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衆望所歸的人選

第202章 衆望所歸的人選

楊思忠也是鑽了通政司沒有正使的空子。

大明對於官印有嚴格的使用規定,沒有通政司加蓋印章的奏疏,是不能送到內閣票擬的。

但是通政司有正使和副使,理論上必須有一人留在衙門,維持通政司的運轉。

但是通政司正使自從李一元離任後一直沒有補闕,所以只有楊思忠一個副使在衙。

而通政司遲遲沒能補缺的原因,是吏部推了幾次都被六科給駁了。

前任通政司李一元多次幫助蘇澤,楊思忠是李一元的同榜“好友”,六科不願意再讓楊思忠轉正。

九卿廷推上,六科是擁有人事權的,這也是六科以小制大重要的權力。

當然,也不是說六科就能決定九卿重臣的任用,理論上六科只是對廷推人選有“建議權”,如果內閣和吏部強行推人,六科也是沒辦法阻擋的。

但是通政使這個職位也不是那麼緊要,通政司沒有正使,在楊思忠的領導下也能運轉下去。

於是內閣和吏部乾脆就不再廷推通政使。

卻沒想到,讓楊思忠鑽了空子。

楊思忠請病假,通政司自然要封還大印。

楊思忠將蘇澤的奏疏遞上去,就果斷上書請病假了。

次日,隆慶皇帝昨天已經聽完了陳洪和馮保的彙報,今日就拿到了內閣票擬後的蘇澤奏疏。

看完了蘇澤的奏疏後,隆慶皇帝看向李芳說道:

“奏疏先留中吧,看看科道怎麼說。”

李芳拿起蘇澤的奏疏來到中書科,經過中書舍人謄抄後發往六科和都察院。

等到六科拿到蘇澤的奏疏,給事中們紛紛炸開了鍋。

刑科給事中沈束拿着蘇澤的奏疏,大聲說道:

“如此禍國殃民之言,內閣竟然全數同意!”

六科給事中們羣情激奮,他們呼喊道:

“上書!上書!”

沈束回到座位,開始奮筆疾書,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了都察院中。

次日,六科和都察院的奏疏堆滿了通政司,可面對這些奏疏,通政司的官員們互相看了看,楊思忠告病在家,通政司正使空缺,衙門大印已經被封存。

通政司官員們,都圍着右通議裴清。

“裴大人,六科和都察院的奏疏怎麼辦?”

裴清咬牙道:

“還能怎麼辦,楊大人已經封印,沒有加蓋大印的奏疏你敢送內閣?”

通政司的官員們紛紛退後,用錯官印可不是鬧着玩的,明初的空印案可是砍了不少人頭的。

“先將這些奏疏封存,等楊大人回來再處理!”

——

七月二十四日,隆慶皇帝喊來李芳道:

“外朝對蘇澤的奏疏可有議論?”

李芳其實也已經知道了楊思忠告病的事情,但是面對皇帝的詢問,李芳還是選擇裝糊塗。

他“實話實說”的說道:

“陛下,這些日子沒有奏疏遞上來。”

隆慶皇帝又看向陳洪,開口問道:

“內帑有錢搞一次再下西洋嗎?會不會影響宮中用度?”

陳洪老老實實的說道:“僕臣已經領着內承運庫算過賬了,按照蘇翰林的計劃,第一次下西洋可以先派遣海船十艘,目標就放在南洋,內帑還能承擔,絕不會影響宮中用度。”

隆慶皇帝驚奇的問道:

“上元等會和靈濟宮大會,內帑不是都出了銀子,還有結餘?”

陳洪連忙說道:

“僕臣所言,一筆一筆皆是賬上所載,絕不敢有半句虛言啊!”

說完這些,陳洪讓身後的小太監捧出賬本,進獻到了皇帝面前。

“月港和登萊的市舶稅收了這麼多?”

“鑄幣局也上交了這麼多銀元?”

