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

王三被李文全這麼一呵斥,嚇得膝蓋一軟跪在地上。

他性格衝動暴躁,但是這時候也回過神來了,自己是被人當槍使了。

就算沒有李文全,看到戶部內衝出來的兵丁,王三也知道自己這把是撞上硬骨頭了。

蘇澤攔住了李國舅,他對着王三問道:

“你是養象所的錦衣衛?”

王三冷靜下來,也知道自己能不能保住這身飛魚服,就要看眼前這個年輕官員的臉色了。

王三連忙說道:“戶部堂官爺爺饒命,小的是養象所世襲百戶王德全,族中行三,豬油蒙了心衝撞堂官爺爺。”

王三在“世襲”兩個字上用了重音,認錯的速度也快,蘇澤判斷這傢伙雖然性格莽撞衝動,但是還算是有點小聰明。

想到錦衣衛的事情,蘇澤對王三說道:“你來戶部是爲了俸餉的事情吧,進來戶部和本官好好說道說道。”

聽到蘇澤這麼說,王三更不敢動了。

還是李文全呵斥道:“蘇翰林讓你進來就進來!若是讓蘇翰林不滿意,本千戶讓你好過!”

聽到李文全這麼說,王三隻好站起來,跟着蘇澤走進了戶部。

蘇澤倒是沒有爲難王三,而是詢問了養象所的情況。

“小的是養象所百戶,聽我爹說,祖上是給陛下養馬,因爲養得好的才被賜了百戶,調入養象所養象。”

蘇澤讓小吏送上茶水,和氣的問道:“那養象所有你這樣的百戶多少人?”

王三老老實實的說道:“具體多少小的不知道,但是和我一樣,伺候御象的百戶有五十多人。”

五十多人,蘇澤被這個人數嚇了一跳。

“除了百戶呢?”

王三說道:“除了百戶,那就是校尉了,小人手下就有校尉三十人。”

蘇澤又問道:“那整個養象所,有御象幾頭?”

“十二頭。”

“多少?”

“蘇翰林,十二頭。”

聽到這個數字,蘇澤終於知道爲什麼戶部侍郎張守直不肯批錦衣衛的預算了。

是個文官都不願意批啊!

蘇澤在大明的時間長了以後,發現大明並不是史書上說的那麼缺官。

或者說,缺官是不假,但是吃白飯的人也不少。

宗藩,錦衣衛,衛所,這些都是吃空餉重災區。

本來蘇澤以爲,京師好歹是天子腳下,在京錦衣衛應該沒那麼嚴重,可沒想到一個區區養象所,就聚集了這麼多吃空餉的。

百戶是武官正六品,校尉雖然沒有品級,但是擁有免徭役的特權,而且和京營兵一樣,都有漕糧供給。

蘇澤又看向李文全,這位國舅爺也是錦衣衛千戶,他詢問道:“李國舅,這錦衣衛中,和養象所一樣的衙門還有多少?”

李文全掰着指頭說道:“在京錦衣衛人數最多的是儀鸞司,掌皇宮儀仗,有校尉千五。”

“還有匠戶軍,有火藥匠、鐵匠三百戶,也設有千戶一人管理。”

“如果論官最多,那就是鎮撫司了,北鎮撫司的千戶百戶是最多的,而且今上繼位後,很不喜歡用詔獄辦案,司法歸於法司,北鎮撫司的詔獄也都空了,但是人員卻要比先帝時期還多了。”

蘇澤疑惑的問道:“爲什麼詔獄都空了,人還多了?”

王三喝了蘇澤的茶水,看到蘇澤年輕又好說話的樣子,膽子也逐漸大了起來。

他本來就是混不吝的市井人,於是插嘴說道:“那還不是因爲北鎮撫使現在事情少帽子多,可不是大夥兒都願意去嗎!”

“閉嘴!”

李文全瞪了王三一眼,但是他也無奈的向蘇澤說道:“蘇翰林,您也看到了,這養象所都是這些渾人,有點本事的當然要去北鎮撫司了。”

蘇澤這下子明白了,隆慶不喜歡用錦衣衛辦案,北鎮撫司就成了事情少地位高的清閒部門,自然成了錦衣衛都向往的去處。

蘇澤只能感慨,這大明財政真是一座屎山代碼。

京營衛所,錦衣衛,藩王,這些都是每年花費大錢養着的財政黑洞,朝廷這拮据的賦稅砸在裡面,但是幾百年卻沒人覺得有什麼不對。

也是隆慶皇帝才繼位,塞的錦衣衛千戶百戶多了,才引起戶部的不滿。

但凡皇帝少封幾個,戶部也就批了。

而一旦批了,日後這些編制就開始吃國家財政預算,就成爲國家固定開支的一部分。

在京錦衣衛這龐大的開支,就是這麼一代代積累下來的屎山代碼。

蘇澤打發走了王三,又對李文全說道:“李國舅,明日能去養象所看看嗎?”

