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但凡變法,必觸皇權

第190章 但凡變法,必觸皇權

蘇澤從袖子裡掏出了那份《請修隆慶會計錄疏》,上前兩步遞到了張居正的案頭。

張居正鄭重的拿起蘇澤的奏疏,一字一句的看完後,表情複雜的看向蘇澤。

這世上竟然有如此懂自己的人!

編修會計錄,是張居正剛剛入官場,在翰林院讀書的時候,就已經萌生的想法。

當年的張居正,也曾經和友人說過這些想法,但是友人都認爲他是異想天開。

後來嚴嵩當權,朝局昏暗,張居正在官場沉浮,也越來越內斂低調。

等到師相徐階驅趕嚴黨,張居正都沒有向徐階表達過自己的變法意願。

張居正信不過徐階。

雖然情同師生,但是張居正明白,徐階不過是個裱糊匠,他根本壓不住羣臣,別說是推動變法了。

所以張居正選擇了蟄伏,他相信這條變法的道路是孤獨的,他只有爬上更高的位置,才能完成變法的志向。

可偏偏遇到了蘇澤!

而蘇澤又是高拱的門人!

張居正此時的想法就是遺憾,蘇澤如果是自己的門徒多好?

張居正擡起頭看向蘇澤說道:

“此疏陛下不會批的。”

蘇澤卻說道:

“陛下不批,但羣臣有了議論,這份奏疏上的事情能完成十一,百一,下官的心願也就完成了。”

張居正盯着蘇澤說道:

“如果是世宗在位,你上這份奏疏,錦衣衛已經在戶部衙門外了。”

蘇澤搖頭說道:

“海剛峰上治安疏,世宗也沒殺他。”

張居正看向蘇澤,他不知道蘇澤是真不懂還是裝不懂,但他還是說道:

“此一時彼一時。”

蘇澤卻說道:“如今在位的也不是世宗皇帝。”

張居正嘆氣說道:

“再等十年,再等十年子霖再上此疏,本官一定力推本疏!”

蘇澤搖頭說道:“閣老,‘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捨晝夜’,這天下能有多少個十年?”

張居正再次嘆氣。

《會計錄》推行的難處,不僅僅是地方上的反對。

更重要的是要建立統一的會計錄,就必須要掌握最準確的財政數據。

戶部的太倉庫,負責馬政的太僕寺常盈庫,負責天地祖宗祭祀的光祿寺庫,以及皇帝的內帑。

內帑是皇帝的禁臠,蘇澤這份奏疏,實際上是要內帑向戶部公佈賬簿。

就算是一貫優容大臣的隆慶皇帝,也絕對不會支持蘇澤這份奏疏。

不對,這已經不是不支持了,是絕對要對蘇澤產生芥蒂。

張居正再次看向蘇澤:

“這份奏疏送上去,就沒有回頭路了。”

張居正看向蘇澤。

之前蘇澤的那些變法措施,雖然不少驚世駭俗的奏疏,但屁股基本都是站在皇帝這邊的。

請罷早朝,修史辦報,打壓言官,開港通商,這些都是皇帝自己早就想要做卻迫於祖宗之法和壓力不能做的事情。

但是這份《請修隆慶會計錄疏》上去,動了皇帝內帑,皇帝還會像以前那麼信任蘇澤嗎?

特別是蘇澤如今的聲望這麼高,他的一舉一動都能引起朝野關注。

張居正已經想到了最壞的情況,蘇澤因爲這份奏疏被皇帝疏遠,此後不再重用。

張居正的仕途上,見過太多這樣的有抱負官員,那些前赴後繼彈劾嚴嵩的大臣們,他們的骸骨早已經腐朽,可朝廷依然不允許他們的家人收屍歸葬。

張居正不是這樣的人,他更認同另一條路,只要自己爬的足夠高,總有踐行自己理想的機會。

如今李春芳高拱壓在自己頭上,那自己就蟄伏,安心做好自己份內的事情,給未來積蓄力量。

張居正原本以爲蘇澤是這樣的人,但是這份奏疏讓他改變了想法。

蘇澤拱手說道:“張閣老,下官希望這份奏疏能作爲戶部部議送上去。”

聽到蘇澤這麼說,張居正直接站起來,他死死的盯着蘇澤。

部議,就是一部的公議,這和個人奏疏的性質完全不同。

部議代表了整個戶部的意志,當一件事成爲部議後,皇帝和內閣要強行反對,也會感受到壓力。

如果蘇澤不是自己親自要來戶部的,張居正甚至要懷疑他是被高拱派來,專程來剷除自己戶部勢力的。

張居正盯着蘇澤說道:

