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

這份奏疏的內容很簡單,就是請隆慶皇帝親自出席水晶宮博覽會的開幕儀式,再由各藩屬國朝覲使者向皇帝覲見。

這樣就解決了沈一貫的難題。

蘇澤起手又是一頓彩虹屁:

“伏惟陛下膺幹御極,德被寰宇。今京師水晶宮博覽會告成,乃我朝新業之創舉,萬邦商貨之總彙,謹請陛下親臨觀覽,以定社稷之基,立新政之標。”

緊接着,蘇澤拋出了讓隆慶皇帝無法拒絕的歷史評價——“中興”。

“昔管子通輕重之權,漢武開鹽鐵之利,皆因勢導利之術。今四海貨殖如江河奔涌,陛下執機杼而理之,則萬民之福、中興之基盡在此會。”

看完奏疏,沈一貫的感想,“自己還得學啊”!

滿朝文武,最能揣摩皇帝心思,撓得到皇帝癢癢肉的,就是蘇澤了。

皇帝鐵了心辦了兩年上元燈會,是什麼性格大家也都摸得差不多了。

可是摸清了是摸清了,能拍上皇帝馬屁的機會確實不多。

皇帝可不是普通人,上元燈會也不是時時刻刻都能辦的。

靈濟宮大會這種,更是可遇不可求的。

而蘇澤硬生生的又弄出了一個水晶宮博覽會,請皇帝過去開幕!

就連朝鮮使者都知道的事情,皇帝能不知道?

只不過皇帝也是要臉的,這種事情總要臣下提出來。

而重臣也是要臉的,畢竟皇帝出宮對大明來說也是大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普通的官員也怕被同僚扣上諂媚君上的罪名,不敢隨便上書。

蘇澤就這樣及時站了出來。

而請求籌辦博覽會的人就是蘇澤,他邀請皇帝開幕也是理所當然。

蘇澤將水晶宮博覽會上升到向藩屬國展示大明先進成果的高度上,同時又將博覽會作爲“中興盛世”的節點提了出來。

蘇澤又給皇帝加上了“中興之主”這樣的尊號!

沈一貫不得不服,也難怪蘇澤每月兩疏,事事皆允!

學吧!

沈一貫對蘇澤五體投地,他當然知道這份奏疏的價值,就算只是附署的人,都能讓皇帝記在心裡。

蘇澤如此大方的分享,讓沈一貫都有些感動。

“子霖兄?”

“一甫兄已經署名了,肩吾兄是主客司郎中,這事情有你署名更名正言順。”

聽說羅萬化已經署名,沈一貫再客氣就是矯情了,他連忙寫下了自己的名字。

——

通政司。

通政司經歷官吳紹祖,對着一名新同僚說道:“胡兄,你這次回京,回通政司可是個好差事!”

“今時不同彼日,咱們通政郵遞司,放在九卿衙門中,也都是排行前列的。”

這名年輕的新晉經歷官姓胡,名禎,是剛剛從京外調回京師的,剛聽說被吏部分配到通政司,只覺得天都塌了下來。

吳紹祖和這位新晉胡經歷算是同鄉,他主動領着胡禎熟悉通政司衙門,講解通政司的公務。

等到靠近通政使的公房前,吳紹祖突然壓低聲音說道:

“不過胡兄,咱們通政郵遞司有一個禁忌。”

聽到吳紹祖這個樣子,胡禎全身一顫,難道通政司鬧鬼?

不會吧,朝廷九卿衙門還能鬧鬼不成?

吳紹祖說道:

“這個禁忌就是,凡是背後議論大銀臺的,都會被遠派海外。”

“啊!?”

胡禎驚呼起來。

他剛剛從京外調回京師,都覺得和下凡渡劫一樣,遠派海外?這是什麼恐怖故事!

要是這樣,還不如留在京外當官,好歹不是離開大明啊!

