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敕勒川上的板升城
見到闖進來的年輕人,沈鯉無奈的說道:
“蘇兄,這是代藩宗室朱儁棠,這些日子他一直都在求見蘇兄,今日聽到蘇兄來了國子監,定是門外的生員攔不住他。”
代藩宗室?難道是來尋仇的?
等等,朱儁棠,不就是那個敲響登聞鼓,越關狀告代王的嗎?
某種程度上,蘇澤能夠順利扳倒代王,就是因爲朱儁棠父子越關告狀,代王派人殺人滅口卻漏了朱儁棠,導致整個計劃敗露。
朱儁棠激動的看向蘇澤,接着一個跪地說道:
“恩公在上,受俊棠一拜!”
蘇澤連忙上前將朱儁棠扶起來,沈鯉又解釋說道:
“陛下又聽說朱儁棠考中了秀才,特旨賜他在國子監讀書,參加明年的順天府鄉試。”
沈鯉又說道:
“俊棠已經分了田地,能安心在京師讀書,也是虧了蘇兄的奏疏。”
沈鯉說完,朱儁棠又要再跪拜,蘇澤連忙將他扶起來。
“仲化(沈鯉字)兄,可不要再折煞蘇某了。”
直接稱呼表字是關係更加親近的做法,蘇澤一句話拉近了和沈鯉的關係,沈鯉只好出手,一起將朱儁棠攙扶起來說道:
“子霖兄,某種程度上,是你幫着俊棠報了父仇,他拜你要是應該的。”
蘇澤看着又要跪拜的朱儁棠,只好苦笑着受了他再一次的跪拜,接着朱儁棠就跪在地上痛哭起來。
見到這裡,蘇澤和沈鯉都有些不忍。
相依爲命的父親被代王所害,如今仇人已經伏誅,朱儁棠已經是孑然一身了。
蘇澤將朱儁棠攙扶起來說道:
“剛剛聽沈司業說,是陛下特旨讓你在國子監讀書,你父親冒死越關,也是爲了你的前途,既然如此,大好男兒爲何不搏一搏功名呢?”
蘇澤知道,在這種人生低谷期,朱儁棠更需要一個目標,而科舉就是一個很好的目標。
而且朱儁棠父子都只是低級宗室,其實分到的土地也不算多,隆慶皇帝雖然賞賜了他一些金銀,但如果不考上舉人也是坐吃山空。
朱儁棠擦乾眼淚,對着蘇澤說道:
“恩公的教誨,俊棠銘記在心,日後恩公有什麼要使喚俊棠的儘管開口,萬死不辭!”
蘇澤苦笑着看向朱儁棠,看着他堅定的表情,也只能應下。
——
草原上。
“大哥!官軍又追來了!”
趙大柱身邊站着他同村的幾個兄弟,但是他們身上人人帶傷。
說話的是趙大柱的鐵桿弟兄趙二娃,他臉上有一道可怖的傷口,但是他顧不得傷口正在滴血,正在苦苦哀求趙大柱趕緊離開。
趙大柱茫然的看向四周。
這一個多月,他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他先是被百戶趙成誆騙,將他囚禁在百戶所中,又煽動趙大柱的弟兄劫獄,將趙大柱誣陷爲投靠俺答的漢奸。
剛開始的時候,趙大柱不敢對抗官軍,只是領着弟兄們四處逃竄。
趙成就是要誣陷趙大柱謀反,如果趙大柱只是逃竄,這個謀反的罪名就不牢靠。
狠辣的趙成抓不到趙大柱,就帶兵圍了趙大柱的村子,以趙大柱謀反的罪名,屠殺了趙大柱所在的村子。
村中老小,包括趙大柱的母親,都死在了趙成的屠刀下。
這下子徹底激怒了趙大柱,他領着弟兄們殺了回來,竟然以少敵多擊敗了百戶趙成帶領的衛所軍隊。
緊接着是山西總兵鄭年派兵鎮壓,這次軍隊無論是人數還是裝備,都遠勝趙大柱的弟兄們,趙大柱知道不能力敵,只能領着弟兄們逃遁草原。
趙大柱已經經常往來草原販馬,對草原十分的熟悉,所以他領着隊伍逃入草原,官軍竟然還真的就沒能追上來。
本來趙大柱以爲自己這輩子就這樣了。
但是讓他沒想到的,大同的局勢瞬息萬變。
