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蒸汽機

大明很早就明確了對澎湖的主權,還一度在澎湖設府,試圖開拓澎湖。

在禁海令後,加上澎湖開拓的成本實在是太高,太祖朱元璋廢除了澎湖巡檢司。

嘉靖四十二年,考量到沿海治安等因素,復設,但是澎湖巡檢司掛在福建泉州府衙門下,辦公地點也在泉州。

所以蘇澤的奏疏,就是請求將澎湖巡檢司遷往李文全開拓的臺南地區,在大員島上設置官府。

蘇澤在奏疏開頭寫道:

“臣竊惟聖祖御極,混一寰宇,澎湖雖懸隔滄溟,亦我聖朝之海甸也。”

“昔嘗置府設治,後因海波弗靖、開墾維艱,權令巡檢司寄治於泉州有司,此乃祖宗一時權宜之計也。”

接着就是一頓彩虹屁:

“今仰賴陛下威德遠播,四海昇平,近歲以來情勢迥異。”

“今大員島上商民趨之若鶩,墾拓日盛一日。閩粵之民、京師貴戚、南洋僑商等裹糧接踵,開阡陌、種蔗稻、興作場、營貿易。”

“臺南之地(李文全等所闢),艋舺之港(閩商所聚),已成聚落可觀、舟楫雲集之區。”

“然該處雖生機勃發,實無衙門駐蹕,儼然甌脫之地。”

“民無所歸,則奸宄易生;商無統攝,則紛爭迭起;地無官司,則王化難施。”

“尤爲可慮者,島嶼扼東洋、南洋之衝要,若長期委之荒蕪,不立官守、不頒律令、不課賦稅、不集丁壯,恐或滋外夷覬覦之端,有虧朝廷控馭海疆之深意。”

“臣愚昧以爲,當此澎湖本島日臻繁庶、海疆機要日顯之際,亟應將本司衙署由泉州遷出,擇其扼要便處設立於本島。以臺南新闢之地,水陸輻輳,民心漸附,可作駐節之所。”

