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

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

“子霖兄!搜套大捷!”

消息靈通的沈一貫衝進了報館,聽到這個消息,羅萬化、張位和王家屏都激動的站起來,他們看向蘇澤,但是蘇澤卻很淡定。

戚繼光出手,進攻的還是河套地區的套虜,能不大捷嗎?

蘇澤理所當然的想道,但是對於其他人來說,這可是激動人心的軍事勝利!

沈一貫連忙走到蘇澤面前說道:

“戚總兵出兵搜套,擊潰套虜兀慎部!斬敵千人,俘獲部族馬牛羊五千頭!”

聽到這個戰果,衆人的呼吸更急促了!

套虜和俺達汗是相互勾結的,俺達汗在河套地區冊封了十二部,而兀慎就是其中最強大的一個部落。

兀慎部號稱帶甲三萬,每一次套虜入寇,兀慎部都是領頭的。

草原上的這些兵力都是誇大的,所謂帶甲三萬,就是全民皆兵能動員三萬人,其實常規的作戰部隊也就是核心的幾千人。

戚繼光竟然直接擊潰了兀慎部,斬敵千人,這已經大明從成祖年後,在河套地區獲得的最大戰果了!

此外還有牛羊五千頭!

要知道大明缺乏牲畜,所以比起臨陣斬敵,俘獲牲畜是更沒辦法造假的戰果!

沒辦法,大明這時候河套地區已經沒辦法養馬了,沒了河套,自然也沒有隴右。

所以大明是沒有西北馬場的。

大明戰馬的兩個來源,一個是和蒙古做生意買馬,一個是通過馬政養馬。

如今和蒙古還是戰時狀態,還沒有封貢互市,所以只有零星的私馬販售。

而大明馬政,那就是比大明衛所和鹽政更一言難盡的東西了。

大明在全國範圍內養馬,最大的牧場設在朱元璋的老家鳳陽。

簡單說,就是國家把馬承包給百姓養。

但是官府給馬戶馬駒,收的卻是成年的馬,要知道養馬這件事可是風險很大的,一不小心馬就會死亡。

馬死了,那就必然需要自己花錢買馬補上,於是馬戶就成了養馬的奴隸,他們養的馬都要交給羣牧監,可是什麼也得不到,爲了求生還要自己種田。

萬一死了馬,那就要傾家蕩產自己買馬補上。

更可怕的是馬戶這種職業還是世襲的,世世代代都要被羣牧監盤剝。

因此歷史上出現過很多次馬戶逃亡的事件。

這種制度下養出來的馬,結果可想而知,而鳳陽府賬上兩萬馬,實際上只有三千匹,也是因爲馬戶大量逃亡,根本沒有足夠的馬了。

而且馬戶養馬也很敷衍,反正都要賄賂官員才能合格,乾脆將草場改成了農田,鳳陽府明明號稱戰馬兩萬,真的合格軍馬才八百匹,這還是按照最低合格標準來的。

所以到了隆慶年,大家都知道馬政敗壞,所以乾脆就直接折銀了。

隆慶年的俺達封貢,除了考慮維持邊境安全的成本問題,大明缺馬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如果說斬敵的戰果還有造假餘地,那牲畜的戰利品就沒辦法造假了。

對於草原上的部落來說,馬牛羊這些牲畜是部落的核心資產,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是絕對不會放棄的。

戚繼光能俘獲這麼多的牲畜,說明他是真的找到了兀慎部的核心部落,並且徹底擊潰了兀慎的精銳,才能將這麼多的戰利品帶回來。

沈一貫看向蘇澤說道:

“子霖兄!這次你的首倡之功是跑不了了!”

衆人紛紛點頭。

戚繼光去大同本來就是蘇澤推薦的,九卿共議爭論不休的時候,也是蘇澤上書一錘定音,讓皇帝下令決心搜套的。

如此戰果,宣達總督王崇古和大同總兵戚繼光自然會分到大頭,而朝中蘇澤也會分到另外一塊。

蘇澤表情平靜,他倒是不覺得皇帝會給自己太多的賞賜。

按照大明的慣例,蘇澤這樣的官員,基本上是留給太子用的。

蘇澤身上的本官職務,其實就是詹事府的職位。

但是蘇澤在詹事府已經沒有多少升遷的機會了。

隆慶皇帝是不會將蘇澤從詹事府系統裡抽出來,畢竟他的年齡放在這裡。

但是這次戚繼光的大捷,也讓蘇澤收穫了一個“精通軍事”的評價。

這也意味着蘇澤在軍事上的建議,日後都會被當做認真討論的內容,沒有人會輕視他在軍事上的發言。

正如上一次大同兵變後,內閣沒人會輕視趙貞吉的軍事意見一樣。

而蘇澤更加高興的,是這一次搜套大捷,給隆慶君臣更大的信心,可以在西北展開更加積極的軍事行動了。

那接下來就是復設東勝衛了。

蘇澤思考着上書的時機。

而此時系統也彈出了上次上疏的結算報告。

【黃驥領導四海測驗,耗時三年完成觀測,編修新曆。】

【新曆批准通行。】

【黃驥還蒐集了大量天文觀測資料,爲確立經度積累了不少天文資料。】

【黃驥發現了木星衛星,發明了木衛法,給陸地測量經度提供了方法。】

【大明國祚+6】

竟然一下子加了六?

