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蜀商求見

一夜風流,李瑁還來得及賴牀,就被楊玉環美名“不可誤夫君之志”,早早攆下了牀,敦促到書房讀書了。

“殿下,府門外有一個商戶拿着殿下的字條求見。”李瑁剛剛走到書房門口,紫竹便跟上報道。

一個商戶,那想必是珠寶店的掌櫃了。

被紫竹這麼一說,李瑁這纔想起來,昨日自己回府後光忙着哄楊玉環,忘了跟武雲娘講彩蝶步搖的事情了。

“可是雲姨對字條的內容存有疑問,不予兌換?”李瑁問道。

紫竹忙搖頭道:“自然不是,這字條雖無殿下吩咐,但殿下的字雲姨還是認得的,怎會不予兌換。”

“那爲何要見本王?”李瑁又問道。

紫竹回道:“若是兌錢也就罷了,只是那商戶非但分文不要,還隨身帶了五個沉重的大箱子,說要贈於殿下,但求殿下一面。”

“哦?這倒有意思了,來拿錢的人非但不要錢,還自己帶了東西來。紫竹,他可有說他找本王何事?”李瑁饒有興致地問道。

紫竹回道:“他並未說是何事,只說求見殿下,必不叫殿下爲難。”

說來這個珠寶店掌櫃確實是個曉事的人,其實昨日他在珠寶店中就已經認出了李瑁的身份,但他考慮到李瑁不想暴露身份,所以沒有立刻出言相求,而是留到了今天。

“也好,讓他去偏廳等候,本王稍後便至。”李瑁想了想,同意了下來。

等到李瑁慢悠悠走到偏廳,包括昨日的掌櫃在內,已經有三個身着長袍的中年男子在廳中等候。

“小人拜見殿下。”三人遠遠地看見李瑁過來,連忙起身拜倒。

“請起。”李瑁擡了擡手,示意他們站起身來。

“昨日一別,本王已經講話講清楚,掌櫃這是何意?”李瑁倚坐在了主座上,問道。

掌櫃恭敬地走到李瑁的,先是雙手將李瑁昨日留下的字條放在了桌案上,接着又從懷中取出一份薄薄的冊子,遞到的李瑁地身前:“小人章之遠、李會昌、齊蓋獻銀二十萬貫,請殿下笑納。”

李瑁端起桌案上的熱茶輕輕啜了一口,語氣淡然地說道:“哈哈哈,無功不受祿,你們雖是鉅商,但你們的錢財也不是大風吹來的,本王可不敢拿。”

所謂無利不起早,二十萬貫可不是一個小數目,這三個人贈他這樣一筆巨財,想必也有一件很麻煩的事情要他處理,李瑁如今在朝堂立足未穩,正是多事之秋,實在不宜多生事端。

李瑁心中正想着是否要將這些人盡數遣回,不再過問此事之時,偏廳門後一陣輕微的腳步聲響起,壽王妃楊玉環竟帶着幾個婢女走了進來。

“秋郎,你不是在書房讀書嗎?怎的到偏廳來了。”方纔楊玉環去書房尋李瑁,卻沒發現李瑁地身影,於是循着婢女的話找了過來。

“幾個外人過來拜訪爲夫罷了,沒什麼事情。”李瑁見楊玉環過來,起身走到她的身邊,解釋道。

楊玉環點了點頭道:“原來如此,秋郎你快些處理吧,我剛編了一支舞,還等着你替我填曲呢。”

“這便結束了。”

李瑁轉過頭,對章之遠三人道:“本王與你們並不相熟,你們的銀子本王不會收,事情本王也不會管,你們這就離去吧。”

說完,李瑁攬過楊玉環的手臂,便要與她一同離開偏廳。

章之遠確實是面臨了極大的困境,他看着李瑁絲毫不動心的樣子,心中大急,心想着左右是個死,於是把心一橫,轟然拜倒,伏地叩道:“懇請娘娘爲鄉人做主,京中蜀商幾無活路矣。”

章之遠之言一出,楊玉環的腳步一下子頓了下來。

古人極重鄉誼,若是其他地方的人楊玉環也許絲毫不會理睬,但楊玉環離鄉日久,思鄉情切,連帶着對蜀人都有一種特殊的親切。

“你們也是蜀人?”楊玉環回過頭,挽着李瑁的手臂,輕聲問道。

章之遠看出了楊玉環對蜀人的親近,如實回道:“小人蜀地CD人氏,常年來往京蜀兩地經商,說起來與娘娘還是同鄉。”

