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甘蔗種植園的構想

六月二十一日。

養象所開放的消息在京師傳開後,不少百姓都涌向城外,想要看看這些難得一見的御象。

京師百姓在以前也能見到御象。

皇帝舉行各種典儀的時候,都會拉着御象列隊在城門口,但這種典禮都是守衛森嚴的,大家也只能遠遠看看熱鬧。

養象所開放,百姓可以近距離觀看,養象所自然被擠爆了。

蘇澤帶着妻子,加上蘇府隨行的家丁,一行人來到養象所門前,看到長長的隊伍,蘇澤只能感慨京師的百姓消費能力還是相當可以的。

養象所的門票並不便宜,一個人就要一枚黃銅幣,也就是十分之一的銀元。

而且上次休沐的時候,很多百姓帶來了各色錢幣,爲了鑑別各種碎銀子和錢幣的成色,售票就浪費了很多時間。

這一次養象所幹脆規定,門票一律只收取黃銅幣,其他錢幣一概不收。

這政策一開始引起了百姓不滿,但是大家很快也發現,黃銅幣在京師市面上流通不少,錢幣精美幣值穩定,使用黃銅幣似乎是一件很方便的事情。

隊伍雖然長,但是移動速度還是很快的,等到了蘇澤前的時候,負責維持秩序的錦衣衛百戶王三見到蘇澤,連忙熱情的衝出來。

王三這樣的市井人物,討好起人來沒有任何的心理壓力,蘇澤堅持要給門票錢,王三也沒有繼續拉扯,但是他立刻鞍前馬後的充當解說,向蘇澤一家介紹養象所的動物。

不得不說,王三的業務能力還是不錯的。

他對於養象所的動物來歷,生活習性都十分的瞭解,還能說上一兩句市井風情的段子,引得趙令嫺捂着嘴笑。

到了御象舍前,王三還拿來一些飼料,交給趙令嫺親自去喂象。

看到大象用鼻子捲起食物,慢悠悠的將食物塞進嘴裡,趙令嫺也發出驚喜的呼聲,更是覺得大開眼界。

蘇澤靈機一動說道:

“王百戶,養象所可以準備些食物,讓百姓出資助捐養象,出錢就能喂象一次,這也算是功德一件。”

大象自古就有祥瑞的名號,很多京師百姓來養象所看象,就和去寺院拜佛的想法差不多,都是討一個吉利。

蘇澤這個提議讓王三眼前一亮,連忙說道:

“蘇翰林真是我們養象所的財神爺!卑職這就去辦!”

上旬末的養象所開放一日,賺的門票錢就足夠養象所一個月的開銷了。

這還是普通旬休,如果趕上了節假日,賺的銀子就更多了。

快要離開養象所的時候,趙令嫺看到了一塊封鎖起來的空地,疑惑的問道:

“這塊空地是幹什麼的?”

“回大娘子的話,這是養馬場,但是烈馬容易傷人,所以就圈了起來。”

蘇澤問道:“京師還有烈馬嗎?”

王三說道:

“原本是沒有的,但是前陣子不是戚將軍搜套大捷嗎?向京師獻馬千匹,大部分送到了御馬監,還有些養不下的就送來我們養象所。”

蘇澤來了興趣,又怕烈馬驚到妻子,讓僕役留下來陪同趙令嫺,自己跟着王三走進馬場。

這塊馬場佔地不小,蘇澤看到一羣馬正在馬場上奔跑。

雖然只是遠遠看去,但是這些馬成羣的奔跑嘶鳴,一看就是好馬。

特別是其中一匹公馬最爲雄壯,見到蘇澤出現在馬場邊緣,挑釁似得猛衝過來,嚇得身邊幾個陪同的錦衣衛上前呵止。

這匹公馬猛衝一陣又打了一個急轉彎,這才得意的揚長而去。

蘇澤問道:“這些馬爲什麼不送到大同前線?”

王三則說道:

“蘇翰林,這戰馬也不是越壯越好的,戰場上要的是令行禁止,最好用閹馬。”

“戚將軍送回來的這些馬,大部分都是草原上粗養的馬,野性難馴,留作種馬還行,直接上戰場就不行了。”

這就體現出遊牧民族和中原對於馬的態度不同了。

對於遊牧民族來說,馬是生產資料,是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夥伴,他們從小就生活在馬背上,他們騎術精湛,他們不吝嗇時間花在馴馬上。

對於中原來說,馬是奢侈品,是戰爭工具,但馬也是消耗品。

所以有一個反直覺的結果,實際上在唐代開始,中原就要比草原民族更擅長養馬了。

蘇澤又看了身邊的王三,沒想到他還真的懂養馬。

見到蘇澤對養馬感興趣,王三又說道:“蘇翰林,我家祖上就是養馬的,什麼馬是好馬什麼馬是劣馬,我一看就知!”