看來歷法這東西,還真的能凝聚人心啊?

還有木衛法!

蘇澤記得,在確定精度的方法中,天鍾法還分爲兩派。

一派是觀測木星衛星位置來確定時間木衛法,一派是測算月亮距離的月距法。

木星有四顆衛星,通過確定太陽、木星和四大衛星的位置來確定時間,這是伽利略發明的方法。

但是這個方法也是有弊端的,首先就是太陽、木星和四大衛星這是六個星體,三體問題尚且在數學上無解,別說是六體問題了。

所以這個方法只能求近似值,而且木星和木星的衛星太小,根本無法在顛簸的大海上觀測。

在蘇澤穿越前的歷史上,法國用這種方式,在陸地上建立了大量的天文臺測算經度,繪製出了精確的世界地圖。

這個方法倒是也有用,大明也是一個陸權大國,也需要經度來繪製地圖。

當然,天鍾派最好的辦法還是月距法。

但是月距法還需要背景星圖,還需要計算太陽、月球和地球軌道的三體問題。

前者需要精確的天文測繪,地日月這個三體問題的近似週期是十八年,也就是至少需要連續十八年的天文測繪數據。

後者還需要更多的數學工具,至少要將微積分給搞出來才行。

可以蘇澤的微積分水平,早已經忘得差不多了。

看樣子還是要讓黃驥堅持觀測天文數據,絕不能因爲新曆編完就回來!

另外還有微積分,既然三角函數他能理解,微積分應該也能吧?

蘇澤決定總結自己僅剩下的一些基礎微積分知識,好好啓發一下黃驥!

讓他在四海測驗的時候正好用微積分解悶,完美!

——

“恭喜陛下,西北大勝!”

如此輝煌的軍事勝利,自然是要全體內閣入宮向皇帝報捷的。

首輔李春芳剛剛結束養病,就接到了這樣的好差事,這讓次輔高拱看向一臉容光煥發的李春芳,你李閣老無論是養病還是結束養病,怎麼都這麼是時候?

但是人家是首輔,高拱也沒辦法。

不過高拱也無意和李春芳爭搶這個報捷的差事,宣達總督王崇古是他的人,戚繼光是他的門人蘇澤推薦的,這場西北捷報,最大的受益者就是他高拱一系。 三輔張居正的臉色平靜,這次西北戰事對他沒什麼影響,當年他也沒有反對搜套。

唯一可能的麻煩,就是在搜套成功後,可能王戚二人會重提復設東勝衛,那他主管的戶部又要花錢了。

但是這一次戚繼光帶回來的牲畜,已經讓這一次搜套行動大賺了,朝廷花點錢復設東勝衛也沒什麼。

四輔趙貞吉也很高興。

他是主張改革軍事的,戚繼光這次的勝仗,也是對大同軍事改革成效的肯定,再能復設東勝衛,那宣大的防線就更加穩固了。

御座上的隆慶皇帝則是心情大好。

自己父皇在位的時候,兀慎部就曾經響應俺答汗出兵,劫掠到京師城下。

而自己執政後,竟然擊潰了兀慎部。

光是這一點,自己就勝過了父皇!

而且這場搜套行動戰果豐碩,也堵上了那些主張搜套無功的官員的嘴。

興奮過後,那就是要酬功了。

皇帝看向自己的內閣輔臣們,還是李春芳說道:

“臣以爲,可以復設山西行都司,由戚繼光擔任都指揮使。”

都司,就是一個省最高的軍事部門。

但是有的省比較大,所以會設置一個“行都司”衙門,分擔管理。

在明朝初年的時候,山西的範圍包括了河套地區,所以設置了一個山西行都司管理。

但是後來連東勝衛都撤銷了,所以山西行都司也撤了。

都指揮使可以由文武官員擔任,但是從土木堡之後,很少有武官擔任這個職位。

都指揮使是正二品的武官了,這對於戚繼光來說已經是突破了職業天花板了。

隆慶皇帝點頭說道:

“李首輔的意見很好,就這麼辦。”

皇帝又問:“王崇古呢?”

