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黑暗森林

十月十五日。

朱儁棠沒有去看榜。

但是張榜後沒多久,就有同窗衝回了國子監內,向朱儁棠報喜。

他考中了!

朱儁棠從幾個同年那邊都得到了消息,這才確認了自己考中的消息。

他心中自然是大喜的,自己終於完成了父親的期待,考上了舉人。

但是朱儁棠又產生了淡淡的疏離感,自從父親死後,科舉就是他前進的動力,如今考上了舉人,這份動力彷佛一下子消失了,讓他沒了前進的方向。

從同窗的交談中,朱儁棠得知這一科,國子監有五人中舉,其中包括了衆望所歸的張純。

朱儁棠爲同年感覺到欣喜。

但是很快,朱儁棠發現國子監內的風向又變了。

官生中舉名額一共是二十人,國子監有五個人中舉,其實比例也不算低了。

但是有幾個在國子監內成績不錯的考生落榜,引起了監生的議論。

緊接着,考生們發現,官生第一名,也是今科順天府鄉試解元,是張居正的兒子張敬修後,這份質疑達到了頂點!

那些沒有考上的監生激憤起來,一些知道自己考不上的監生,也開始爲自己的同窗好友鳴不平。

事情還在進一步的發酵,等到十月十六日的時候,京師各大報紙上都刊登了本次順天府鄉試的錄取榜單後,有人將之前《新樂府報》八月份刊登的官員子弟名單對照,發現所錄取的二十名官生舉人之中,國子監只有五席,官員子弟卻有十四席,剩下一個名額是被皇帝特旨允許參加順天府鄉試的徐渭。

當這個結果出來後,國子監更是沸騰。

“走!我們去哭廟!”

當朱儁棠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他連忙衝到了國子監司業沈鯉的公房。

哭廟,哭的是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的文廟。

一旦發生科場舞弊的案件,當地讀書人一般就會去文廟哭訴。

再進一步,就是請出孔子的牌位遊街了。

一旦發生哭廟事件,作爲司業的沈鯉自然是全責。

聽說了監生們要哭廟,沈鯉立刻走出公房。

沈鯉的動作還算是快,而且他給貧苦貢監生授業,在國子監內很有威望,勸說了一部分弟子返回國子監。

但是國子監內魚龍混雜,也不乏一些濫竽充數的讀書人。

他們自己科舉無望,但是鬧起事情來卻很起勁。

還有有一部分讀書人不理會沈鯉的勸阻,衝向京師的文廟。

“沈師,現在怎麼辦?”

沈鯉面如死灰,他說道:

“京師又要起風暴了。”

朱儁棠不理解事情的嚴重性,沈鯉說道:

“隨我去找蘇子霖,這件事只有他能幫忙!”

沈鯉運氣不錯,蘇澤今天剛好來宮外報館辦公,就被他撞上了。

“子霖兄,國子監生謠言順天府鄉試有弊案,現在監生們衝到文廟去哭廟了!”

聽到沈鯉的話,蘇澤的臉色也變了。

他其實也注意到了這次鄉試名單,張居正的兒子位列解元,肯定要引起非議的。

蘇澤讓《樂府新報》刻意淡化順天府鄉試的事情,甚至都沒有發表準備好的鄉試範文。

但是蘇澤也沒想到,輿論發酵竟然這麼快,而且一下子就發展到了哭廟的地步。

而一旦發生哭廟的事件朝廷必然要介入。

這次的主考官申時行,副考官王錫爵,還有眼前的國子監司業沈鯉,怕是都要被牽連進來。

“仲化(沈鯉字)兄,你還是快回國子監主持大局,另外暗中調查,這次哭廟到底是什麼人鼓動的。”

沈鯉點點頭,蘇澤又說道:

“朱舉人,請你留一下。”

朱儁棠有些疑惑,但還是留在了原地。

蘇澤則來到了隔壁的偏廳,他從系統空間拿出了【事後畫冊】,然後果斷在畫冊第三頁上,寫上了“國子監哭廟事件”。

正常事件發酵絕對沒有這麼快,如果說這些哭廟沒有背後的黑手,蘇澤是絕對不相信的。

當蘇澤寫完了之後,畫冊上出現了一些人像。

首先是在一個房間中,一長一少兩個男人正在談話。

其中年長的那個人蘇澤有些眼熟,卻不記得在什麼地方見到。

而年少的人,穿着普通的儒衫。

兩人談話後,畫冊上那個年輕人出現在國子監中,開始在各個學舍之間出入,不斷的找人談話。

緊接着就是國子監內的讀書人都羣情激奮,他們聚集在國子監的明倫堂前,幾個領頭的讀書人對着衆人講話。

而那個鼓動衆人的年輕人,卻躲在人羣中。

然後一羣讀書人衝出了國子監,前往文廟哭廟。

而畫冊剛開始出現的年長讀書人,則和一羣官員模樣的人在開會。

畫冊到這裡就結束了。

看到了這裡,蘇澤心中的一塊石頭落了地。

好消息是,這次背後的主使並不是其他閣老。

蘇澤在聽說國子監鬧事的第一瞬間,想到的就是閣老們出手了!