李文全連忙說道:“這養象所內臭烘烘的,不過蘇翰林對御象有興趣,在下相陪就是了!”

李文全也看出來,蘇澤就是東宮的財神爺,自己胖外甥的生財法門,全部都是蘇澤謀劃的,自己想要繼續發財,就要好好抱住蘇澤的大腿。

——

次日,李文全乘着馬車,帶着蘇澤來到宣武門西側的養象所。

在蘇澤剛穿越的時候,就見過這些大象,明代在大朝會的時候要用象來彰顯威儀。

大朝會的時候,午門二通鼓響後,六隻大象身披綵衣,站到午門外的御階兩側,每對左右對稱,同錦衣旗校一起肅立不動。

三通鼓響過後午門的左右掖門偏門一齊打開,羣臣進去上班,當最後一個官員進去後左右的大象會把鼻子互相搭到一起,不許再有人隨便進去。

大明還規定羣臣見到大象要行肅拜禮,不得對大象放肆無禮或者怪叫恐嚇。

蘇澤還發現,這養象所的佔地不小,而且養象所內的生態環境還很好,不像是京師附近都是光禿禿的。

京師是個人口龐大的城市,就算是有石炭取暖,也有很多燒不起石炭的百姓。

這些百姓在其他季節會蒐集京師城外的木材,久而久之整個京師周圍的樹木都被砍伐得差不多了。

其實不僅僅是京師,如今大明的城市郊區基本上都是這個樣子。

養象所內不僅僅養着御象,還有一部分御馬,加上一些外藩進貢的動物,蘇澤甚至還看到了一頭長頸鹿!

王三湊到蘇澤身邊介紹道:“蘇翰林,這是先帝朝,佛郎機人進貢的麒麟。”

王三昨天回去後,向人打聽了蘇澤的來歷。

當他知道蘇澤這一系列的官職,以及他入仕以後的驚人戰績後,王三更是下定決心要抱蘇澤的大腿。

王三這樣的小人物,好處就是不會內耗多想,他也不怕惹蘇澤不高興,今日蘇澤一到養象所,就湊在蘇澤身邊充當解說。

不過王三雖然人有些混不吝,但是從小就長在養象所,對養象所內的動物如數家珍。

王三又說道:“佛郎機人向先帝進獻麒麟,先帝特許他們滯留廣州和咱大明做買賣。”“只可惜這麒麟原本是一對,去年死了一頭。”

蘇澤也沒想到在大明竟然還看到了長頸鹿,再看到養象所內其他的動物,好像這養象所的錦衣衛也不算多?

反正蘇澤見到的動物,都養的很好,說明養象所養這些動物還是用了心的。

最後蘇澤還見到了那十二頭御象,每一頭也都養得很好,而且經過馴象錦衣衛的訓練,這十二頭大象都是十分的聽話。

看完以後,蘇澤對着王三說道:“養象所俸餉的事情,本官會想辦法的。”

聽到蘇澤這麼說,王三千恩萬謝。

只是他和養象所的錦衣衛不知道,蘇澤是準備用幹什麼辦法解決他們的俸餉問題。

——

六月七日,暫代通政使的楊思忠,心情複雜的接過了下屬遞來的奏疏。

他逐漸理解了前任李一元的想法了,如果每次蘇澤的奏疏都這麼炸裂,自己真的要辭官養老了。

楊思忠實在想不通,爲什麼有人上書言錦衣衛的事情?

楊思忠搖了搖頭,錦衣衛的積弊,文官不是不知道。

但是錦衣衛是皇帝的爪牙耳目,有分量的大臣都是不敢請求改革錦衣衛的,因爲這樣做會讓皇帝覺得別有居心。

你要改革錦衣衛,是想要限制皇權嗎?

而沒分量的大臣,就更不敢上書言錦衣衛的事情了。

他們也怕錦衣衛報復啊!

錦衣衛的問題就這樣一代代積累下來,成爲一個無法觸碰的雷區。

可偏偏出了蘇澤這樣的人。

蘇澤的職位不高,不會讓皇帝猜疑。

但是蘇澤的名聲很大,入仕以來的戰績了得,錦衣衛也不敢得罪他。

更重要的是,蘇子霖一心爲公,朝中大臣,反對蘇澤的,還是贊同蘇澤的,都認可這個人設,蘇澤上疏都是爲了國家大計,不是爲了個人的私利。

這一切種種結合起來,才讓蘇澤可以坦然的上書討論錦衣衛的事務。

加上隆慶皇帝自己不喜歡動用錦衣衛,導致錦衣衛的地位降低,才讓蘇澤有了上疏的機會。

可就算是這樣,有關錦衣衛的討論,也必然會成爲燙手山芋。

通政副使楊思忠看完了奏疏後,嘴角露出一絲笑容。

這裡面還有刑部的事情?

