蓉城第二章 緣起第三十二章 水門第十章 阻撓第十三章 再傳聖旨第十三章 急報入京第三十二章 宴無好宴第十六章 中毒第十三章 威嚇第四十四章 入關第二十三章 離京第十六章 楊慎矜投靠第十七章 監國太子第四十五章 威逼第五十九章 再遇香花第三十章 命犯吐蕃第十二章 設伏飛虹谷第一章 爭鋒相對第一章 爭鋒相對第十章 位次之爭第三十二章 宴無好宴第四章 密信第二十六章 災民第十八章 玉環吃醋第四十章 駐守漢陽第八章 起兵第二十九章 出城第八章 提點第四章 交易第四十五章 逼戰第一章 太子窘境第三十四章 謠言四起第二十五章 元日朝會第三十四章 南歸在即第十八章 返程第二十二章 戰敗第三章 軍情第二十六章 決定第四十一章 收爲己用第四十二章 林美人第二十四章 賑災第四十三章 潼關戰起第二十章 定南詔第十四章 贈禮第三十五章 武庫大火第二章 酒入愁腸第四十五章 威逼第三十八章 風雲匯中州第二十六章 韋昭訓第十一章 定議第十七章 新軍第一章 太子窘境第十三章 再傳聖旨第四十五章 安慶緒第二十章 臨朝大封第十七章 豆蔻初開第二十四章 假戲真做第十五章 顏真卿第二十章 臨朝大封第二十六章 災民第二十八章 設計第十一章 薰風殿第三十六章 安慶緒授首第十五章 入宮第二十二章 賑撫使第二十章 佈局耳目第三十章 內鬥第三十五章 破關南歸第二十九章 東歸第二章 貴妃玉瑤第三十章 無情亦有情第二十七章 大捷第一章 爭鋒相對第三章 暗探第三十五章 河北平定第十四章 急返河北第十六章 定策第七章 閿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