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再次經筵(二更)

第103章 再次經筵(二更)

文選郎張四維!

沈思孝想到自己不知道花費多少心思,才結交到了一名在文選司的小官,蘇澤竟然向張四維約稿了!

如今京師官場都知道,這個《樂府新報》就是蘇澤的地盤,能在《樂府新報》上刊登文章的,就是蘇澤朋友圈裡的人。

張四維可是文選郎!是管理吏部銓選的機要之臣!普通人想要和他說上一句話都難,蘇澤竟然能請他寫一篇八股文!

沈思孝很快就明白,這是蘇澤故意的!

在《樂府新報》上刊登張四維的文章,可不僅僅是爲了湊版面!

觀政就要結束,除了少數庶吉士外,普通進士都要等待選官。

同樣是進士,這起點不一樣,以後差距可大了。

官場晉升,年齡也是重要的考慮因素。

從來都是一步快步步快,一步耽誤了,一輩子就耽誤了。

這些新科進士們,除了庶吉士外,最上等就是能進入都察院,這是和翰林院一樣清貴的職位。

言官權限大,還能出風頭,很容易就能從同年中脫穎而出。

再次一點,六部九卿衙門的主事,京官大三級,留在京師消息靈通,升遷機會也多,做出一點成績來,皇帝和閣部重臣也能看到。

最差就是出京了,這又按照地方富庶程度,分爲三六九等。

這次選官,就可以看出成色了,如同沈思孝這種早就已經開始籌謀,而一些不懂得官場規則的進士,則在初入官場的時候就失去了未來機會。

蘇澤能搭上文選郎張四維的路子,不是要踏破蘇澤的門檻!?

沈思孝又恨又氣,氣的是自己沒能在殿試中多考幾分,如果自己也能當上庶吉士,一定能力壓蘇澤的風頭!

恨的是自己過早的站隊清流,已經在同年的宴席上說了不少蘇澤的壞話,現在去求蘇澤已經於事無補。

——

沈思孝想的是沒錯,在《樂府新報》上刊登了張四維的文章後,蘇澤的家再次被圍。

當然,這一次都是要和蘇澤走關係,希望能和文選郎張四維搭上話的同年們。

甚至不僅僅是同年,一些在京師候缺的官員,讀到張四維的文章後,也堵在了蘇澤家門口。

這一次,蘇澤不得不再次住進了史館,只留下徐渭收下拜帖,等了解清楚再說。

“蘇翰林,今日是東宮經筵的日子,殿下請您參加經筵。”

面對太監張宏的笑臉,蘇澤纔想起來皇帝恢復了自己太子經筵官的職位。

“大監稍等。”

蘇澤想到自己還有一個刷太子聲望的主線任務,很快就換上了官袍,又從袖子裡掏出幾錢碎銀子,遞到了張宏的手裡。

張宏受寵若驚地說道:

“蘇翰林是太子的師傅,這可使不得!”

