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公私

第78章 公私

“雷尚書?”

叫住蘇澤的,正是工部尚書雷禮。

雷禮身材矮小,如果不是一身硃紅色的官袍,就是一個平平無奇的小老頭。

但是身爲執掌工部的一部之長,沒人會等閒看待雷禮,蘇澤恭敬行禮。

雷禮用一口濃重的江西口音說道:

“子霖在《樂府新報》上刊登的那個實驗,老夫命人在工部做了,木球鐵球確實同時落地,老夫思考了良久,均不得法,何解?”

包括趙貞吉在內,幾個步伐慢的閣部重臣也豎起耳朵,想要聽蘇澤怎麼解釋。

蘇澤也沒想到,自己在《樂府新報》上刊登的實驗,這麼快就有人去驗證了,而且還是雷禮這位工部尚書。

咱們大明工部的工作不飽和啊!

但這也正是蘇澤在《樂府新報》上連續刊登這些科學實驗的目的。

他說道:

“回雷尚書的話,《墨經》有云,‘力,行之所以奮也’。木球鐵球下墜,皆因有力而驅之。”

雷禮連連點頭,他是營造過三大殿的工部尚書,本身也精通於營造之術,對於力是太瞭解了!

蘇澤指着地面說道:

“而人能腳踏實地,蓋因大地有力吸之,萬物皆受重力牽引,如同稚子撲向娘懷,木球鐵球蓋因此力而墜也。”

聽到這裡,趙貞吉也跟着點頭,顯然蘇澤這一套重力說,和他信奉的泰州王學思辨有些類似了。

蘇澤接着說道:

“萬物皆有重力,但是物重則力沉。”

雷禮也點頭,這個道理也很容易理解。

蘇澤又說道:

“鐵球力沉,但鐵球質重。木球力輕,但是木球質輕,力均則速同也。”

雷禮捻鬚的手忽然頓住,他想起工部營造時運料車馬常因載重不同而速度各異。

蘇澤這個例子,等於是鐵球重但是重力大,木球輕但是重力小,所以兩者的加速相當,最後就能同時落地。

他渾濁的眸子驀然清亮:“子霖是說,無論鐵木輕重,所承之力與自身質料相稱,故墜落之速竟能一致?“

果然是有過豐富工程實踐經驗的工程大佬,蘇澤一點就透。

就在這個時候,趙貞吉又問道:

“那日老夫在家中習字,紙筆同時打翻跌落,按照你的說法,應該是同時墜地,爲何是筆先落地呢?”

蘇澤看向趙貞吉,原來趙閣老你也偷偷在家做了實驗啊!

蘇澤立刻說道:

“因爲風阻。”

“風阻?”

“天地有氣而生,萬物置於氣中,如在水中,自有託舉之力。”

“鐵球木球質重,則風阻甚微而無礙,但對於紙而言,風阻就如同舟行水中,故要比筆更緩落地。”

蘇澤一呼袖子,就看到官袍的袖子隨着空阻而動,趙貞吉立刻明白了蘇澤的意思。

在場的大佬們滿意的點頭,雖然蘇澤只是從概念上做了解釋,但是其中包含的道理還是很有意思的。 對於雷禮來說,重力之說也讓他很有興趣,後世土木工程最重要的就是受力分析,顯然他也從蘇澤這裡得到了靈感。