因爲這場科舉案件,直指張居正和申時行。

雖然如今內閣四輔臣還算和諧,但是蘇澤穿越前的歷史上,明代內閣鬥爭可是斗的你死我活的。

剩下的四位輔臣,顯然都是有動機這麼做的。

這也是爲什麼蘇澤要用【事後相冊】來驗證的原因。

現在所幸不是,那事情還沒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蘇澤將畫冊上那個年輕人臨摹下來,走回公房向朱儁棠問道:

“朱舉人,你可認識此人?”

朱儁棠接過了臨摹的畫像,辨認了一會兒說道:

“蘇翰林,此人好像是國子監的丁靖海,他是江西的秀才,在國子監中讀書,也參加了這次鄉試。”

朱儁棠又說道:

“此人在國子監中很有名望,他兄長是戶部浙江清吏司郎中丁靖軒。”

經過朱儁棠的提醒,蘇澤纔想起來,畫冊上那個年長的讀書人,正是自己在戶部十三司共議會議上,曾經見過的浙江主司丁靖軒。

果然是有人策劃的。

蘇澤對着朱儁棠說道:

“朱舉人還是快點返回國子監,今日之事切不可參與,明白了嗎?”朱儁棠也知道其中的深淺,他連忙點頭:“蘇翰林,學生明白!學生也會拉着好友,不讓他們捲入其中的。”

蘇澤微微點頭,朱儁棠這個年紀已經考中舉人,未來自然是有遠大前途的,不應該捲入到這種事情中。

等送走了朱儁棠,蘇澤開始思考起來。

浙江主司丁靖軒,和他在國子監讀書的弟弟丁靖海,策劃了這次哭廟的事件。

那麼他們的動機是什麼?

丁靖海可以說是鄉試落榜後的義憤,那丁靖軒呢?

蘇澤苦思無果,他靈機一動,起身前往吏部。

吏部。

名聞天下的文選清吏司,實際上只是一圈院落,和蘇澤待過的戶部山東清吏司差不多大小。

但作爲大明吏部核心中的核心,在這裡守衛的士兵都帶着一份傲氣。

尋常待闕的官員,又不敢日日來文選司,生怕惹惱了文選司的官員被穿小鞋。

但是又怕自己來的不勤快,出缺的好位子被別人搶了。

所以這些官員都和文選司保持不遠不近的距離。

文選司進出的官吏對此見怪不怪,這可是掌管天下官員闕選的核心衙門,豈是普通官員放肆的地方。

就算是翰林清流,走入文選司的大門也要彎着腰!

但是此時卻有一身身穿正五品官袍的年輕人,就這樣堂堂正正的走進了文選司大門。

更讓那些侯闕官員驚掉下巴的,執掌文選司的選郎張四維,竟然親自在門外迎接了這名年輕官員。

“子霖兄怎麼有空駕臨吏部?是來拜見師相的嗎?”

張四維帶着笑意,手下官吏還是第一次見到這位老成官員露出這樣的表情。

“今日蘇某是專程來拜見子維兄的。”

蘇澤態度嚴肅,張四維立刻意識到他要討論正事,於是帶着蘇澤來到他的公房。

蘇澤看向張四維的公房,隆慶羣臣還是有一份特有的向上氣息的。

張四維的公房書架上放滿了各種檔案,桌案上也是成堆的公文。

而整個公房幾乎沒有什麼個人享樂的物品,屋內簡陋到根本不像是吏部選郎的辦公室。

無論張四維後世評價人品如何,至少清廉自律這點他還是公認的。

蘇澤沒有和張四維寒暄,而是說道:

“子維兄,你聽說翰林院哭廟的事了嗎?”

張四維點頭,他略帶輕鬆的說道:“可這件事應該張江陵和禮部難受,子霖兄是爲了這件事來的嗎?”

張四維的態度,應該就是如今高拱派系衆人的態度。

哭廟影響的是張居正的名望,以及禮部還有國子監的威望,倒黴的都不是自己派系的人。

高拱一派不落井下石就不錯了。

蘇澤又問道:

“子維兄,你可知道,戶部丁靖軒是誰的人?”

