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兩位兄臺可是害苦了我

小胖鈞說的事情,是上個月制酸工廠發生的爆炸。

工業制鹼法的出現,讓礬油(硫酸)的需求大增,影響到了東宮的醬油工廠。

於是朱翊鈞發出懸賞,嘗試人工制酸。

一個名叫陶觀的方士接了榜,給出了製造礬油的辦法。

這個陶觀給出的方法,在玻璃瓶中點燃硝石和硫磺,再加水獲得硫酸。

但是這個方法同樣也有問題,就是太容易爆炸了。

硝石加硫酸,再加木炭就是火藥了。

上個月的時候,制酸工廠發生爆炸,萬幸沒有出人命,但是依然有兩名工匠受傷。

而整個制酸工廠也停工了半個月,造成了不小的經濟損失。

小胖鈞又讓陶觀改進,但是陶觀折騰了幾天,都沒有好的辦法。

於是小胖鈞又求到了蘇澤頭上。

蘇澤思考了一下,還是反應容器的問題。

玻璃能耐受強酸,但是容易爆炸,這才導致了這次的事故。

既然這樣,那在一個堅固的,不與強酸反應的容器裡進行反應就行了。

結果就呼之欲出了,如今大明能夠大規模提取冶煉製造的金屬,又不和硫酸鹽酸反應的金屬,就只有鉛了。

蘇澤又請來了工部的匠人,製造出了反應的鉛室,果然成功製作出了硫酸。

聽完了蘇澤的辦法,小胖鈞被一堆化學名詞搞得頭疼,他又喊來了陶觀來聽課。

陶觀聽完了蘇澤的辦法,頓時兩眼放光,他看向蘇澤問道:

“蘇翰林,您是怎麼知道,鉛不與礬油交泰的?”

“交泰?”

陶觀說道:

“丹書上所云,兩物相合名曰交泰。”

原來是化合的意思啊。

蘇澤一時之間,都不知道要從哪裡開始。

這要怎麼解釋,難道從化學反應開始嗎?

陶觀看到蘇澤面色有異,連忙說道:

“在下冒昧了,世人都說蘇翰林有不傳天書,在下不應該打聽這些事情的。”

“天書?”

小胖鈞在一旁說道:

“是啊是啊,民間都說蘇師傅有天書,所以才能通博萬物的。”

蘇澤笑了笑說道:

“殿下也信這個?”

小胖鈞想了想說道:

“孤本來是不信的,但是蘇師傅能解決礬油的問題,孤差不多要信了。”

蘇澤說道:

“哪裡有什麼天書,這一切不過是實學而已。”

陶觀驚道:“實學?實學還能窮究陰陽之理?”

蘇澤突然想到了什麼,他看向陶觀,聽太子說過幾次這個方士,他倒是個奇妙的人。

陶觀是按照家傳道書學習的方術,但是他對於那些長生不老的仙丹沒有興趣,他想要研究的是點石成金之術。

他成年以後,就耗盡家財,試圖研究鍊金術。

結果是陶觀幾近破產,只能來到京師尋找生計。

然後就揭了太子的榜文,解決了制酸的問題。

蘇澤思考起來,也許這個陶觀,可以成爲近代化學的奠基者。

從鍊金術到化學,有兩步是最重要的。

第一步是定量分析。

原時空,法國科學家拉瓦錫研究燃燒,發現了氧氣的存在,又通過定量分析推導出了兩份氫氣和一份氧氣能化合成水。

從此以後,數學成了化學研究的工具,有了定量研究,化學不再是神秘學而是有了科學的方法。

第二步則是要統一化學的語言。

任何一門學科需要發展,都需要交流。

而能夠進行交流的前提,就是“書同文”。

現在大明的化學還處於“煉丹術”時代,而丹方中對於各種物質的描述都不一樣。

比如硫酸叫做礬油,綠礬,礬精,膽精,這些名字會讓基本的交流沒辦法進行。

原時空同樣是拉瓦錫解決了這個問題,他提出規範的化學命名法,寫了一本《化學基本論述》,對已知的化學物質進行了分類,提出了統一的命名規則。

酸、鹼這些命名規則,就是拉瓦錫提出來的。

蘇澤看向陶觀,覺得可以引導他做這兩件事。

至於蘇澤爲什麼自己不做,一是因爲他自己沒時間,二是因爲他和這些方士圈子不熟,在圈子也沒有影響力,不可能和這些方士交流。

於是蘇澤又在東宮上了一節化學啓蒙課。

聽完之後,陶觀全身顫抖,對蘇澤更是佩服到五體投地。

緊接着他又用熾熱的看向太子朱翊鈞。

剛剛蘇澤所說的,前一項是萬物轉化之術的精義!

