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三策(五更)

第96章 三策(五更)

蘇澤說道:“臣以爲,代藩僭越宗法久矣!襲殺宗親則悖人倫,盤剝邊民則失民心,侵吞軍屯則壞國本,勘罪當除!”

蘇澤說這話的時候,皇帝連同衆內閣大臣都點頭。

其實大明的藩王是什麼樣子,皇帝和內閣都是清楚的。

不用派王用汲,朱儁棠敲登聞鼓告狀,已經說明問題了。

派遣王用汲去大同,不過是明正視聽,也就是走個過程罷了。

蘇澤接着說道:

“朝廷以厚祿供養宗室,每年還有宗親餓死,代藩宗親苦代王久矣!”

“今代王以罪除,爲代藩宗親生計,今當循古制,按宗親等秩分授職田,使其耕讀傳家。”

“授田後,朝廷不再賜祿米,允許代藩宗親行四民之業。”

蘇澤這句話說完,隆慶皇帝看向他問道:

“一次授田,不再給祿米?”

蘇澤點頭,如果只是革除代王,代藩的這些宗室依然需要朝廷供養。

其實山西的中低級宗室,已經和百姓沒什麼區別了。

名義上的祿米經常被剋扣,又有禁令不允許從事四民之業,甚至要比一些富農日子過的還慘。

就比如朱儁棠,他明明有參加科舉的能力,他父親卻要賄賂代王府的管事,才“恩准”讓他參加科舉。

然後又被代王迫害,剝奪了他科舉的資格。

蘇澤提出的解決辦法,就是授予他們相應的“職田”,但是以後朝廷就不再發放祿米,相當於後世的“買斷工齡”。

隆慶皇帝看向自己的內閣輔臣問道:

“諸位愛卿覺得可行嗎?”

還是張居正站出來說道:

“陛下,代藩宗親遠近親疏計有千戶,以平均授田五十畝計,以弘治年代王府產兩萬頃計,可厚祿宗室。”

張居正這是幫着蘇澤說話,代王府在弘治年間的合法土地就有兩萬頃,給這些窮宗室分田,一戶五十畝,也是綽綽有餘。

要知道如今北方的普通農戶,一戶能有十五畝土地的都算是比較富庶的。

一戶宗室授田五十畝,交給他們自己打理,或者租給佃農,都比現在快要餓死的祿米制度要好。

趙貞吉開口問道:

“日後大同的新增宗室如何算?”

蘇澤笑着說道:

“普通百姓家中添丁如何算,已經授田的宗室就如何算,父死子繼就是了。”

趙貞吉不再說話,隆慶皇帝徹底明白了蘇澤的意思了,就是一次性買斷,用“開宗禁”的名義,解除大同宗室的禁令,但是也不再給他們宗室特權。

一時之間,皇帝又猶豫起來,他決定還是挑選一個不太敏感的話題問道:

“那復邊屯呢?”

“復邊屯,就是清退代王府和其他地方豪族侵佔的軍屯土地,歸於衛所。”

這倒是老生常談了,清軍清田就是做的這檔子事情,隆慶皇帝鬆了一口氣。

沒想到蘇澤說道:

“邊衛疲敝,大同衛所兵籍現存七千,實丁不足三千,臣以爲應該募流民充盈衛所後,再以百戶千戶結爲村社,分田到戶,以爲軍屯。”

又是分田?

這次四位閣老的眉頭都皺起來。

還是最熟悉軍事的趙貞吉問道:

“和九邊衛所有何不同?”

蘇澤說道:

“軍衛所產軍糧,專司邊軍用糧,徵數要比民田多。” “但是大同所產,專司大同,無解運之耗。”

“南兵北上後,大同衛軍戶不出塞,不遠戍,只在秋後一訓,僅以守城徵召。”

這下子皇帝和內閣都懂了。

好傢伙,蘇澤在破壞了太祖的宗室制度後,又要推翻太祖的衛所制度!