張四維立刻說道:“子霖兄說的是浙江清吏司郎中丁靖軒?”

蘇澤的眼睛眯起來,果然自己的猜想沒錯,自己找張四維是找對了。

張四維看了看蘇澤,他內心糾結了一下。

蘇澤是高拱的弟子,卻始終遊離於高拱的門徒圈子外。

而且蘇澤的身份特殊,首輔李春芳和三輔張居正都很看重他,四輔趙貞吉還是蘇澤的姻親。

但是張四維想到高拱每次提起蘇澤的態度,還是低聲說道:

“丁靖軒是師相看中的人。”

蘇澤這下子明白了。

丁靖軒是高拱陣營的人,應該是被高拱安插到戶部的。

政治就是互相摻沙子,高拱會這麼做,蘇澤並不意外。

蘇澤早就猜到了,丁靖軒背後一定站着某位閣老。

現在問題是,丁靖軒爲什麼要這麼做。

蘇澤很快也想通了原因,混亂是進步的階梯。

自從上次京察過後,京師的政治局勢趨於穩定。

前陣子隆慶皇帝下旨,補全了六部缺員,京師好的位置都被填滿了。

四位閣老和諧共處,科道言官都安分做事,對於普通日子官員和百姓來說是好消息,但對於想要進步的官員來說,這絕對是一個糟糕的消息。

沒有混亂,就沒有晉升的機會,如果自己前面的位置不空出來,到什麼時候才能輪到自己?

內閣這些首輔重臣們,都是從剛入官場就平步青雲,他們是難以體會那些苦熬多年不得升遷官員苦惱的。

丁靖軒這麼做,就和軍事上“擅開邊釁”的將領一樣,就是爲了製造摩擦,給自己創造升遷的機會。

好狠的算計。

但是仔細想想,這一切又是理所當然的。

蘇澤本以爲,靠着自己的居中調和,可以讓內閣和平共處,不會發生隆慶朝後期的黨爭悲劇。

但蘇澤現在越來越懷疑能不能做到。

無他,任何一名閣老,都不是他一個人,而是代表了他背後的整個利益集團。

大部分官員一輩子都只有一次站隊的機會,站隊後就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

而任何一個組織內部,高級的職位都是有限的。

在競爭更高官位的時候,就是殘酷的零和博弈,有時候甚至要將自己上司拉下水纔有機會。

高拱和張居正的摩擦,是兩人政治觀點之間的矛盾,也是兩個人所在派系的矛盾。

大明歷史上,入閣前親如兄弟,入閣後反目成仇的閣老也不在少數。

收起這些雜亂的心思,蘇澤對着張四維說道:

“子維兄,你可知道這次在國子監鼓動監生鬧事的,就是丁靖軒的弟弟丁靖海!”

張四維聽到這個消息倒吸一口氣。

丁靖軒的身份,在掌控戶部多年的張居正面前不是秘密。

現在由丁靖軒發動了對張居正一派的進攻,那張居正會怎麼想?

官場就是一片黑暗森林,一旦猜疑起來就沒完沒了。

張四維立刻明白了爲何蘇澤如此嚴肅,他站起身來說道:“我這就去找師相!”