楊玉環的父親楊玄琰曾任蜀州司戶,楊玉環也是在蜀地出生,故而章之遠有此一說。

楊玉環生於蜀地,對蜀人也有這一種特殊的情感,見得蜀人落難,心中難免生出側隱之心。

“我只是一個壽王妃,長居內院,手中並無權勢,又能幫的上你們什麼?”楊玉環看着尤然伏身在地的三人,語氣中帶着些許爲難。

章之遠見楊玉環這麼問,心知有些門路,悄悄地看了眼楊玉環身旁的李瑁,見他並無怒色,於是回道:“並非什麼難事,只需娘娘一句話便好。”

“一句話?我又不是夫君,無官無職的,一句話哪有這麼大的作用。”楊玉環見章之遠這樣說,不由好奇地問道。

章之遠看着李瑁尚算溫和的臉色,在心中稍稍斟酌了一會,方纔回道:“殿下對娘娘的寵愛,長安上下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在外面娘娘說的話幾與壽王親言無異。”

這章之遠不愧是從上多年的老人精了,輕飄飄的一句話,既拍了李瑁的馬屁,也奉承了楊玉環,可謂一舉兩得。

女人都喜歡在外人面前彰顯丈夫對她的寵愛,果然,章之遠的話剛說完,楊玉環拉着李瑁坐會了偏廳的椅子上。

“要我幫你倒也不是不行,不過你倒是先起身說說看,京中的蜀商怎麼就沒有活路了。”

章之遠聽楊玉環這麼一說,心中懸着的心稍稍放了下去,站起身子說起了蜀商的難處。

原來在長安擠兌蜀商的不是別人,竟是揚州商人還有李隆基的長子慶王李琮。

平日外地商客進京行商,無非販賣些地方特產,蜀商也無外乎於是。蜀地名聲最大的特產有三:蜀錦、劍南燒春,還有文君茶,這三樣東西在長安頗受百姓歡迎,賣的極好。

蜀地的特產賣地好,自然也就搶了別人家的生意。蘇州的絲綢,烏程的若下酒,還有太湖的碧螺春茶多多少少都受到了蜀商的影響。

本來商人逐利,互相些有些競爭倒也是常有之事,倒也不至於被擠兌地沒了活路,可偏偏這蘇州、烏程等地俱在揚州大都督治下,而揚州大都督偏偏又是慶王李琮。李琮在揚州有諸多產業,自然和這些揚州客商也有着千絲萬縷的利益聯繫。

李琮爲了維護自己的利益,竟然派人暗示長安東、西兩市的市署官員排擠和嚴查蜀商,搞得近日來蜀商元氣大傷,損失慘重,這才順勢求到了壽王府。

若只是尋常的官員,楊玉環爲了鄉誼,興許真的會爲他們在李瑁跟前求情,但事情涉及到慶王李琮,那楊玉環便要多加謹慎了。

楊玉環看着李瑁,稍有些爲難地詢問道:“秋郎,這事好辦嗎?”

李瑁方纔一邊聽着章之遠講述,一邊已經在默默地思考,眼下已經有了自己的計較。

李瑁指了指門外擺放着的五個大箱子,對章之遠道:“事情倒也不是不能辦,東西兩市分轄於萬年、長安兩縣,兩縣縣令到還賣本王幾分面子,只不過這禮錢卻不能這樣送了。”

章之遠聽着李瑁的話,只當李瑁已經答應了此事,只是嫌送的錢財少了些,當即心中定了下來。

蜀商向來豪富,出手也闊綽,雖然今日連受打擊,但數十年積累其實一朝一夕能夠擊垮的?只要李瑁能夠答應制衡李琮,就算是再多給他二十貫又有何妨,無非是幾個大蜀商再多拔幾根毛罷了。

“殿下但請開口,章某絕不推辭。”章之遠豪爽道。

李瑁卻一本正經地搖了搖頭:“誰說本王要收你們的錢財了,本王是要送錢財給你們。”