隆慶皇帝也有一陣子沒看內帑的賬本了,他也沒想到這兩個月,登萊和月港兩地市舶司,和登萊鑄幣局竟然上繳了這麼多的銀元。

執掌內帑的陳洪則明白這些增長有多麼恐怖。

隨着登萊開港的消息傳開,大量商船雲集,特別是在廢除了船引制度後,只要照章納稅的商船,都能停靠大明的港口做生意。

除此之外,在絲綢、瓷器之外,紅茶也成爲增長迅猛的出口貨物。

出乎蘇澤意外的,紅茶還沒運到歐洲,卻在中亞打響了市場。

最早運輸紅茶的商船,是送給涂澤民土豆的那名荷蘭船長德佛里斯爵士。

這位荷蘭船長在塗澤明的勸說下,購買了一批紅茶,準備販運回歐洲。

但是德佛里斯爵士的運氣很不好,他在返航的時候遭遇了奧斯曼帝國的艦隊。

歐洲人最早是爲了打破奧斯曼人對香料貿易的壟斷,才積極開拓東方航線的。

葡萄牙人打通了東方航線後,路上運輸香料的利潤大大降低,於是奧斯曼帝國也派出艦隊,攔截這些返航的歐陸船隻。

德佛里斯爵士的船被攔截後投降,他船上的商品,也被奧斯曼以“異教稅”的名義沒收。

而船上的這批紅茶,也被進獻到了奧斯曼的宮廷中。

奧斯曼現任蘇丹名叫塞利姆二世,他沉迷酒色,因此被稱爲“酒鬼塞利姆”。

塞利姆二世很快就對紅茶這種東方的新商品着了迷。

比起苦澀的綠茶,紅茶更加醇厚,而且還可以搭配奶和糖。

這符合奧斯曼帝國的飲食習慣,而茶又作爲一種可以提神的飲品,很快在奧斯曼宮廷流行開來。

於是這位奧斯曼的蘇丹,特赦了德佛里斯爵士,並且親自召見了他,詢問這種神奇東方飲品的來源。

當聽到這種神奇的東方飲品是剛出現在大明港口,而奧斯曼蘇丹又聽說大明已經開放了港口,允許各國的商船通商後。

塞利姆二世立刻花費重金,僱傭德佛里斯爵士,帶領奧斯曼的商船前往大明。

雖然德佛里斯爵士是一位虔誠的教徒,但奈何塞利姆二世給的太多了。

當然,這麼短的時間,德佛里斯爵士還沒能往返大明和奧斯曼一次。

德佛里斯爵士只是將艦隊帶到了蘇門答臘,就驚喜的聽說,在馬六甲的商館裡,已經出現了紅茶這種商品。

但是這些販賣紅茶的佛郎機人,就像是向大明販運交趾黑糖的船東一樣,他們沒意識到紅茶的價值,只是將這種貨物當做壓艙石,隨便進上了一些砰砰運氣。

德佛里斯爵士領着兩艘僞裝過的奧斯曼貨船來到馬六甲,將馬六甲的紅茶蒐羅一空,然後就踏上了返回奧斯曼的路。

這次出手豪闊的掃貨,讓消息靈通的商人們發現了紅茶的價值,這也帶動了紅茶的出口,讓市舶司的帳更好看了。

但是市舶司的賬本,還是不如鑄幣局的賬本震撼。 “六月鑄幣怎麼這麼多?”

陳洪老老實實的回答道:

“陛下,登萊鑄幣局的一名工匠,改進了鑄幣的機器,現在使用滾筒法鑄幣,不再需要停下機器加料,可以日夜不停的熔鍊鑄幣了。”

陳洪簡單解釋了一下工匠的改進。

原本鑄幣要印出花紋,就要把快冷卻的銀幣放在水力衝錘下,利用衝錘的撞擊印出浮雕花紋。

但是這種方法需要每次都將銀元磨具安放在衝錘下,有時候蓄滿水的衝錘還要等待安放模具。

而這名工匠發明了新的方法,利用滾筒將模具轉到衝錘下,而工匠在滾筒另一側安放磨具,這樣就可以連續不停的衝壓銀元了。

這極大提高了衝錘的效率。

隆慶皇帝喜道:

“那名工匠獎勵了嗎?”

