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都有光明的未來

第151章 都有光明的未來

薊縣縣令名叫吳善言,字子遠,是嘉靖四十四年的進士。

吳善言的科舉名次靠後,初授河南某縣令,後來考課優異被調任薊縣,總算是距離京師又近了一步。

當然,京畿縣令也不是這麼好當的。

薊縣又是古縣,是直沽到京師的要衝,吳善言到任後也是戰戰兢兢。

獨樂寺是當地名寺,獨樂寺方丈華嚴交友廣泛,曾經和嚴嵩都有交往。

所以當獨樂寺的和尚過來報案,說是有人冒充官員衝進寺中搶劫,吳縣令就親自帶着衙役衝過來了。

其實也不怪吳縣令,按照大明的規定,工部來薊縣公辦,也要先往縣裡發照會文書通知一下。

這是雷禮實在是太過於心急,連公文流程都不願意走,就親自帶人殺了過來。

隨着吳縣令一聲令下,衙役們衝上去。

一刻鐘過後,薊縣衙役完敗!

工部這些官員當然不用自己扛木料,但是他們常在工地督造,也是和匠戶力夫打交道,吃的也要比別的部都多,一個個都身強體壯。

這又豈是隻能欺壓百姓的衙役能比的。

等衙役都被打趴下後,吳縣令雙股瑟瑟,就在這個時候,天上傳來一個熟悉的聲音:

“子遠兄!”

吳善言疑惑的左看右看,這才發現聲音是從觀音閣上傳來的,他擡頭定睛一看,就看到騎在屋脊上的傅順。

“應和(傅順字)兄!”

傅順連忙從屋脊上爬下來,湊到雷禮身邊說道:

“大司空,那縣令是我同年!”

雷禮瞥了一眼,他堂堂工部尚書,自然對個區區縣令沒興趣搭理,但是今天是工部突然殺到,確實理虧,於是對傅順說道:

“去和那縣令講清楚,不要打擾我勘察獨樂寺!”

“屬下明白!”

傅順大步上前,來到吳縣令面前,對着他說道:

“子遠兄,上次重訂同年錄,你不是還在河南做官嗎?怎麼調來薊縣了?”

吳善言苦笑,傅順科舉名次靠前,觀政的時候就被工部看中,留在了工部做官。

相當當年進士及第,觀政後離開京師的時候,吳善言也是意氣風發,想要在地方上做出成績來,不讓那些留在京師的同年笑話。

傅順去了工部,吳善言做了縣令,大家都有光明的前途。

可結果是吳善言在外做地方官,兜兜轉轉幾年,官品是一點沒升,只是距離京師近了一點。

再一看傅順,從補子紋樣上看他已經六品了。

但是吳善言很快又震驚的問道:

“那位真的是大司空?”

傅順點頭說道:

“是啊!今日來得匆忙,沒能給縣衙發照會,大司空領着大家來什麼的?對了,來考察獨樂寺!”

考察獨樂寺?

吳善言傻了,你一個堂堂工部尚書,來考察一座破廟?

再看周圍那些官員,你們工部是傾巢而出來吧!

吳善言再看看躺在地上哀嚎的衙役們,恨不得自己也被揍得昏死過去。

剛調回京畿,就差點抓了工部尚書?

吳善言只覺得自己原本就不光明的前途,現在變得更加黯淡了。

吳縣令反應過來,狠狠瞪了一眼獨樂寺方丈華嚴和尚。

現在只能盡力補救了,他看向傅順,連忙問道:

“應和兄,有什麼需要我做的嗎?”

傅順的肚子咕咕的叫起來,他連忙說道:

“早上離京匆忙,大司空和諸位同僚還餓着,子遠兄你遣人送點吃食來。”

吳縣令立刻說道:

“明白明白!我這就去辦!”

傅順又說道:

“慢着,子遠兄,大司空要勘察獨樂寺,沒時間吃飯,你弄點可以一邊做事一邊吃的東西過來。”

吳縣令想了想說道:

“本地有一種火燒,就是一種炊餅,可以夾拆骨肉和醬汁。”

傅順連忙說道:

“好極!好極!速速去辦!”

