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燕王世子

夕陽越過奉天殿的檐牙高啄,如血餘暉鋪陳了宮牆拂柳,聲聲沉哀的鐘聲自皇城而起,繼而回蕩於京城道道民戶之間。

九重宮門四面大開,挎着繡春刀的錦衣衛緹騎往四方出奔,如雷迅疾,京中百姓避往道旁,管道上來往商家亦注目而遠去。

洪武三十一年的閏五月初十,宣飛的縞素淹沒了浩浩京城,年輕的太孫在高立的奉天殿上,向着整座天下四海宣告:“皇帝賓天!”

衆皇親國戚、閣部重臣皆入宮,既是拜新皇,亦是爲大行皇帝治喪。

皇帝之喪自是隆重,本該選宗室中德高望重之人,因朱元璋輩分已然最高,又因爲諸藩王不得回京的詔令,故而李祺這位大長公主駙馬反而是宗室中輩分身份最高之人,又因爲李祺聲望享譽四海,完全符合德高望重的標準,於是朱允炆任命李祺爲大行皇帝治喪委員會的主持之人。

皇帝的葬禮自然是浩大恢弘,但這些不過是些虛務,任你生前權力滔天,威壓天下,一死之後誰會在意?

李祺自然也不是很在意。

在棺槨之前祭拜後,便將大多數事務扔給了禮部、鴻臚寺負責,他只負責驗收成果,以及在完成任務後,拿皇帝的賞賜即可。

諸王的兒子皆入應天來代替諸王盡孝,這些王世子以及郡王在拜過皇帝朱允炆後,便到他面前來,在這過程中,他自然也見到了大胖朱高熾以及有勇無謀的朱高煦。

但他並沒有給予太多的關注,時勢造英雄,沒有後續靖難之事,這二人也只不過是普普通通的親王子而已。

朱高煦自然不將李祺一介文人放在眼中。

朱高熾則非常恭敬的拜過了李祺,稱呼爲“姑父”,盡顯親近。

在聲勢浩大的葬禮結束後,羣臣以及諸王子再次參加了皇帝正式的登基大典,以及冊封皇太后、皇后等典禮,整個洪武三十一的六月和七月便在各種典禮中度過。

而李祺作爲如今在京的宗室之長,擔任了各種禮儀官,一套套的程序下來,讓他心神疲憊,朱元璋去世時的欣喜輕鬆早就丟的一乾二淨。

……

臨安公主府的正堂中,正坐着一個面容和煦、頗有慈仁之相的胖子。

正是燕王世子朱高熾。

他們三兄弟來到京中後,所行各不相同,朱高熾喜好文學,於是便登府前來拜訪。

能夠和未來的仁宗皇帝打好關係,自然是意外之喜,畢竟李氏的平反,大概是還要落在這個胖胖的身上。

至於朱棣……

從洪武三十五年接過他爹的皇位後,他感激涕零,完全成了他爹最孝順的好大兒,即便李祺手中有讓朱棣動容的底牌,他也只有六分把握,能讓朱棣把李善長從逆臣錄中摘出來。

注意,這還僅僅是摘出來,讓李善長成爲一個清清白白的庶人。

至於追封諡號、恢復韓國公爵位,乃至於如同其他開國功勳一樣追封王爵,甚至配享太廟,那是萬萬不可能的。

至於會不會因爲和朱高熾的親近關係,等到靖難時被建文帝刁難,那不在李祺的考慮之中。

難不成建文帝還會因爲這個殺了他不成?