吳紹祖緊接着笑了起來說道:“哈哈,這就是個傳聞罷了,再說了,現在你想要遠派海外,也沒有位置啊!”

“請吳兄賜教?”

吳紹祖終於有了做前輩的機會,顯擺說道:

“我大明在海外通政署,就只有朝鮮和南洋兩座。”

“如今這兩位主官都是剛剛到任,人員也都是齊全的,你想要外派海外都沒有機會!”

聽到這裡,胡禎暫時放下心來。

但是剛剛是不是有人走過?

胡禎回頭看了看,似乎看到人影走進了通政使的公房?

難道是錯覺?

這通政司真是個邪門的地方。

通政使楊思忠在自己的公房坐下,拿起蘇澤新上的奏疏。

這蘇子霖果然走一步算三百步,這水晶宮博覽會果然是早就計劃好的,就是爲了討皇帝歡心。

這份奏疏定然會被通過,皇帝出席博覽會,更是打響了水晶宮博覽會的名聲,提高了蘇澤的政績。

真是好手段啊!

楊思忠放下蘇澤的奏疏,又想到剛剛在背後議論自己的經歷官吳紹祖。

他翻開另一本奏疏,這是自己的好屬下,南洋通政署主司張宣,在南下途中所寫的一份奏疏。

張宣沿途南下南洋,船隊停靠琉球后,給朝廷寫了這份奏疏。

張宣在奏疏中介紹了琉球的形勢。

琉球夾在大明和倭國之間,雖然保持對大明朝貢,但是局勢並不樂觀。

隆慶皇帝剛登基的時候,爲了鞏固和琉球的宗藩關係,冊封琉球國主爲琉球中山王。

但是倭國從五十年前開始,就已經滲透進了琉球。

嘉靖朝倭亂的時候,就有倭國使者假扮琉球貢使。

說是假扮,實際上是倭國已經滲透操縱了琉球,以琉球的名義朝貢。

倭亂平定後,琉球國內的局勢依然很微妙。

隆慶二年的時候,琉球使團向大明貢“倭刀200柄”,但是明廷並沒有追究,還回賜了禮物。

張宣在琉球停靠,打探了琉球國內的消息。

倭國薩摩藩的商人,控制了琉球國內的貿易,琉球港口倭國商人多如牛毛,甚至兩年前琉球所用的銅錢,都是倭國鑄錢。

這也是萊州鑄幣後,大明銀元和黃銅幣橫掃整個南北亞,纔將倭國錢幣逐出了琉球。

此外倭國島津家的勢力也滲透進了琉球,倭國的神社和寺院都開到了琉球王城首裡城內。

張宣在奏疏中彙報:

“王府政令不出首裡城。”

張宣對琉球的局勢表示憂慮,於是上書朝廷,請求在琉球成立通政署,強化對琉球的控制。當然,張宣這份奏疏,到底是真的關心琉球的安危,還是想要拉一位同僚去海外和自己一樣受罪,楊思忠這位大銀臺就不清楚了。

但是琉球事關重大,楊思忠這位通政使自然是極力贊同下屬的意見,支持在琉球設立通政署,強化對琉球的控制。

——

四月二十六日。

水晶宮博覽會開幕在即,在傅順這個“土木狂魔”的努力下,水晶宮的主體展館總算是完工了。

傅順這個綽號還不是同僚起的,而是蒙古人在見識了東勝衛棱堡的恐怖後,給修造東勝棱堡的傅順這樣一個綽號。

而蒙古人本身的信仰就是萬物有靈論,所以傅順的形象又迅速神魔化,成爲能讓小兒啼哭的名號。

這些消息又被往來於草原的商人內銷回大明,於是傅順這個綽號就在京師傳開了。

對於傅順來說,水晶宮博覽會的建築是一門全新的學問。

鋼爲骨,玻璃爲棚,還有那可以化泥爲石的神奇建材。

這種可以任意塑性的神奇建材,在土木工程上就是一件神器!

