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老朱家的微操之魂

實際上這封緊急邊情送到京師之前,戚繼光就已經預料到了。

這次搜套大獲成功,解決了河套地區的套虜威脅,身爲套虜宗主的俺達汗不可能沒有動靜。

但是接羔期是整個草原民族最脆弱的時候,俺答汗有心無力,只能坐視戚繼光掃蕩河套。

現在過了五月,牛馬都得到了春草的滋潤,俺答汗終於忍耐不住,決定攻打大同。

而俺答汗備戰的消息,早在半個月前戚繼光就已經偵察到了,他已經寫信和蘇澤討論過草原的局勢了。

當天晚上,戚繼光的使者吳惟忠,來到蘇澤的府上。

看着吳惟忠帶來的大箱子,蘇澤嘆息道:

“戚都司爲何要如此。”

吳惟忠有些尷尬,這是他在京師又一次碰壁了。

沒辦法,武人送禮就是這麼直接,但對於如今隆慶朝的高層來說,這麼直接的賄賂實在是太掉價了,吳惟忠這次送禮可以說是處處碰壁。

見到蘇澤也不肯收,吳惟忠倒是也不糾結,直接讓士兵將箱子擡了出去。

“戚都司上次給我寫信說了,東勝衛的籌建工作停了?”

吳惟忠就是專程來說明這件事的,他連忙說道:

“戚帥親自去東勝衛查看了,由於荒廢已久,東勝衛的殘城已經沒法使用了,需要重新築城。”

“大同衛距離東勝衛還是有一些距離的,募集人手準備材料都需要時間,還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畜力不足。”

蘇澤點點頭,畜力不足是大明的老問題了。

還是前面的問題,大明沒有唐代那樣優質的馬場,西北土地退化也讓這些地區沒辦法大規模養馬,整個國家的馬政越來越敗壞。

而大明內陸地區所養的馬,用來維持地方公務和驛站損耗都已經十分困難了。

爲此,朝廷連滇馬都瞄上了,積極開展西南茶馬互市。

可滇馬身材矮小,作爲運輸畜力還行,當做戰馬就實在是不合適了。

吳惟忠又說道:

“合格戰馬不足,戚帥已經準備實行青藤先生的車營之法了。”

蘇澤微微嘆息。

這個時代距離騎兵退場還有很長的距離,機動性最強的兵種依然是騎兵,沒有之一。

戚繼光當然知道騎兵的好處。

但是軍中缺馬,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

徐渭的車營之法,其實就在缺乏戰馬的情況,採取的一種被動戰術。

缺乏足夠的騎兵,所以需要用大車和火器掩護步兵。

車營的戰法在戰術上是先進的,但是在戰略上卻不如騎兵,這是一種結硬寨打呆仗的辦法。

所謂兵法大家,戚繼光當然明白這個道理,但是兵法大家都是能因地制宜的,沒有組建大規模騎兵的條件,也只能用車營了。

簡單的說,現在的情況就是,俺達汗準備南下報復,所以大同只能暫停了東勝衛的建設工作,縮回大同防禦。

對於這個結果,蘇澤也無可奈何。

現實不是遊戲,堡壘也不是點點鼠標就能造出來的。

北方的局勢已經糜爛了這麼久,朝廷一直都處於戰略收縮狀態,想要扭轉不是這麼容易的。

吳惟忠說道:

“這次俺答來犯,戚帥是很有信心的,夏季馬上就要到了,俺答部必定不能久戰。”

“只是戚帥擔心這次俺答進犯,又會因爲東勝衛的事情有所反覆。”

蘇澤點頭,戚繼光不是一般將領,他甚至比很多文官更懂大明。

這一次俺達汗起兵,一個口號是爲了河套地區的附庸部落報仇,而另外一個口號則是大明重建東勝衛的刺激。

俺達汗在這個時候興師動衆的起兵,政治恐嚇的意味大於實際動作。

對於草原民族來說,最好的騎兵時機永遠是秋季。

秋天的時候,是農耕民族是最忙碌的時候。

不僅僅如此,這個時候也是糧食儲備最多的時候,遊牧民族可以一邊搶一邊南下。

而現在地裡都是青苗,大明的百姓也是窮鬼,這時候就算是搶也搶不到東西。

所以戚繼光判斷,這次俺達汗還是政治恐嚇爲主。

當然,如果大明露出破綻,俺達汗也不介意搶劫一番,削弱一下大明的實力。

而以大明文官的尿性,俺達汗這麼一恐嚇,肯定很多人又要質疑復設東勝衛了。

到時候又會講什麼東勝衛設立無益,是邊軍爲了功勞輕開邊釁,復設東勝衛增加了百姓負擔之類的話。

“戚都司放心,復設東勝是閣部支持的事情,外臣的一點議論沒這麼容易動搖。”

“俺達汗興師動衆南下,這仗還是要打一把才行的。”

吳惟忠立刻說道:

“蘇翰林放心,戚帥早就就料到了俺答部的南下,早已經做好了戰備,這次定要讓俺答汗吃個苦頭。”

蘇澤對戚繼光當然放心,俺達汗的動作也在他的意料之中,送走了吳惟忠後,蘇澤對着徐渭說道:

“青藤先生,你願意去草原嗎?”