第十五章 授首第三十一章 薊城內亂終章 盛世再起第二十三章 以卵擊石第四十九章 桀驁的安祿山第十九章 李林甫第七章 所謂妙人第三十三章 左相第三十章 籌糧第三十八章 三策第七章 救人第四十五章 終得長安第十七章 豆蔻初開第十二章 斬將第三十八章 世子第四十三章 破關第三十五章 宮宴第六章 名將第二章 神箭第四十四章 圈套第二十七章 策反第二十三章 守孝第十一章 定議第二十三章 守孝第十章 韋清兒第四十三章 潼關戰起第五章 皇甫惟明第二十七章 退戎書第二十三章 弔唁第十四章 贈禮第二十三章 鋤奸第三十三章 如虎添翼第十二章 誤闖第十六章 定策第三十五章 教坊司第三章 夜取南陽第八章 起兵第十六章 楊慎矜投靠第七章 斬草除根第二十三章 銀礦第二十章 臨朝大封第三十六章 收盤第十四章 重賞第二十二章 請降第三十九章 再入安戎城第二十六章 詩仙太白第二十八章 全據中原第三十三章 如虎添翼第十八章 襲城第三十三章 燒糧第五十四章 浪穹詔第三十六章 遣回第十九章 破城第十章 祿山殞命第十三章 大戰在即第二十一章 義子第二十二章 南詔女王第六章 西北平亂第四十六章 蠱惑第二十二章 賑撫使第十四章 請戰第五章 皇甫惟明第十三章 再露崢嶸第四十九章 桀驁的安祿山第十一章 激將第五十八章 俟羅君授首第二十二章 雪中琴聲第五十九章 再遇香花第二十九章 張巡第三十七章 陳倉古道第十章 逐鹿第三十三章 吐蕃求親第二十七章 情濃第三十一章 薊城內亂第二十章 相州之戰第二十八章 交易第二十九章 糧倉第五十六章 破劍川第二十五章 初戰第二十八章 投效第七章 范陽盧氏第十七章 宣慰河北第六章 南詔入京第十八章 河北戰起第二章 王忠嗣貶謫第十一章 盤算第十六章 兵臨洱海第四十三章 華清春色第四十五章 安慶緒第二十六章 疑神疑鬼第三十二章 盛王李琦第二十三章 銀礦第十三章 大戰在即第五十九章 再遇香花第三十章 請封第十九章 破城第三十一章 強取奴契第十八章 胡姬酒肆第十五章 紛爭第二十三章 機會
第十五章 授首第三十一章 薊城內亂終章 盛世再起第二十三章 以卵擊石第四十九章 桀驁的安祿山第十九章 李林甫第七章 所謂妙人第三十三章 左相第三十章 籌糧第三十八章 三策第七章 救人第四十五章 終得長安第十七章 豆蔻初開第十二章 斬將第三十八章 世子第四十三章 破關第三十五章 宮宴第六章 名將第二章 神箭第四十四章 圈套第二十七章 策反第二十三章 守孝第十一章 定議第二十三章 守孝第十章 韋清兒第四十三章 潼關戰起第五章 皇甫惟明第二十七章 退戎書第二十三章 弔唁第十四章 贈禮第二十三章 鋤奸第三十三章 如虎添翼第十二章 誤闖第十六章 定策第三十五章 教坊司第三章 夜取南陽第八章 起兵第十六章 楊慎矜投靠第七章 斬草除根第二十三章 銀礦第二十章 臨朝大封第三十六章 收盤第十四章 重賞第二十二章 請降第三十九章 再入安戎城第二十六章 詩仙太白第二十八章 全據中原第三十三章 如虎添翼第十八章 襲城第三十三章 燒糧第五十四章 浪穹詔第三十六章 遣回第十九章 破城第十章 祿山殞命第十三章 大戰在即第二十一章 義子第二十二章 南詔女王第六章 西北平亂第四十六章 蠱惑第二十二章 賑撫使第十四章 請戰第五章 皇甫惟明第十三章 再露崢嶸第四十九章 桀驁的安祿山第十一章 激將第五十八章 俟羅君授首第二十二章 雪中琴聲第五十九章 再遇香花第二十九章 張巡第三十七章 陳倉古道第十章 逐鹿第三十三章 吐蕃求親第二十七章 情濃第三十一章 薊城內亂第二十章 相州之戰第二十八章 交易第二十九章 糧倉第五十六章 破劍川第二十五章 初戰第二十八章 投效第七章 范陽盧氏第十七章 宣慰河北第六章 南詔入京第十八章 河北戰起第二章 王忠嗣貶謫第十一章 盤算第十六章 兵臨洱海第四十三章 華清春色第四十五章 安慶緒第二十六章 疑神疑鬼第三十二章 盛王李琦第二十三章 銀礦第十三章 大戰在即第五十九章 再遇香花第三十章 請封第十九章 破城第三十一章 強取奴契第十八章 胡姬酒肆第十五章 紛爭第二十三章 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