吳善言也做了幾年地方官了,迎來送往也已經非常老道,他直接回到薊縣城內,將做火燒的攤販連人加廚具都弄到了獨樂寺外,現場就給這幫工部官員製作火燒。

工部尚書雷禮一邊吃着火燒,一邊指揮手下勘察獨樂寺,等到日薄西山的時候,這才戀戀不捨的收工。

雷禮踏出獨樂寺大門的時候,薊縣縣令吳善言連忙迎接了上去。

“大司空,下官已經在縣衙備下了晚宴。”

雷禮眉頭一皺說道:

“這次來的匆忙,工部沒發照會,下榻縣衙要被那幫言官彈劾,本官還是現在就回京師,應該能在鎖城之前趕回城。”

雷禮又回頭看向獨樂寺,今日勘察大有收穫的,但還有一些細節需要確認,不過下一次雷禮這個工部尚書就不用親自出馬了,只要派遣手下過來就行了。

但是雷禮又擔心獨樂寺的僧人破壞勘察現場。

吳善言似乎看出了雷禮的擔憂,連忙說道:

“大司空,獨樂寺僧人勾結嚴嵩,是爲嚴黨餘孽,有嚴嵩親自題詞的匾額爲證。本官已經勒令他們還俗歸鄉,縣衙會守着獨樂寺的。”

雷禮聽完滿意的看着吳善言,然後領着工部的官員們向京師而去。

傅順對着吳善言說道:

“子遠兄,看來司空對你很滿意,你要不要來工部?”

吳善言看着傅順,當年離京的時候,傅順是個瘦高的讀書人,這才幾年過去,變成了一個黢黑的壯漢。

再想到工部那些官員的樣子,以及他們中午時候的食量,吳善言突然覺得,自己好像也沒那麼想要回京師了。

傅順又遺憾的說道:

“子遠兄不知道,這京師教坊司可是極好的,等你下次回京的時候,我帶你好好逛逛!”

傅順似乎想到了什麼,連忙騎上馬說道:

“等等我!給我留個好座位!”

——

只可惜雷禮一行人緊趕慢趕,還是沒能趕在京師鎖城之前回城。

京師晚上是要鎖城門的,還有五門巡城御史看守,就算雷禮是工部尚書,也叫不開城門。

萬敬看看天色說道:

“大司空,不如我們投宿龍泉驛,等明日開城後再進城?”

傅順說道:“你不要命了?龍泉驛裡扎着十幾個御史呢,我們這次出城又沒發照會,也沒簽勘合,住進驛站可不要被都察院彈劾死?”

雷禮大手一揮說道:

“去龍泉驛邊上紮營,對付一宿,明早再進城!” 衆人紛紛點頭,直接在荒郊野嶺紮營太危險了,龍泉驛是個大驛站,在附近紮營就安全多了。

一行人來到龍泉驛,果然龍泉驛要比之前冷清多了。

但是在龍泉驛附近,卻已經變成了一個不小的集市,比龍泉驛還要熱鬧多了。

雷禮以前出入京師,也經常會路過龍泉驛,他也留宿過幾次。

但是因爲龍泉驛周圍的百姓要加派驛事,所以很多百姓逃亡,周圍都是冷冷清清的。

但才半個月的時間,龍泉驛周圍卻這麼繁華了。

傅順下馬去打探了一番,然後跑回來對着雷禮說道:

“大司空!這些都是進出京師的旅人,現在各衙門不敢亂髮勘合,他們就紮營在龍泉驛邊上,也就成了集市。”

萬敬說道:“那不就是民驛了?大司空,我們就住在這裡吧!”

雷禮點點頭,一行人進入這個集市。

夜色下,雷禮的緋袍並不醒目,周圍的人對於身穿官袍的衆人也不特別驚奇。

這些日子都察院嚴查勘合,很多出城辦私事的官員也不敢夜宿官驛了,往來的官員多了,這個集市的人也見怪不怪。

一行人進入集市,就有人湊上來問道:

“幾位官爺,要熱水嗎?”

“官爺,要炊餅嗎?”

傅順連忙說道:

“要!要!速速送來!”

不一會兒,就有人將這些東西運來,接着送熱水的老者伸手要道:

“官爺,惠誠一錢銀子。”

傅順勃然大怒道:

“熱水還要錢,怎麼不去搶!”

就在這個時候,萬敬突然一拍傅順,然後自己掏出兩枚黃銅幣問道:

“收此錢嗎?”

“收的收的,此錢比碎銀子好!”

WWW★ ttκan★ C〇

萬敬點頭說道:“再去弄些柴薪過來。”

“官爺,咱這裡可以租碳爐子取暖,只要給些蜂窩煤錢就行。”

“速速拿來,短不不了你的!”

“好嘞!”

等到這老者離開,傅順說道:

“萬兄,這小老兒明顯是借道訛詐,爲什麼要給他錢?”

萬敬嘆息說道:

“這驛站邊上做買賣,掙的就是辛苦錢,這價格也還公道。”

“而且旁邊就是龍泉驛,那裡面可是扎着御史的,若是鬧將起來,豈不是要連累大司空?”