他原本也有些算學基礎,聽完蘇澤的話他決定去好好研究算學,將蘇澤說的“定量分析”,引入到自己的鍊金實驗中去。

而蘇澤後一件事,讓陶觀更興奮了。

蘇澤說的,要統一所有的丹方,梳理物質和物質反應的結果,並且對物質進行分類,這不就是編纂一份“丹經”嗎?

如果自己真的能完成,那豈不是要成爲青史留名的大方士?

當然,這件事需要貴人資助才能完成,要知道這些實驗可是很耗錢的。

而眼前的太子,不就是最好的資助者嗎?

果不其然,小胖鈞點頭說道:

“既然如此,那本太子就資助陶仙師了。”

陶觀激動到發抖,對着小胖鈞就要拜。

但是朱翊鈞說道:

“但是本宮的資助也不是直接出的。”

“?”

“陶仙師你按照蘇師傅的辦法,先將新的礬油工廠建造出來,這工廠由本太子出資,所得利潤分你三成,用來資助你的實驗。”

陶觀聽完太子說的辦法,也覺得這個辦法十分可行,他向小胖鈞立下了軍令狀,就匆忙出去籌辦鉛室制酸的工廠去了。

等陶觀走後,太子看向蘇澤問道:

“蘇師傅,本太子的辦法如何?”

蘇澤點頭:

“用分紅激勵來資助陶方士,能讓他用心在礬油工廠上,解決太子礬油短缺的難題,確實是好辦法。”

朱翊鈞得意洋洋的說道:

“孤可是好好研究了蘇師傅的‘義利之辯’。”

“哦?太子有什麼心得嗎?”

朱翊鈞說道:

“馭下之術,也要利義兼顧,但如果只談利不談義,那手下會因爲利來,又因爲利去。”

“如果只談義不談利,那籠絡的就是空談之輩,阿諛之徒。”

蘇澤滿意的點頭說道:“殿下能有這樣的認識,我大明就能盛業永隆了!”

——

蘇澤不知道大明能不能盛業永隆,反正在他知道大明國祚減了。

【《聯名共議財政制度議》通過,國政協商制度登上歷史舞臺。】

【國政會議,原本只是財政審議的制度,最終成爲影響大明政治的重要制度。】

【越來越多的階層,要求加入到國政會議中,爭奪自己的利益,爲此爆發了激烈的鬥爭。】

【國祚-2。】

【威望+500。】

【剩餘威望:820。】

看到這裡,蘇澤想到的是我大明也要有自己的三級會議?

蘇澤也不知道系統的國祚到底是推演還是預言,不過距離這國祚的終點還很遠,自己也不用操心到那個時候。

接下來蘇澤在詹事府內躲清靜,抽空就去給小胖鈞講講課。

但是京師的風雲動盪,雖然蘇澤躲在詹事府內,依然聽到了不少風聲。

首先是京營的處置問題。

這麼多京營軍官,如果遲遲不處置他們,會引起京師的混亂。

兵部尚書曹邦輔上書,提出了一個相當寬厚的處理意見。

涉及叛亂的京營軍官自然罪無可恕,按照大明律處理,該殺頭的殺頭,該流放的流放。

沒有參與到叛亂,但是侵佔京營田產,冒領軍餉的纔是大多數。

對於這些軍官,曹邦輔的意見要求這些軍官交出從皇帝登基以來,所侵佔的軍餉。

能夠上交的,降級任用繼續留在京營。

如果不能限期上交的,朝廷就會抄沒家產革職爲兵。

曹邦輔這個方案得到了內閣的肯定,隆慶皇帝硃筆批准了。

兵部真是好算計啊。

這樣一來,又回收了虧空,同時又空出了職位。

這麼多京營軍職的空缺,兵部手裡的職權又大了不少。

而這個處理結果,也沒有把人逼到絕路,只追繳到隆慶皇帝登基前,這也算是皇帝的恩典。

蘇澤估計大部分的京營軍官都能交足。

民間對於這個處理結果並不滿意,認爲是兵部輕縱了這些軍官。

但是蘇澤明白兵部的想法還求穩。

京營不能成事,但是這麼多人口,他們的社會關係加起來,可不是簡單的問題。

這些京營造反不行,落草爲寇還是可以的。

最後頭疼的還是朝廷。

降低他們的待遇,又給他們一條生路,以後再慢慢解決。

反正京營已經失去了話語權,接下來是分批裁撤還是轉爲民籍,這些都是兵部的一本奏議的事情。

京營處理完畢,果然京師人心大安。

幾個和京營有關的武監生,也終於安心下來,重新開始日常學習操練。

但是蘇澤沒有找事,事情卻找上門來。

三月十日,沈一貫和申時行來到詹事府,先蘇澤送來了一份預算案。

“這是?”