“不行,此事不能成爲部議。”

蘇澤看向張居正說道:

“張閣老,今上繼位二年,您曾上《陳六事疏》,就曾經提到過‘固邦本’,言需澄清國邦財用,方能‘上下唯務清心省事,安靜不擾,庶民生可遂而邦本獲寧也’。”

蘇澤緊接着又說道:

“張閣老在先帝二十八年,曾上《論時政疏》,言‘一或壅閼,則血氣不能升降,而臃腫痿痹之患生矣’。”

“您又言,壅閼之疾,在‘曰宗室驕恣,曰庶官瘝曠,曰吏治因循,曰邊備未修,曰財用大匱’,‘譭譽自爲矛盾,是非淆於脣吻,用舍決於愛憎,政多紛更,事無統紀’。”

“蘇某這份奏疏,正是要固邦本,澄綱紀,立統紀!”

等到蘇澤說完,張居正躲開蘇澤的視線。

蘇澤卻轉過身,向下首的戶部侍郎張守直說道:

“張侍郎,今日是十三司共議,所言之事只要能成合論,是不是應當擬爲部議上疏陛下?”

張守直不知道蘇澤的奏疏到底寫了什麼,但是看到張居正這個內閣輔臣失態的樣子,就知道蘇澤定是又寫了一本能引起朝堂驚濤駭浪的奏疏。

這樣的奏疏如果以戶部奏議送上去,那自己這個戶部侍郎豈不是完蛋了?

但是他性格唯唯諾諾,要不然也不會甘心輔佐張居正。

如今張居正的氣勢都被蘇澤所攝,張守直更是唯唯不敢言。

見到張守直不說話,蘇澤就當他默認,於是蘇澤對着其他十三司的主事說道:

“今日蘇澤所議,關呼邦本。”

說完這些,蘇澤當着衆人,開始唸誦自己奏疏的內容。

當蘇澤唸完第一段的時候,浙江清吏司主司丁靖軒已經雙腿發抖,他只恨爲什麼自己沒有和戶部尚書馬森一樣告病在家?

瘋子!

丁靖軒想到自己剛剛想要坑蘇澤的舉動,暗暗後悔自己爲什麼要招惹這樣的瘋子!

等蘇澤將奏疏唸完,在場衆人表情不一。

但是很快,福建清吏司主司邱農和山西清吏司主司夏淳,站起來支持蘇澤! 四川清吏司主司謝旭也起身附和,一個又一個的清吏司主司站起來,包括蘇澤在內,十三清吏司中,已經有七個司支持蘇澤。

果然!

就在寫完奏疏的幾天前,這份註定不會通過的奏疏,蘇澤還是用【手提式大明朝廷】模擬了。

——【模擬開始】——

一天後,《請修隆慶會計錄疏》送到內閣,閣臣不敢票擬,送入皇宮。

隆慶皇帝見到你的奏疏十分生氣,下令戶部上下觀看你的奏疏,從奏疏中尋找你的錯漏,以此來懲罰你。

皇帝沒想到的是,戶部竟然有過半官員支持自己的奏疏,甚至還有幾名清吏司主司直接上書支持你。

皇帝惱羞成怒,撤換了包括你在內的七名清吏司主司。

皇帝免去你日講官和東宮講官的職位,並禁止你出入皇宮。

一年後,你被貶謫出京。

——【模擬結束】——

【是否消耗10000點威望點,保證奏疏全部執行?】

這是蘇澤模擬到最嚴重的結果,但是讓蘇澤意外的是,戶部竟然會如此支持自己。

想想也是,張居正經營戶部多年,他既然想要變法,那自然會蒐羅人才。

能被張居正看中,網羅到戶部的,一定是有抱負有能力的大臣。

有抱負有能力的大臣,自然能看到《隆慶會計錄》對國家的好處。

這一次的模擬結果,讓蘇澤看到了執行奏疏的希望。

蘇澤的辦法,就是利用戶部形成部議,再利用部議的壓力,減少強制執行所需要的威望值。

這次模擬的結果,就是因爲戶部的強烈支持,皇帝都沒能直接懲罰蘇澤。

皇帝甚至要清理戶部,將支持《請修隆慶會計錄疏》的官員貶謫出去,最後才動手處置自己。

由此可見,皇帝對於戶部的輿論壓力,還是投鼠忌器的。

優柔寡斷,這是隆慶皇帝的缺陷。

蘇澤的很多威望點,都是因爲皇帝優柔寡斷才浪費的。

可既然皇帝的優柔寡斷,可以其他大臣利用來反對蘇澤的奏疏,那蘇澤同樣可以利用皇帝的優柔寡斷,來對皇帝施壓,從而減少威望點的消耗。

果不其然,戶部的壓力,就能讓隆慶皇帝投鼠忌器了。

那如果加上張居正呢?