寫完奏疏,蘇澤以防萬一,還是塞進了【手提式大明朝廷】。

——【模擬開始】——

《請遷設澎湖巡檢司疏》送到內閣,閣老們都票擬贊同你的奏疏。

皇帝批准了你的奏疏。

——【模擬結束】——

【剩餘威望:970。】

【本次模擬不消耗本月模擬次數,剩餘2/2】

蘇澤鬆了一口氣,這次沒出幺蛾子,果然這時候請求在臺南設置澎湖巡檢司,也是朝廷上下都贊同的事情。

——

整個六月上旬,朝堂都相安無事。

雖然南方還在降雨,但是今年防災及時,至今沒有出現太大的險情。

不過這也只是表面,朝堂下暗流涌動。

自從山西商人代表上書,請求在山西開徵商稅以後,各省都在盯着山西商稅的情況。

原因也很簡單,皇帝和閣老們,要看在山西開徵商稅的結果,如果能夠平安的徵收到足夠的商稅,那就會堅定高層繼續推廣徵收商稅的決心。

而如果山西商稅徵收不順利,或者花費大力氣最後徵收不到足額的商稅,那擴圍商稅的計劃就要放緩。

其次就是七月份,《隆慶會計錄》就要編纂完畢了。

上冊在二月份已經編纂完畢了,但是有關京師各衙門開支部門的賬本,也就是會計錄下冊還在難產。

蘇澤知道這部賬冊編纂的難度。

要將京師各衙門的開支都盤明白,算清楚,這必然是個複雜的過程。

而這個過程中,必然會發現很多不合理的開支,《隆慶會計錄》的編成之後,必然意味着京師各衙門財政預算的重新洗牌。

所以現在京師各大衙門內都是算盤打的響亮,各衙門都要在準備資料,說明自己的預算是必要的。

這兩件事,一件是商稅開源,一件是節流,都關係了各衙門最重要的財政大權。

各方勢力都在暗中角力,爲了各自的利益明爭暗鬥。

不過這些都和蘇澤沒什麼關係。

他現在在戶部只是掛名,詹事府也不是主官,而且張居正再怎麼也不會砍詹事府的預算。

此外蘇澤的報館,是改在內閣下的,總裁官是李春芳,級別高的嚇人,而且報社還是京師各大衙門中少有能自負盈虧的部門,朝廷給的撥款少得可憐。

沈一貫衝進了報館。

“真見鬼了,今年的雨都下到南方去了?怎麼六月就這麼熱了?”

但是沈一貫衝進了報館,卻感覺到了涼意,他本能的看着蘇澤。

羅萬化說道:

“這是子霖兄的法子。”

沈一貫驚呼道:

“子霖兄你不裝了?你真的會仙術?”

羅萬化沒好氣的說道:“肩吾兄,這是實學!”

沈一貫哈哈一笑,他當然只是開玩笑的,但是他也對蘇澤如何讓室內涼快下來好奇不已。

羅萬化領着他來到了報館的南牆邊上,沈一貫才發現南牆上裝着大量的竹管,這些竹管從高處循環流下,將覆蓋在牆面上的草蓆打溼。

而這些竹管裡的水,則是隔壁院子裡的水井中抽上來的。

“這是什麼?”

羅萬化已經研究過原理了,他說道:

“水汽蒸發就能帶走熱氣,這也是雨後清涼的原因。”

“子霖兄從井中抽水,再利用草蓆讓水汽蒸發,帶走牆上的熱量,就能起到降溫的效果。”

沈一貫驚道:“這麼簡單?那我主客司可以造嗎?”

蘇澤說道:“能造,但是你們主客司能放得下這個機器嗎?”

說完,蘇澤帶着沈一貫來到隔壁的院子。

蘇澤領着沈一貫來到隔壁院子,只看到一臺奇怪的機器。

這個機器放在一個竈臺上,半球形的鐵蓋反扣在上面,然後連通了一個圓筒。

這個圓筒上方則是奇怪的機械連桿。

而一名工匠,正在向機器下方的竈臺投入薪柴。

沈一貫不明白這個機器到底有什麼用,他疑惑看向蘇澤。

蘇澤沒有解釋,沈一貫只能繼續看向機器,他很快就聽到了水燒開的聲音。

伴隨着蒸汽聲,沈一貫看到了在圓筒上的機械連桿往復運動,然後就看到水井中的水被打了上來,通過鐵管流到了隔壁院子裡。

“子霖兄,你要用這個機器打水?這也太虧了吧。”

沈一貫看來,這機器笨重無比,還用了大量的金屬,成本一看就不菲。

如果用來打水,豈不是暴殄天物?

沈一貫說道:“從官奴坊找幾個官奴來打水就是了。”

蘇澤有些無語,不過沈一貫這麼想好像也沒有問題,在大明人力成本可是低多了。

當然,這可不是蘇澤想要的結果,人力怎麼也比不上蒸汽機。

蘇澤說道:“人力還是不穩定,但水力轉輪又要在河流附近才能設置,如今登萊鑄幣廠能夠設置水輪的地方都已經用完了。”

沈一貫想了想也點頭。

只是用水輪推動打水用用人力還行,如果像是登萊鑄幣廠那種,用水力衝機來鑄幣,指望用人力蓄滿水力衝錘那就要猴年馬月去了。

蘇澤又說道:

“不僅僅是鑄幣廠,上次萬兄也說,鐵廠的鼓風機用人力驅動實在是效率太低了。”

沈一貫問道:

“這就是子霖兄的辦法?可它打水也不快啊。”