陳洪立刻說道:

“陛下,登萊鑄幣局已經獎勵了。”

“登萊鑄幣局獎勵了多少?”

陳洪說道:“回陛下,五十銀元。”

這下子反而是隆慶皇帝驚訝了。

他原本怕登萊鑄幣給的賞金不足,寒了工匠的心,所以準備再御賜獎勵這名工匠。

可沒想到登萊鑄幣局竟然拿出五十銀元獎勵工匠,這份手筆讓皇帝也震驚了。

震驚過後,皇帝又覺得給多了。

要知道皇帝過節給經筵官的賞賜,一般也就是幾枚銀元。

五十銀元就算是對官員來說,都是一筆鉅款了。

可鑄幣局出手這麼大方,皇帝又要疑心了,鑄幣局是不是貪墨了朕的銀元?

陳洪看出了皇帝的心思,連忙說道:

“陛下,其實這獎勵也不是鑄幣局給的,鑄幣局哪有這筆銀元啊。”

“那是哪裡給的?”

“是華陽獎。”

“華陽獎?”

陳洪將蘇澤用《西遊記》的稿酬,在版權專利局下設置華陽獎的事情一五一十講給皇帝。

“鑄幣局用工匠的改進申請了華陽獎,沒想到一下子就評上了,版權專利局親自將五十銀元送到了登萊鑄幣局,整個登萊都傳遍了。”

“鑄幣局的工匠,市舶司的造船匠,製鹽所的鹽工,都發了瘋的鑽研新的技術。”

聽到這裡,皇帝的眉頭徹底舒展開來。

皇帝這纔想起來,首輔李春芳似乎和自己提過華陽獎的事情。

沒想到這獎如此豐厚,而且版權專利局還真的就頒給了普通工匠。

隆慶皇帝自然明白千金市骨的重要性,鑄幣局只不過改進了一個鑄幣的流程,就讓效率增長了這麼多。

如果工匠們都日夜想着改進工藝,那大明何愁不富足?

隆慶皇帝又想到,版權專利局和鑄幣局都是蘇澤的提議,於是他讓李芳將蘇澤的奏疏翻出來。

“蘇澤所奏,確實是謀國之言,就依他所奏,這次內帑出銀。”

“命令登萊和直沽的船廠準備造船,再下西洋!”

李芳、馮保、陳洪三名司禮監巨頭跪在皇帝御案前,口呼皇帝聖明。

而三人心中,都在盤算着人選。

既然內帑出錢,那這次再下南洋,可定是要按照鄭和舊例,從宮中派人擔任正使太監。

這可是極爲重要的職位,如果能成功完成任務歸航,說不定就能直接擢升司禮監秉筆。

但是同樣的,如果這趟差事辦砸了,不僅僅辦差的太監要被懲罰,就是舉薦人也要一併受罰。

司禮監三巨頭都在盤算自己手下人選。

而這也是李芳和陳洪都幫着蘇澤說話,鼓動皇帝批准蘇澤奏疏的原因。

——

通政司。

給事中沈束,領着一幫六科都察院官員,坐在通政司衙門內,對着一種通政司官員狂噴。

沈束道:“爲何通政司要扣下吾等的奏疏?竟然連六科和都察院的奏疏都敢扣下?你們通政使是要阻塞言路嗎?”

右通議裴清不敢得罪這些言官,只能老實說道:

“楊副使告病,通政司正使出缺,通政司只能封還大印。”

“沒有通政使大印,誰敢將把奏疏送到內閣?”

