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捷報(七更)

第98章 捷報(七更)

羅萬化嘆息一聲說道:

“這位塗大人去年上疏開關後不久,就被言官彈劾,如今在京師行勘呢。”

行勘,就是官員被彈劾後,被審訊調查的意思。

行勘期間,會被免除職位,如果調查結束確認清白,則會重新授官。

如果確定有問題,那就按照朝廷的法度處置。

但最可怕的,是一直被行勘。

一些沒背景後臺的官員,被彈劾行勘,朝廷又不立刻調查,拖上個三五年,職位早就已經拖沒了,只能不明不白的回家。

這也是大明官員畏懼言官的地方,管你有罪沒罪先來個行勘再說,對於大部分官員來說,黃金職業生涯就這麼幾年,誰能經得起這麼折騰。

這位涂澤民就是,他是福建巡撫,上書請求開放海禁,可皇帝批准了不久,他就被行勘了,福建月港開關就和他沒關係了。

蘇澤看向這位涂澤民的信,原來這位涂澤民在京師行勘,就住在巴蜀會館中,他從報紙上看到了蘇澤第四期的內容。

涂澤民在福建擔任巡撫的時候,就接觸過紅夷的船隻,還和紅夷的船長交談過,所以對南美洲有些瞭解。

紅夷,就是西班牙人。

其實不僅僅是西班牙人,大明對於在東方海域交易的荷蘭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都稱呼爲紅夷。

而這些歐洲人帶來的火炮,也就被稱呼爲紅夷大炮。

但是涂澤民接觸的這個外國船長,應該是西班牙人,因爲他在信中提到,這個船長說他們的國王在南美洲有很大的殖民地。

這個時代,西班牙人應該征服了墨西哥等中美洲地區,開始殖民南美秘魯地區。

而涂澤民也在信中寫道,他和紅夷船長交談,確實聽說過“土豆”和“地瓜”兩種作物。

蘇澤又驚又喜,實際上土豆和紅薯,也就是在這個時代,被西班牙殖民者帶回歐洲的。

除了寫信迴應蘇澤的那篇文章,這位前任福建巡撫涂澤民還寫了一篇文章,講述他和紅夷交談的故事,印證了蘇澤《海國記》中的一些內容。

蘇澤對着羅萬化說道:

“羅兄,我們這就去巴蜀會館見一見這位塗大人!”

就在蘇澤和羅萬化準備出報館的時候,沈一貫突然衝了進來。

“蘇兄!不好了!大同兵變了!”

羅萬化疑惑的說道:

“趙大柱兵變不是已經平定了嗎?”

沈一貫上氣不接下氣的說道:

“不是趙大柱!是代王舉兵了!”

“啊!”

羅萬化驚訝的愣住!

沈一貫連忙看向蘇澤說道:

“代王舉兵,若是他帶着大同投了俺答,言官要抓着蘇兄彈劾了!”

大同是九邊重鎮,位置十分敏感。

代王如果投了蒙古,那言官肯定會將逼反代王的罪責都推到了蘇澤頭上。

沈一貫看向蘇澤,急切的說道:

“蘇兄!你還不快去兵部,只有快點平定代王叛亂,你才能安穩啊!”

蘇澤知道沈一貫是好意,他反過來安慰沈一貫說道:

“肩吾兄,閣部重臣又不是吃乾飯的,上次趙大柱兵變,這一次我不信閣部沒有任何準備。”

“可是!”

沈一貫突然明白過來,他看向蘇澤說道:

“子霖兄,是趙閣老和霍尚書你說了什麼?” 蘇澤搖頭否認道:

“軍國要務,閣部大臣怎麼會和我這個小小翰林商議,肩吾兄,要對閣部大臣有信心纔是。”

沈一貫還是一臉不信的樣子,但是很快他就知道了結果了。

“九邊捷報!”

一貫沉穩的申時行也踏入報館,他快步走到蘇澤面前說道:

“子霖兄!代王謀反,戚繼光總兵率部奇襲大同,已經捆縛了代王和叛亂的大同總兵,接管了大同防務,亂首都已經解送入京了!”

沈一貫給了蘇澤一個果然如此的表情,難怪蘇澤一點不着急,原來他早就得到了消息!