在沈一貫看來,蘇澤這機器確實神奇,但是這麼神奇的機器就用來打水?這實在有些浪費了。

蘇澤搖搖頭,這臺蒸汽機原型機,是蘇澤用記憶宮殿復原的最基礎的蒸汽機,也就是歷史課本上的那臺。

蘇澤也知道這臺機器效率不高,用來打水純純的虧本買賣。

這臺蒸汽機距離實用蒸汽機,還有很長的距離。

首先是氣密性的問題,沒有橡膠,鑄造的氣缸很難保證氣密性,所以蒸汽機一運轉起來就蒸汽亂冒,效率很低。

然後是這臺機器只能用連桿上下運動,現在看也就是隻能用來抽水打水,沒辦法用作其他動力源。

除此之外,這臺機器的運動速度也很不穩定,那就很難用在滾筒印刷機和繅絲機這種需要勻速動力的地方。

總而言之,蘇澤這臺蒸汽機原型機還是個大號玩具,只能用來打水。

沒辦法,蒸汽機的發展有多個技術難關,“燒開水”只是其中最簡單的一個。

蘇澤已經向工部的萬敬展示過這臺機器了,萬敬對此也很感興趣,但是看起來還需要多次的迭代,才能製造出合適的蒸汽機出來。

不過現在能造出這個原型機,蘇澤已經很滿足了。

蒸汽機絕對不是一個“燒開水”這麼簡單,這是物理學、冶煉工藝、金屬加工工藝、材料學、機械設計等多個學科的成果結晶。

任何一個方面拖後腿,都沒辦法造出合格的蒸汽機出來。

但是現在原型機已經有了,只要蒸汽機能解決生產中的問題,提高生產效率,自然會有人投入到研究中。

蘇澤說道:“這臺只是原型機,還有改進的空間,工部萬兄說最近帶幾個工匠來研究研究,看看能不能提升,用到鐵廠的鼓風機上。”

蘇澤知道沈一貫是“文科生”,而且現在這臺笨重的蒸汽機,也看不出絲毫能改變未來的潛力。

蘇澤終止了這個話題,回到了涼爽的公房裡,沈一貫纔想起自己這次的來意。

“對了,子霖兄,你知道嗎?有人證明了你的‘微蟲說’!”

蘇澤纔想起來,東宮曾經在報紙上懸賞,誰能研究出來瘧疾傳播的原理,會給一千枚銀元獎勵。

沈一貫連忙說道:

“不過不是瘧疫的,所以還拿不到東宮的獎勵。”

沈一貫也不賣關子說道:“是李時珍在南直隸抗水毒疫的時候,用顯微鏡發現了致病的微蟲!”

蘇澤愣一下,李時珍發現了血吸蟲!?

自己竟然沒想過這點!

瘧疾的致病原因是瘧原蟲,這是一種非常微小的致病物質,會寄生在紅細胞內。

蘇澤穿越前鑑別瘧原蟲,也要通過複雜的生化設備,使用特殊的染色劑才能用顯微鏡觀察到。

所以東宮的懸賞遲遲沒有進展。

但是血吸蟲不同。

血吸蟲是一種寄生蟲,使用目前技術的顯微鏡,是可以觀察到的。

沈一貫說道:

“李神醫用顯微鏡看到了病人體內的‘微蟲’,然後李神醫又從病區的淤水中,也發現了同樣的‘微蟲’。”

“所以水毒病會通過髒水傳播,這也是爲什麼每次水毒病都是在水災過後爆發。”

“海巡撫也根據這個制定了新的政策,禁止疫區的百姓下水田,又給百姓發放炭火,讓疫區百姓喝乾淨的熱水,確實阻擋了水毒病的傳播!”

“這可是驗證了子霖兄的微蟲說啊!”

羅萬化卻比蘇澤還要激動,他問道:

“肩吾兄是從哪裡得到的消息?”

沈一貫說道:

“通政郵遞司啊,海巡撫和李神醫聯名上書,講述了他們在應天抗疫的經驗。”

“聽說幾位閣老都十分高興。”

話音剛落,中書舍人郭準就來到了報館。

“閣老們要見我?”