蘇澤這一套,其實就是後世的“生產建設兵團”。

將大同衛改成專門生產屯田的建設兵團,但是解開了他們鎮戍大同的枷鎖,變爲大同被攻打時候纔會集結的民兵。

蘇澤的設想中,大同衛專門負責後勤生產,北上的戚家軍則負責大同防務和進攻草原,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

還是趙貞吉說道:

“這不就是東漢的郡國兵和羽林軍嗎?”

蘇澤稽首說道:

“趙閣老所言極是。”

皇帝再看向自己的閣臣們,還是負責戶部的張居正先站出來說道:

“臣以爲妥當,不改衛所祖宗之法,又利邊軍,還可以省下朝廷轉運九邊之費,此良法也!”

這下子就連甘草宰相李春芳都要翻白眼了。

這叫不改衛所祖宗之法?

你張居正說的什麼話?祖陵都要壓不住了吧!

除了還叫衛所之外,這和祖宗之法有什麼關係?

但是蘇澤的提議,確實很有誘惑力。

九邊消耗巨大,將糧食運送到九邊的損耗更大。

一石的糧食運到大同,說不定需要十石的糧食來運。

如果真的能按照蘇澤的辦法,就算是大同軍屯無法自給自足,就算只是減少大同的運糧補給,也能給朝廷省下一大筆錢。

如果是以前,蘇澤的想法自然是異想天開。

但如果真的將代王革除,沒收代王府的土地,蘇澤的設想還真的能實現。

就算是在軍事上最保守的趙貞吉,此時也被蘇澤說的意動了。

同樣意動的還有隆慶皇帝。

九邊開支減少,以後自己再要辦個什麼元宵燈會,內閣也不好繼續哭窮了。

首輔李春芳將一切都看在眼裡,他微微嘆息,看來代王這一次是死定了。

當皇帝和閣臣都要你死的時候,代王已經沒有活路了。

更何況代王本身就不乾淨。

李春芳看向蘇澤,自從蘇澤入仕以來,已經幹掉了一名前首輔,科道官員不計其數,如果再加上一名藩王,那這戰績實在是太恐怖了!

想到這裡,李春芳又想了想,自己似乎沒有打壓過蘇澤,這才放下心來。

隆慶皇帝已經動心了,但是他又想到其他宗室的反應,又沒辦法下定決心,只能說道:

“等王用汲去了大同,查勘清楚後再論吧。”

蘇澤也沒想到,自己都畫了這麼大的餅了,皇帝竟然還是沒吃下去。

果然和史書上說的一樣,嘉靖朝壓抑的儲君生涯,讓隆慶皇帝養成了小心謹慎的性格,他在決斷的時候也是優柔寡斷。

看來還是要用系統啊。

(本章完)