只是沈一貫並不知道,蘇澤是從自己的金手指上得到了的消息,而不是從趙貞吉或者兵部那邊得到的。

大同叛亂平定,衆人冷靜下來,沈一貫喜道:

“代王叛亂,這下子審都不用審了,蘇兄的削藩之策成矣!”

在場衆人也激動地點頭。

蘇澤扳倒了一位前任閣老,如今又彈劾了一位藩王,這是無數言官夢寐以求的戰績!

而代王叛亂,跟隨大同地方彈劾蘇澤的言官就慘了,朝廷肯定要調查他們和代王的關係。

一旦被扣上陰結外藩的罪名,那輕則罷官,重則要流放充軍的。

這幫言官這段時間給閣部這麼大的壓力,一場大清算就要到來!

申時行和沈一貫都在盤算起來,一旦科道被清算,朝堂就是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至於羅萬化,他高興的說道:

“這下終於沒人來牘擾蘇兄修書辦報了!”

申時行和沈一貫都用怪異的眼神看着羅萬化,這位狀元當真是“質如初”,就他和蘇澤一起的時間最長,可偏偏他都踏入官場半年多了,還是一點都不開竅。

沈一貫又嘿嘿一笑說道:

“蘇兄,上次你問的那個沈思孝,他在同年聚會中總是詆譭你,聽說他和監察御史雒遵走得很近,上次還在同年中揚言,觀政結束他能留在都察院,這下,嘿嘿”

沈一貫這是提醒蘇澤,蘇澤也微微一笑,頓時明白了他的意思。

從【事後畫冊】中,蘇澤已經確定這次幕後主使就是雒遵和沈思孝。

雒遵倒臺是必然的了,但是這個沈思孝。

但是沈思孝應該是籌謀之功,很難抓到他參與的證據。

蘇澤想了想,馬上就是觀政期滿的日子了,自己只要和執掌吏部的高拱說一下,給沈思孝安排個好地方。

就在衆人歡慶的時候,又有一名身穿綠袍的官員走進報館。

“汝默兄,你果然在這裡!”

“元馭兄,你怎麼來了?”

申時行立刻熱情的向蘇澤介紹道:“子霖兄,這位就是給你《樂府新報》寫稿的王錫爵,也是我們蘇州府人,和我是同年同館同鄉,如今也在禮部任職,你們還沒見過面吧?”

王錫爵和蘇澤見禮,面對蘇澤這位聲名鵲起的同鄉,王錫爵也想要和他親近親近。

但是王錫爵想到自己的差事,又急切的說道:

“汝默兄,快點回禮部吧!”

“湖廣按察副使施篤臣彈劾遼王姦淫縣主,趙閣老來禮部召集部議了!”

(本章完)