蘇澤點點頭,他將這個消息通知給張四維後,就返回了報館。

要在高張二人死鬥之前,平抑這次的風波,還是要從這次科舉的案子開始。

蘇澤抽出空白奏疏,提筆寫下了奏疏的名字——

《請刊鄉試答卷明正視聽並肅典制疏》。

第267章 再苦苦百姓第201章 莫非王土第143章 國祚加五第13章 請修國史第300章 帶過最差的兵第113章 保守和進步第25章 再升官第72章 內閣的眼藥第253章 水毒病第190章 但凡變法,必觸皇權第260章 蘇公樓和皇家水泥廠第204章 詐騙的朝鮮使臣第13章 請修國史第252章 羣臣疑似有些太極端了第2章 【手提式大明朝廷】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第283章 羊吃人第6章 畫餅第25章 再升官第228章 詳議武監第245章 《請御覽水晶宮博覽會疏》第226章 滾筒印刷機和未來的新軍官第188章 給張居正的“禮物”第80章 暗流再起(加更)第5章 何爲祖宗法?第15章 圈子第305章 《請設鐵路公股募資修路疏》第157章 立成法第212章 黑暗森林第25章 再升官第322章 《聯名共議財政制度議》第66章 殃及池魚第217章 《請開吏科試選才疏》第75章 引子第294章 三合一疏第26章 紫色道具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148章 妖報風波(加更!)第227章 做空,天可汗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66章 殃及池魚第158章 經天緯地第21章 立儲之功第300章 帶過最差的兵第47章 助攻第2章 【手提式大明朝廷】第318章 吃空餉的京營第150章 破譯《營造法式》第295章 金座玉佛第10章 威望值的猜想第182章 草原奇旅第46章 叩闕第198章 再下西洋之議第216章 說服張居正第120章 國祚不變第239章 前置任務?《請增補閣臣疏》第174章 【記憶宮殿香囊】的用法第326章 再補閣臣第223章 《請設國子監武科疏》第93章 張居正獨對(二更)第121章 堂堂連載第35章 馮保第134章 考成法的弊端第3章 《請罷早朝疏》第173章 王世貞也寫禁書?第51章 國祚減二第314章 熱血難涼第186章 逃不掉的李侍郎第313章 壞心辦好事第148章 妖報風波(加更!)第138章 送給張居正的大禮第326章 再補閣臣第150章 破譯《營造法式》第71章 父母之愛兒第299章 化學染料第293章 《疏通舉人銓政壅滯疏》第268章 神劍再斬妖第256章 《請整飭京畿治安並置巡防制度疏》第8章 奸佞是我?第55章 壓力怪第67章 第八疏求戰第207章 秀榮馬場第171章 老朱家的微操之魂第27章 錢法不通第21章 立儲之功第262章 大國之道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33章 第五疏,金瓶掣籤第212章 黑暗森林第195章 崩盤第65章 言官的進攻第19章 第四封奏疏第218章 山東人的執念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第224章 書中自有黃金屋第57章 思退第262章 大國之道第101章 一條鞭法的前置國策(十更)第210章 大捷!告廟大捷!
第267章 再苦苦百姓第201章 莫非王土第143章 國祚加五第13章 請修國史第300章 帶過最差的兵第113章 保守和進步第25章 再升官第72章 內閣的眼藥第253章 水毒病第190章 但凡變法,必觸皇權第260章 蘇公樓和皇家水泥廠第204章 詐騙的朝鮮使臣第13章 請修國史第252章 羣臣疑似有些太極端了第2章 【手提式大明朝廷】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第283章 羊吃人第6章 畫餅第25章 再升官第228章 詳議武監第245章 《請御覽水晶宮博覽會疏》第226章 滾筒印刷機和未來的新軍官第188章 給張居正的“禮物”第80章 暗流再起(加更)第5章 何爲祖宗法?第15章 圈子第305章 《請設鐵路公股募資修路疏》第157章 立成法第212章 黑暗森林第25章 再升官第322章 《聯名共議財政制度議》第66章 殃及池魚第217章 《請開吏科試選才疏》第75章 引子第294章 三合一疏第26章 紫色道具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148章 妖報風波(加更!)第227章 做空,天可汗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66章 殃及池魚第158章 經天緯地第21章 立儲之功第300章 帶過最差的兵第47章 助攻第2章 【手提式大明朝廷】第318章 吃空餉的京營第150章 破譯《營造法式》第295章 金座玉佛第10章 威望值的猜想第182章 草原奇旅第46章 叩闕第198章 再下西洋之議第216章 說服張居正第120章 國祚不變第239章 前置任務?《請增補閣臣疏》第174章 【記憶宮殿香囊】的用法第326章 再補閣臣第223章 《請設國子監武科疏》第93章 張居正獨對(二更)第121章 堂堂連載第35章 馮保第134章 考成法的弊端第3章 《請罷早朝疏》第173章 王世貞也寫禁書?第51章 國祚減二第314章 熱血難涼第186章 逃不掉的李侍郎第313章 壞心辦好事第148章 妖報風波(加更!)第138章 送給張居正的大禮第326章 再補閣臣第150章 破譯《營造法式》第71章 父母之愛兒第299章 化學染料第293章 《疏通舉人銓政壅滯疏》第268章 神劍再斬妖第256章 《請整飭京畿治安並置巡防制度疏》第8章 奸佞是我?第55章 壓力怪第67章 第八疏求戰第207章 秀榮馬場第171章 老朱家的微操之魂第27章 錢法不通第21章 立儲之功第262章 大國之道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33章 第五疏,金瓶掣籤第212章 黑暗森林第195章 崩盤第65章 言官的進攻第19章 第四封奏疏第218章 山東人的執念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第224章 書中自有黃金屋第57章 思退第262章 大國之道第101章 一條鞭法的前置國策(十更)第210章 大捷!告廟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