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高拱鋪路(九更)

第100章 高拱鋪路(九更)

再次來到高拱的書房,蘇澤看向眼前的高閣老,只覺得高拱似乎疲憊了很多。

“坐吧。”

高拱讓蘇澤坐下,又將閣部重臣在御前會議上的事情說了一遍,一張圓臉看向蘇澤,問道:

“子霖可知,爲什麼陛下這次對言官輕輕放下?”

相比前幾次重懲言官,這一次隆慶皇帝的處理可以說是相當剋制了。

從者不論,只對首倡上書的領頭言官行勘,也就是讓他們停職檢查,不像之前幾個都是被火速貶謫出京的。

蘇澤也有些疑惑,這次代王案可要比前幾次的波瀾大多了,但這一次皇帝卻有些偏向言官。

高拱說道:

“這次閣部有些太齊心了些,要是再黜了言官,陛下怕是要不安心了。”

原來如此。

蘇澤恍然大悟!

內閣和六部太和諧,皇帝就要擔心皇權被架空了,言官本身就是皇權用來制衡行政權力的工具,所以皇帝要留着這些言官。

這就是所謂的異論相攪之術嗎?

當然,隆慶皇帝還是很信任自己的閣臣的,這麼做也只是皇權的自保本能。

看到蘇澤一點就透,高拱滿意的點頭。

高拱又說道:

“遼藩的事情,子霖你就不要摻和了,內閣裡有張閣老盯着,你最近好好辦報修書,給皇太子講學就是。”

遼王和張居正的恩怨,蘇澤自然是清楚的,他也明白高拱的意思,最近自己風頭太甚,到了韜光養晦的時候了。

反正張居正不會放過遼王的。

“學生省得。”

高拱見到蘇澤嘴上說着安分,但是他總是給閣部整出大活來,也知道他這承諾的含金量怕是也沒有多少。

高拱繼續說道:

“這次的事情,本官也思慮淺了,日後涉及邊事,還是要多用心纔是。”

“這次如果不是你推薦的戚繼光,大同也不會這麼快的安定,王總督寫信來,也對戚繼光褒讚有加。”

高拱滿意的看向蘇澤,作爲內閣的一座山頭,軍事上的短板一直是高拱的隱憂,雖然他的派系中外有宣大總督王崇古,但是王崇古畢竟還是文官。

蘇澤推薦的戚繼光立功了,高拱順勢將戚繼光納入麾下,掌握了這個力量,在邊關政策上高拱就擁有了更多的主導權。

政治就是這樣,一條政令從制定者到推動者,監督者到執行者,缺一不可,而且都要一條心,要不然好的政令也能執行歪了,或者下面人乾脆陽奉陰違,把大好政策給攪黃了。

如今高拱在內閣,王崇古是宣大總督,戚繼光是大同總兵。

那蘇澤提出的“以打促和”的戰略就有可能實現,高拱追求的俺達封貢,解決北方問題的契機就已經到來。

這對於立志要“開隆慶新政”的高拱來說,就是這次代王事件最大的收穫。

蘇澤看向高拱,不得不承認,高拱確是個好領導。

屬下襬不平事的時候能擔事,不諉過下屬。

身體力行的向蘇澤傳授當官的技巧,還能將自己的想法大大方方說出來。

這種大概就是要做實事的領導,他不願意將精力放在所謂的“馭人之術”上,高拱需要的是能夠協助他完成政治理想的屬下,而不是唯唯諾諾的應聲蟲。

說完了朝堂上的事情,接下來就是酬功了。 高拱說道:

“新科進士的觀政就要結束了,你們這一科,是陛下繼位後的第一次掄才大典,陛下和閣部大臣們都希望你們能爲國效力,你的同年中,可有出衆的人才?”