最多就是賦閒而已。

李祺本來就沒打算在建文朝有太深的牽扯,建文朝於他而言,就是刷聲望和刷朱棣好感度的東西。

李祺還在宮中,沒有下朝。

李芳和李茂皆在國子監中,不曾返家。

是以正堂中只有臨安公主和李顯穆接待朱高熾。

“姑母,這是侄兒爲三位表弟帶的一些小玩意兒。

聽聞顯穆表弟於讀書一道頗有天資,爲兄遠在北平,不能照料,深感有愧,這套文房四寶特意送給表弟,雖然不甚珍貴,亦有爲兄一片拳拳之心,還望表弟收下。”

說是不甚珍貴,但臨安公主出身天家,眼界極高,那分明便是當初江南送進宮中的貢品,乃是先帝賜給燕王的御賜之物。

她正有些猶疑該不該收,這交結藩王可不是小事,又忽的想起李祺的囑咐,心下一鬆對李顯穆道:“穆兒,長者賜,不敢辭,既然你表哥送你珍品,你便收下,且去書房中取一物來,回贈於你表哥。”

朱高熾正要說不必,李祺已然從外間走進,一進來便看到了身軀頗大的朱高熾,當即笑道:“有勞世子多等。”

朱高熾連忙起身行禮道:“姑父乃朝廷重臣,又是長輩,如此道,實在折煞侄兒。”

李祺灑然笑道:“什麼重臣,不過是個推硯捻墨的學士,朝政自有九卿五府,與我又有何干系呢?”

朱高熾神情肅然道:“孔聖翌日也困守陳蔡之間,姑父宗家盛子、天下名儒,身負傳承往聖絕學重擔,雖六部五府、公卿綺羅,亦不能當姑父之貴也!”

他言語誠摯,讓人忍不住心生好感,李祺招呼着他坐下,嘮起家常來,“燕王殿下如今如何了?”

“父王身體康健,只是聽聞皇祖父去世的消息後,淚難自制,有母親照料,當是無礙。”

李祺又講起曾經他和朱棣在京城中的舊事,言語中頗有感懷之意。

朱高熾是真的非常感動。

朱元璋去世後,最傷心的自然是藩王,不是因爲失去了父親,而是因爲新皇大概率會削藩。

現在已經不是封建早期,而是各項制度都成熟的大明朝,誰都知道新皇不可能留着一個個手握重兵的叔叔守在邊境。

削藩,勢在必行!

此番朱允炆召諸王之子進京前,便有藩王擔心朱允炆會扣押諸王子。

在這種時刻,藩王已然不是尊貴之軀,而是可能會引起大麻煩,帶來禍事的源頭。

在這種時刻,李祺做出這種不排斥、甚至親近的姿態,如何能不讓朱高熾感動呢?

二人又交談甚久。

臨了李祺親自送朱高熾出門,走到門外後,突然說道:“天將要轉涼,一路北上愈發森嚴,世子當及早準備厚衣禦寒,早日返回北平,千萬不要着涼了。”

朱高熾聞言一愣,目光落在李祺臉上,眼中幽深,他驚的後背炸起,瞬間出了一身冷汗。

馬車走遠。

“駙馬很重視妾身這個侄子?”

“腹藏錦繡,命格貴重。”