沈一貫拿着奏疏說道:

“子霖兄,這是京師五品以上,五十名官員聯署的預算案,我們想要請你署名。”

“這麼多?”

之前吏部也統計了,在京官員中,五品以上的官員,文官差不多是四百人的規模,武官和勳戚差不多有兩百人。

武勳這些日子都在串聯上書,他們支持將這一百萬預算,全部用在編練京營新軍上。

所以武勳的兩百人,不可能出現在文官的聯名奏疏上。

五十人,就是在京中高級官員的八分之一,無論怎麼算,這也是一股相當大的政治力量了。

這份奏疏送上去,其他人都會考慮這份奏疏中的意見。

否則有這麼五十個人反對,什麼預算最後也很難推進下去。

蘇澤沒有看具體的預算分配,而是翻到最後。

整個奏疏最後,就是聯名官員的簽名。

這些官員都寫上了自己的官職和姓名,並且改了自己的印章。

“都是四品以下官員?”

蘇澤疑惑的看向沈一貫。

蘇澤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名字,比如工部郎中傅順和萬敬,還有國子監司業沈鯉。

自然也有申時行和沈一貫的簽名。

申時行說道:“這是肩吾兄的想法,這朝廷的銀子怎麼用,其實更要聽聽辦事官員的想法。”

“所以我們拜訪了六部九卿衙門的各司主官,聽了他們的意見,弄出了這份預算案。”

“雖然人多,但是肩吾兄說還需要有一個有分量的簽名,所以我們就找到子霖兄。”

蘇澤剛剛得罪了張居正,本來想要在這次預算分配上避嫌,卻沒想到又被沈一貫和申時行找上門來。

這不是要對着戶部懟臉輸出?

還有你申時行是什麼意思?你不是張閣老的人?

但在兩位好友的熱切目光下,蘇澤看向了這份預算案。

簡單看完,蘇澤終於知道,爲什麼這份預算案能得到京師五十多名五品以上官員的支持了。

這是一份“面面俱到”的預算案。

一百萬節省下來的銀元,分別投入到軍事、吏治、民生、水利、教育等多個領域,幾乎是每個領域都照顧到了。

比如軍事上,預算案也是支持組建京師新軍的,但是京師新軍的預算砍到了四十萬銀元的規模。

就是這四十萬銀元,還有一部分投入到了武器生產,火藥廠鳥銃廠擴產上,又分了十萬銀元給水師,用來水師建設和在濟州島上建立軍港。

民生上再投入了一筆資金,設立更多的水泥廠,加快新式土樓的建設,並且修整京師的主幹道。

水利上的投資比較保守,主要還是因爲冬季已經過了,不適宜開展大型水利工程,所以這些銀元都用在加固水壩防汛上。

吏治改革也分到了一筆銀元,用來將吏科培訓班從國子監內獨立出來,招募固定的老師授課。

甚至這份預算案,連報社、巡捕營這類的機構都照顧到了。

比如拿出五千銀元,仿效華陽獎設立獎項,用來獎勵寫出優秀新聞的編輯和採風使。

巡捕營也設立同樣的獎項,用來嘉獎優秀的巡捕。

蘇澤放下這份預算案,這份預算可以說是面面俱到,這也不由他不簽名了。

蘇澤只能提起筆,嘆息道:

“兩位兄臺可是害苦了我。”