蘇澤瞭然,這就是高拱的獎勵了。

同年,可以說是大明官場上極爲重要的政治資源。

但是人和人的關係,都是相處出來的,不是說頂個同年的名頭,關係就自然好的。

高拱讓蘇澤舉薦同年,就是給他賣人情的機會,在同年中提升影響力。

新科進士總是要授官的,高拱執掌吏部,爲國舉薦人才就是吏部的職權範圍。

“學生中了進士後,都忙着在翰林院做事,對同年不甚瞭解。”

高拱皺眉說道:

“同年還是要多親近親近的,反正觀政結束授官還有些日子,你有什麼推薦人選,直接和文選郎張四維說吧。”

張四維,高拱門生,又是歷史上萬曆朝的首輔。

吏部文選郎,全稱是吏部文選清吏司郎中,這是負責全國文官的銓選、任免、考覈及職位調配,是官僚體系運作的核心職位之一。

“天下樞要,莫重於選郎”,這是吏部最重要的崗位,由此可見張四維是高拱親信中的親信。

別說是等待授官的新科進士了,就是邊疆大吏,面對選郎都是要畢恭畢敬的。

高拱讓自己去見張四維,就是將蘇澤視作最核心圈層的門生了,蘇澤連忙向高拱拜謝。

高拱看着蘇澤,又拋出了一個新餅。

他又說道:“先前你對順天府鄉試這麼上心,按照我朝制度,順天府應天府鄉試的主考官都要委任翰林官擔任,今年鄉試已經過了,明年的順天府鄉試主考官,你可以爭一爭。”

蘇澤沒想到高拱竟然給了自己這樣的好處。

同年和門生故吏,這就是官員最重要的資源。

高拱張居正麾下的門生,就是他們一次次擔任貢試的主考官積攢出來的。

貢試的主考官都是閣部重臣,蘇澤距離這個位置還遠。

高拱讓蘇澤擔任順天府鄉試的主考官,自然也是爲了他積攢政治資源鋪路。

順天府鄉試雖然只是考取舉人功名的考試,但是上次蘇澤上疏後,順天府鄉試的參與者,包含了在京師官員的子弟和國子監的監生,這些人如果再考上進士,那蘇澤也算是他們鄉試的老師。

每一個閣部重臣,都是這樣一點一點積攢資源,最後成爲一個政治山頭的。

高拱這是真心實意給自己鋪路,蘇澤是真的有些感動了,他恭恭敬敬的向高拱行了一個師禮。

將這一切說完後,高拱突然吞吞吐吐的說道:

“此外還有一件事。”

“師相請吩咐。”

高拱的臉上罕見的露出糾結的表情,畢竟給人保媒拉縴,高閣老還是頭一遭。

(本章完)

