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第四封奏疏

第19章 第四封奏疏

典房,顧名思義,是介於租和買之間的經濟活動。

當屋主遇到經濟困難,但是不願意賣房的時候,就會用典房的方法將房子“典當”出去。

和出售不同,屋主如果經濟情況好轉,就可以用同樣的錢將房子贖回來。

典房的特點就是房屋的產權不發生轉移,黃管事典房給蘇澤住,理論上確實不存在行賄的問題。

房子產權是原來屋主的,又不是蘇澤的。而典房的錢也是隨時可能拿回來的,這怎麼能算是行賄?

當然,蘇澤是不願意在這點小事上佔黃掌櫃便宜的。

成立國史館後,皇帝也給國史館發過賞賜,這間屋子的價格也不高,蘇澤還是自己掏錢典了下來。

黃管事也不強求,大家都是同鄉,來日方長,只要讓蘇澤明白自己的心意就行了。

會館的工作本身就是燒冷竈下閒子的事情,只要能讓蘇澤留下好印象,也就算是他黃管事辦好了工作。

有了新居,蘇澤又向申時行發出邀請,等下一次休沐來家中聚餐溫居,申時行欣然答應下來。

申時行回到府中,他妻子吳氏立刻迎接了上來。

“夫君,蘇編修的房子租上了嗎?”

申時行脫下外衫點頭說道:

“已經辦妥了,今日會館的黃管事陪着跑了一天,子霖兄月末邀請我們去他新宅溫居。”

吳氏和申時行成婚多年,感情是相當不錯的,她問道:

“那小妹的事情?”

申時行搖頭說道:

“今日外人多,人多嘴雜,等下次溫居的時候再說。”

吳氏嘆息說道:

“蘇編修確實是良配,就怕他看不上小妹。”

申時行說道:

“成與不成,還是要先說着看看。前些天我聽人議論,說是師相也想招子霖爲婿,但是獨女年齡太小了,已經遣人回江陵老家,看看族中有沒有合適的閨中女子。”

吳氏聽說張居正也想要招婿蘇澤,她連忙說道:

“那夫君可要抓緊了,當朝宰相可不止恩相一位啊。”

申時行也說道:

“就是這個道理,你妹妹家世外貌都是良配,但是。”

吳氏知道自己丈夫的意思,她也苦着臉說道:

“當年爹孃讓她讀的那些書,把腦子都讀壞了,整日裡就忙着那些商賈之事,她一個未婚女子,把孃家產業折騰再大又有什麼用?”

申時行反過來勸說妻子說道:

“王泰州的學問還是有些裨益的,就連徐閣老也對他很推崇,只不過他的弟子墜入邪道,那李贄口出狂論,污了日用派的名聲。”

吳氏的秀眉這才舒展了一些,她說道:

“蘇編修和夫君相交甚厚,又是同鄉,又有大好的前程,這次若是再不成,我就寫信給爹孃,讓她出家做姑子去!”

聽到妻子放下狠話,申時行也只能苦笑,清官難斷家務事,更何況是妻子孃家的事情。

但如果真的能和蘇澤成爲連襟,這倒也是不錯,而且自己妻子孃家是蘇州鉅富,嫁妝肯定也少不了。

——

剩下的日子,蘇澤就一直在史館摸魚,月末又在家中辦了溫居宴,邀請幾位好友在家中吃飯。

席間申時行講了自己小姨子的事情,想要從中做媒,蘇澤有些意動,卻沒有一口答應下來。

自己前世忙着學業工作,等躺平的時候已經是大齡楚南了。 而前身也是一樣,一直都忙着學業,父母雙亡也沒有定親。

可大明朝想要自由戀愛也有些奢望了,可是蘇澤本能牴觸這種封建時代包辦婚姻,只是說自己再考慮考慮。

申時行倒是也沒有再提。

時間來到了六月,蘇澤早早的來到史官,不一會兒羅萬化也到了。

偌大的史館,除了門房和幾名雜役小吏之外,就沒有其他人了。

羅萬化是個書癡,史館裡有書看,他自然也不要回翰林院。

不一會兒,沈一貫才姍姍來遲。

沈一貫前些日子已經溜回了翰林院,但還是被諸大綬踢回了史館。

沈一貫甚至懷疑諸大綬和自己叔父的友誼是假的,這不是擺明坑自己嗎?