一想到那位坑了自己,調任刑部侍郎的李一元,楊思忠臉上露出笑容。

楊思忠也和他的前任一樣,親自夾着蘇澤的奏疏來到了內閣。

——

內閣中,首輔李春芳最近又請了病假。

坊間傳聞是這位李首輔在“春困”之後又犯了“夏乏”,是藉着稱病的名義在家偷懶。

但是也有人說,李首輔家中夜夜點燃鯨油燈,李首輔雖然在家還在爲了國家大事操勞。

反正楊思忠沒見到李春芳,就把蘇澤的奏疏交給了內閣次輔高拱。

高拱看完了奏疏,放下奏疏扶起了額頭。

錦衣衛的問題,高拱自然也知道。

但是他身爲內閣次輔,身份很微妙,就算他和皇帝的關係親密,錦衣衛的問題他也不能隨便說。

高拱嘆息道:“後生可畏啊。”

說完這些,高拱親自離開座位,來到張居正的面前,將蘇澤的奏疏遞給張居正。

張居正詫異的看向高拱,只聽高拱說道:

“張閣老,這件事我吏部插不上嘴,需要您鼎力相助。”

張居正接過了高拱的手裡的奏疏。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

錦衣衛的事情?

張居正仔細看完了蘇澤的奏疏,合上奏疏後,張居正嘆息道:

“天生蘇子霖,實乃我大明之幸,高閣老,我張居正一定力促此事!”

聽到張居正的許諾,高拱向張居正拱手作揖。

張居正也連忙站起來回禮,兩人雖然在很多事情上都有分歧,但是因爲蘇澤這份奏疏暫時聯合在了一起。

司禮監。

陳洪拿過奏疏,看完了之後,他立刻走到了馮保面前。

“馮秉筆,這是您那檔子的事情,還是由馮公公您送到御前吧。”

陳洪這話說的也沒錯,馮保是提督東廠事,這錦衣衛的事情確實是他的職權範圍。

其實馮保已經從張居正那邊通了氣,大概知道蘇澤奏疏的內容。

但是看完了蘇澤的奏疏,馮保的眉頭還是皺起來了。

前半段還好,馮保感覺實行難度不大。

但是後半段涉及到了北鎮撫司,就連馮保自己也吃不準皇帝的心思。

隆慶皇帝不愛用詔獄,但是不代表皇帝就能同意蘇澤的奏疏。

馮保也算是發現了蘇澤的套路,他總是喜歡將一件容易的事情和一件難的事情合併在一起推動。

容易推動的事情,都能看到明顯的好處。

兩件事捆綁在一起,一榮俱榮,捎帶着就能把難辦的事情給辦了。

高,實在是高啊!