如果這份部議還能得到張居正的支持,那強行通過奏疏需要的威望點是不是要更少?

張居正看向蘇澤說道:

“子霖,你本可以不這麼急的。”

蘇澤搖頭說道:

“張閣老,此事無關緩急。”

“?”

蘇澤說道:

“張閣老,您也曾立志革除弊制,歷朝歷代,凡是要變法圖強,必然會走到這一步。”

在場衆人都被蘇澤和張居正的對話給搞懵了,但張居正卻立刻明白了蘇澤的意思。

歷朝歷代的變法,必然會觸碰到皇權!

這是商鞅的魔咒,也是所有變法者的必然命運。

原因也很簡單,想要變法,總要損害一部分人的利益。

這就如同吃肉,骨頭上好啃的肉吃完了,那剩下必然就是難啃的骨頭了。

從商鞅變法開始,歷朝歷代的變法,最終都會遭遇到皇權。

正如蘇澤所說的那樣,他的一系列變法措施,都是從最容易的開始。

辦報、開港、通航,這些都是無中生有,很多事情並沒有損害到舊有的利益集團,或者舊有利益集團在朝中的勢力很弱小。

但是隨着蘇澤的一項項奏疏,所涉及到的變法舉措,必然會觸及到皇權。

就拿這次的《請修隆慶會計錄疏》來說,如果不先在朝堂完成賬目的統計,根本沒辦法執行接下來的清田措施。

連皇帝內帑收入都算不清,連整個大明最大的一本賬都算不清,還指望弄清楚州郡的帳?

容易改的東西已經差不多改完了,接下來的所有變法舉措,都將會觸及到整個大明最深層的利益。

皇權是繞不開的東西。

蘇澤這份奏疏,只是要求皇室內帑將賬目交給戶部覈算,都不是要求皇帝將內帑交給外廷,就要遭遇這麼大的反對。

那如果連這點要求都難以做到,就別想要編寫什麼會計錄了。

編不成會計錄,張居正自己的一條鞭法也就是空中樓閣了。

張居正幾乎是瞬間明白了蘇澤的意思,而在明白的這一剎那,他這幾十年爲官的基石就動搖了。

是啊,自己立志變法,那就如同蘇澤所說的那樣,早晚要撞上皇權。

那所謂“審時而動”,這個“時”就永遠不會到來。

那所謂的等待,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

蘇澤一句話,直接觸動了張居正內心中最敏感的一根弦。

這個“時”到底在哪裡?

緊接着蘇澤一句話,如洪鐘大呂一樣撞進了張居正心裡。

“張閣老,時不我予啊!”

是啊,是不我予。

隨着年齡增長,身體也逐漸變差,張居正隱約感受到了古人那種被時光追趕的感覺。

自己所等待的那個時機,真的會出現嗎?

等想到這裡,張居正起身說道:

“願意附署的簽下名字,不願意的就此離去。”

“這份奏疏作爲戶部部議送去內閣。”

說完這些,張居正走到照磨所記錄會議官員的桌子前,拿起桌上的筆,在蘇澤的奏疏上籤上了自己的名字。

(本章完)