沈一貫還是不時找機會溜回翰林院,他剛聽說幾名同年都被掌院學士委派了差事,就心急到身上螞蟻爬。

今天一進門,沈一貫又是唉聲嘆氣。

“子霖兄,狀元郎,真佩服你能坐得住。”

接着沈一貫神秘兮兮的說道:

“聽說了嗎?掌院學士殷士儋可能要入閣了。”

沈一貫是消息靈通人士,蘇澤知道他說的是真的,歷史上殷士儋就是隆慶二年入閣的。

殷士儋的資歷足夠,他經常給隆慶皇帝講經筵,也深受皇帝喜愛,要是殷士儋一陣子不進宮講學,隆慶皇帝還會詢問左右殷士儋怎麼不來。

大領導要入閣,下面的職位自然要動一動,這是翰林院最近的大事件,沈一貫自然是十分關注。

翰林院作爲大明儲才之所,有一套區別於其他衙門的升遷路線。

一般來說,除了三甲直接授官,庶吉士三年館選後可以授翰林編修,也就是蘇澤現在的職位。

接下來就是五六品的侍講、侍讀,這個職位雖然不高,但是經筵官,也就是要經常入宮給皇帝講學的,能夠與皇帝經常接觸,因此晉升的機會也更多。

另外,翰林還有可能被派往道府任職,這也是常見的情況。

比如申時行,他狀元后授官翰林院修撰,然後升任侍講,然後在張居正舉薦下沒有外任,直接去禮部做了員外郎。

接下來申時行等着升任禮部侍郎,就是典型的“儲相”了,入閣就指日可待了。

當然,員外郎很多,禮部侍郎卻只有一個位置,這一步也稱之爲“天塹”,能跨過就入閣拜相,跨不過就外任道府,這輩子頂點就是個封疆大吏了。

對於資深的翰林編修來說,一旦殷士儋升入內閣,那肯定要補缺侍講、侍讀,翰林院會發生劇烈的人事變動。

雖然這和庶吉士沈一貫沒太大的關係,但是這也是經營未來人脈的關鍵時期,沈一貫自然不甘心留在史館中讀書。

蘇澤只是哦了一聲表示知道了,他拿起【模範毛筆】,【手提式大明朝廷】的CD已經好了,他寫下了自己第四封奏疏。

(本章完)

