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草原奇旅

嚴格地說,信籠裡的並不是信。

沈一貫也不知道,蘇澤的這隻鴿子是如何找到他的。

但是他見到了這隻胖鴿子,就立刻將自己出使草原後的見聞筆記塞進了鴿籠。

蘇澤看的,就是沈一貫出使草原以後的筆記。

蘇澤也沒想到,王世貞的使團這一路竟然如此的驚險。

戚繼光將自己的貼身護衛調給使團護衛,但是剛剛出大同右衛就出事了,護衛首領胡守仁就發現使團被人跟蹤。

胡守仁軍事經驗豐富,帶着使團甩掉了後方的追兵,然後繞了遠路向板升城而去。

這一路上的急行,可是把王世貞給折騰壞了。

他本來就有脾病,到了草原就有些水土不服,這一路急行更是上吐下瀉,等到了板升城的時候都瘦脫相了。

也幸虧及時趕到,如果再走下去,怕是王世貞就要死在路上了。

沈一貫又在筆記中寫下了板升城的見聞。

“板升城倚鄰黑水,牆非磚石,乃層層壘土夯就。”

“壘土之牆非爲禦敵,是乃防沙,牧人言漠北風沙殺人,噬人吞畜,捲入則屍骨無存。”

蘇澤嘆息一聲,經過幾千年的遊牧,明代中晚期的氣候變化,漠北的土地沙化已經非常嚴重了。

沈一貫說的“殺人風”,應該就是裹挾大量沙塵的沙塵暴。

看來戚繼光的判斷確實沒錯,板升城對於蒙古人來說,並不是用來守禦的堅城,而是一個定居點。

所以直接攻擊板升城,除非能一舉覆滅土默特部的主力,否則並沒有太大的戰略意義。

不過板升城還是很繁華的。

沈一貫的筆記中寫道:

“駝馬商隊雜沓,華夷衣冠交錯,市集繞垣而建,車馬綿延黑水而不絕。”