只可惜蘇翰林說了,這種神奇的建材,產量還很有限。

按照蘇澤的配方,這種名叫水泥的建材,是用石灰、礦渣、石膏,經過高溫煅燒而成的。

水泥的產量主要制約兩個方面,一個是對爐溫要求很高,目前只有房山玻璃窯,或者鐵廠的鍊鐵窯這類的昂貴的窯才能燒製。

不過這個問題倒是不難解決,傅順在庫存鋼材出清後,又準備擴建鐵廠,到時候分幾個出來專門煅燒水泥就是了。

第二個問題,則是原材料不夠。

石膏還好,石膏算是添加劑,需要的用量不多。

石灰是水泥的主要材料,礦渣則是冶鐵後的廢料。

所以水泥廠必須要建造在冶鐵廠旁邊,煅燒石灰還需要大量的燃料。

最後問題還是落在了煤炭上。

好在京畿周圍不缺煤礦,只要煤炭開採能提升上來,那水泥的產量也能飛速提升了。

不過今天傅順又接到了一個消息,皇帝要帶領藩屬國朝貢使者,參加水晶宮博覽會的開幕儀式。

隆慶皇帝又下旨,在京官員和家眷,京營和錦衣衛百戶以上軍官,京師的勳臣、宗室,國子監生和武監生,皇家和官辦工坊的大匠,都可以參加這次觀禮。

而工部需要在三天內,建造一座臨時觀禮臺,又要滿足皇帝的要求,容納足夠的觀衆,還需要滿足現場安保的要求,保障皇帝和重臣們的安全。

傅順罵罵咧咧的回到工地,再次喊來督造的手下道:

“也不知道是哪個狗東西,上疏請陛下來觀禮,還是老辦法,用竹子和土石搭建,必須要在三日內完工,否則老子就先拿了你的烏紗,再去向雷閣老請罪!”

傅順這手下消息比一門心思乾土木的傅順還靈通些,他連忙說道:

“聽說請奏陛下來觀禮的,是蘇翰林。”

“狗,苟利國家生死以的蘇翰林?”

面對手下的目光,傅順迅速改口說道:

“陛下親自來觀禮,正是對我們工程的重視,還不精神起來,速速開工!”

——

不過蘇澤的日子也不好過。

“蘇師傅!幫幫我!”

朱翊鈞眼睛含淚,無助得看着蘇澤。

面對弟子求助的目光,蘇澤這一次也沒有辦法了。

朱翊鈞聽說了博覽會的事情,也要去參加開幕式。

但皇帝要出城參加開幕式,那太子就要留在宮裡了。

畢竟是在皇城外,帝國皇帝和帝國繼承人出現在同一個地點,歷史上有過太多的經驗教訓了。

所以這一次隆慶皇帝帶着一後一妃(李妃)出席開幕式,卻留着兒子在東宮守家。

聽到這個消息後,朱翊鈞自然就求到了蘇澤頭上。

蘇澤只能說道:

“陛下已經下旨,您還是留在東宮,不過等到閉幕式的時候您再請陛下讓您去吧?”

“還有閉幕式?”

蘇澤連忙說道: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博覽會也要有始有終嘛,既然開幕式有陛下親臨,那閉幕式就可以變成百姓同樂,殿下可以邀請京師戲班來表演,讓百姓觀戲。”

聽到這裡,小胖鈞的眼睛也亮了。

父皇出席開幕式,城外肯定是要戒嚴的。

這不就和祭祀祖宗的祭典一樣了嗎?

還不如像蘇師傅說的那樣,等到閉幕式的時候再去。

安撫好了弟子後,朱翊鈞又講起了南洋的事情。

“蘇師傅,國舅又來信了,果然和孤說的一樣,南洋的漢人商人傳回消息,佛郎機人真的在滿剌加備戰!”