看到蘇澤沒有反應,王三乾脆翻過馬場,對着剛剛那匹奔跑的公馬吹了一個口哨。

那匹公馬受到了挑釁,直接向着王三衝過來。

王三嘿嘿一笑,竟然繞着馬場蹦走起來,而那匹公馬更是被激怒,加速衝向王三。

這樣做實際上非常危險的,高速奔跑的戰馬衝撞力不亞於戰車,就在這個時候,王三一個縮身,竟然直接鑽進了馬腹之下。

蘇澤驚呼出來,如果王三被奔跑中的戰馬踏中,那怕是要活不成了。

可沒想到王三竟然在電光火石之間抱住了馬腹,然後抱着馬腹翻到了馬背上。

周圍的錦衣衛紛紛叫好,顯然王三不是第一次這麼表演了。

蘇澤這纔將心放回肚子裡,看來這王三還真的擅長馴馬。

不過馴馬還沒結束,這匹烈馬顯然不願意有人騎在它的背上,烈馬不斷弓着身體跳躍,試圖將王三從馬背上甩下來。

但是王三的屁股就像是粘在了馬背上,無論烈馬怎麼掙扎,都無法將王三從馬背上甩下來。

過了大概一刻鐘的時間,烈馬耗盡了力氣,終於向王三屈服。

王三不用馬鞍,就穩穩的騎在馬背上,他用腿夾住馬腹,馬就向着馬場邊上踱步而來。

等到了馬場邊上,王三靈活的翻身下馬,他又撫摸了一下這匹烈馬的鬃毛,這纔將烈馬放了。

王三說道:

“這匹馬適合當種馬,選身體結實的母馬配種,只需要三年時間就能上戰場了。”

“三年?”

王三說道:

“三年是最低的數字,最好是在一兩歲的時候騸馬,閹完後再在草場上訓個兩三年,合計養上五年,這樣纔是最合格的騎兵戰馬。”

蘇澤這下子明白,爲什麼合格的戰馬這麼難培養了。

投入週期長,但是回本的時間太長。

如同王三所說,合格戰馬的培養週期是五年,也就是說新馬場五年內都別想要有產出。

而養馬的成本很高,唐代養馬的標準是每天是藁(禾稈)一圍、粟一斗、鹽六勺,乳者(帶小馬駒的母馬)倍之。

而且唐代還發明瞭半遊牧的養馬方法,也就是在冬天的時候在馬廄內養馬,開春牧草長出來以後再放到馬場上去養。

這樣的戰馬過冬不掉膘,又能在馬場上奔跑不喪失野性,同時也比完全用馬廄飼養節省飼料的費用。

所以戰馬這種東西,就沒辦法民間養,只有國家大力投入才行。

看完王三漏了一手,蘇澤靈機一動,向他問道:

“王百戶,你可願意爲朝廷養馬?”

王三疑惑的說道:

“蘇翰林,我不是就在給朝廷養馬嗎?”

蘇澤搖頭說道:“不是養這點,是養一整個馬場的馬。”

王三想到了蘇澤的名聲,大概想到了蘇澤要做的事情,呼吸也急促起來。

他連忙說道:

“下官願意!”

蘇澤微微點頭,又誇讚了王三幾句,領着妻子離開了養象所。

接下來要去的是城外的白糖工坊。

蘇澤沒想到的是,國舅李文全竟然也在工坊內。

見到蘇澤,李文全連忙迎接上來,蘇澤疑惑的說道:

“世子,你怎麼還沒回萊州?”

李文全說道:“蘇翰林,我還是不放心白糖工坊,所以才親自盯着。”

李文全和父親武清伯關係不睦,但父子兩人的性格其實非常相似。

聽說武清伯李偉自從得了太子賞賜的土豆後,就一直泡在城外田莊裡。

上月這一批土豆豐收,聽說太子高價收購了這批土豆,讓武清伯李偉大賺一筆。

京師內也開始流行土豆製作的菜餚,土豆的種苗在京師炒成了高價。

而這位武清伯世子,從萊州運來了一批交趾糖後,也不放心蘇澤所說的提純白糖技術,非要親自看到白糖出鍋才肯回去。

“出糖嘍!”

隨着製糖工匠的一聲吼,糖鍋中的糖水流入到了模具中,李文全連忙上前查看。

當看到原本黑黢黢的交趾糖,變成了淡黃色的白糖後,李文全臉上露出笑容,他連忙對蘇澤說道:

“蘇翰林當真有點石成金的本事啊!”