李春芳思考了一下說道:

“王總督本人暫時是沒辦法升了,可以升他的兒子王謙。”

皇帝點頭,王崇古再升就只能回京擔任兵部尚書了,但是如今的兵部尚書霍冀做的沒問題,所以只能委屈王崇古,先給他兒子升升官,日後等到兵部尚書空缺再讓他回朝。

這就是高級官員升遷的難處了,你要有功勞還要有位置,高級職位那是一個蘿一個坑,必須要前面的蘿蔔坑空出來纔有機會填補。

不過能讓皇帝和內閣記住功勞,日後也總有填坑的機會。

這兩個功臣賞了之後,隆慶皇帝又面露難色的說道:

“蘇澤怎麼賞?”

這個問題拋出來,就連高拱也面露難色。

蘇澤在詹事府的職位已經是左中允,再往上就是左諭德了。

現任的左諭德是諸大綬,人家是資深翰林。

在皇帝和內閣看來,蘇澤是肯定入閣的。

但是入的是肯定是皇太子的內閣。

現在再給蘇澤升官已經不太合適了。

這時候,還是李春芳站出來說道:

“陛下,可以給蘇澤加日講官。”

李春芳說完,衆人紛紛點頭,連隆慶皇帝也點頭。

日講官,也是講官,但不是給太子講學的講官,而是給皇帝講學的講官。

蘇澤還有翰林院的職位,而皇帝的講官也都是出自翰林,蘇澤在資格上沒有問題。

皇帝滿意的點頭,這下子蘇澤就在太子講官的基礎上,又多了給皇帝講課的職位。

這件事處理完畢,皇帝又問道:

“京察的事情怎麼樣了?”

高拱站出來說道:

“黜落名單已經草擬完畢了,然後就是六科糾核。”

其實皇帝已經見到名單初稿了,這次黜落的最高級官員,就是在勘遼工作中辦事不利的刑部侍郎洪朝選。

京察就是最後一步程序了。

“廷推的事情預備的怎麼樣了?”

有黜落,就有升遷。

刑部侍郎這樣的職位,是需要九卿廷推的。

其實皇帝早已經想到了人選,現任通政使李一元,接下來就是走個流程了。

高拱明白皇帝的想法,立刻說道:“陛下放心。”

隆慶皇帝滿意點頭,一個九卿級的人事變更也就這樣完成了。

——

三月二十五日。

通政使李一元心情不錯。

這次京察的結果已經有了不少消息,刑部侍郎洪朝選罷官已經成了定局,而如今朝中也有風聲,自己要轉任刑部侍郎。

通政使這個位置雖然關鍵,消息也靈通,但是畢竟通政司還是和六部不能比。

刑部尚書毛凱年紀大了,而且在部務上很少表態,如果能做刑部侍郎佔着位置,日後等到毛尚書致仕,自己就能更進一步了。

而李一元更加高興的地方,是自己終於要調離通政司,日後就不用和蘇澤打交道了!

這擔驚受怕的通政使,誰愛當誰當!

李一元哼着小曲兒,手下抱着奏疏走進他的公房,見到這位大銀臺心情好的樣子,手下有些於心不忍的說道:

“大銀臺,蘇澤上疏了。”

李一元的好心情戛然而止,他連忙讓手下將奏疏拿過來。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

原來是東勝衛啊,李一元鬆了一口氣,在西北大捷後,王崇古戚繼光復設東勝衛的事情就是理所當然了。

軍事上就是這樣,軍事決策遭遇質疑的原因,就是怕你打敗仗。

只要你能打勝仗,那你說的都是對的。

戚繼光如此大捷,威震西北塞外,這時候復設東勝衛,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蘇澤也是最早明確支持搜套的官員,由他上書,更是名正言順。

可是棱堡是什麼東西?

(本章完)