第260章 蘇公樓和皇家水泥廠第151章 都有光明的未來第274章 “排隊槍斃”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267章 再苦苦百姓第136章 准奏頒行第216章 說服張居正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第85章 橙色道具第61章 讀者們(感謝大家支持)第21章 立儲之功第279章 《大爭之世論》第97章 國祚再加(六更)第270章 曲阜縣令的最佳人選第167章 貢使入京師第253章 水毒病第247章 這就是天朝!第92章 巡案人選(一更!)第209章 萬騎叩邊!第292章 辦事立業,就在當下第328章 司禮監掌印出缺第188章 給張居正的“禮物”第319章 《請派御史清查京營弊政疏》第287章 《請更定鴻臚寺職掌專轄外務疏》第32章 神劍出鞘第153章 御賜豪宅第242章 樹典型第39章 支線任務第238章 蘇北灌溉總渠第144章 《請重開登遼海輸疏》第14章 《條陳國史三事疏》第23章 講學之風第226章 滾筒印刷機和未來的新軍官第74章 襲職盛況第298章 宗藩殖拓之始第320章 必須要出重拳第220章 《駁瘧病瘴氣論》第17章 威望增加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262章 大國之道第175章 百戲會開幕!第44章 拆臺子第102章 皇太子追更(一更)第40章 欲買桂花同載酒第314章 熱血難涼第101章 一條鞭法的前置國策(十更)第171章 老朱家的微操之魂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第100章 高拱鋪路(九更)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第124章 約稿高拱第319章 《請派御史清查京營弊政疏》第183章 紅茶和白糖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第111章 疑似有些太激進了(加更!)第318章 吃空餉的京營第242章 樹典型第189章 戶部紅人蘇子霖第282章 順義王之死第120章 國祚不變第35章 馮保第119章 遼王覆滅第102章 皇太子追更(一更)第9章 藍色道具第53章 化緣禮部第254章 蒸汽機第313章 壞心辦好事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第95章 最終人選(四更)第187章 甘蔗種植園的構想第260章 蘇公樓和皇家水泥廠第117章 《請除遼藩疏》第27章 錢法不通第89章 兩級分化第321章 五品以上奏議第165章 統計學魅力時刻第272章 整頓學風第127章 報紙論戰!第216章 說服張居正第123章 丹術第300章 帶過最差的兵第126章 蜂窩煤和醬油第20章 《請修帝鑑圖說疏》第89章 兩級分化第40章 欲買桂花同載酒第199章 九卿廷辯第286章 蘇公樓建成第222章 《附議遼督並請設通遼棱堡疏》第205章 《請改貢例疏》第308章 一日破案第13章 請修國史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第169章 任務完成!第261章 義利之辯第178章 國本第69章 寡斷第309章 優秀的向上管理能力第206章 得罪了大銀臺還想跑?第262章 大國之道第213章 《請刊鄉試答卷明正視聽並肅典制疏
第260章 蘇公樓和皇家水泥廠第151章 都有光明的未來第274章 “排隊槍斃”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267章 再苦苦百姓第136章 准奏頒行第216章 說服張居正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第85章 橙色道具第61章 讀者們(感謝大家支持)第21章 立儲之功第279章 《大爭之世論》第97章 國祚再加(六更)第270章 曲阜縣令的最佳人選第167章 貢使入京師第253章 水毒病第247章 這就是天朝!第92章 巡案人選(一更!)第209章 萬騎叩邊!第292章 辦事立業,就在當下第328章 司禮監掌印出缺第188章 給張居正的“禮物”第319章 《請派御史清查京營弊政疏》第287章 《請更定鴻臚寺職掌專轄外務疏》第32章 神劍出鞘第153章 御賜豪宅第242章 樹典型第39章 支線任務第238章 蘇北灌溉總渠第144章 《請重開登遼海輸疏》第14章 《條陳國史三事疏》第23章 講學之風第226章 滾筒印刷機和未來的新軍官第74章 襲職盛況第298章 宗藩殖拓之始第320章 必須要出重拳第220章 《駁瘧病瘴氣論》第17章 威望增加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262章 大國之道第175章 百戲會開幕!第44章 拆臺子第102章 皇太子追更(一更)第40章 欲買桂花同載酒第314章 熱血難涼第101章 一條鞭法的前置國策(十更)第171章 老朱家的微操之魂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第100章 高拱鋪路(九更)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第124章 約稿高拱第319章 《請派御史清查京營弊政疏》第183章 紅茶和白糖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第111章 疑似有些太激進了(加更!)第318章 吃空餉的京營第242章 樹典型第189章 戶部紅人蘇子霖第282章 順義王之死第120章 國祚不變第35章 馮保第119章 遼王覆滅第102章 皇太子追更(一更)第9章 藍色道具第53章 化緣禮部第254章 蒸汽機第313章 壞心辦好事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第95章 最終人選(四更)第187章 甘蔗種植園的構想第260章 蘇公樓和皇家水泥廠第117章 《請除遼藩疏》第27章 錢法不通第89章 兩級分化第321章 五品以上奏議第165章 統計學魅力時刻第272章 整頓學風第127章 報紙論戰!第216章 說服張居正第123章 丹術第300章 帶過最差的兵第126章 蜂窩煤和醬油第20章 《請修帝鑑圖說疏》第89章 兩級分化第40章 欲買桂花同載酒第199章 九卿廷辯第286章 蘇公樓建成第222章 《附議遼督並請設通遼棱堡疏》第205章 《請改貢例疏》第308章 一日破案第13章 請修國史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第169章 任務完成!第261章 義利之辯第178章 國本第69章 寡斷第309章 優秀的向上管理能力第206章 得罪了大銀臺還想跑?第262章 大國之道第213章 《請刊鄉試答卷明正視聽並肅典制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