郭準立刻將海瑞上疏的內容說了一遍,接着說道:

“高閣老很高興,認爲這是實學的成果。”

“這次海巡撫在應天府抗疫優異,閣老們想要請蘇翰林過去,商議一下要怎麼獎勵那兩位。”

羅萬化和沈一貫的對視了一眼,彷彿再說:“還說你不是小閣老?”

內閣都找蘇澤來議事了,足以可見蘇澤在朝堂上的影響力。

蘇澤說道:“那就有勞郭舍人帶路了。”

——

內閣。

高拱很高興。

今年以來,高拱都在推廣實學。

經過蘇澤的提醒,高拱放棄了理論上的辯論,而是開始挖掘切實的實學案例,然後利用吏部來推廣這些案例。

比如張畢的印刷機,京師各大衙門已經開始使用滾筒印刷公文的方式辦公。

公文留檔,文書留痕,這讓公文傳遞更加規範,而不是以往口傳筆述。

但是這些改革都缺乏轟動性。

沒辦法,很多制度和科技上的改革,剛開始的時候都和普通人關係不大,很難引起官員和百姓的共鳴。

但是這一次海瑞和李時珍上書,驗證了蘇澤提出了“微蟲致病說”,那意義可就不一樣了!

抗災抗疫是影響民生的重要工作。

只要不是爛到根子上的王朝末期,賑災都是地方官員重要的政績考覈,賑災不利的官員都是要別嚴懲的。

水毒病在南方流毒甚廣,又因爲不知道其傳播原理,每次出現災情,官府和百姓都惶恐不安,甚至很多地方官府帶頭搞法事來祛疫,但是也收效甚微。

實學發現了微蟲致病的原理,還發現了水毒病傳播的方法,讓抗疫有了辦法。

這不是驗證實學的最好案例嗎!?