第211章 升官正五品第226章 滾筒印刷機和未來的新軍官第121章 堂堂連載第254章 蒸汽機第233章 《武監教育論奏議》第105章 擴展的朋友圈(日更)第141章 御史被打第297章 請個國主?第108章 《請開登萊通商疏》!(加更!)第75章 引子第77章 一錘定音第332章 李通政使怎麼看?第50章 辦報第29章 趙貞吉到任第6章 畫餅第87章 齊發力第238章 蘇北灌溉總渠第304章 鐵路第56章 宰輔之才第271章 李如鬆鬧課第311章 《奏請開設國子監預科疏》第226章 滾筒印刷機和未來的新軍官第74章 襲職盛況第65章 言官的進攻第175章 百戲會開幕!第181章 上任山東清吏司員外郎第256章 《請整飭京畿治安並置巡防制度疏》第42章 經筵第201章 莫非王土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330章 吏部傳說之其零第225章 請設武監遺表第62章 俺答入寇第178章 國本第40章 欲買桂花同載酒第181章 上任山東清吏司員外郎第183章 紅茶和白糖第243章 水晶宮博覽會第209章 萬騎叩邊!第79章 靈活的祖訓第65章 言官的進攻第218章 山東人的執念第167章 貢使入京師第16章 立人設第257章 通政司怪談其四第44章 拆臺子第307章 嚴打大案第22章 升遷途徑第141章 御史被打第145章 治河專家第160章 系統的新用法第310章 高拱的前置任務第121章 堂堂連載第75章 引子第204章 詐騙的朝鮮使臣第6章 畫餅第82章 代王第74章 襲職盛況第313章 壞心辦好事第275章 楚宗案第170章 橙色道具記憶宮殿香囊第48章 流黜(加更!)第97章 國祚再加(六更)第103章 再次經筵(二更)第149章 大明土木大軍第306章 通政司怪談其五第56章 宰輔之才第259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156章 大婚第146章 滿門忠烈武清伯第31章 大明神劍第326章 再補閣臣第113章 保守和進步第290章 學歷貶值的憂慮第199章 九卿廷辯第49章 暗中博弈第132章 《請稽查章奏隨事考成疏》第21章 立儲之功第151章 都有光明的未來第114章 一不小心文抄了(加更)第273章 武監演武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273章 武監演武第66章 殃及池魚第113章 保守和進步第104章 所謂祖訓(三更)第86章 【事後畫冊】第298章 宗藩殖拓之始第12章 第二次上疏第199章 九卿廷辯第223章 《請設國子監武科疏》第186章 逃不掉的李侍郎第251章 欺天大案第316章 報道引起的科道風暴第182章 草原奇旅第123章 丹術第312章 禮部本意是壞的第277章 《釐正楚藩刑獄疏》第54章 上秤千斤重
第211章 升官正五品第226章 滾筒印刷機和未來的新軍官第121章 堂堂連載第254章 蒸汽機第233章 《武監教育論奏議》第105章 擴展的朋友圈(日更)第141章 御史被打第297章 請個國主?第108章 《請開登萊通商疏》!(加更!)第75章 引子第77章 一錘定音第332章 李通政使怎麼看?第50章 辦報第29章 趙貞吉到任第6章 畫餅第87章 齊發力第238章 蘇北灌溉總渠第304章 鐵路第56章 宰輔之才第271章 李如鬆鬧課第311章 《奏請開設國子監預科疏》第226章 滾筒印刷機和未來的新軍官第74章 襲職盛況第65章 言官的進攻第175章 百戲會開幕!第181章 上任山東清吏司員外郎第256章 《請整飭京畿治安並置巡防制度疏》第42章 經筵第201章 莫非王土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330章 吏部傳說之其零第225章 請設武監遺表第62章 俺答入寇第178章 國本第40章 欲買桂花同載酒第181章 上任山東清吏司員外郎第183章 紅茶和白糖第243章 水晶宮博覽會第209章 萬騎叩邊!第79章 靈活的祖訓第65章 言官的進攻第218章 山東人的執念第167章 貢使入京師第16章 立人設第257章 通政司怪談其四第44章 拆臺子第307章 嚴打大案第22章 升遷途徑第141章 御史被打第145章 治河專家第160章 系統的新用法第310章 高拱的前置任務第121章 堂堂連載第75章 引子第204章 詐騙的朝鮮使臣第6章 畫餅第82章 代王第74章 襲職盛況第313章 壞心辦好事第275章 楚宗案第170章 橙色道具記憶宮殿香囊第48章 流黜(加更!)第97章 國祚再加(六更)第103章 再次經筵(二更)第149章 大明土木大軍第306章 通政司怪談其五第56章 宰輔之才第259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156章 大婚第146章 滿門忠烈武清伯第31章 大明神劍第326章 再補閣臣第113章 保守和進步第290章 學歷貶值的憂慮第199章 九卿廷辯第49章 暗中博弈第132章 《請稽查章奏隨事考成疏》第21章 立儲之功第151章 都有光明的未來第114章 一不小心文抄了(加更)第273章 武監演武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273章 武監演武第66章 殃及池魚第113章 保守和進步第104章 所謂祖訓(三更)第86章 【事後畫冊】第298章 宗藩殖拓之始第12章 第二次上疏第199章 九卿廷辯第223章 《請設國子監武科疏》第186章 逃不掉的李侍郎第251章 欺天大案第316章 報道引起的科道風暴第182章 草原奇旅第123章 丹術第312章 禮部本意是壞的第277章 《釐正楚藩刑獄疏》第54章 上秤千斤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