聽到裴清的回答,六科給事中們嗓門更大了,劈頭蓋臉的罪名扣在了通政司頭上。

但是捱罵久了,泥人也有三分火性。

裴清擡起頭說道:

“通政司遲遲沒有正使,你們六科不是最清楚原因嗎?”

“有這時間在這裡罵,不如趕緊廷推正使人選出來!”

裴清一拂袖子,通政司的官吏們也做出送客的架勢,這幫給事中還真被說的啞口無言。

如果不是他們連續封駁文選司的廷推候選人名單,通政司正使也不會空缺至今。

楊思忠請的是病假,難道還能不讓人生病?

至於質疑楊思忠是不是真的病了,稱病是大明官場的政治慣例了,再頭鐵的給事中也不會觸碰這個,要不下次首輔李春芳稱病的時候,你也去上門驗一驗他是不是真的病了?

回到六科,給事中們越想越氣,這時候蘇澤奏疏通過的消息,也傳到了六科。

這下子更是把衆人氣壞了,沈束再次喊道:

“通政副使楊思忠淤塞言路,諸位同僚一起上書彈劾他!”

可有的給事中卻想到一個問題,如果楊思忠還不上班,彈劾他的奏疏怎麼送到內閣呢?

好在這次楊思忠稱病的時間不長,當聽說六科彈劾自己後,楊思忠麻溜的向內閣銷假,然後喜滋滋的將彈劾自己的奏疏抱到了內閣。

這位楊副使連自己的辭呈都準備好了,就等着皇帝震怒下批准自己的辭呈,好好歸鄉養老去。

可楊副使在通政司始終沒等來皇帝的責罵。

所幸在七月最後一天,楊思忠終於等來了宣旨的行人司官員。

難道是皇帝震怒之下直接將自己免官了?

可楊思忠卻接到了自己轉正的聖旨。

楊思忠接完旨,連忙拉着行人司官員問道:

“大天使,通政司沒收到文選司廷推候選的奏議,老夫怎麼就出任通政使了?”

這名行人司官員說道:

“這不是楊大人簡在帝心嗎?陛下親下旨意讓內閣直接廷推通政司使人選,然後點了您的名字。”

“陛下和閣老們,都認可您,楊大人這通政使是衆望所歸啊。”

(本章完)