提起御史,這下子傅順也老實了。

萬敬說的沒錯,其實原本龍泉驛邊上有旅客聚集,周圍的百姓也是不敢來做買賣的。

要知道這些人當中很多都是官員士紳,他們不奴役百姓就不錯了。

但是當有一次龍泉驛邊上的營地有人鬧事,驚動了龍泉驛內的御史,鬧事的那個倒黴官員直接被御史帶走後,往來的商人發現了商機。

勘合濫發一方面是制度上的漏洞,但是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時代發展的需求,京師往來吞吐的人口太大了,總要有旅途休息的地方。

這些需求是現實存在的,於是出現了這種靠着龍泉驛的集市。

因爲靠着龍泉驛,來往的官員親隨也不敢造次,百姓也漸漸的敢來做買賣了,這個集市就越來越熱鬧。

原本人人都怕的驛站,如今反而成了聚財的地方,雷禮看着這繁榮的集市,這似乎也是蘇澤的功勞?——

而與此同時,龍泉驛的大門打開,五匹戰馬衝進了龍泉驛中。

驛長周雨生披着衣服走出來,一名武將翻身下馬,周雨生連忙上前問道:

“這位軍爺,請您出示勘合。”

這名武將疑惑的看向周雨生,他從大同一路過來,只有到了這龍泉驛纔要求查看勘合。

但是想到這裡是京師腳下,武將還是拿出勘合。

周雨生仔細的查看了勘合,又檢查了武將身後幾名侍衛的勘合,這才熱情的說道:

“軍爺,驛站已經準備了熱水,你們要換馬嗎?”

“明早就到京師,就不換了。”

武將疑惑的看着龍泉驛,按理說這裡是通往京師的門戶,但是驛站內卻並不熱鬧。

但是驛站的服務卻很好,武將回想起前一個驛站,擠滿了手持勘合的閒雜人等,驛長好說歹說纔給自己一行人協調了房間,連馬都沒得換。

京師就是不一樣啊!

武將很滿意周雨生公事公辦的態度,領着手下住進了驛站。

等到武將住下,一名御史披着衣服出來。

“勘合沒問題,是大同總兵戚繼光簽發的勘合,是傳遞大同軍情的軍使。”

聽到周雨生這麼說,這名年輕的御史也就披着衣服回房睡覺了。

如今龍泉驛已經沒人敢亂拿着勘合投宿了,自己這個月的指標要怎麼完成?

要不要再去更遠的驛站看看?

年輕的御史嘆了一口氣,自從考成法後,都察院的日子是越來越難過了。

——

二月八日,工部尚書雷禮返回工部後,立刻向皇帝上書,請求重訂《營造法式》,並且請求在此基礎上,也爲大明編纂出一部法式出來。

對於雷禮的上書,內閣自然支持,隆慶皇帝也表示了支持,並且授予雷禮特權,可以徵用任何古建築進行調查,甚至將幾座皇家敕封的寺院都交給了工部。

雷禮雄心勃勃的派出工部官員分赴各地,對照《營造法式》實地勘察,力求儘快完成重訂工作。

看到工部忙碌得熱火朝天,京師大小九卿衙門都有些不安。

京師最新的笑話,蘇澤一封奏疏,讓都察院整日駐紮在驛站,抓着來往的人盤查,搞成了守門的門卒。

接着一封奏疏,又讓工部成了土夫子,整天去盯着那些古建。

聽說通政使李一元都患上病了,聽不得蘇澤的名字,見到蘇澤的奏疏就應激。

各大衙門都戰戰兢兢,誰也不知道蘇澤下一把火,到底要燒到誰的頭上。

二月十日,通政使李一元剛剛踏入衙門,手下就捧着一份奏疏來到他面前道:

“大銀臺,蘇澤上疏了!”

李一元嚇得一顫,連忙接過了蘇澤的奏疏,迅速看完之後,他喃喃道:

“這次可不止一個衙門要倒黴了。”

(本章完)