第13章 生死皆於堂上請第136章 太子赴南京,妖氛起東南第120章 降神香,父子相見第193章 官逼民反第43章 前奏之曲第156章 哭到我李氏祖宗面前來第66章 陛前問罪第27章 深藏功名第65章 燕王何意第160章 金陵之誓第34章 東宮相邀第131章 救太子於危難之間第101章 永樂六年春第56章 愛子情深6月底病中隨筆第113章 登英國公府說張輔第49章 國有名王第194章 棄城者死第102章 人心如水,大勢易變第7章 拔劍出鞘仇敵殞第162章 事了終歸去第163章 入宮第183章 聖諭如雷霆第19章 宗族社稷大寫一個慘,住院了第31章 尊位大成第113章 登英國公府說張輔第154章 痛斥第71章 總該有些氣節第3章 以情動人活我家第83章 《元史》的監修乃是李善長第99章 哀榮第168章 日本第39章 勢在必行第173章 京都條約(第四更)第69章 何爲忠臣第126章 廷議對峙鄭和!第101章 永樂六年春第190章 五年第120章 降神香,父子相見第192章 二官殺一第40章 李祺教子第70章 大明制度設計第177章 禮部衝突第150章 說諸官生第199章 衍聖公輩何足惜!第69章 何爲忠臣第149章 威壓江南第189章 賜福道具第78章 今日終脫罪身第13章 生死皆於堂上請第42章 皇帝所託第93章 再不進宮了第62章 面見朱棣第11章 走馬上任爲哪般第130章 大朝會上反駁皇帝第171章 賜汝王冠第184章 大風起兮第199章 衍聖公輩何足惜!第189章 賜福道具第80章 元史之事終發第11章 走馬上任爲哪般第81章 直入宮中第82章 御前會議,泰半南人第101章 永樂六年春第44章 最後一夜第10章 聖賢降世李顯穆第134章 君臣交心搶白銀!第155章 功名去罷第106章 破局之道第198章 以衍聖公相威脅?第154章 痛斥第162章 事了終歸去第21章 學府諸生第173章 京都條約(第四更)第190章 五年第180章 烽火重燃!第45章 燕王世子第152章 本官不刮窮人的油第12章 寡婦陳請淚蹣跚第70章 大明制度設計第29章 耆老進京第159章 榮耀第170章 花之御所第113章 登英國公府說張輔第63章 聖朝以孝第137章 太子危矣!第114章 伯父,我是個假聖人啊第134章 君臣交心搶白銀!第153章 父子二人第40章 李祺教子第118章 斬九卿第124章 諫言第36章 閱卷若何第114章 伯父,我是個假聖人啊第88章 大明之正,可爲綱常第12章 寡婦陳請淚蹣跚第14章 爲道縱死心如鐵第163章 入宮
第13章 生死皆於堂上請第136章 太子赴南京,妖氛起東南第120章 降神香,父子相見第193章 官逼民反第43章 前奏之曲第156章 哭到我李氏祖宗面前來第66章 陛前問罪第27章 深藏功名第65章 燕王何意第160章 金陵之誓第34章 東宮相邀第131章 救太子於危難之間第101章 永樂六年春第56章 愛子情深6月底病中隨筆第113章 登英國公府說張輔第49章 國有名王第194章 棄城者死第102章 人心如水,大勢易變第7章 拔劍出鞘仇敵殞第162章 事了終歸去第163章 入宮第183章 聖諭如雷霆第19章 宗族社稷大寫一個慘,住院了第31章 尊位大成第113章 登英國公府說張輔第154章 痛斥第71章 總該有些氣節第3章 以情動人活我家第83章 《元史》的監修乃是李善長第99章 哀榮第168章 日本第39章 勢在必行第173章 京都條約(第四更)第69章 何爲忠臣第126章 廷議對峙鄭和!第101章 永樂六年春第190章 五年第120章 降神香,父子相見第192章 二官殺一第40章 李祺教子第70章 大明制度設計第177章 禮部衝突第150章 說諸官生第199章 衍聖公輩何足惜!第69章 何爲忠臣第149章 威壓江南第189章 賜福道具第78章 今日終脫罪身第13章 生死皆於堂上請第42章 皇帝所託第93章 再不進宮了第62章 面見朱棣第11章 走馬上任爲哪般第130章 大朝會上反駁皇帝第171章 賜汝王冠第184章 大風起兮第199章 衍聖公輩何足惜!第189章 賜福道具第80章 元史之事終發第11章 走馬上任爲哪般第81章 直入宮中第82章 御前會議,泰半南人第101章 永樂六年春第44章 最後一夜第10章 聖賢降世李顯穆第134章 君臣交心搶白銀!第155章 功名去罷第106章 破局之道第198章 以衍聖公相威脅?第154章 痛斥第162章 事了終歸去第21章 學府諸生第173章 京都條約(第四更)第190章 五年第180章 烽火重燃!第45章 燕王世子第152章 本官不刮窮人的油第12章 寡婦陳請淚蹣跚第70章 大明制度設計第29章 耆老進京第159章 榮耀第170章 花之御所第113章 登英國公府說張輔第63章 聖朝以孝第137章 太子危矣!第114章 伯父,我是個假聖人啊第134章 君臣交心搶白銀!第153章 父子二人第40章 李祺教子第118章 斬九卿第124章 諫言第36章 閱卷若何第114章 伯父,我是個假聖人啊第88章 大明之正,可爲綱常第12章 寡婦陳請淚蹣跚第14章 爲道縱死心如鐵第163章 入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