第22章 升遷途徑第22章 升遷途徑第134章 考成法的弊端第302章 檢閱三軍第190章 但凡變法,必觸皇權第219章 奎寧,紅薯和玻璃第85章 橙色道具第147章 連上兩疏第130章第182章 草原奇旅第164章 這就是實學!第258章 消息靈通人士透露第189章 戶部紅人蘇子霖第99章 又升官了(八更)第155章 九卿共議第314章 熱血難涼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219章 奎寧,紅薯和玻璃第5章 何爲祖宗法?第179章 四民說和請徵商稅第316章 報道引起的科道風暴第315章 王玄策故事第53章 化緣禮部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第331章 太子的首本政疏第165章 統計學魅力時刻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第37章 講讀東宮第93章 張居正獨對(二更)第108章 《請開登萊通商疏》!(加更!)第37章 講讀東宮第30章 烏思藏爭貢第217章 《請開吏科試選才疏》第215章 吏科試的構想第280章 節省威望點的新用法第324章 兩位兄臺可是害苦了我第191章 共議的威力第271章 李如鬆鬧課第244章 走一步看三十步第111章 疑似有些太激進了(加更!)第135章 聖人無名第141章 御史被打第318章 吃空餉的京營第326章 再補閣臣第82章 代王第228章 詳議武監第23章 講學之風第120章 國祚不變第100章 高拱鋪路(九更)第287章 《請更定鴻臚寺職掌專轄外務疏》第80章 暗流再起(加更)第56章 宰輔之才第228章 詳議武監第240章 不裝了,蘇澤出手第79章 靈活的祖訓第87章 齊發力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167章 貢使入京師第271章 李如鬆鬧課第70章 倦鬼之說第229章 堂辯羣臣!第305章 《請設鐵路公股募資修路疏》第322章 《聯名共議財政制度議》第30章 烏思藏爭貢第211章 升官正五品第102章 皇太子追更(一更)第206章 得罪了大銀臺還想跑?第104章 所謂祖訓(三更)第120章 國祚不變第258章 消息靈通人士透露第277章 《釐正楚藩刑獄疏》第179章 四民說和請徵商稅第120章 國祚不變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第134章 考成法的弊端第164章 這就是實學!第65章 言官的進攻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17章 威望增加第181章 上任山東清吏司員外郎第275章 楚宗案第191章 共議的威力第68章 平絨策(加更)第289章 太子教育第109章 奏疏執行(4k)第272章 整頓學風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285章 子霖兄幫幫我第23章 講學之風第287章 《請更定鴻臚寺職掌專轄外務疏》第183章 紅茶和白糖第242章 樹典型第110章 你還沒入閣吧?第258章 消息靈通人士透露第231章 喜得貴子第261章 義利之辯第145章 治河專家第256章 《請整飭京畿治安並置巡防制度疏》第14章 《條陳國史三事疏》第204章 詐騙的朝鮮使臣
第22章 升遷途徑第22章 升遷途徑第134章 考成法的弊端第302章 檢閱三軍第190章 但凡變法,必觸皇權第219章 奎寧,紅薯和玻璃第85章 橙色道具第147章 連上兩疏第130章第182章 草原奇旅第164章 這就是實學!第258章 消息靈通人士透露第189章 戶部紅人蘇子霖第99章 又升官了(八更)第155章 九卿共議第314章 熱血難涼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219章 奎寧,紅薯和玻璃第5章 何爲祖宗法?第179章 四民說和請徵商稅第316章 報道引起的科道風暴第315章 王玄策故事第53章 化緣禮部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第331章 太子的首本政疏第165章 統計學魅力時刻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第37章 講讀東宮第93章 張居正獨對(二更)第108章 《請開登萊通商疏》!(加更!)第37章 講讀東宮第30章 烏思藏爭貢第217章 《請開吏科試選才疏》第215章 吏科試的構想第280章 節省威望點的新用法第324章 兩位兄臺可是害苦了我第191章 共議的威力第271章 李如鬆鬧課第244章 走一步看三十步第111章 疑似有些太激進了(加更!)第135章 聖人無名第141章 御史被打第318章 吃空餉的京營第326章 再補閣臣第82章 代王第228章 詳議武監第23章 講學之風第120章 國祚不變第100章 高拱鋪路(九更)第287章 《請更定鴻臚寺職掌專轄外務疏》第80章 暗流再起(加更)第56章 宰輔之才第228章 詳議武監第240章 不裝了,蘇澤出手第79章 靈活的祖訓第87章 齊發力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167章 貢使入京師第271章 李如鬆鬧課第70章 倦鬼之說第229章 堂辯羣臣!第305章 《請設鐵路公股募資修路疏》第322章 《聯名共議財政制度議》第30章 烏思藏爭貢第211章 升官正五品第102章 皇太子追更(一更)第206章 得罪了大銀臺還想跑?第104章 所謂祖訓(三更)第120章 國祚不變第258章 消息靈通人士透露第277章 《釐正楚藩刑獄疏》第179章 四民說和請徵商稅第120章 國祚不變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第134章 考成法的弊端第164章 這就是實學!第65章 言官的進攻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17章 威望增加第181章 上任山東清吏司員外郎第275章 楚宗案第191章 共議的威力第68章 平絨策(加更)第289章 太子教育第109章 奏疏執行(4k)第272章 整頓學風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285章 子霖兄幫幫我第23章 講學之風第287章 《請更定鴻臚寺職掌專轄外務疏》第183章 紅茶和白糖第242章 樹典型第110章 你還沒入閣吧?第258章 消息靈通人士透露第231章 喜得貴子第261章 義利之辯第145章 治河專家第256章 《請整飭京畿治安並置巡防制度疏》第14章 《條陳國史三事疏》第204章 詐騙的朝鮮使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