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擒突利失

傍晚,天色已經漸漸地黯淡了下,突利失大軍已經行出了距盧山外八十餘里外。

梯真達官跨於馬背之上,擡着頭,看着極遠處天際邊的一縷殘光,心裡莫名一陣哀痛。

他看着天邊已經微弱,恐怕過不了幾時便會消退的那一絲金黃,彷彿看到了薛延陀的國運,眼下已經是薛延陀最後的關頭了,若是所料不差,再過上幾日,薛延陀便會如這天邊的一縷殘光,消逝於歷史長河之間,而他自己,竟也成了殺死薛延陀汗國的兇手之一。

夷男逃往唐麓嶺,自身難保,本在盧山的突利失便成了薛延陀最後的期望,可隨着梯真達官將突利失誆騙出城,薛延陀最後的一絲機會也被梯真達官自己親手掐滅。

梯真達官也不知自己做的是對是錯,但他卻願意相信李恪,知道李恪必是說到做到的,薛延陀國破已是必然,爲了保住薛延陀人的性命,他也別無他法了,他這麼做至少還能保住這四萬多薛延陀人的性命。

“葉護,差不多了,停了吧。”梯真達官策馬和突利失一同行在衆軍之前,看了看四周,又看了看身後綿延數裡的薛延陀大軍,對突利失道。

梯真達官說的突然,突利失擡頭看了眼天色,對梯真達官道:“帕夏可是累了?汗庭受攻在即,危在旦夕,我作爲援軍自當火速趕至,片刻不停,帕夏若是累了,大可由我先行趕路,而帕夏扎帳歇息,明日再走。”

梯真達官年邁,體力本就不比他們這些壯年之人,再加上他連日趕路,覺着疲累難當也是有的,起初突利失倒也並未多想。

可還不等梯真達官接話,就在突利失話音剛落之時,不遠處一匹快馬自後方趕來。

“葉護大人!”薛延陀士卒快馬而來,趕在突利失的身後喚道。

突利失聞言,停下了馬,看着士卒趕來的方向,必是自盧山而來,突利失的心裡突然有一絲不安,這士卒自盧山疾奔而來,莫不是盧山那邊出了什麼事情?

突利失忙問道:“發生了何事?”

盧山趕來的士卒回道:“葉護剛走兩個多時辰,唐軍便突然大舉攻城,我們兵力相差懸殊,不到半個時辰唐軍便攻下了盧山,盧山已經丟了。”

“什麼!”突利失聞言,臉上寫滿了震驚,他擔心唐軍會率軍攻城,可他沒有想到,他這纔剛走唐軍竟就大舉攻城了。

大軍在盧山時,唐軍一連十餘日不攻,偏偏一等他北上就即刻攻城,要說這其中沒有貓膩,他是萬萬不信的。

不過就算是此時,突利失的第一反應也還是大軍中出了奸細,將自己北上的消息透露於了李恪,他還是不曾有過半點懷疑梯真達官,畢竟梯真達官乃族中酋首,威望太重,在突利失看來,就算是可汗夷男背叛了薛延陀,梯真達官也不會背叛薛延陀。

不過若是仔細說來,其實突利失想的倒也沒錯,因爲梯真達官從始至終都不曾背叛過薛延陀,他始終忠於部落,忠於薛延陀的百姓,爲了薛延陀人的存續來回奔波,他所背叛的只是夷男的統治。

突利失對梯真達官道:“帕夏,盧山已失,必是我軍中出了奸細,此地已不安全,帕夏還是隨我速往汗庭纔好。”

在突利失想來,盧山已爲唐軍所有,此處於唐軍之間已再無阻礙,萬一唐軍追擊了出來,此處自然也就是不安全了,若是梯真達官在此過夜,恐怕會遭遇唐軍的追兵。

突利失本是好意,不過梯真達官搖了搖頭卻道:“不必了,就在此地吧,汗庭那邊也不必去了。”

突利失不解地問道:“盧山已破,汗庭確難久守,但若就此棄了汗庭未免可惜,而且是否也該向父汗請示呢?”