逼迫他造反的百戶趙成,被突然殺入大同的戚繼光擊敗。
幕後主使總兵鄭年,牽涉進了代王的叛亂,也被判處斬刑。
而後趙大柱又通過消息得知,原來這一切的幕後黑手就是代王,自己不過是捲入到了代王和朝堂的博弈中,成了被利用的一枚棋子。
最終的結果,是仇人代王被皇帝下旨圈禁鳳陽高牆至死,禍害了大同幾百年的代藩一夕革除,大同百姓的天一下子亮了。
可接下來,就是趙大柱的噩夢了。
戚繼光成爲新的大同總兵,他領着部隊開始主動出擊,進攻大同附近的草原部落。
戚繼光的戰法十分的厲害,他每次都是派出百人規模的小隊,小隊配有堅固的大車運輸輜重物資,這些大車在臨陣的時候,還可以變成堅固的堡壘,給鳥銃手和弓箭手隱蔽的空間。
除此之外,戚繼光的小隊中還有少數精銳斥候,他們也不知道用了什麼法術,總能遠遠的發現草原上敵軍的行蹤,讓身後的輜重車隊及時響應變陣。
戚繼光到任大同不久,卻讓大同附近的草原部落聞風喪膽,一些部落甚至捨棄上好的草場向北逃亡。
可緊接着,戚繼光就開始追殺趙大柱。
趙大柱其實不想要和戚繼光打,所以他都是領着弟兄逃走。
而戚繼光的部將似乎每次也都手下留情,總能在最危急的時刻,給趙大柱找到一線生機。
可即使這樣,趙大柱身邊的弟兄們也陸續被俘,越來越少,等到了今天,趙大柱身邊就剩下最鐵桿的十二個弟兄了。
趙大柱回過神來,他攔住趙二娃,接着對周圍的弟兄們說道:
“事情都是因大柱而起,俺已經連累了大夥兒了,實在不忍心大夥兒再因爲俺白白喪了性命!”
趙大柱對着趙二娃說道:
“俺這就去向官軍請降,你帶着弟兄們往北走,越遠越好!”
趙二娃還想要掙扎,卻被趙大柱和身邊的弟兄推上了趙大柱的坐騎,趙大柱一揚馬鞭,趙二娃胯下的馬就向北方飛馳。
剩餘的兄弟也都向趙大柱道別,等衆弟兄們都消失在地平線後,趙大柱大聲喊道:
“叛首趙大柱在此!速速來擒!”
不到一炷香的時間,南邊的地平線上出現了一小隊騎兵,這支騎兵隊伍十分的精銳,爲首的騎兵首領領着手下慢慢向趙大柱圍過來,卻始終還留着幾個弟兄在丘陵上警戒,隨時準備策應。
官軍打扮的騎兵首領來到了趙大柱面前,看着傷痕累累的趙大柱,嘴角帶着笑容喊道:
“好漢子!跟着軍爺走吧!”
說完這名官軍身後的騎兵下馬,只是解除了趙大柱的武器和鎧甲,卻沒有將他捆起來,又扔給他一匹馬,就讓趙大柱自己騎着馬跟在隊伍中。 當然,在這支精銳騎兵的押送中,趙大柱也不敢逃跑,但是官軍沒有一上來就砍下他腦袋,實在是讓趙大柱十分的費解。
要知道大同城內已經貼出了告示,他的腦袋可是價值不少賞錢的。
就這樣走了兩天,這羣官軍也不和趙大柱說話,但是也沒有虐待他,還將軍糧分給他一起吃。
兩天後,趙大柱隨着這羣官軍,來到了河谷邊上的一座帳篷裡。
搜身完畢,確認沒有任何武器後,趙大柱被推入帳篷,他擡眼就見到了一名樣貌威嚴的武將。
武將身穿甲冑,坐在一張臨時桌案後,桌案上除了書籍文書外,還有一塊黑布蓋着一個圓形的東西。
趙大柱祖上幾代都是軍戶,自然認出這個武將身上穿着總兵的甲冑,他頓時對着這名武將說道:
“見過戚總兵!”
戚繼光目光如炬,看向跪在地上的趙大柱,他放下手裡的兵書說道:
“趙大柱,你可知罪?”
趙大柱跪在地上說道:
“草民知罪。”
趙大柱滿肚子的疑惑,他是朝廷通緝的要犯,對方是總管大同軍務的總兵官。
自己這種身份的叛賊,根本不需要戚繼光這個總兵官親自出馬,戚繼光的手下斬殺了自己,戚繼光的功勞也不會少。
戚繼光就沒有見自己的必要!