——

次日,蘇澤在辦公時間來到內閣,求見高拱。

高拱放下筆,在內閣偏廳見了蘇澤。

“往草原派遣使者?”

高拱皺眉,昨日軍情送入宮中,隆慶皇帝向入宮的內閣輔臣們詳細詢問了北境的情況。

很顯然,內閣已經預料到了,在得到俺答起兵的消息後,外朝文官會怎麼討論,所以內閣才覲見皇帝,提前打好預防針。

只不過這一次的預防針效果,似乎有些太好了一點?

高拱回憶起昨天面見皇帝時候的事情,隆慶皇帝似乎對俺答起兵,有些興奮?

高拱說道:

“今日外朝就有棄東勝之議了。”

這就是蘇澤所意料的那樣,文官集團的保守性,就是這麼逆天。

東漢因爲涼州羌亂的問題,羣臣多次提議直接放棄涼州,這就是歷史上的“棄涼之議。”

歷朝歷代都有這樣的睿智言論,按照他們的理論,戰略收縮到首都那就安全了。

復設東勝衛的好處內閣是能看到的,而戚繼光搜套大捷,也掃蕩了西北套虜的威脅,今年就是最好的時機。

如果因爲這件事就放棄設立東勝衛,那實在是太遺憾了。

蘇澤點頭說道:

“師相,現在不是打的時機,俺達汗也不是真的要打,此時遣使者去草原,穩住俺達汗,等東勝衛棱堡造好以後,俺答再攻就不是問題了。”

高拱點點頭,他也贊同蘇澤的說法,俺達汗這時候也不是真的要打。

但是作爲草原共主,小弟被欺負了,俺達汗也要做出姿態來。

蘇澤說道:“現在俺達汗不想打,但是到了秋天就不一定了,如果能派遣使團安撫住俺答人,利用這段時間將東勝衛棱堡修好,秋防就無虞了。”

高拱也被蘇澤說服了,他點頭說道:

“這倒是個辦法。”

既然雙方都想要在秋天打,那不如派遣使者和談拖到秋天再說。

高拱也接到了工部的消息,新爐鍊鋼的效果很好,如此一來,朝廷就可以直接在大同挖煤鑄炮了。

到了那個時候,俺達汗再來,就要撞上堅固的東勝衛棱堡和猛烈的火炮,明軍就可以用很小的代價贏下戰爭。

高拱又問道:

“這使團人選呢?”

蘇澤拱手說道:

“弟子以爲,王世貞可以擔當此任。”

王世貞?

高拱驚訝的看向蘇澤道:

“他行嗎?”

蘇澤說道:

“王弇州的父親精通軍務,歷任東南和薊遼軍鎮,王家有家學。”

高拱點頭,王世貞的父親王忬曾經官至兵部侍郎薊遼總督,嘉靖三十九年被嚴嵩父子陷害被殺。

王世貞父喪丁憂歸鄉。

這樣的家庭,王世貞從小也對軍務有所瞭解,只是他在文壇的名聲,蓋過了這些。

戚繼光也曾經在王忬麾下任職,王忬死後他還親自去弔唁,他對於王世貞也有所交往,對他的軍事能力也頗爲欣賞。

蘇澤又說道:

“王弇州名揚天下,就連草原上都在傳他的文章,俺達汗在板升收攏漢人,也有愛才的名聲,他是不會殺弇州先生的。”

高拱也點頭,外交這個工作就是這樣,名聲十分重要的。

外交官必須是威望高的人,最好是那種連敵國都敬重的人,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當然,外交官背後的國家實力更重要,弱國無外交是古今中外的通理。

高拱原則上算是同意了蘇澤的提議,他說道:

“你上個奏疏過來,到時候讓兵部議一下。”

緊接着高拱又看向蘇澤問道:

“你沒有和趙閣老說此事嗎?”

高拱突然提起趙貞吉,蘇澤連忙說道:

“師相,此等大事,弟子當然是和您商議,怎麼可能去找趙閣老呢。”

蘇澤似乎看到高拱圓臉上一閃而過的笑意,但是高拱又恢復了板正的表情說道:

“你也可以去和趙閣老說說,陛下很信任他在軍務上的進言。”

——

“出使草原?!”