在海商遊戲玩膩了之後,小胖鈞又迷上了兵棋。

蘇澤按照前世的記憶,搞了一套兵棋推演的規則,小胖鈞就讓自己的舅舅蒐集南洋海圖,打探葡萄牙、西班牙、奧斯曼人在南洋的部署,在明倫堂內打造了一個巨大的兵器棋盤。

“蘇師傅,您覺得這次誰會贏?”

蘇澤看着巨大的棋盤,小胖鈞還像模像樣的讓工匠做了幾個船模放在棋盤上,散落的棋子可以看出來,在自己來之前剛剛經過了一次推演。

蘇澤說道:

“殿下,微臣覺得應該是佛郎機人。”

聽到這個結果,小胖鈞露出失望的表情,而這時候一名小太監說道:

“殿下,是僕臣贏了!”

蘇澤看向這個小太監,好像是最近剛剛被派來東宮伺候小胖鈞的太監,好像是馮保的義子名叫陳矩。

看來是小胖鈞閒着無聊,讓小太監和他一起推演,最後結果是小胖鈞推演錯了。

畢竟太子還是孩子,這小太監算是他不多的同齡玩伴,恐怕也正是陳矩這種活潑的性格,才讓朱翊鈞願意和他玩。

朱翊鈞還嘴硬道:

“蘇師傅,這西班牙人可是要比佛郎機人船堅炮利,他們大軍跨洋而來,對滿剌加勢在必得,又有奧斯曼人虎視眈眈,佛郎機人還能守住?”

蘇澤說道:

“殿下,海上作戰不比路上,西班牙人遠渡重洋而來,對滿剌加水文地理都缺乏瞭解,比不上佛郎機人經營多年。”

“奧斯曼人是要做黃雀,他們和佛郎機人在香料生意上有競爭不錯,但是和西班牙人可是世代死仇。”

“廟算之道,這些也都是要考慮進去的。”

小胖鈞若有所思,對着蘇澤說道:

“蘇師傅,再來一局!”