蘇澤微微嘆氣,蒙古人也是商業民族,元朝就是一個橫跨亞歐的商業帝國。

草原經濟實際上和中原經濟是互補的,歷史上俺答封貢以後,蒙古一直到明末都沒有鬧太大的變亂。

當然,這也和俺答汗死前,迎接烏思藏佛教入蒙有關。

封貢是要封貢的,但是什麼在什麼條件下封貢,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

最好的結果,自然是和後世清代一樣,將蒙古變成中原的附庸。

草原可以提供戰馬,除了戰馬之外,草原還能提供一種棉花革命前的重要物資——羊毛。

羊毛和毛皮是不同的。

如今草原使用和貿易的是毛皮。

所謂毛皮,就是將牲畜宰殺後,連皮帶毛一起割下來,處理製作成的衣物。

這就類似於後世的皮毛一體。

而羊毛則是另外一種資源了,將羊身上的毛剃下來製作成毛線,再通過毛線製作成衣服。

羊毛是可再生的資源,也是可以長期穩定貿易的資源。

工業時代前夕的英國,在建立遍佈全球的棉花帝國之前,先建立起來的就是羊毛帝國。

英國的毛紡織業冠絕歐洲,使用毛線編織成的衣服耐寒又輕盈,是製作冬衣最好的材料。

除了羊毛之外,現在的漠南地區,也是適宜棉花種植的地區。

這塊在唐代稱之爲隴右的地區,自古以來就是棉花的種植地區。

唐代高昌國就開始製作棉布。

鹽鹼乾旱卻又平整的土地,日照時間又長,其實非常適合種植棉花。

這些都是華夏自古以來的土地,是絕對不能讓給別人的。

蘇澤繼續看沈一貫的來信,他們抵達板升城後,就得到了三娘子的熱烈歡迎。

爲了擺脫追兵,使團是繞了遠路,王世貞在大同作的詩,果然傳到了板升城中。

素來喜愛漢文化的三娘子大喜,日夜盼望着大明使團的到來。

等到見到了形銷骨立的王世貞,三娘子連忙安排醫師給王世貞治療,還將他們安置在板升城的宮殿中。

沈一貫寫到這裡的時候,表示出了深深的憂慮。

因爲迎接使團的只有三娘子。

據說俺達汗身體不適,在板升城內宮殿裡養病,不方便見外客。

土默特部的合法繼承人,俺達汗的兒子黃臺吉也不在城內。

雖然三娘子每日都用豐盛的酒菜招待使團,但是沈一貫還是提醒王世貞和使團護衛胡守仁,小心發生意外。

而事情果然和沈一貫所想的那樣。

就在三天前,俺達汗的孫子,領土默特右部的實權領主把漢那吉,衝入了使團的房間中。

把漢那吉控訴俺達汗的罪行,請求歸順大明。

這下子可把王世貞給整不會了。

原來把漢那吉是俺達汗的孫子,但是他的父親黑臺吉是起兵謀反被殺的。

但是把漢那吉從小養在俺答妻一刻哈屯的帳篷中,長大後也繼承了父親的部落。

俺答汗曾經給把漢那吉定下一門親事,讓他娶兔扯金的之女。

但是在俺答汗征討瓦剌的時候,迫使瓦剌王妃綽羅斯氏所生三娘子獻與俺答爲妃。

但是三娘子已受草原上另外一個部族首領襖兒都司結親。

俺答汗奪了三娘子,襖兒都司要攻打俺答。

俺答汗這個時候剛剛征服瓦剌,手上的軍隊疲乏,於是就把把汗那吉結親的兔扯金之女,嫁給襖兒都司來補償。

因爲這件事,原本就和祖父關係不睦的把漢那吉,徹底和俺達汗翻臉。

去年把漢那吉不遵守俺達汗的汗令,獨自南下攻打大同,被戚繼光擊退。

這把漢那吉見識到了明軍的強悍後,竟然升起了投靠大明的念頭。

於是深夜秘密闖入了王世貞的房間,準備歸順大明。

王世貞是文人,讓他寫詩交際沒問題,可是這種事情他就不知道怎麼辦了。

王世貞只能喊來沈一貫商議。

面對這樣的誘惑,沈一貫就很冷靜了。

他首先穩住了衝動的把漢那吉。

沈一貫給把漢那吉分析,他背叛祖父投降明朝,這就是不孝,就算是大明接納了他,那在道義上就是吃虧的。把漢那吉的土默特右部屢遭俺達汗削弱,部族不到五萬人,能戰的兵馬更是不足五千,實力不強。

如果從利益角度出發,如果日後俺達汗歸順大明,和談的條件要求大明將把漢那吉交給俺達汗,那大明會怎麼辦?

聽到這裡,把漢那吉的額頭也冒汗了,他性格衝動,要不然也不會爲了一個沒結親的未婚妻和祖父翻臉了。

但是沈一貫這分析都是站在他的角度上出發,於情於理都說得沒錯。

祖父俺達汗也不是沒有封貢的想法,如果自己投降大明後,俺達汗也封貢,再開口向大明討要自己,那大明於情於理也不會拒絕。

把漢那吉臉色鐵青,沈一貫又給他指了一條路。

沈一貫讓把漢那吉繼續留在草原,暗中拉攏一批願意歸順大明的草原部落。

在政治上,把漢那吉也可以公開表態,反對和大明開戰,求貢大明。

而沈一貫就可以請求朝廷,暗中和把漢那吉的部落交易,增強他們部落的實力。

如果能促成俺答歸順大明,那作爲首倡的把漢那吉自然也能在草原上獲得聲望。

沈一貫甚至暗示,如果真的能讓俺達汗歸順,大明可以支持他取得汗位。

畢竟把漢那吉也是有繼承權的。

安撫送走了把漢那吉後,第二天王世貞的房中又來了三娘子的使者。

王世貞同樣喊來了沈一貫,這名使者告訴王世貞和沈一貫,三娘子已經確定,襲擊使團的是俺達汗的繼承人黃臺吉。

原來草原上分成兩派,一派支持和大明封貢貿易的,這一派就是以三娘子爲首。

另一派則是反對和大明封貢,這一派並沒有首領,但是很多人都聚集在黃臺吉的麾下。

黃臺吉原本態度中立,但是如今被手下裹挾,再加上不滿三娘子被俺達汗信任,掌控了俺答部的內政大權,日益和三娘子對立。

黃臺吉得到使團的消息後,就派遣手下追殺使團。

三娘子調查清楚了後,就將這個消息告訴了王世貞。

沈一貫的筆記到此爲止了。

蘇澤微微嘆氣,草原的局勢如此複雜,也真是難爲使團了。

不過這也堅定了蘇澤的判斷,大明和草原還是要有一戰!

草原兩派的勢力旗鼓相當,甚至反對封貢一派的力量還要更強大些。

無論俺達汗還能活多久,一個身體衰落的可汗,在草原上還有多大的威信?

草原實力派,會自然而然的聚集在俺達汗的繼承人黃臺吉身邊。

就算是俺達汗廢掉這個繼承人都沒用。

草原就是追隨強者的,衰落的可汗是無法令人服衆的。

而最親大明的三娘子,她權力來源於俺達汗,而且手上沒有軍權,這就更是無根之萍了。

東勝衛無論如何都要建,和俺答部早晚都要打一場,只有徹底將狼羣打怕了,狼才能馴化爲狗。

而且東勝衛的位置險要,也可以作爲栓狗的繮繩。

蘇澤提起筆,給沈一貫寫了一封回信。

信上的內容也很簡單,就是讓沈一貫記住出使的初衷,就是要穩住俺答汗,只要能拖到東勝衛棱堡建造完畢再起兵,使團就算完成任務。

蘇澤也相信以沈一貫的政治嗅覺,應該能明白自己的意思。

既然草原內部都有分歧,那隻要利用好這個分歧,自然就能拖延出兵的時間。

將信塞進了信籠,胖鴿子撲騰翅膀飛向北方,蘇澤又拿起了工部的信。

這是傅順和萬敬離開京師之前給自己寫的信。

在京師冶鐵鑄炮完畢後,兩人就被工部尚書雷禮派去了北方。

萬敬前往山西,要在山西勘探煤鐵,建造新的鐵廠,在山西鑄炮。

而傅順被派的更遠,要領了一個督造東勝衛的差事,直接被雷禮安排到東套築城去了。

蘇澤心中有些過意不去,自家的婚宅還是兩人幫着裝修的,可一轉眼兩人都出京了,而且他們領的差事都和蘇澤有關係。

不過兩人的信中,都對蘇澤表示了感激。

對傅順來說,棱堡這種新城堡讓他十分的着迷,他迫不及待的要去實踐自己新學的營造技巧和算學知識,他還在信中寫要留在東勝衛棱堡,親身經歷一次棱堡被圍攻,這樣才能造出更完美的堡壘。