馮保入宮多年,見慣了陰謀鬥爭。

入職司禮監後,也看了不少大臣的奏疏。

但是像蘇澤這樣,一疏接着一疏,都是衝着解決問題去的大臣,馮保還是第一次見到。

關鍵是蘇澤奏請的事情,每次還都能辦成。

大概是因爲蘇澤的奏疏從不是空發議論,都是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案來。

比如這次對養象所和北鎮撫司的改制,咋一看有些天馬行空,但仔細想想似乎切實可行,而且一旦辦成,對皇帝和錦衣衛都有很大的好處。

馮保這個東廠提督,也是在錦衣衛指揮使成國公朱希忠病重的時候兼管錦衣衛。

如果真的能推動此事,自己也能更好的掌握錦衣衛。

想到這裡,馮保拿着奏疏走向御書房。

第127章 報紙論戰!第168章 傳承第22章 升遷途徑第163章 捕鯨和龍涎香第177章 《請廢匠竈樂諸籍疏》第63章 車營之法第174章 【記憶宮殿香囊】的用法第187章 甘蔗種植園的構想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150章 破譯《營造法式》第245章 《請御覽水晶宮博覽會疏》第233章 《武監教育論奏議》第153章 御賜豪宅第328章 司禮監掌印出缺第111章 疑似有些太激進了(加更!)第131章 莫須有第49章 暗中博弈第150章 破譯《營造法式》第153章 御賜豪宅第85章 橙色道具第65章 言官的進攻第10章 威望值的猜想第245章 《請御覽水晶宮博覽會疏》第146章 滿門忠烈武清伯第65章 言官的進攻第167章 貢使入京師第256章 《請整飭京畿治安並置巡防制度疏》第174章 【記憶宮殿香囊】的用法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第7章 張居正不報隔夜仇第120章 國祚不變第218章 山東人的執念第254章 蒸汽機第288章 禮部辯禮第229章 堂辯羣臣!第60章 物價指數(加更加更)第153章 御賜豪宅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220章 《駁瘧病瘴氣論》第57章 思退第96章 三策(五更)第182章 草原奇旅第47章 助攻第302章 檢閱三軍第281章 跳幫戰第170章 橙色道具記憶宮殿香囊第240章 不裝了,蘇澤出手第93章 張居正獨對(二更)第121章 堂堂連載第277章 《釐正楚藩刑獄疏》第6章 畫餅第304章 鐵路第97章 國祚再加(六更)第277章 《釐正楚藩刑獄疏》第287章 《請更定鴻臚寺職掌專轄外務疏》第205章 《請改貢例疏》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第307章 嚴打大案第180章 悄悄升官了第99章 又升官了(八更)第96章 三策(五更)第142章 都察院風暴第321章 五品以上奏議第57章 思退第130章第59章 日用之道?第134章 考成法的弊端第43章 《請辦樂府新報疏》第320章 必須要出重拳第189章 戶部紅人蘇子霖第51章 國祚減二第17章 威望增加第49章 暗中博弈第69章 寡斷第12章 第二次上疏第61章 讀者們(感謝大家支持)第283章 羊吃人第202章 衆望所歸的人選第118章 豎纛鳴冤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140章 盛世第200章 舌戰第228章 詳議武監第4章 高拱第51章 國祚減二第124章 約稿高拱第93章 張居正獨對(二更)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第133章 考成法第63章 車營之法第329章 看茶,上好茶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174章 【記憶宮殿香囊】的用法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第252章 羣臣疑似有些太極端了第166章 《請開埠直沽疏》第99章 又升官了(八更)第55章 壓力怪第282章 順義王之死第173章 王世貞也寫禁書?
第127章 報紙論戰!第168章 傳承第22章 升遷途徑第163章 捕鯨和龍涎香第177章 《請廢匠竈樂諸籍疏》第63章 車營之法第174章 【記憶宮殿香囊】的用法第187章 甘蔗種植園的構想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150章 破譯《營造法式》第245章 《請御覽水晶宮博覽會疏》第233章 《武監教育論奏議》第153章 御賜豪宅第328章 司禮監掌印出缺第111章 疑似有些太激進了(加更!)第131章 莫須有第49章 暗中博弈第150章 破譯《營造法式》第153章 御賜豪宅第85章 橙色道具第65章 言官的進攻第10章 威望值的猜想第245章 《請御覽水晶宮博覽會疏》第146章 滿門忠烈武清伯第65章 言官的進攻第167章 貢使入京師第256章 《請整飭京畿治安並置巡防制度疏》第174章 【記憶宮殿香囊】的用法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第7章 張居正不報隔夜仇第120章 國祚不變第218章 山東人的執念第254章 蒸汽機第288章 禮部辯禮第229章 堂辯羣臣!第60章 物價指數(加更加更)第153章 御賜豪宅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220章 《駁瘧病瘴氣論》第57章 思退第96章 三策(五更)第182章 草原奇旅第47章 助攻第302章 檢閱三軍第281章 跳幫戰第170章 橙色道具記憶宮殿香囊第240章 不裝了,蘇澤出手第93章 張居正獨對(二更)第121章 堂堂連載第277章 《釐正楚藩刑獄疏》第6章 畫餅第304章 鐵路第97章 國祚再加(六更)第277章 《釐正楚藩刑獄疏》第287章 《請更定鴻臚寺職掌專轄外務疏》第205章 《請改貢例疏》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第307章 嚴打大案第180章 悄悄升官了第99章 又升官了(八更)第96章 三策(五更)第142章 都察院風暴第321章 五品以上奏議第57章 思退第130章第59章 日用之道?第134章 考成法的弊端第43章 《請辦樂府新報疏》第320章 必須要出重拳第189章 戶部紅人蘇子霖第51章 國祚減二第17章 威望增加第49章 暗中博弈第69章 寡斷第12章 第二次上疏第61章 讀者們(感謝大家支持)第283章 羊吃人第202章 衆望所歸的人選第118章 豎纛鳴冤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140章 盛世第200章 舌戰第228章 詳議武監第4章 高拱第51章 國祚減二第124章 約稿高拱第93章 張居正獨對(二更)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第133章 考成法第63章 車營之法第329章 看茶,上好茶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174章 【記憶宮殿香囊】的用法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第252章 羣臣疑似有些太極端了第166章 《請開埠直沽疏》第99章 又升官了(八更)第55章 壓力怪第282章 順義王之死第173章 王世貞也寫禁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