第134章 考成法的弊端第105章 擴展的朋友圈(日更)第71章 父母之愛兒第138章 送給張居正的大禮第266章 戰績可查第321章 五品以上奏議第128章 模擬成功第70章 倦鬼之說第78章 公私第202章 衆望所歸的人選第136章 准奏頒行第159章 春分賭約第250章 對倭刀寶具鋼筋第151章 都有光明的未來第42章 經筵第212章 黑暗森林第193章 再用【事後畫冊】第290章 學歷貶值的憂慮第182章 草原奇旅第53章 化緣禮部第138章 送給張居正的大禮第187章 甘蔗種植園的構想第221章 《請修長城並編練薊遼兵馬疏》第72章 內閣的眼藥第22章 升遷途徑第184章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第264章 雙道具,一紫一橙第301章 《請聖駕檢閱武監演武疏》第131章 莫須有第212章 黑暗森林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111章 疑似有些太激進了(加更!)第119章 遼王覆滅第19章 第四封奏疏第114章 一不小心文抄了(加更)第83章 親親尊尊第16章 立人設第263章 天下第一巡撫?第318章 吃空餉的京營第302章 檢閱三軍第228章 詳議武監第207章 秀榮馬場第234章 太子的南洋攻略第245章 《請御覽水晶宮博覽會疏》第103章 再次經筵(二更)第6章 畫餅第150章 破譯《營造法式》第193章 再用【事後畫冊】第318章 吃空餉的京營第240章 不裝了,蘇澤出手第84章 邊亂第148章 妖報風波(加更!)第24章 徐階思退第124章 約稿高拱第295章 金座玉佛第194章 《恭陳清釐財用以昭聖治疏》第25章 再升官第241章 系統發威,水淹皇陵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43章 《請辦樂府新報疏》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98章 捷報(七更)第287章 《請更定鴻臚寺職掌專轄外務疏》第17章 威望增加第326章 再補閣臣第51章 國祚減二第89章 兩級分化第183章 紅茶和白糖第24章 徐階思退第95章 最終人選(四更)第299章 化學染料第138章 送給張居正的大禮第291章 選官大計第113章 保守和進步第249章 《奏請通政司兼領海疆諜報事疏》第175章 百戲會開幕!第258章 消息靈通人士透露第227章 做空,天可汗第287章 《請更定鴻臚寺職掌專轄外務疏》第115章 敕勒川上的板升城第37章 講讀東宮第266章 戰績可查第111章 疑似有些太激進了(加更!)第298章 宗藩殖拓之始第202章 衆望所歸的人選第283章 羊吃人第40章 欲買桂花同載酒第79章 靈活的祖訓第237章 下個目標工部第122章 《興文教以隆聖治疏》第100章 高拱鋪路(九更)第2章 【手提式大明朝廷】第265章 海上京觀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第131章 莫須有第204章 詐騙的朝鮮使臣第151章 都有光明的未來第9章 藍色道具第302章 檢閱三軍第302章 檢閱三軍
第134章 考成法的弊端第105章 擴展的朋友圈(日更)第71章 父母之愛兒第138章 送給張居正的大禮第266章 戰績可查第321章 五品以上奏議第128章 模擬成功第70章 倦鬼之說第78章 公私第202章 衆望所歸的人選第136章 准奏頒行第159章 春分賭約第250章 對倭刀寶具鋼筋第151章 都有光明的未來第42章 經筵第212章 黑暗森林第193章 再用【事後畫冊】第290章 學歷貶值的憂慮第182章 草原奇旅第53章 化緣禮部第138章 送給張居正的大禮第187章 甘蔗種植園的構想第221章 《請修長城並編練薊遼兵馬疏》第72章 內閣的眼藥第22章 升遷途徑第184章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第264章 雙道具,一紫一橙第301章 《請聖駕檢閱武監演武疏》第131章 莫須有第212章 黑暗森林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111章 疑似有些太激進了(加更!)第119章 遼王覆滅第19章 第四封奏疏第114章 一不小心文抄了(加更)第83章 親親尊尊第16章 立人設第263章 天下第一巡撫?第318章 吃空餉的京營第302章 檢閱三軍第228章 詳議武監第207章 秀榮馬場第234章 太子的南洋攻略第245章 《請御覽水晶宮博覽會疏》第103章 再次經筵(二更)第6章 畫餅第150章 破譯《營造法式》第193章 再用【事後畫冊】第318章 吃空餉的京營第240章 不裝了,蘇澤出手第84章 邊亂第148章 妖報風波(加更!)第24章 徐階思退第124章 約稿高拱第295章 金座玉佛第194章 《恭陳清釐財用以昭聖治疏》第25章 再升官第241章 系統發威,水淹皇陵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43章 《請辦樂府新報疏》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98章 捷報(七更)第287章 《請更定鴻臚寺職掌專轄外務疏》第17章 威望增加第326章 再補閣臣第51章 國祚減二第89章 兩級分化第183章 紅茶和白糖第24章 徐階思退第95章 最終人選(四更)第299章 化學染料第138章 送給張居正的大禮第291章 選官大計第113章 保守和進步第249章 《奏請通政司兼領海疆諜報事疏》第175章 百戲會開幕!第258章 消息靈通人士透露第227章 做空,天可汗第287章 《請更定鴻臚寺職掌專轄外務疏》第115章 敕勒川上的板升城第37章 講讀東宮第266章 戰績可查第111章 疑似有些太激進了(加更!)第298章 宗藩殖拓之始第202章 衆望所歸的人選第283章 羊吃人第40章 欲買桂花同載酒第79章 靈活的祖訓第237章 下個目標工部第122章 《興文教以隆聖治疏》第100章 高拱鋪路(九更)第2章 【手提式大明朝廷】第265章 海上京觀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第131章 莫須有第204章 詐騙的朝鮮使臣第151章 都有光明的未來第9章 藍色道具第302章 檢閱三軍第302章 檢閱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