戚繼光走下座位,親自將趙大柱扶起來,接着緩聲說道:
“趙大柱,大同下河村人,因爲上司百戶趙成誣陷謀反,下河趙家村三十一口全部被屠。”
聽到戚繼光這麼說,趙大柱眼睛裡滿是淚水。
戚繼光嘆息一聲說道:
“你也是可憐人,但你已經是朝廷認定的叛賊。”
趙大柱跪在地上對着戚繼光說道:
“戚將軍!罪民能聽到您這句話,死了也值了!請將軍立刻斬了俺,向朝廷交差!”
戚繼光卻話鋒一轉說道:
“本官的意思,你現在是朝廷認定的叛賊,但是你還有機會。”
“機會?”
戚繼光回到座位上,接着將一張手繪的塞外簡易地圖遞給趙大柱。
“你常在邊關往來,知道板升城吧?”
趙大柱連連點頭說道:
“俺聽草原上的客商說過,俺達汗築城板升,是草原上最繁華的城市。”
戚繼光點點頭。
板升城,俺答在豐州灘所建造的城市。
大明北方邊民因不堪壓榨,多逃亡於蒙古地區,並逐漸定居於豐州灘一帶,和蒙古人聚居在板升城附近。
戚繼光抵達大同後,在蒐集了草原的消息後,很快就確定,俺答部最大的威脅,就是這座板升城。
俺達汗築城,吸收漢人農耕商貿,就等於有了基本盤,也是從俺答部定居板升城開始,俺答部纔在草原上日益崛起,逐漸成爲草原霸主的。
豐州灘,也叫做敕勒川,就是北朝《敕勒歌》所描繪的地方。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這裡本來就是又適宜農耕又適宜放牧的富饒地區,俺達汗築城後,又吸收了中原的工匠和技術,甚至還仿照漢人制度設置了官制。
戚繼光研究發現,板升城是俺答部的核心,如果不能打擊板升城,那再怎麼對草原用兵,也傷不到俺答部的核心。
傷不到俺答部的核心,那戚繼光清掃草原其他部落,反而是幫助俺答部建立威望,幫助俺答部吸收這些殘餘部落,壯大俺答部的實力。
在明白了這一點後,戚繼光主動改變打法,不再清掃大同附近的蒙古部落,而是嘗試拉攏他們。
就在這個時候,戚繼光收到了蘇澤的信。
這是蘇澤對戚繼光那封肉麻之極的拜碼頭信的回信。
信中蘇澤表現了對戚繼光的尊重,完全沒有其他文官的那種頤指氣使。
更讓戚繼光興奮的,是蘇澤也在信中指出了板升城的問題。
蘇澤在信中寫道:“俺答部在板升築城稱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板升城在,則俺答部元氣不傷。”
戚繼光看完這封回信,直接將蘇澤視作知己。
蘇澤來信,除了提到板升城之外,還給戚繼光帶來了一種名爲“千里目”的新裝備。
這種單筒望遠鏡,能夠讓斥候看到遠處的敵人,戚繼光在親自試驗後連連稱奇,將蘇澤寄來的望遠鏡交給工匠,命令他們打造。
戚繼光也按照蘇澤的提醒,嚴格控制這些打造千里目的工匠,並且對所有千里目編號,責任落實到每個斥候頭上,丟失千里目將要受到軍法嚴懲。
而蘇澤在信中最後,提出了一個計劃。
戚繼光看向趙大柱,他混跡軍務多年,又是衛所基層一步步爬上來的,自有一套識人用人的方法,所以他見到趙大柱,就確定此人能用。
戚繼光不明白,蘇澤遠在京師,也沒有見過趙大柱,爲什麼就能斷定這人能用?
戚繼光又想到,蘇澤就是根據徐渭幾句話,就向高拱舉薦了自己,也許他真的有萬里之外識人的才能。
戚繼光對着趙大柱說道:
“過幾天你就能和你的弟兄們會和,然後一同去板升城,從此以後你就是大明通緝的要犯,和大明勢不兩立。”
“以後俺達汗帶你出征,讓你攻擊大明軍隊你也不要手軟。”
“明白了嗎?”
趙大柱瞬間就明白了戚繼光的用意,戚繼光繼續說道:
“你母親的遺體本總兵已經幫你收殮了,本總兵可以向你保證,等板升城破之日,你就可以風風光光的返回大明,你母親也能得到朝廷封誥。”
緊接着,戚繼光又揭開桌子上蓋着的黑布,趙大柱目眥欲裂,原來這正是他生死仇人百戶趙成的頭顱。
到了此刻,趙大柱五體投地道:
“草民趙大柱,願意爲將軍效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