沈一貫看向蘇澤,他沒想到蘇澤說的建功立業的機會,竟然是出使草原!

蘇澤說道:

“我已經上奏疏了,請遣使草原,止休兵戈。”

沈一貫疑惑的說道:

“子霖兄你不是一貫對草原強硬嗎?怎麼要在這個時候提議出使俺答?”

蘇澤說道:

“此時不是打仗的時機,草原那邊也知道,所以才需要使團。”

利用外交換取戰略上的主動權,這也不是什麼新套路了,沈一貫很快明白了蘇澤的意圖。

蘇澤說道:

“雖然我大明不想打,俺達也未必想打,但是戰場的事情說不清楚,出使草原也是九死一生的事情,肩吾兄如果不願意,我就不向師相推薦你了。”

沈一貫猶豫了。

看到羅萬化報館事業蒸蒸日上,前些日子開設報亭,僱傭報童賣報,又給《樂府新報》增加了一千多份的銷量。

除此之外,羅萬化編纂的《帝鑑圖說》已經上呈皇帝御覽,隆慶皇帝看完很是滿意,只等最後校對就可以完稿,成爲朱明皇室太子教育的皇家教材了。

甚至沈藻和王任重的緝私工作也幹得風生水起,京師盜版的風氣收斂了很多,士大夫都稱讚兩人是能臣幹吏。

這樣的同輩競爭下,沈一貫也感受到了壓力。

如今這個機會擺在面前,沈一貫咬牙說道:

“子霖兄,我先回家商議一下!”

蘇澤點點頭,出使是很有風險的事情,自然要好好考慮。

送走了沈一貫,蘇澤拿出【手提式大明朝廷】。

——【模擬開始】——

一天後,《遣派俺答使團疏》送到內閣,內閣都票擬同意,奏疏被送到皇宮。

隆慶皇帝對於你的奏疏並不滿意,搜套大捷後,皇帝認爲戚家軍戰鬥力強悍,可以一舉解決草原問題,留中了你的奏疏。

皇帝親自下令戚繼光迎戰,並且進行了詳細的軍事佈置。

多虧戚繼光臨陣指揮,這才穩定了局勢,沒有造成太大的損失,雙方罷兵休戰。

——【模擬結束】——

看到這個結果,蘇澤也只能苦笑。

你們老朱家是有微操傳統嗎?

搜套打了幾個窮鬼部落贏了,皇帝竟然這麼膨脹了?

也對,其實速敗論和速勝論都是一體兩面,實際上都是對軍事上外行,張沒有堅定的戰略主張,也無法準確評估雙方實力。

而且這些外行,也很容易從速敗論一下子滑到速勝論上去。

蘇澤前世不就是這樣,幾年前還在誇讚某國實力,只要動手對付中國,中國就一定會敗。

但突然之間論調就成了某國會迅速崩潰,霸權強國一天就要亡國了。

軍事上還是要實事求是,搜套打擊的是河套地區的俺達附屬部落,這些部落本來就是草原上混不下去了來河套討口子的,和俺答本部騎兵精銳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就連戚繼光都認爲應該依託東勝衛棱堡消耗俺答部的實力,等到平衡逆轉後再出擊,皇帝竟然立刻覺得自己行了?