蘇澤卻將銀子塞進張宏的手裡,然後直接就向東宮走。

如果是別的太監,蘇澤未必願意結交,但是這個張宏,卻是個歷史上評價不錯的太監。

在蘇澤穿越前的歷史時間線上,張宏身爲朱翊鈞的伴讀太監,在萬曆繼位後,也一直被朱翊鈞寵愛,一度做到了司禮監掌印。

後來張宏因爲勸朱翊鈞不要鋪張浪費,被革職派往南京守祖陵,消失了在了史書中。

明代太監羣體也是一個很複雜的羣體,張宏這類太監從小也都是要在司禮監讀書的,所以比起唐宋,正直的太監也不少。

用一點人情往來結下善緣,日後張宏能傳遞一些消息給自己,那這筆投資也算是不虧了。 對於蘇澤“結緣”,張宏卻覺得受寵若驚。

東宮伴讀,和司禮監的大太監還是不一樣的。

就算是未來儲君身邊的人,如今太子也才六歲,誰也想不到隆慶皇帝的身體狀況會那麼差。

張宏跟上蘇澤,兩人從史館出來,很快就來到了東宮。

這次主持經筵的,依然是詹事府少詹事殷士儋。

在殷士儋身後,則是東宮的講官們,緊緊跟着殷士儋的黃驥看到蘇澤,連忙轉過頭去,抑制住自己嫉妒的目光。

蘇澤又升官了。

詹事府是新衙門,空缺的職位很多,所以對於這一屆翰林來說,是趕上了升遷快車道。

對於黃驥來說,好消息是蘇澤的左春坊左贊善空了出來,自己再努力努力,說不定就能升到這個位置。

壞消息是,蘇澤已經升任左中允了,足足比黃驥高了兩個級別!

黃驥只能安慰自己,蘇澤雖然得聖心寵眷,但是他精力太分散,又要編書又要辦報,講學也不熱心,不像是自己天天在東宮準備講學。

等日後太子繼位,就到了自己的時代了!

黃驥心中幻想着,他卻沒有察覺,每次他講學的時候皇太子朱翊鈞都打瞌睡,如果不是殷士儋強行安排,朱翊鈞根本不想召見黃驥講學。

殷士儋看了一眼蘇澤,倒是也沒有故意刁難他,等衆講官集結後,就帶領他們進入講學的明倫堂。

皇太子朱翊鈞依然坐在龍牀上,殷士儋清了清嗓子說道:

“今日經筵的題目是‘通變’,諸位講官可以開講了。”

通變,“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這是五經《周易》中的一個經典辯題,大明科舉捲到今天,連鄉試都不會考這個題目了。

但越是這種基礎的題目,越是難以講出新意來。

其實這些日子,東宮的講官也已經逐漸發現,皇太子朱翊鈞天資聰慧,但是思維比較跳脫,喜歡有新意的東西。

爲了讓皇太子聽課不瞌睡,講官們也都在努力講出新意來。

包括申時行在內,沒有提前得到題目的講官都低着頭思考着。

太子經筵都要送給記錄在案,送給皇帝御覽的,如果沒有把握講好,那還不如不講。

殷士儋說完,已經提前得到題目的黃驥,清了清嗓子準備開講。

一看到黃驥站起來,朱翊鈞的小胖臉就皺起來,日講的時候他已經受夠了黃驥的枯燥課程,現在經筵他又要開講,朱翊鈞的腦子也轉的飛快,他連忙說道:

“蘇師傅,孤記得你科舉是治的《易經》吧?這次就由你先開講吧。”

衆人的目光再次投射到蘇澤的身上。

(本章完)