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138章 送給張居正的大禮第116章 任務完成,紫色道具第239章 前置任務?《請增補閣臣疏》第78章 公私第288章 禮部辯禮第49章 暗中博弈第39章 支線任務第45章 大鬧天宮第257章 通政司怪談其四第307章 嚴打大案第280章 節省威望點的新用法第64章 邊關告急第194章 《恭陳清釐財用以昭聖治疏》第4章 高拱第163章 捕鯨和龍涎香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92章 巡案人選(一更!)第283章 羊吃人第165章 統計學魅力時刻第98章 捷報(七更)第320章 必須要出重拳第320章 必須要出重拳第180章 悄悄升官了第61章 讀者們(感謝大家支持)第322章 《聯名共議財政制度議》第104章 所謂祖訓(三更)第202章 衆望所歸的人選第155章 九卿共議第67章 第八疏求戰第65章 言官的進攻第242章 樹典型第245章 《請御覽水晶宮博覽會疏》第312章 禮部本意是壞的第265章 海上京觀第193章 再用【事後畫冊】第301章 《請聖駕檢閱武監演武疏》第237章 下個目標工部第13章 請修國史第204章 詐騙的朝鮮使臣第302章 檢閱三軍第23章 講學之風第19章 第四封奏疏第220章 《駁瘧病瘴氣論》第32章 神劍出鞘第55章 壓力怪第75章 引子第315章 王玄策故事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148章 妖報風波(加更!)第240章 不裝了,蘇澤出手第93章 張居正獨對(二更)第101章 一條鞭法的前置國策(十更)第278章 蘇師傅,打起來了!第123章 丹術第134章 考成法的弊端第115章 敕勒川上的板升城第206章 得罪了大銀臺還想跑?第188章 給張居正的“禮物”第224章 書中自有黃金屋第59章 日用之道?第257章 通政司怪談其四第210章 大捷!告廟大捷!第277章 《釐正楚藩刑獄疏》第58章 斷章狗第156章 大婚第162章 棱堡和火炮第23章 講學之風第91章 上架感言第166章 《請開埠直沽疏》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第266章 戰績可查第64章 邊關告急第38章 徐文長第145章 治河專家第128章 模擬成功第24章 徐階思退第147章 連上兩疏第40章 欲買桂花同載酒第9章 藍色道具第3章 《請罷早朝疏》第254章 蒸汽機第251章 欺天大案第302章 檢閱三軍第178章 國本第103章 再次經筵(二更)第188章 給張居正的“禮物”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322章 《聯名共議財政制度議》第250章 對倭刀寶具鋼筋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198章 再下西洋之議第53章 化緣禮部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28章 徐階罷相第190章 但凡變法,必觸皇權第8章 奸佞是我?第89章 兩級分化
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138章 送給張居正的大禮第116章 任務完成,紫色道具第239章 前置任務?《請增補閣臣疏》第78章 公私第288章 禮部辯禮第49章 暗中博弈第39章 支線任務第45章 大鬧天宮第257章 通政司怪談其四第307章 嚴打大案第280章 節省威望點的新用法第64章 邊關告急第194章 《恭陳清釐財用以昭聖治疏》第4章 高拱第163章 捕鯨和龍涎香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92章 巡案人選(一更!)第283章 羊吃人第165章 統計學魅力時刻第98章 捷報(七更)第320章 必須要出重拳第320章 必須要出重拳第180章 悄悄升官了第61章 讀者們(感謝大家支持)第322章 《聯名共議財政制度議》第104章 所謂祖訓(三更)第202章 衆望所歸的人選第155章 九卿共議第67章 第八疏求戰第65章 言官的進攻第242章 樹典型第245章 《請御覽水晶宮博覽會疏》第312章 禮部本意是壞的第265章 海上京觀第193章 再用【事後畫冊】第301章 《請聖駕檢閱武監演武疏》第237章 下個目標工部第13章 請修國史第204章 詐騙的朝鮮使臣第302章 檢閱三軍第23章 講學之風第19章 第四封奏疏第220章 《駁瘧病瘴氣論》第32章 神劍出鞘第55章 壓力怪第75章 引子第315章 王玄策故事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148章 妖報風波(加更!)第240章 不裝了,蘇澤出手第93章 張居正獨對(二更)第101章 一條鞭法的前置國策(十更)第278章 蘇師傅,打起來了!第123章 丹術第134章 考成法的弊端第115章 敕勒川上的板升城第206章 得罪了大銀臺還想跑?第188章 給張居正的“禮物”第224章 書中自有黃金屋第59章 日用之道?第257章 通政司怪談其四第210章 大捷!告廟大捷!第277章 《釐正楚藩刑獄疏》第58章 斷章狗第156章 大婚第162章 棱堡和火炮第23章 講學之風第91章 上架感言第166章 《請開埠直沽疏》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第266章 戰績可查第64章 邊關告急第38章 徐文長第145章 治河專家第128章 模擬成功第24章 徐階思退第147章 連上兩疏第40章 欲買桂花同載酒第9章 藍色道具第3章 《請罷早朝疏》第254章 蒸汽機第251章 欺天大案第302章 檢閱三軍第178章 國本第103章 再次經筵(二更)第188章 給張居正的“禮物”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322章 《聯名共議財政制度議》第250章 對倭刀寶具鋼筋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198章 再下西洋之議第53章 化緣禮部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28章 徐階罷相第190章 但凡變法,必觸皇權第8章 奸佞是我?第89章 兩級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