不過老朱家皇帝似乎都喜歡玩這一套,而且還是越菜越愛玩,崇禎就很喜歡折騰軍事系統,最後折騰沒了。

還是要用威望值啊。

【是否使用100點威望值,保證奏疏被完全執行?】

【剩餘威望:204點。】

還好,隆慶皇帝還沒那麼膨脹,只要100點威望值就能改變想法。

蘇澤果斷選擇了“是”。

【叮!威望值已扣除,請宿主在現實中提交奏疏,模擬結算將在奏疏執行後進行!】

【剩餘威望點:104點。】

第307章 嚴打大案第315章 王玄策故事第258章 消息靈通人士透露第140章 盛世第99章 又升官了(八更)第178章 國本第277章 《釐正楚藩刑獄疏》第289章 太子教育第33章 第五疏,金瓶掣籤第148章 妖報風波(加更!)第110章 你還沒入閣吧?第265章 海上京觀第71章 父母之愛兒第77章 一錘定音第320章 必須要出重拳第248章 是時候出重拳了!第97章 國祚再加(六更)第105章 擴展的朋友圈(日更)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第215章 吏科試的構想第261章 義利之辯第314章 熱血難涼第116章 任務完成,紫色道具第230章 《詳議武監疏(改)》第21章 立儲之功第12章 第二次上疏第247章 這就是天朝!第201章 莫非王土第295章 金座玉佛第318章 吃空餉的京營第217章 《請開吏科試選才疏》第76章 閣部會議!第222章 《附議遼督並請設通遼棱堡疏》第122章 《興文教以隆聖治疏》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172章 國之大事第58章 斷章狗第114章 一不小心文抄了(加更)第327章 《乞允年老宮人恩養疏》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第313章 壞心辦好事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第322章 《聯名共議財政制度議》第253章 水毒病第45章 大鬧天宮第40章 欲買桂花同載酒第322章 《聯名共議財政制度議》第14章 《條陳國史三事疏》第207章 秀榮馬場第304章 鐵路第251章 欺天大案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113章 保守和進步第128章 模擬成功第30章 烏思藏爭貢第168章 傳承第269章 兩疏同上第265章 海上京觀第317章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疏》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177章 《請廢匠竈樂諸籍疏》第48章 流黜(加更!)第124章 約稿高拱第207章 秀榮馬場第200章 舌戰第326章 再補閣臣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119章 遼王覆滅第61章 讀者們(感謝大家支持)第272章 整頓學風第211章 升官正五品第305章 《請設鐵路公股募資修路疏》第32章 神劍出鞘第318章 吃空餉的京營第322章 《聯名共議財政制度議》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第4章 高拱第162章 棱堡和火炮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第25章 再升官第80章 暗流再起(加更)第27章 錢法不通第171章 老朱家的微操之魂第6章 畫餅第11章 風暴再起第9章 藍色道具第142章 都察院風暴第18章 會館第271章 李如鬆鬧課第95章 最終人選(四更)第214章 定海神針蘇澤第237章 下個目標工部第202章 衆望所歸的人選第175章 百戲會開幕!第211章 升官正五品第323章 掌印之爭,素來如此第147章 連上兩疏第183章 紅茶和白糖第168章 傳承第203章 《驛路改革疏》
第307章 嚴打大案第315章 王玄策故事第258章 消息靈通人士透露第140章 盛世第99章 又升官了(八更)第178章 國本第277章 《釐正楚藩刑獄疏》第289章 太子教育第33章 第五疏,金瓶掣籤第148章 妖報風波(加更!)第110章 你還沒入閣吧?第265章 海上京觀第71章 父母之愛兒第77章 一錘定音第320章 必須要出重拳第248章 是時候出重拳了!第97章 國祚再加(六更)第105章 擴展的朋友圈(日更)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第215章 吏科試的構想第261章 義利之辯第314章 熱血難涼第116章 任務完成,紫色道具第230章 《詳議武監疏(改)》第21章 立儲之功第12章 第二次上疏第247章 這就是天朝!第201章 莫非王土第295章 金座玉佛第318章 吃空餉的京營第217章 《請開吏科試選才疏》第76章 閣部會議!第222章 《附議遼督並請設通遼棱堡疏》第122章 《興文教以隆聖治疏》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172章 國之大事第58章 斷章狗第114章 一不小心文抄了(加更)第327章 《乞允年老宮人恩養疏》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第313章 壞心辦好事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第322章 《聯名共議財政制度議》第253章 水毒病第45章 大鬧天宮第40章 欲買桂花同載酒第322章 《聯名共議財政制度議》第14章 《條陳國史三事疏》第207章 秀榮馬場第304章 鐵路第251章 欺天大案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113章 保守和進步第128章 模擬成功第30章 烏思藏爭貢第168章 傳承第269章 兩疏同上第265章 海上京觀第317章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疏》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177章 《請廢匠竈樂諸籍疏》第48章 流黜(加更!)第124章 約稿高拱第207章 秀榮馬場第200章 舌戰第326章 再補閣臣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119章 遼王覆滅第61章 讀者們(感謝大家支持)第272章 整頓學風第211章 升官正五品第305章 《請設鐵路公股募資修路疏》第32章 神劍出鞘第318章 吃空餉的京營第322章 《聯名共議財政制度議》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第4章 高拱第162章 棱堡和火炮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第25章 再升官第80章 暗流再起(加更)第27章 錢法不通第171章 老朱家的微操之魂第6章 畫餅第11章 風暴再起第9章 藍色道具第142章 都察院風暴第18章 會館第271章 李如鬆鬧課第95章 最終人選(四更)第214章 定海神針蘇澤第237章 下個目標工部第202章 衆望所歸的人選第175章 百戲會開幕!第211章 升官正五品第323章 掌印之爭,素來如此第147章 連上兩疏第183章 紅茶和白糖第168章 傳承第203章 《驛路改革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