第111章 疑似有些太激進了(加更!)第210章 大捷!告廟大捷!第86章 【事後畫冊】第46章 叩闕第219章 奎寧,紅薯和玻璃第92章 巡案人選(一更!)第171章 老朱家的微操之魂第48章 流黜(加更!)第105章 擴展的朋友圈(日更)第326章 再補閣臣第65章 言官的進攻第240章 不裝了,蘇澤出手第224章 書中自有黃金屋第18章 會館第205章 《請改貢例疏》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37章 講讀東宮第243章 水晶宮博覽會第8章 奸佞是我?第228章 詳議武監第163章 捕鯨和龍涎香第132章 《請稽查章奏隨事考成疏》第88章 《請廢代藩疏》第252章 羣臣疑似有些太極端了第268章 神劍再斬妖第171章 老朱家的微操之魂第283章 羊吃人第35章 馮保第288章 禮部辯禮第105章 擴展的朋友圈(日更)第21章 立儲之功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317章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疏》第32章 神劍出鞘第249章 《奏請通政司兼領海疆諜報事疏》第259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149章 大明土木大軍第128章 模擬成功第102章 皇太子追更(一更)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第122章 《興文教以隆聖治疏》第217章 《請開吏科試選才疏》第269章 兩疏同上第99章 又升官了(八更)第46章 叩闕第213章 《請刊鄉試答卷明正視聽並肅典制疏第281章 跳幫戰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第175章 百戲會開幕!第233章 《武監教育論奏議》第234章 太子的南洋攻略第187章 甘蔗種植園的構想第2章 【手提式大明朝廷】第57章 思退第251章 欺天大案第181章 上任山東清吏司員外郎第221章 《請修長城並編練薊遼兵馬疏》第80章 暗流再起(加更)第112章 塗色遊戲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306章 通政司怪談其五第45章 大鬧天宮第300章 帶過最差的兵第109章 奏疏執行(4k)第223章 《請設國子監武科疏》第74章 襲職盛況第269章 兩疏同上第53章 化緣禮部第285章 子霖兄幫幫我第200章 舌戰第38章 徐文長第248章 是時候出重拳了!第248章 是時候出重拳了!第164章 這就是實學!第139章 黃銅計劃!第127章 報紙論戰!第191章 共議的威力第12章 第二次上疏第131章 莫須有第158章 經天緯地第276章 《議查楚藩承襲疏》第294章 三合一疏第43章 《請辦樂府新報疏》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42章 經筵第262章 大國之道第302章 檢閱三軍第296章 辯個痛快!第137章 禮物的藝術第81章 清田第26章 紫色道具第274章 “排隊槍斃”第168章 傳承第35章 馮保第296章 辯個痛快!第328章 司禮監掌印出缺第183章 紅茶和白糖第315章 王玄策故事第320章 必須要出重拳
第111章 疑似有些太激進了(加更!)第210章 大捷!告廟大捷!第86章 【事後畫冊】第46章 叩闕第219章 奎寧,紅薯和玻璃第92章 巡案人選(一更!)第171章 老朱家的微操之魂第48章 流黜(加更!)第105章 擴展的朋友圈(日更)第326章 再補閣臣第65章 言官的進攻第240章 不裝了,蘇澤出手第224章 書中自有黃金屋第18章 會館第205章 《請改貢例疏》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37章 講讀東宮第243章 水晶宮博覽會第8章 奸佞是我?第228章 詳議武監第163章 捕鯨和龍涎香第132章 《請稽查章奏隨事考成疏》第88章 《請廢代藩疏》第252章 羣臣疑似有些太極端了第268章 神劍再斬妖第171章 老朱家的微操之魂第283章 羊吃人第35章 馮保第288章 禮部辯禮第105章 擴展的朋友圈(日更)第21章 立儲之功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317章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疏》第32章 神劍出鞘第249章 《奏請通政司兼領海疆諜報事疏》第259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149章 大明土木大軍第128章 模擬成功第102章 皇太子追更(一更)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第122章 《興文教以隆聖治疏》第217章 《請開吏科試選才疏》第269章 兩疏同上第99章 又升官了(八更)第46章 叩闕第213章 《請刊鄉試答卷明正視聽並肅典制疏第281章 跳幫戰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第175章 百戲會開幕!第233章 《武監教育論奏議》第234章 太子的南洋攻略第187章 甘蔗種植園的構想第2章 【手提式大明朝廷】第57章 思退第251章 欺天大案第181章 上任山東清吏司員外郎第221章 《請修長城並編練薊遼兵馬疏》第80章 暗流再起(加更)第112章 塗色遊戲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306章 通政司怪談其五第45章 大鬧天宮第300章 帶過最差的兵第109章 奏疏執行(4k)第223章 《請設國子監武科疏》第74章 襲職盛況第269章 兩疏同上第53章 化緣禮部第285章 子霖兄幫幫我第200章 舌戰第38章 徐文長第248章 是時候出重拳了!第248章 是時候出重拳了!第164章 這就是實學!第139章 黃銅計劃!第127章 報紙論戰!第191章 共議的威力第12章 第二次上疏第131章 莫須有第158章 經天緯地第276章 《議查楚藩承襲疏》第294章 三合一疏第43章 《請辦樂府新報疏》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42章 經筵第262章 大國之道第302章 檢閱三軍第296章 辯個痛快!第137章 禮物的藝術第81章 清田第26章 紫色道具第274章 “排隊槍斃”第168章 傳承第35章 馮保第296章 辯個痛快!第328章 司禮監掌印出缺第183章 紅茶和白糖第315章 王玄策故事第320章 必須要出重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