第248章 是時候出重拳了!第187章 甘蔗種植園的構想第71章 父母之愛兒第188章 給張居正的“禮物”第302章 檢閱三軍第301章 《請聖駕檢閱武監演武疏》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第130章第241章 系統發威,水淹皇陵第79章 靈活的祖訓第209章 萬騎叩邊!第151章 都有光明的未來第190章 但凡變法,必觸皇權第64章 邊關告急第122章 《興文教以隆聖治疏》第26章 紫色道具第221章 《請修長城並編練薊遼兵馬疏》第261章 義利之辯第200章 舌戰第298章 宗藩殖拓之始第52章 貢監第264章 雙道具,一紫一橙第170章 橙色道具記憶宮殿香囊第278章 蘇師傅,打起來了!第125章 實學第64章 邊關告急第258章 消息靈通人士透露第267章 再苦苦百姓第227章 做空,天可汗第197章 《請奏四方來朝疏》?第26章 紫色道具第124章 約稿高拱第141章 御史被打第288章 禮部辯禮第328章 司禮監掌印出缺第89章 兩級分化第18章 會館第234章 太子的南洋攻略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52章 貢監第218章 山東人的執念第184章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第10章 威望值的猜想第139章 黃銅計劃!第158章 經天緯地第162章 棱堡和火炮第222章 《附議遼督並請設通遼棱堡疏》第91章 上架感言第23章 講學之風第123章 丹術第256章 《請整飭京畿治安並置巡防制度疏》第179章 四民說和請徵商稅第223章 《請設國子監武科疏》第294章 三合一疏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第115章 敕勒川上的板升城第320章 必須要出重拳第158章 經天緯地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第199章 九卿廷辯第205章 《請改貢例疏》第294章 三合一疏第172章 國之大事第92章 巡案人選(一更!)第77章 一錘定音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178章 國本第93章 張居正獨對(二更)第186章 逃不掉的李侍郎第198章 再下西洋之議第233章 《武監教育論奏議》第58章 斷章狗第207章 秀榮馬場第82章 代王第77章 一錘定音第156章 大婚第265章 海上京觀第66章 殃及池魚第148章 妖報風波(加更!)第56章 宰輔之才第55章 壓力怪第155章 九卿共議第226章 滾筒印刷機和未來的新軍官第121章 堂堂連載第139章 黃銅計劃!第23章 講學之風第318章 吃空餉的京營第125章 實學第312章 禮部本意是壞的第39章 支線任務第72章 內閣的眼藥第176章 靈濟宮大會開幕第43章 《請辦樂府新報疏》第204章 詐騙的朝鮮使臣第12章 第二次上疏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第8章 奸佞是我?第50章 辦報第54章 上秤千斤重
第248章 是時候出重拳了!第187章 甘蔗種植園的構想第71章 父母之愛兒第188章 給張居正的“禮物”第302章 檢閱三軍第301章 《請聖駕檢閱武監演武疏》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第130章第241章 系統發威,水淹皇陵第79章 靈活的祖訓第209章 萬騎叩邊!第151章 都有光明的未來第190章 但凡變法,必觸皇權第64章 邊關告急第122章 《興文教以隆聖治疏》第26章 紫色道具第221章 《請修長城並編練薊遼兵馬疏》第261章 義利之辯第200章 舌戰第298章 宗藩殖拓之始第52章 貢監第264章 雙道具,一紫一橙第170章 橙色道具記憶宮殿香囊第278章 蘇師傅,打起來了!第125章 實學第64章 邊關告急第258章 消息靈通人士透露第267章 再苦苦百姓第227章 做空,天可汗第197章 《請奏四方來朝疏》?第26章 紫色道具第124章 約稿高拱第141章 御史被打第288章 禮部辯禮第328章 司禮監掌印出缺第89章 兩級分化第18章 會館第234章 太子的南洋攻略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52章 貢監第218章 山東人的執念第184章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第10章 威望值的猜想第139章 黃銅計劃!第158章 經天緯地第162章 棱堡和火炮第222章 《附議遼督並請設通遼棱堡疏》第91章 上架感言第23章 講學之風第123章 丹術第256章 《請整飭京畿治安並置巡防制度疏》第179章 四民說和請徵商稅第223章 《請設國子監武科疏》第294章 三合一疏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第115章 敕勒川上的板升城第320章 必須要出重拳第158章 經天緯地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第199章 九卿廷辯第205章 《請改貢例疏》第294章 三合一疏第172章 國之大事第92章 巡案人選(一更!)第77章 一錘定音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178章 國本第93章 張居正獨對(二更)第186章 逃不掉的李侍郎第198章 再下西洋之議第233章 《武監教育論奏議》第58章 斷章狗第207章 秀榮馬場第82章 代王第77章 一錘定音第156章 大婚第265章 海上京觀第66章 殃及池魚第148章 妖報風波(加更!)第56章 宰輔之才第55章 壓力怪第155章 九卿共議第226章 滾筒印刷機和未來的新軍官第121章 堂堂連載第139章 黃銅計劃!第23章 講學之風第318章 吃空餉的京營第125章 實學第312章 禮部本意是壞的第39章 支線任務第72章 內閣的眼藥第176章 靈濟宮大會開幕第43章 《請辦樂府新報疏》第204章 詐騙的朝鮮使臣第12章 第二次上疏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第8章 奸佞是我?第50章 辦報第54章 上秤千斤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