突利失只當梯真達官擔心的是盧山失守,汗庭之前已無天險可守,想要棄守汗庭再往北去。

不過梯真達官卻道:“我的意思是汗庭已經丟了,可汗敗逃唐麓嶺,朝不保夕,汗庭數萬子民都成了唐軍的俘虜,葉護還去作甚。”

梯真達官的話傳入突利失的耳中,突利失臉上的驚訝更甚於得知盧山失守之事時。

此前梯真達官並未得到汗庭失守的消息,汗庭方向也並無信使傳信,梯真達官爲何會這麼說?突利失的心中滿是疑惑。

不過片刻之後,突利失便得到了答案,只是回答他的不是梯真達官,而是出現在他面前的唐軍。

隨着一陣陣馬蹄聲,在突利失的面前出現了大批唐軍,約莫兩萬餘人,若論人數,確實少於突利失,但就站在唐軍大陣最前,那一隊身披重甲,手持陌刀的唐軍士卒,卻叫梯真達官望之生畏。

就在幾日前,便是這支唐軍精銳屠戮薛延陀最是精銳的可汗狼騎如芻狗,殺地片甲不留,在梯真達官看來,光着一隊精銳,便可抵三萬大軍!

今日梯真達官的表現實在是太過反常了,就算是突利失麼情感上不願懷疑梯真達官,但作爲三軍主帥,看着梯真達官有些莫名其妙的言語,也難免不疑。

突利失指着眼前不遠處的的唐軍,對身邊的梯真達官問道:“帕夏,這是何意?”

梯真達官道:“盧山已失,汗庭已失,葉護也無地可去,爲了保全薛延陀人的性命,葉護還是降了吧。”

突利失原本只是稍有些懷疑,可當梯真達官的話傳進突利失的耳中,突利失彷彿被雷劈了一般愣在了當場,他很難想象,也很難接受梯真達官爲何會降了大唐。

突利失越是如此,在他確信梯真達官降唐後便越是憤怒,愣了片刻後,突利失怒火中燒,突然指着梯真達官,對麾下士卒道:“來啊,把梯真達官給我拿下!”

突利失一聲令下,突利失麾下的士卒得了令,卻無一人敢動手,互相面面相覷地看着,一動不動。

梯真達官不是旁人,他是薛延陀酋首,在族中威望極高,在他們看來,要抓梯真達官,絲毫不亞於要抓夷男,甚至有些薛延陀士卒見突利失下令捉拿梯真達官,心中的第一反應竟是突利失意圖謀反,而不是梯真達官的問題。

突利失見狀,怒意越重了,突利失高聲喝罵道:“你們這是幹什麼!爲何不依令行事!”

突利失身後靠着最近的士卒看着眼前的兩人,壯着膽子回道:“葉護,這可是帕夏啊。”

士卒的反應早已說明的一切,數萬薛延陀士卒,沒有一人願冒犯梯真達官,哪怕分毫。

梯真達官道:“葉護不要再平添無謂之傷亡了,汗庭一戰我們已經竭盡全力,卻也始終不是唐軍的對手,薛延陀已敗,葉護還是降了吧。”

突利失激動道:“胡說,父汗在汗庭還有四萬精銳,還有可汗狼騎,怎麼會敗於唐軍。”

梯真達官嘆着氣,回道:“三千可汗狼騎已敗於唐軍六百人衆之手,四萬大軍餘者皆散,可汗已經敗逃唐麓嶺,能否保得性命尚是兩說,葉護又何必如此固執,白白送了薛延陀兒郎的性命。”

突利失訝然問道:“你說什麼?可汗狼騎全軍覆沒,這絕無可能。”

梯真達官就指着唐軍陣前的陌刀營,對突利失道:“可汗狼騎便是被這六百人屠戮如芻狗,毫無還手之力,何況是你麾下的部族將士。”

突利失猛地擺手道:“這不可能,必是你攪亂軍心,故而胡言亂語。”

梯真達官見突利失無論如何也聽不進自己的話,自知多說無益,於是也不再多言,反倒是拿出了手中的可汗印信,指着突利失對薛延陀士卒道:“汗庭已失,我奉可汗之命領你們降唐,保全性命,然突利失不從可汗之命,欲自立爲主,我今日持可汗印信擒拿突利失,速速將他拿下!”