但是讓蘇澤失望的是,高拱張居正似乎對蘇澤這一套學問並不感興趣,他們在閣部會議散會後匆忙離去了。

蘇澤稍稍有些遺憾,又少了一次在閣老面前刷存在感的機會。

蘇澤雖然擁有出入高拱家的權限,但是蘇澤卻不想和舔狗一樣日日上門。

這一方面是,蘇澤在前世就不願意做這樣的事情,本能的對這種走關係有些牴觸。

另一方面是,大明朝其實對這種陰結黨羽的事情,其實還是很忌諱的。

普通官員可以無底線的投靠閣老,但是蘇澤是翰林官,是被視作未來宰輔的人,如果無底線的靠攏高拱,會被羣臣所輕視,甚至高拱也會看不起他。

在公事上迎合高拱,可以說是“公黨”,是因爲政見和高拱相合所以才一起。

但沒事上門獻殷情,那就是私黨了,一旦高拱倒臺,那就是清算的對象。

既然這次刷不到好感,蘇澤也着急不得,反正這兩位只要你好好做事,他們總會賞識你的。

——

閣部會議結束後,吏部和兵部迅速擬定了推舉的官員名單。

譚綸調任薊遼總督,加兵部侍郎,這樣級別的大臣經過吏部推舉後,又通過了內閣廷推,送到了隆慶皇帝面前。

隆慶皇帝硃筆一揮,就標誌了差點被清算的胡宗憲舊部譚綸,重新得到了朝廷重用。

兩廣總督雖然也是總督,明代總督職銜,素來都是以九邊爲重的。

而且加兵部侍郎銜,就是很明顯的升遷信號,如果譚綸在薊遼總督任上做得好,那就是有機會問鼎兵部尚書這個位置的。

戚繼光這個宣大總兵的任命就要簡單多了,兵部武選司推舉,經過內閣票擬送到皇帝御案上,司禮監用印就算是完成了任命,正式調遣福建總兵戚繼光北上。

——

“姐姐!姐夫!”

京師城外的漕運碼頭上,一個年輕人正對着申時行招手。

申時行身穿便裝,攜着妻子吳氏,帶着一幫家丁站在碼頭岸上。

漕船上的老船伕一把將繩子拋到了岸上,岸邊的縴夫則拉着船繩將這艘漕船拉到了岸邊,一個身穿錦袍的年輕讀書人跳上了岸。

這個年輕人,正是申時行的小舅子,太倉吳氏的公子吳佑寧。

申時行的妻子吳氏一向疼愛這個幼弟,見到他經歷風霜的樣子,有些心疼弟弟的說道:

“都怪你姐夫,非要讓你在京師科考,這一路上辛苦了吧?”

申時行一臉苦笑,蘇州府的鄉試是個什麼地獄難度,他這個狀元自然是知道的。

自家小舅子是什麼水平,想要在地獄難度的蘇州府鄉試中個舉人都難。

要不是自己疏通關係,吳佑寧哪有機會入監國子監,參加順天府的鄉試。

不過吳佑寧還是明白事理的,他連忙對姐姐說道:

“這次可是姐夫幫了大忙,弟弟才能入京備考,多謝姐夫了!”

吳佑寧恭恭敬敬行禮,自己出門前爹千叮萬囑,自己這位姐丈前途遠大,日後吳家的前途大概是靠着他了,自然不敢有絲毫怠慢。

申時行倒是對這個小舅子甚是滿意,吳縣吳氏雖然不是鉅富,但也是蘇州府內有名的豪紳,出身這樣的家族不染上惡習,還能用心備考科舉,這說明吳家的家風還是正的。

這時候,一個明眸皓齒的書童也從船上跳下來,申時行和吳氏見到這個書童,臉色立刻難看了起來。

(本章完)