第329章 看茶,上好茶第96章 三策(五更)第99章 又升官了(八更)第324章 兩位兄臺可是害苦了我第133章 考成法第12章 第二次上疏第111章 疑似有些太激進了(加更!)第128章 模擬成功第270章 曲阜縣令的最佳人選第315章 王玄策故事第201章 莫非王土第20章 《請修帝鑑圖說疏》第183章 紅茶和白糖第59章 日用之道?第209章 萬騎叩邊!第253章 水毒病第148章 妖報風波(加更!)第250章 對倭刀寶具鋼筋第127章 報紙論戰!第12章 第二次上疏第163章 捕鯨和龍涎香第69章 寡斷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第78章 公私第230章 《詳議武監疏(改)》第283章 羊吃人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174章 【記憶宮殿香囊】的用法第299章 化學染料第174章 【記憶宮殿香囊】的用法第173章 王世貞也寫禁書?第171章 老朱家的微操之魂第35章 馮保第327章 《乞允年老宮人恩養疏》第33章 第五疏,金瓶掣籤第24章 徐階思退第247章 這就是天朝!第35章 馮保第247章 這就是天朝!第24章 徐階思退第91章 上架感言第89章 兩級分化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140章 盛世第286章 蘇公樓建成第9章 藍色道具第83章 親親尊尊第50章 辦報第130章第315章 王玄策故事第148章 妖報風波(加更!)第103章 再次經筵(二更)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329章 看茶,上好茶第240章 不裝了,蘇澤出手第72章 內閣的眼藥第173章 王世貞也寫禁書?第271章 李如鬆鬧課第252章 羣臣疑似有些太極端了第187章 甘蔗種植園的構想第134章 考成法的弊端第148章 妖報風波(加更!)第3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114章 一不小心文抄了(加更)第294章 三合一疏第271章 李如鬆鬧課第205章 《請改貢例疏》第190章 但凡變法,必觸皇權第42章 經筵第62章 俺答入寇第100章 高拱鋪路(九更)第22章 升遷途徑第272章 整頓學風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42章 經筵第327章 《乞允年老宮人恩養疏》第298章 宗藩殖拓之始第144章 《請重開登遼海輸疏》第69章 寡斷第175章 百戲會開幕!第123章 丹術第41章 冊立第196章 期貨,糧食和酒第143章 國祚加五第42章 經筵第138章 送給張居正的大禮第211章 升官正五品第152章 《請設營造學社以助營造疏》第92章 巡案人選(一更!)第171章 老朱家的微操之魂第167章 貢使入京師第189章 戶部紅人蘇子霖第276章 《議查楚藩承襲疏》第89章 兩級分化第99章 又升官了(八更)第305章 《請設鐵路公股募資修路疏》第258章 消息靈通人士透露第41章 冊立第231章 喜得貴子
第329章 看茶,上好茶第96章 三策(五更)第99章 又升官了(八更)第324章 兩位兄臺可是害苦了我第133章 考成法第12章 第二次上疏第111章 疑似有些太激進了(加更!)第128章 模擬成功第270章 曲阜縣令的最佳人選第315章 王玄策故事第201章 莫非王土第20章 《請修帝鑑圖說疏》第183章 紅茶和白糖第59章 日用之道?第209章 萬騎叩邊!第253章 水毒病第148章 妖報風波(加更!)第250章 對倭刀寶具鋼筋第127章 報紙論戰!第12章 第二次上疏第163章 捕鯨和龍涎香第69章 寡斷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第78章 公私第230章 《詳議武監疏(改)》第283章 羊吃人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174章 【記憶宮殿香囊】的用法第299章 化學染料第174章 【記憶宮殿香囊】的用法第173章 王世貞也寫禁書?第171章 老朱家的微操之魂第35章 馮保第327章 《乞允年老宮人恩養疏》第33章 第五疏,金瓶掣籤第24章 徐階思退第247章 這就是天朝!第35章 馮保第247章 這就是天朝!第24章 徐階思退第91章 上架感言第89章 兩級分化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140章 盛世第286章 蘇公樓建成第9章 藍色道具第83章 親親尊尊第50章 辦報第130章第315章 王玄策故事第148章 妖報風波(加更!)第103章 再次經筵(二更)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329章 看茶,上好茶第240章 不裝了,蘇澤出手第72章 內閣的眼藥第173章 王世貞也寫禁書?第271章 李如鬆鬧課第252章 羣臣疑似有些太極端了第187章 甘蔗種植園的構想第134章 考成法的弊端第148章 妖報風波(加更!)第3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114章 一不小心文抄了(加更)第294章 三合一疏第271章 李如鬆鬧課第205章 《請改貢例疏》第190章 但凡變法,必觸皇權第42章 經筵第62章 俺答入寇第100章 高拱鋪路(九更)第22章 升遷途徑第272章 整頓學風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42章 經筵第327章 《乞允年老宮人恩養疏》第298章 宗藩殖拓之始第144章 《請重開登遼海輸疏》第69章 寡斷第175章 百戲會開幕!第123章 丹術第41章 冊立第196章 期貨,糧食和酒第143章 國祚加五第42章 經筵第138章 送給張居正的大禮第211章 升官正五品第152章 《請設營造學社以助營造疏》第92章 巡案人選(一更!)第171章 老朱家的微操之魂第167章 貢使入京師第189章 戶部紅人蘇子霖第276章 《議查楚藩承襲疏》第89章 兩級分化第99章 又升官了(八更)第305章 《請設鐵路公股募資修路疏》第258章 消息靈通人士透露第41章 冊立第231章 喜得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