第254章 蒸汽機第151章 都有光明的未來第71章 父母之愛兒第108章 《請開登萊通商疏》!(加更!)第245章 《請御覽水晶宮博覽會疏》第125章 實學第262章 大國之道第238章 蘇北灌溉總渠第192章 下次一定還幹第314章 熱血難涼第200章 舌戰第332章 李通政使怎麼看?第128章 模擬成功第298章 宗藩殖拓之始第140章 盛世第203章 《驛路改革疏》第171章 老朱家的微操之魂第70章 倦鬼之說第92章 巡案人選(一更!)第217章 《請開吏科試選才疏》第192章 下次一定還幹第267章 再苦苦百姓第260章 蘇公樓和皇家水泥廠第220章 《駁瘧病瘴氣論》第17章 威望增加第18章 會館第305章 《請設鐵路公股募資修路疏》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77章 一錘定音第279章 《大爭之世論》第244章 走一步看三十步第285章 子霖兄幫幫我第276章 《議查楚藩承襲疏》第120章 國祚不變第222章 《附議遼督並請設通遼棱堡疏》第61章 讀者們(感謝大家支持)第212章 黑暗森林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136章 准奏頒行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22章 升遷途徑第88章 《請廢代藩疏》第292章 辦事立業,就在當下第78章 公私第166章 《請開埠直沽疏》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187章 甘蔗種植園的構想第207章 秀榮馬場第293章 《疏通舉人銓政壅滯疏》第37章 講讀東宮第297章 請個國主?第238章 蘇北灌溉總渠第320章 必須要出重拳第280章 節省威望點的新用法第222章 《附議遼督並請設通遼棱堡疏》第238章 蘇北灌溉總渠第281章 跳幫戰第80章 暗流再起(加更)第264章 雙道具,一紫一橙第234章 太子的南洋攻略第197章 《請奏四方來朝疏》?第98章 捷報(七更)第122章 《興文教以隆聖治疏》第273章 武監演武第260章 蘇公樓和皇家水泥廠第141章 御史被打第24章 徐階思退第244章 走一步看三十步第145章 治河專家第258章 消息靈通人士透露第103章 再次經筵(二更)第327章 《乞允年老宮人恩養疏》第51章 國祚減二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第316章 報道引起的科道風暴第85章 橙色道具第177章 《請廢匠竈樂諸籍疏》第222章 《附議遼督並請設通遼棱堡疏》第220章 《駁瘧病瘴氣論》第134章 考成法的弊端第140章 盛世第243章 水晶宮博覽會第299章 化學染料第83章 親親尊尊第258章 消息靈通人士透露第224章 書中自有黃金屋第29章 趙貞吉到任第3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214章 定海神針蘇澤第272章 整頓學風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第20章 《請修帝鑑圖說疏》第244章 走一步看三十步第110章 你還沒入閣吧?第118章 豎纛鳴冤第275章 楚宗案第33章 第五疏,金瓶掣籤第98章 捷報(七更)第36章 誰贊成?誰反對?
第254章 蒸汽機第151章 都有光明的未來第71章 父母之愛兒第108章 《請開登萊通商疏》!(加更!)第245章 《請御覽水晶宮博覽會疏》第125章 實學第262章 大國之道第238章 蘇北灌溉總渠第192章 下次一定還幹第314章 熱血難涼第200章 舌戰第332章 李通政使怎麼看?第128章 模擬成功第298章 宗藩殖拓之始第140章 盛世第203章 《驛路改革疏》第171章 老朱家的微操之魂第70章 倦鬼之說第92章 巡案人選(一更!)第217章 《請開吏科試選才疏》第192章 下次一定還幹第267章 再苦苦百姓第260章 蘇公樓和皇家水泥廠第220章 《駁瘧病瘴氣論》第17章 威望增加第18章 會館第305章 《請設鐵路公股募資修路疏》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77章 一錘定音第279章 《大爭之世論》第244章 走一步看三十步第285章 子霖兄幫幫我第276章 《議查楚藩承襲疏》第120章 國祚不變第222章 《附議遼督並請設通遼棱堡疏》第61章 讀者們(感謝大家支持)第212章 黑暗森林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136章 准奏頒行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22章 升遷途徑第88章 《請廢代藩疏》第292章 辦事立業,就在當下第78章 公私第166章 《請開埠直沽疏》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187章 甘蔗種植園的構想第207章 秀榮馬場第293章 《疏通舉人銓政壅滯疏》第37章 講讀東宮第297章 請個國主?第238章 蘇北灌溉總渠第320章 必須要出重拳第280章 節省威望點的新用法第222章 《附議遼督並請設通遼棱堡疏》第238章 蘇北灌溉總渠第281章 跳幫戰第80章 暗流再起(加更)第264章 雙道具,一紫一橙第234章 太子的南洋攻略第197章 《請奏四方來朝疏》?第98章 捷報(七更)第122章 《興文教以隆聖治疏》第273章 武監演武第260章 蘇公樓和皇家水泥廠第141章 御史被打第24章 徐階思退第244章 走一步看三十步第145章 治河專家第258章 消息靈通人士透露第103章 再次經筵(二更)第327章 《乞允年老宮人恩養疏》第51章 國祚減二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第316章 報道引起的科道風暴第85章 橙色道具第177章 《請廢匠竈樂諸籍疏》第222章 《附議遼督並請設通遼棱堡疏》第220章 《駁瘧病瘴氣論》第134章 考成法的弊端第140章 盛世第243章 水晶宮博覽會第299章 化學染料第83章 親親尊尊第258章 消息靈通人士透露第224章 書中自有黃金屋第29章 趙貞吉到任第3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214章 定海神針蘇澤第272章 整頓學風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第20章 《請修帝鑑圖說疏》第244章 走一步看三十步第110章 你還沒入閣吧?第118章 豎纛鳴冤第275章 楚宗案第33章 第五疏,金瓶掣籤第98章 捷報(七更)第36章 誰贊成?誰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