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180章 悄悄升官了第202章 衆望所歸的人選第198章 再下西洋之議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310章 高拱的前置任務第265章 海上京觀第280章 節省威望點的新用法第198章 再下西洋之議第266章 戰績可查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62章 俺答入寇第261章 義利之辯第128章 模擬成功第316章 報道引起的科道風暴第100章 高拱鋪路(九更)第264章 雙道具,一紫一橙第190章 但凡變法,必觸皇權第329章 看茶,上好茶第78章 公私第148章 妖報風波(加更!)第170章 橙色道具記憶宮殿香囊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第167章 貢使入京師第165章 統計學魅力時刻第19章 第四封奏疏第119章 遼王覆滅第220章 《駁瘧病瘴氣論》第193章 再用【事後畫冊】第279章 《大爭之世論》第181章 上任山東清吏司員外郎第18章 會館第158章 經天緯地第196章 期貨,糧食和酒第16章 立人設第326章 再補閣臣第290章 學歷貶值的憂慮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第162章 棱堡和火炮第82章 代王第14章 《條陳國史三事疏》第257章 通政司怪談其四第119章 遼王覆滅第168章 傳承第229章 堂辯羣臣!第328章 司禮監掌印出缺第187章 甘蔗種植園的構想第96章 三策(五更)第324章 兩位兄臺可是害苦了我第200章 舌戰第82章 代王第3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155章 九卿共議第243章 水晶宮博覽會第219章 奎寧,紅薯和玻璃第315章 王玄策故事第209章 萬騎叩邊!第42章 經筵第263章 天下第一巡撫?第314章 熱血難涼第156章 大婚第20章 《請修帝鑑圖說疏》第19章 第四封奏疏第225章 請設武監遺表第230章 《詳議武監疏(改)》第135章 聖人無名第123章 丹術第189章 戶部紅人蘇子霖第17章 威望增加第70章 倦鬼之說第291章 選官大計第121章 堂堂連載第238章 蘇北灌溉總渠第222章 《附議遼督並請設通遼棱堡疏》第64章 邊關告急第232章 德育論和智育論第166章 《請開埠直沽疏》第193章 再用【事後畫冊】第120章 國祚不變第131章 莫須有第138章 送給張居正的大禮第110章 你還沒入閣吧?第248章 是時候出重拳了!第308章 一日破案第72章 內閣的眼藥第40章 欲買桂花同載酒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211章 升官正五品第14章 《條陳國史三事疏》第264章 雙道具,一紫一橙第127章 報紙論戰!第315章 王玄策故事第148章 妖報風波(加更!)第174章 【記憶宮殿香囊】的用法第222章 《附議遼督並請設通遼棱堡疏》第75章 引子第264章 雙道具,一紫一橙第78章 公私第186章 逃不掉的李侍郎第326章 再補閣臣
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180章 悄悄升官了第202章 衆望所歸的人選第198章 再下西洋之議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310章 高拱的前置任務第265章 海上京觀第280章 節省威望點的新用法第198章 再下西洋之議第266章 戰績可查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62章 俺答入寇第261章 義利之辯第128章 模擬成功第316章 報道引起的科道風暴第100章 高拱鋪路(九更)第264章 雙道具,一紫一橙第190章 但凡變法,必觸皇權第329章 看茶,上好茶第78章 公私第148章 妖報風波(加更!)第170章 橙色道具記憶宮殿香囊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第167章 貢使入京師第165章 統計學魅力時刻第19章 第四封奏疏第119章 遼王覆滅第220章 《駁瘧病瘴氣論》第193章 再用【事後畫冊】第279章 《大爭之世論》第181章 上任山東清吏司員外郎第18章 會館第158章 經天緯地第196章 期貨,糧食和酒第16章 立人設第326章 再補閣臣第290章 學歷貶值的憂慮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第162章 棱堡和火炮第82章 代王第14章 《條陳國史三事疏》第257章 通政司怪談其四第119章 遼王覆滅第168章 傳承第229章 堂辯羣臣!第328章 司禮監掌印出缺第187章 甘蔗種植園的構想第96章 三策(五更)第324章 兩位兄臺可是害苦了我第200章 舌戰第82章 代王第3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155章 九卿共議第243章 水晶宮博覽會第219章 奎寧,紅薯和玻璃第315章 王玄策故事第209章 萬騎叩邊!第42章 經筵第263章 天下第一巡撫?第314章 熱血難涼第156章 大婚第20章 《請修帝鑑圖說疏》第19章 第四封奏疏第225章 請設武監遺表第230章 《詳議武監疏(改)》第135章 聖人無名第123章 丹術第189章 戶部紅人蘇子霖第17章 威望增加第70章 倦鬼之說第291章 選官大計第121章 堂堂連載第238章 蘇北灌溉總渠第222章 《附議遼督並請設通遼棱堡疏》第64章 邊關告急第232章 德育論和智育論第166章 《請開埠直沽疏》第193章 再用【事後畫冊】第120章 國祚不變第131章 莫須有第138章 送給張居正的大禮第110章 你還沒入閣吧?第248章 是時候出重拳了!第308章 一日破案第72章 內閣的眼藥第40章 欲買桂花同載酒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211章 升官正五品第14章 《條陳國史三事疏》第264章 雙道具,一紫一橙第127章 報紙論戰!第315章 王玄策故事第148章 妖報風波(加更!)第174章 【記憶宮殿香囊】的用法第222章 《附議遼督並請設通遼棱堡疏》第75章 引子第264章 雙道具,一紫一橙第78章 公私第186章 逃不掉的李侍郎第326章 再補閣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