第三十七章 蕭月仙第四十九章 家書第三十三章 先機第十一章 蕭瑀上疏第六十九章 媚娘第七十七章 水匪第二十二章 長孫作繭第五十二章 彈劾第四十一章 女兒謀第六章 李泰布棋第五十二章 薛仁貴第八十四章 夷男籌聘第十一章 另闢蹊徑第六十九章 逼反第六十八章 身後憂第三十一章 漢王李元昌第四十五章 狼旗裹屍第五十章 隨行第七章 和親第十一章 蕭瑀上疏第十章 頡利求和第二十五章 命格第四章 取義第六十五章 皇后病危第六十二章 李恪探病第七十四章 草原春獵第十四章 求親第六十五章 皇后病危第四章 面聖第七章 持節第七十章 風雲突變第十二章 夜襲第六十四章 調虎離山第十四章 張元素第四十三章 名冊第四十四章 李長沙第四十一章 女兒謀第五十七章 漕行北擴第六十九章 長孫遺願第七章 考較第二十四章 再見長孫第八十八章 樑王李愔第三十一章 留命第五十章 隨行第三十三章 立威第二十二章 東宮密議第二十五章 臨朝大封第四十五章 蘭陵蕭氏第三十三章 聯親第三十九章 太子選馬第十六章 殺機第四十二章 冊封大禮第八十章 太子被劾第二十九章 灞橋再會第四章 強攻浚稽山第十六章 質子第二章 再見楊恭仁第七十五章 回揚第六十三章 清兒被擒第四十三章 仙娘入府第三十九章 兵部郎中第三十六章 一靜一動第二十六章 雲中城第七十二章 信至第八十五章 曬鹽第十六章 欽陵第八十三章 和親定議第三十四章 福星第五十六章 府軍治水第十三章 歸寧第二章 拒辱第十章 遊說蕭瑀第十三章 南下第五章 玄都觀第三十七章 京中風雲第八章 新皇登基第十一章 昆明池春獵第十九章 蜀王壯哉第三十六章 戍堡第六十三章 蘇瀟進宮第六十七章 父子紛議第三十章 圈套第六十二章 朔方之戰第五十五章 圈套第二十二章 汗庭之危第五十一章 緩緩歸矣第二十三章 豪賭第三十章 長安樂第四十五章 訓斥第三十章 借馬尋釁第十二章 谷外埋伏第五十章 長孫心憂第七十二章 魏王之憂第五十章 相爭第五十一章 新軍第二十一章 夜渡鬱督軍山第三十五章 長孫渙第五十二章 洛陽船行第六十九章 暴露第六章 佯攻
第三十七章 蕭月仙第四十九章 家書第三十三章 先機第十一章 蕭瑀上疏第六十九章 媚娘第七十七章 水匪第二十二章 長孫作繭第五十二章 彈劾第四十一章 女兒謀第六章 李泰布棋第五十二章 薛仁貴第八十四章 夷男籌聘第十一章 另闢蹊徑第六十九章 逼反第六十八章 身後憂第三十一章 漢王李元昌第四十五章 狼旗裹屍第五十章 隨行第七章 和親第十一章 蕭瑀上疏第十章 頡利求和第二十五章 命格第四章 取義第六十五章 皇后病危第六十二章 李恪探病第七十四章 草原春獵第十四章 求親第六十五章 皇后病危第四章 面聖第七章 持節第七十章 風雲突變第十二章 夜襲第六十四章 調虎離山第十四章 張元素第四十三章 名冊第四十四章 李長沙第四十一章 女兒謀第五十七章 漕行北擴第六十九章 長孫遺願第七章 考較第二十四章 再見長孫第八十八章 樑王李愔第三十一章 留命第五十章 隨行第三十三章 立威第二十二章 東宮密議第二十五章 臨朝大封第四十五章 蘭陵蕭氏第三十三章 聯親第三十九章 太子選馬第十六章 殺機第四十二章 冊封大禮第八十章 太子被劾第二十九章 灞橋再會第四章 強攻浚稽山第十六章 質子第二章 再見楊恭仁第七十五章 回揚第六十三章 清兒被擒第四十三章 仙娘入府第三十九章 兵部郎中第三十六章 一靜一動第二十六章 雲中城第七十二章 信至第八十五章 曬鹽第十六章 欽陵第八十三章 和親定議第三十四章 福星第五十六章 府軍治水第十三章 歸寧第二章 拒辱第十章 遊說蕭瑀第十三章 南下第五章 玄都觀第三十七章 京中風雲第八章 新皇登基第十一章 昆明池春獵第十九章 蜀王壯哉第三十六章 戍堡第六十三章 蘇瀟進宮第六十七章 父子紛議第三十章 圈套第六十二章 朔方之戰第五十五章 圈套第二十二章 汗庭之危第五十一章 緩緩歸矣第二十三章 豪賭第三十章 長安樂第四十五章 訓斥第三十章 借馬尋釁第十二章 谷外埋伏第五十章 長孫心憂第七十二章 魏王之憂第五十章 相爭第五十一章 新軍第二十一章 夜渡鬱督軍山第三十五章 長孫渙第五十二章 洛陽船行第六十九章 暴露第六章 佯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