第139章 黃銅計劃!第261章 義利之辯第78章 公私第81章 清田第52章 貢監第57章 思退第310章 高拱的前置任務第87章 齊發力第55章 壓力怪第327章 《乞允年老宮人恩養疏》第145章 治河專家第100章 高拱鋪路(九更)第5章 何爲祖宗法?第207章 秀榮馬場第86章 【事後畫冊】第180章 悄悄升官了第167章 貢使入京師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295章 金座玉佛第206章 得罪了大銀臺還想跑?第312章 禮部本意是壞的第143章 國祚加五第283章 羊吃人第184章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第11章 風暴再起第274章 “排隊槍斃”第83章 親親尊尊第55章 壓力怪第223章 《請設國子監武科疏》第310章 高拱的前置任務第293章 《疏通舉人銓政壅滯疏》第194章 《恭陳清釐財用以昭聖治疏》第30章 烏思藏爭貢第112章 塗色遊戲第35章 馮保第191章 共議的威力第126章 蜂窩煤和醬油第77章 一錘定音第63章 車營之法第275章 楚宗案第102章 皇太子追更(一更)第28章 徐階罷相第192章 下次一定還幹第127章 報紙論戰!第98章 捷報(七更)第170章 橙色道具記憶宮殿香囊第267章 再苦苦百姓第241章 系統發威,水淹皇陵第151章 都有光明的未來第55章 壓力怪第59章 日用之道?第275章 楚宗案第308章 一日破案第197章 《請奏四方來朝疏》?第191章 共議的威力第240章 不裝了,蘇澤出手第108章 《請開登萊通商疏》!(加更!)第58章 斷章狗第45章 大鬧天宮第268章 神劍再斬妖第238章 蘇北灌溉總渠第7章 張居正不報隔夜仇第38章 徐文長第128章 模擬成功第200章 舌戰第57章 思退第280章 節省威望點的新用法第148章 妖報風波(加更!)第306章 通政司怪談其五第299章 化學染料第140章 盛世第168章 傳承第207章 秀榮馬場第151章 都有光明的未來第86章 【事後畫冊】第305章 《請設鐵路公股募資修路疏》第180章 悄悄升官了第24章 徐階思退第188章 給張居正的“禮物”第52章 貢監第329章 看茶,上好茶第109章 奏疏執行(4k)第270章 曲阜縣令的最佳人選第60章 物價指數(加更加更)第253章 水毒病第19章 第四封奏疏第38章 徐文長第20章 《請修帝鑑圖說疏》第229章 堂辯羣臣!第217章 《請開吏科試選才疏》第142章 都察院風暴第313章 壞心辦好事第308章 一日破案第132章 《請稽查章奏隨事考成疏》第167章 貢使入京師第63章 車營之法第263章 天下第一巡撫?第141章 御史被打第193章 再用【事後畫冊】
第139章 黃銅計劃!第261章 義利之辯第78章 公私第81章 清田第52章 貢監第57章 思退第310章 高拱的前置任務第87章 齊發力第55章 壓力怪第327章 《乞允年老宮人恩養疏》第145章 治河專家第100章 高拱鋪路(九更)第5章 何爲祖宗法?第207章 秀榮馬場第86章 【事後畫冊】第180章 悄悄升官了第167章 貢使入京師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295章 金座玉佛第206章 得罪了大銀臺還想跑?第312章 禮部本意是壞的第143章 國祚加五第283章 羊吃人第184章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第11章 風暴再起第274章 “排隊槍斃”第83章 親親尊尊第55章 壓力怪第223章 《請設國子監武科疏》第310章 高拱的前置任務第293章 《疏通舉人銓政壅滯疏》第194章 《恭陳清釐財用以昭聖治疏》第30章 烏思藏爭貢第112章 塗色遊戲第35章 馮保第191章 共議的威力第126章 蜂窩煤和醬油第77章 一錘定音第63章 車營之法第275章 楚宗案第102章 皇太子追更(一更)第28章 徐階罷相第192章 下次一定還幹第127章 報紙論戰!第98章 捷報(七更)第170章 橙色道具記憶宮殿香囊第267章 再苦苦百姓第241章 系統發威,水淹皇陵第151章 都有光明的未來第55章 壓力怪第59章 日用之道?第275章 楚宗案第308章 一日破案第197章 《請奏四方來朝疏》?第191章 共議的威力第240章 不裝了,蘇澤出手第108章 《請開登萊通商疏》!(加更!)第58章 斷章狗第45章 大鬧天宮第268章 神劍再斬妖第238章 蘇北灌溉總渠第7章 張居正不報隔夜仇第38章 徐文長第128章 模擬成功第200章 舌戰第57章 思退第280章 節省威望點的新用法第148章 妖報風波(加更!)第306章 通政司怪談其五第299章 化學染料第140章 盛世第168章 傳承第207章 秀榮馬場第151章 都有光明的未來第86章 【事後畫冊】第305章 《請設鐵路公股募資修路疏》第180章 悄悄升官了第24章 徐階思退第188章 給張居正的“禮物”第52章 貢監第329章 看茶,上好茶第109章 奏疏執行(4k)第270章 曲阜縣令的最佳人選第60章 物價指數(加更加更)第253章 水毒病第19章 第四封奏疏第38章 徐文長第20章 《請修帝鑑圖說疏》第229章 堂辯羣臣!第217章 《請開吏科試選才疏》第142章 都察院風暴第313章 壞心辦好事第308章 一日破案第132章 《請稽查章奏隨事考成疏》第167章 貢使入京師第63章 車營之法第263章 天下第一巡撫?第141章 御史被打第193章 再用【事後畫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