第224章 書中自有黃金屋第287章 《請更定鴻臚寺職掌專轄外務疏》第114章 一不小心文抄了(加更)第135章 聖人無名第329章 看茶,上好茶第25章 再升官第72章 內閣的眼藥第289章 太子教育第296章 辯個痛快!第141章 御史被打第249章 《奏請通政司兼領海疆諜報事疏》第272章 整頓學風第244章 走一步看三十步第199章 九卿廷辯第212章 黑暗森林第169章 任務完成!第232章 德育論和智育論第169章 任務完成!第266章 戰績可查第98章 捷報(七更)第281章 跳幫戰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第37章 講讀東宮第145章 治河專家第21章 立儲之功第332章 李通政使怎麼看?第73章 六部重臣們第308章 一日破案第28章 徐階罷相第332章 李通政使怎麼看?第81章 清田第312章 禮部本意是壞的第17章 威望增加第42章 經筵第43章 《請辦樂府新報疏》第305章 《請設鐵路公股募資修路疏》第69章 寡斷第122章 《興文教以隆聖治疏》第191章 共議的威力第233章 《武監教育論奏議》第37章 講讀東宮第76章 閣部會議!第261章 義利之辯第236章 從報紙得到捷報的兵部第156章 大婚第113章 保守和進步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282章 順義王之死第124章 約稿高拱第101章 一條鞭法的前置國策(十更)第48章 流黜(加更!)第116章 任務完成,紫色道具第211章 升官正五品第314章 熱血難涼第215章 吏科試的構想第295章 金座玉佛第144章 《請重開登遼海輸疏》第297章 請個國主?第307章 嚴打大案第203章 《驛路改革疏》第75章 引子第248章 是時候出重拳了!第35章 馮保第298章 宗藩殖拓之始第5章 何爲祖宗法?第73章 六部重臣們第56章 宰輔之才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198章 再下西洋之議第305章 《請設鐵路公股募資修路疏》第108章 《請開登萊通商疏》!(加更!)第172章 國之大事第209章 萬騎叩邊!第187章 甘蔗種植園的構想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194章 《恭陳清釐財用以昭聖治疏》第9章 藍色道具第324章 兩位兄臺可是害苦了我第222章 《附議遼督並請設通遼棱堡疏》第243章 水晶宮博覽會第138章 送給張居正的大禮第25章 再升官第93章 張居正獨對(二更)第77章 一錘定音第175章 百戲會開幕!第218章 山東人的執念第102章 皇太子追更(一更)第307章 嚴打大案第142章 都察院風暴第139章 黃銅計劃!第205章 《請改貢例疏》第31章 大明神劍第281章 跳幫戰第307章 嚴打大案第264章 雙道具,一紫一橙第226章 滾筒印刷機和未來的新軍官第47章 助攻第84章 邊亂第218章 山東人的執念
第224章 書中自有黃金屋第287章 《請更定鴻臚寺職掌專轄外務疏》第114章 一不小心文抄了(加更)第135章 聖人無名第329章 看茶,上好茶第25章 再升官第72章 內閣的眼藥第289章 太子教育第296章 辯個痛快!第141章 御史被打第249章 《奏請通政司兼領海疆諜報事疏》第272章 整頓學風第244章 走一步看三十步第199章 九卿廷辯第212章 黑暗森林第169章 任務完成!第232章 德育論和智育論第169章 任務完成!第266章 戰績可查第98章 捷報(七更)第281章 跳幫戰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第37章 講讀東宮第145章 治河專家第21章 立儲之功第332章 李通政使怎麼看?第73章 六部重臣們第308章 一日破案第28章 徐階罷相第332章 李通政使怎麼看?第81章 清田第312章 禮部本意是壞的第17章 威望增加第42章 經筵第43章 《請辦樂府新報疏》第305章 《請設鐵路公股募資修路疏》第69章 寡斷第122章 《興文教以隆聖治疏》第191章 共議的威力第233章 《武監教育論奏議》第37章 講讀東宮第76章 閣部會議!第261章 義利之辯第236章 從報紙得到捷報的兵部第156章 大婚第113章 保守和進步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282章 順義王之死第124章 約稿高拱第101章 一條鞭法的前置國策(十更)第48章 流黜(加更!)第116章 任務完成,紫色道具第211章 升官正五品第314章 熱血難涼第215章 吏科試的構想第295章 金座玉佛第144章 《請重開登遼海輸疏》第297章 請個國主?第307章 嚴打大案第203章 《驛路改革疏》第75章 引子第248章 是時候出重拳了!第35章 馮保第298章 宗藩殖拓之始第5章 何爲祖宗法?第73章 六部重臣們第56章 宰輔之才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198章 再下西洋之議第305章 《請設鐵路公股募資修路疏》第108章 《請開登萊通商疏》!(加更!)第172章 國之大事第209章 萬騎叩邊!第187章 甘蔗種植園的構想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194章 《恭陳清釐財用以昭聖治疏》第9章 藍色道具第324章 兩位兄臺可是害苦了我第222章 《附議遼督並請設通遼棱堡疏》第243章 水晶宮博覽會第138章 送給張居正的大禮第25章 再升官第93章 張居正獨對(二更)第77章 一錘定音第175章 百戲會開幕!第218章 山東人的執念第102章 皇太子追更(一更)第307章 嚴打大案第142章 都察院風暴第139章 黃銅計劃!第205章 《請改貢例疏》第31章 大明神劍第281章 跳幫戰第307章 嚴打大案第264章 雙道具,一紫一橙第226章 滾筒印刷機和未來的新軍官第47章 助攻第84章 邊亂第218章 山東人的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