蘇澤看着逐漸冷卻的糖塊,其實這種糖還算不上白糖,只能說是比較白的糖塊。

以現在的工藝,還沒辦法制作出後世那種白砂糖,也無法制造晶瑩的冰糖。

蘇澤也不知道白糖結晶的具體工藝,所以也只能做到這一步了。

當然,這一步也就夠了。

白糖的價格是交趾黑糖的十倍,小胖鈞的店鋪中又多了一批暢銷的產品了。

不過蘇澤的目標可不僅僅是賺錢。

確定了交趾黑糖的生意可行後,李文全就匆匆要趕回萊州,下訂單購買更多的交趾黑糖。

但是蘇澤卻攔住了他。

“世子,難道您就滿足這點生意嗎?”

在李文全看來,這已經是相當完美的生意了。

算上運輸費用、提純的種種費用,這筆生意也有三兩倍的利潤。

蘇澤卻說道:

“如今這利潤是高,但是這生意未必就能長久。”

“現在賺錢,是因爲商人把交趾黑糖當做是沒用的壓艙貨物,您在萊州大量收購,價格就未必這麼低了。”

“而且交趾糖供應也不穩定,長途運輸的糖容易發黴變質,想要長期穩定的賺錢可不行。”

李文全聽完也是連連點頭。

在萊州這段時間,李文全也是見慣了商場的殘酷,多少商人一夜暴富,又有多少商人一夜之間血本無歸的。

海上貿易就是一個巨大的賭場,永遠不缺乏冒險者和投機客。

李文全領悟到一個道理,少賺錢沒關係,穩定的利潤要比一夜暴富賺得更多。

蘇澤說的問題,李文全其實也已經隱約感覺到了。

平日裡看起來沒人要的交趾黑糖,他讓手下收購了一次就全部收光了。

而一些商人聽說有人收購交趾黑糖,更是直接囤貨居奇,非要漲價才肯賣。

李文全問道:

“那蘇翰林的意思是?”

蘇澤說道:

“我們自己產糖!”

“產糖?蘇翰林,這山東可不適合種植甘蔗啊。”

蘇澤搖頭說道:

“誰說要在山東種植甘蔗。”

“那?”

蘇澤說道:

“我聽說甘蔗喜熱,北方不適宜種植,但是可以在南方種植啊。”

聽到蘇澤這麼說,李文全苦笑說道:

“如果在廣州福建購田僱人,再種植製糖才運回京師賣,價格可就要貴多了。”

蘇澤搖頭說道:

“誰說要在廣州福建購田了?”

“蘇翰林不是說南方嗎?”

蘇澤說道:

“世子,這交趾黑糖產自哪裡?”

“交趾啊。”

蘇澤說道:

“是啊,既然如此,爲何一定要大明境內種植呢?”

蘇澤說道:

“我聽說澎湖距離福建很近,但是土地無主,完全可以種植甘蔗。”

“除了澎湖之外,琉球、呂宋這些地方都是適宜種植甘蔗,也有大量無主土地,世子可以讓人建立種植園,在這些地方種植甘蔗製造成粗糖,再運回京師加工成白糖。”

李文全的眼睛亮了。

他在萊州也開闊了見聞,知道除了大明之外世界還很大。

蘇澤說的澎湖、琉球、呂宋他都知道,特別是距離福建很近的澎湖,朝廷雖然名義上設置郡縣,但至今依然是沒人開發狀態。

甘蔗要比糧食好種,製作粗糖也沒什麼技術含量,交趾那些野人都會。

而且蘇澤說的種植園模式,李文全其實也很熟悉,這不就是大明的商屯嗎!

