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守宛城,這是安祿山下給尹子奇的軍令,城在人在,城亡人亡,尹子奇沒有選擇的餘地,他雖然明知東城已然難救,但他仍舊不得不引兵前往。
當尹子奇引兵三萬趕到東城時,宇文炤等人已然率軍攻上了城樓,而東城的守軍正被他們打得節節敗退,城樓易主只在頃刻之間。
“宇文炤何在?”尹子奇看着眼下已然崩壞的局勢,朝着城上吼道。
尹子奇吼聲一落,過了片刻,宇文炤緩緩從人堆中走了出來,對着尹子奇得意地笑道:“怎麼,大帥不在帥府安坐,怎的跑到此處來招搖了?”
尹子奇指着宇文炤喝道:“陛下待你不薄,對你以重任相托,你竟敢公然反叛,難道就不怕陛下降罪與你嗎?此時你若是收手,本帥尚可當做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饒了你這一次。”
宇文炤聽了尹子奇的話,嗤笑道:“你尹子奇莫不當我是三歲孩童,竟然拿這種話誑我,你丟了宛城便是死罪,我倒要看看你我誰先丟了性命。”
宇文炤一旁的耶律和看了眼前面的尹子奇,又看了看後面的戰況,對宇文炤道:“東門局勢已然大定,你我何不趁勢取了尹子奇的人頭,也好向靖王殿下請功?”
宇文炤聽了耶律和的話,贊同地笑道:“說的是,奪城之功尚薄,你我恐難一齊封王,正好取了尹子奇的人頭爲進身之階,也叫靖王高看一眼。”
耶律和道:“今日之事宇文兄長出力甚大,這斬帥之功小弟不敢相爭,小弟願爲兄長一旁壓陣。”
宇文炤不疑有他,一口應了下來:“好,承蒙耶律兄想讓,那便有勞了。”
說完宇文炤率領麾下人馬殺向了尹子奇。
尹子奇正在氣頭上,他見宇文炤竟敢如此張狂,當即大怒,便要取了他的人頭泄憤。
宇文炤求功心切,而尹子奇也是怒火中燒,兩方人馬廝殺在一起,無一不是拼盡了全力。兩方數萬人馬在巷道中廝殺了許久,也難分勝負。
時間在流逝,奚族和契丹的族兵已經漸漸佔穩了東城,再拖下去,待寅時李瑁率軍趕到,尹子奇想要脫身就難上加難了,於是尹子奇見局勢不對,一邊廝殺着,一邊緩緩往後面退去。
大功近在眼前,宇文炤豈能輕易放過?宇文炤見尹子奇似有退意,於是殺心更重,想要一舉將尹子奇的人頭留下。
可就在宇文炤準備繼續追殺尹子奇的時候,一直利箭卻已經瞄準了他的裸露在外的脖頸。
“咻!”
一道破空之聲在宇文炤的腦後響起,不過眨眼的功夫,“噗呲”一道利刃入肉的聲音傳到了宇文炤的耳中,宇文炤只覺得自己的後頸撕裂般疼痛,緊接着一條血跡自宇文炤的口中噴涌而出。
意外發生地太快,一時間宇文炤還未反應過來發生了何事,一支箭竟已經生生地刺穿了他的脖頸,從前面露出了半截箭身。
利箭穿喉,死亡不過片刻的事情,就算是華佗在世也絕難救治。
宇文炤用盡最後一絲氣力,本能地往身後看去,卻發現方纔信誓旦旦地要爲他壓陣的耶律和正拿着一張弓,冷冷地盯着他,顯然,方纔的這支箭便是他的手筆。
人之將死,宇文炤一雙虎目死死地盯着耶律和,彷彿在質問他。
耶律和似乎也看出了宇文炤心中的不甘,於是高聲吼道:“遼東雖大,但遼東王卻只能有一個,契丹和奚族也只能留一個,我欲爲王,你非死不可!”
自打兩日前,宇文炤主動找上了耶律和,耶律和便已經有了算計,今日這一箭,耶律和蓄謀已久。
若非耶律和有如此野心,他又怎會在尹子奇那把火根本沒有燒到自己身上的時候,跟着宇文炤起兵?
宇文炤終於還是死在了前面。
————————
城內,耶律和正在率軍肅清殘敵,城外,李瑁也正趁着夜色率軍出現在了城外。
“殿下,聽這城內的動靜,想必是殿下的計策生效,兩方人馬交起手了。”馬璘站在李瑁的身旁,對李瑁道。
李瑁點了點頭道:“尹子奇和這些胡人本就各懷鬼胎,如今他們內鬥也是應當。”
馬璘問道:“可要此時率軍攻城?”
李瑁搖了搖頭道:“城東動靜不小,向來他們大部人馬都聚集在了城東,城內局勢不明,貿然攻城恐非上策,你即可讓李宓自城西攻門,本王要試一試城中的局勢。”
“諾。”馬璘應聲領命,派人去城西傳令了。
馬璘派去傳令的士卒剛走不久,東城的大門便自己打開了,過了片刻,數百個手持火把的契丹士卒從城門中走了出來。
“靖王殿下可在,臣等求見獻城!”
李瑁還在城外待着,城門口一陣高吼聲便從城門口的方向響起。
“成了。”李瑁見城門大開,手持火把的士卒又分列於兩旁,於是撫掌笑道。
李瑁的話說話,城外的唐軍也紛紛亮起火把,簇擁着李瑁到了城下。
耶律和一見到唐軍正中,身着明光鎧的李瑁,連忙卸下自己隨身所佩的刀劍,上前跪拜道:“臣耶律和奉詔起兵,今東城殘敵已肅,恭請殿下入城。”
“耶律和?宇文炤呢?”李瑁聽到前來獻城的人不是他設計的宇文炤,於是驚訝地問道。
耶律和回道:“宇文炤本與末將一同獻城,但卻在方纔的亂戰中死於敵手,所以便只能由末將代勞了。”
“原來如此。”李瑁點了點頭道。
耶律和道:“耶律和對殿下威名仰慕已久,之前受安祿山逼迫,與殿下爲敵,還望殿下勿怪。”
李瑁自然能看出耶律和的心思,於是笑道:“無妨,本王言出如山,既然是你獻了城你便是此戰的首功,本王非但不會爲難你,還是請旨嘉獎。”
耶律和立刻跪地拜道:“末將謝殿下恩德,恭迎殿下入城。”
耶律和雖然獻了城,但李瑁身旁的馬璘等人顯然還是信不過,馬璘擅作主張地擋在了李瑁的身前,擺了擺手,示意背嵬軍先行入城。
待背嵬軍進城接管了甕城及內外城防,確認安全後,馬璘這才退到一旁,翻身下馬道:“末將請殿下入城。”
李瑁看着馬璘的安排,滿意地點了點頭,笑道:“仁杰辛苦了。”
說完,策馬步入了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