第266章 戰績可查第237章 下個目標工部第57章 思退第225章 請設武監遺表第300章 帶過最差的兵第249章 《奏請通政司兼領海疆諜報事疏》第274章 “排隊槍斃”第294章 三合一疏第289章 太子教育第309章 優秀的向上管理能力第310章 高拱的前置任務第281章 跳幫戰第113章 保守和進步第18章 會館第5章 何爲祖宗法?第190章 但凡變法,必觸皇權第53章 化緣禮部第145章 治河專家第174章 【記憶宮殿香囊】的用法第292章 辦事立業,就在當下第183章 紅茶和白糖第217章 《請開吏科試選才疏》第11章 風暴再起第242章 樹典型第126章 蜂窩煤和醬油第314章 熱血難涼第60章 物價指數(加更加更)第19章 第四封奏疏第277章 《釐正楚藩刑獄疏》第112章 塗色遊戲第324章 兩位兄臺可是害苦了我第24章 徐階思退第230章 《詳議武監疏(改)》第293章 《疏通舉人銓政壅滯疏》第151章 都有光明的未來第194章 《恭陳清釐財用以昭聖治疏》第74章 襲職盛況第297章 請個國主?第233章 《武監教育論奏議》第124章 約稿高拱第330章 吏部傳說之其零第251章 欺天大案第147章 連上兩疏第74章 襲職盛況第319章 《請派御史清查京營弊政疏》第59章 日用之道?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6章 畫餅第111章 疑似有些太激進了(加更!)第57章 思退第216章 說服張居正第113章 保守和進步第38章 徐文長第295章 金座玉佛第6章 畫餅第104章 所謂祖訓(三更)第156章 大婚第219章 奎寧,紅薯和玻璃第27章 錢法不通第203章 《驛路改革疏》第111章 疑似有些太激進了(加更!)第206章 得罪了大銀臺還想跑?第199章 九卿廷辯第191章 共議的威力第41章 冊立第3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205章 《請改貢例疏》第56章 宰輔之才第29章 趙貞吉到任第184章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第42章 經筵第209章 萬騎叩邊!第92章 巡案人選(一更!)第157章 立成法第317章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疏》第184章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第223章 《請設國子監武科疏》第28章 徐階罷相第76章 閣部會議!第260章 蘇公樓和皇家水泥廠第17章 威望增加第62章 俺答入寇第322章 《聯名共議財政制度議》第298章 宗藩殖拓之始第156章 大婚第215章 吏科試的構想第14章 《條陳國史三事疏》第93章 張居正獨對(二更)第315章 王玄策故事第15章 圈子第321章 五品以上奏議第121章 堂堂連載第219章 奎寧,紅薯和玻璃第283章 羊吃人第8章 奸佞是我?第317章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疏》第81章 清田第78章 公私第62章 俺答入寇第327章 《乞允年老宮人恩養疏》
第266章 戰績可查第237章 下個目標工部第57章 思退第225章 請設武監遺表第300章 帶過最差的兵第249章 《奏請通政司兼領海疆諜報事疏》第274章 “排隊槍斃”第294章 三合一疏第289章 太子教育第309章 優秀的向上管理能力第310章 高拱的前置任務第281章 跳幫戰第113章 保守和進步第18章 會館第5章 何爲祖宗法?第190章 但凡變法,必觸皇權第53章 化緣禮部第145章 治河專家第174章 【記憶宮殿香囊】的用法第292章 辦事立業,就在當下第183章 紅茶和白糖第217章 《請開吏科試選才疏》第11章 風暴再起第242章 樹典型第126章 蜂窩煤和醬油第314章 熱血難涼第60章 物價指數(加更加更)第19章 第四封奏疏第277章 《釐正楚藩刑獄疏》第112章 塗色遊戲第324章 兩位兄臺可是害苦了我第24章 徐階思退第230章 《詳議武監疏(改)》第293章 《疏通舉人銓政壅滯疏》第151章 都有光明的未來第194章 《恭陳清釐財用以昭聖治疏》第74章 襲職盛況第297章 請個國主?第233章 《武監教育論奏議》第124章 約稿高拱第330章 吏部傳說之其零第251章 欺天大案第147章 連上兩疏第74章 襲職盛況第319章 《請派御史清查京營弊政疏》第59章 日用之道?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6章 畫餅第111章 疑似有些太激進了(加更!)第57章 思退第216章 說服張居正第113章 保守和進步第38章 徐文長第295章 金座玉佛第6章 畫餅第104章 所謂祖訓(三更)第156章 大婚第219章 奎寧,紅薯和玻璃第27章 錢法不通第203章 《驛路改革疏》第111章 疑似有些太激進了(加更!)第206章 得罪了大銀臺還想跑?第199章 九卿廷辯第191章 共議的威力第41章 冊立第3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205章 《請改貢例疏》第56章 宰輔之才第29章 趙貞吉到任第184章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第42章 經筵第209章 萬騎叩邊!第92章 巡案人選(一更!)第157章 立成法第317章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疏》第184章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第223章 《請設國子監武科疏》第28章 徐階罷相第76章 閣部會議!第260章 蘇公樓和皇家水泥廠第17章 威望增加第62章 俺答入寇第322章 《聯名共議財政制度議》第298章 宗藩殖拓之始第156章 大婚第215章 吏科試的構想第14章 《條陳國史三事疏》第93章 張居正獨對(二更)第315章 王玄策故事第15章 圈子第321章 五品以上奏議第121章 堂堂連載第219章 奎寧,紅薯和玻璃第283章 羊吃人第8章 奸佞是我?第317章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疏》第81章 清田第78章 公私第62章 俺答入寇第327章 《乞允年老宮人恩養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