大明在九邊、雲貴地區搞商屯都幾百年了,只要能賺錢,也不怕募不到人。

當然,就算是募不到人也沒關係,李文全在萊州也聽說佛郎機在呂宋抓土人幹活的事情,實在不行也抓點呂宋土人過來種甘蔗就是了。

第192章 下次一定還幹第202章 衆望所歸的人選第199章 九卿廷辯第328章 司禮監掌印出缺第290章 學歷貶值的憂慮第226章 滾筒印刷機和未來的新軍官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第23章 講學之風第207章 秀榮馬場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289章 太子教育第167章 貢使入京師第219章 奎寧,紅薯和玻璃第173章 王世貞也寫禁書?第120章 國祚不變第283章 羊吃人第96章 三策(五更)第188章 給張居正的“禮物”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77章 一錘定音第189章 戶部紅人蘇子霖第132章 《請稽查章奏隨事考成疏》第105章 擴展的朋友圈(日更)第148章 妖報風波(加更!)第282章 順義王之死第292章 辦事立業,就在當下第273章 武監演武第266章 戰績可查第276章 《議查楚藩承襲疏》第76章 閣部會議!第306章 通政司怪談其五第315章 王玄策故事第319章 《請派御史清查京營弊政疏》第195章 崩盤第193章 再用【事後畫冊】第80章 暗流再起(加更)第212章 黑暗森林第100章 高拱鋪路(九更)第240章 不裝了,蘇澤出手第296章 辯個痛快!第163章 捕鯨和龍涎香第163章 捕鯨和龍涎香第229章 堂辯羣臣!第200章 舌戰第111章 疑似有些太激進了(加更!)第309章 優秀的向上管理能力第152章 《請設營造學社以助營造疏》第163章 捕鯨和龍涎香第32章 神劍出鞘第260章 蘇公樓和皇家水泥廠第259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232章 德育論和智育論第121章 堂堂連載第70章 倦鬼之說第78章 公私第184章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第91章 上架感言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第169章 任務完成!第123章 丹術第132章 《請稽查章奏隨事考成疏》第227章 做空,天可汗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30章 烏思藏爭貢第117章 《請除遼藩疏》第76章 閣部會議!第55章 壓力怪第2章 【手提式大明朝廷】第134章 考成法的弊端第124章 約稿高拱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228章 詳議武監第269章 兩疏同上第135章 聖人無名第76章 閣部會議!第66章 殃及池魚第241章 系統發威,水淹皇陵第108章 《請開登萊通商疏》!(加更!)第245章 《請御覽水晶宮博覽會疏》第322章 《聯名共議財政制度議》第329章 看茶,上好茶第214章 定海神針蘇澤第63章 車營之法第226章 滾筒印刷機和未來的新軍官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83章 親親尊尊第101章 一條鞭法的前置國策(十更)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127章 報紙論戰!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202章 衆望所歸的人選第182章 草原奇旅第224章 書中自有黃金屋第177章 《請廢匠竈樂諸籍疏》第81章 清田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224章 書中自有黃金屋第114章 一不小心文抄了(加更)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141章 御史被打
第192章 下次一定還幹第202章 衆望所歸的人選第199章 九卿廷辯第328章 司禮監掌印出缺第290章 學歷貶值的憂慮第226章 滾筒印刷機和未來的新軍官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第23章 講學之風第207章 秀榮馬場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289章 太子教育第167章 貢使入京師第219章 奎寧,紅薯和玻璃第173章 王世貞也寫禁書?第120章 國祚不變第283章 羊吃人第96章 三策(五更)第188章 給張居正的“禮物”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77章 一錘定音第189章 戶部紅人蘇子霖第132章 《請稽查章奏隨事考成疏》第105章 擴展的朋友圈(日更)第148章 妖報風波(加更!)第282章 順義王之死第292章 辦事立業,就在當下第273章 武監演武第266章 戰績可查第276章 《議查楚藩承襲疏》第76章 閣部會議!第306章 通政司怪談其五第315章 王玄策故事第319章 《請派御史清查京營弊政疏》第195章 崩盤第193章 再用【事後畫冊】第80章 暗流再起(加更)第212章 黑暗森林第100章 高拱鋪路(九更)第240章 不裝了,蘇澤出手第296章 辯個痛快!第163章 捕鯨和龍涎香第163章 捕鯨和龍涎香第229章 堂辯羣臣!第200章 舌戰第111章 疑似有些太激進了(加更!)第309章 優秀的向上管理能力第152章 《請設營造學社以助營造疏》第163章 捕鯨和龍涎香第32章 神劍出鞘第260章 蘇公樓和皇家水泥廠第259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232章 德育論和智育論第121章 堂堂連載第70章 倦鬼之說第78章 公私第184章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第91章 上架感言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第169章 任務完成!第123章 丹術第132章 《請稽查章奏隨事考成疏》第227章 做空,天可汗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30章 烏思藏爭貢第117章 《請除遼藩疏》第76章 閣部會議!第55章 壓力怪第2章 【手提式大明朝廷】第134章 考成法的弊端第124章 約稿高拱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228章 詳議武監第269章 兩疏同上第135章 聖人無名第76章 閣部會議!第66章 殃及池魚第241章 系統發威,水淹皇陵第108章 《請開登萊通商疏》!(加更!)第245章 《請御覽水晶宮博覽會疏》第322章 《聯名共議財政制度議》第329章 看茶,上好茶第214章 定海神針蘇澤第63章 車營之法第226章 滾筒印刷機和未來的新軍官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83章 親親尊尊第101章 一條鞭法的前置國策(十更)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127章 報紙論戰!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202章 衆望所歸的人選第182章 草原奇旅第224章 書中自有黃金屋第177章 《請廢匠竈樂諸籍疏》第81章 清田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224章 書中自有黃金屋第114章 一不小心文抄了(加更)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141章 御史被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