蘇澤有些汗顏,沒想到傅順竟然是這樣的土木狂魔。

蘇澤思考了一下,要不要寫封信把水泥的配方教給傅順。

但是想想在東勝衛那地方估計沒足夠的資源煅燒水泥,還是等以後再說吧。

相比之下,萬敬就要理智多了。

他寫信和蘇澤探討了山西冶鐵的問題。

萬敬認爲在山西鑄鑄炮只是權宜之計,山西雖然有煤鐵資源,但是並不適合鑄炮。

萬敬的理由是山西的地形複雜,水運不便,而且山西缺乏穩定的水資源,無法用流水提供風箱動力。

風箱是平爐法提高爐溫的關鍵。

而萬敬也計算過,要建造更大規模的冶鐵爐,就需要更大的風箱,這就不是人力和畜力可以提供的了。

萬敬想到的就是水力。

利用水力滾輪推動風箱,就對鐵爐的位置要求極高,所以萬敬纔會親自前往山西選址。

蘇澤對於萬敬的思考很欣慰。

萬敬竟然這麼快就想到了風箱動力問題。

歷史上,正是爲了解決風箱動力問題,人們發明了蒸汽機。

當然,蒸汽機的科技距離現在還遠,需要在材料學和工程製造上進一步突破纔有可能製造出來的。

而且蘇澤的記憶裡,也沒有早期蒸汽機的圖紙。

但是科技這東西就是這樣,最好的發展動力就是現實需求。

當現實中產生需求後,纔會有更多的人投入到研究中。

要知道要點亮蒸汽機科技,需要一個又一個的科技節點,這些不可能都由蘇澤來攻破,他也不是學機械製造的,也沒有這些知識。

有了需求,再加上華陽獎的激勵,蘇澤相信自然會有人想出解決辦法,攻破一道道難關。

要知道工業革命早期的很多發明家,其實學歷也不高的,甚至有些人乾脆就是文盲。

放下這些回信,蘇澤突然接到通報,羅萬化在戶部門口等自己。

等蘇澤走到戶部門口,見到了羅萬化身邊的東宮太監張宏。

張宏開口說道:

“蘇翰林,幫幫太子吧!”

第260章 蘇公樓和皇家水泥廠第14章 《條陳國史三事疏》第118章 豎纛鳴冤第4章 高拱第103章 再次經筵(二更)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110章 你還沒入閣吧?第163章 捕鯨和龍涎香第112章 塗色遊戲第276章 《議查楚藩承襲疏》第65章 言官的進攻第213章 《請刊鄉試答卷明正視聽並肅典制疏第182章 草原奇旅第299章 化學染料第319章 《請派御史清查京營弊政疏》第123章 丹術第211章 升官正五品第153章 御賜豪宅第288章 禮部辯禮第31章 大明神劍第298章 宗藩殖拓之始第55章 壓力怪第171章 老朱家的微操之魂第58章 斷章狗第168章 傳承第210章 大捷!告廟大捷!第279章 《大爭之世論》第81章 清田第94章 《海國記》(三更)第111章 疑似有些太激進了(加更!)第275章 楚宗案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72章 內閣的眼藥第37章 講讀東宮第285章 子霖兄幫幫我第50章 辦報第206章 得罪了大銀臺還想跑?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281章 跳幫戰第314章 熱血難涼第313章 壞心辦好事第201章 莫非王土第62章 俺答入寇第86章 【事後畫冊】第163章 捕鯨和龍涎香第223章 《請設國子監武科疏》第320章 必須要出重拳第87章 齊發力第65章 言官的進攻第170章 橙色道具記憶宮殿香囊第114章 一不小心文抄了(加更)第145章 治河專家第187章 甘蔗種植園的構想第212章 黑暗森林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第286章 蘇公樓建成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37章 講讀東宮第4章 高拱第231章 喜得貴子第184章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第215章 吏科試的構想第8章 奸佞是我?第231章 喜得貴子第68章 平絨策(加更)第239章 前置任務?《請增補閣臣疏》第190章 但凡變法,必觸皇權第3章 《請罷早朝疏》第25章 再升官第250章 對倭刀寶具鋼筋第252章 羣臣疑似有些太極端了第243章 水晶宮博覽會第84章 邊亂第232章 德育論和智育論第139章 黃銅計劃!第247章 這就是天朝!第308章 一日破案第263章 天下第一巡撫?第310章 高拱的前置任務第244章 走一步看三十步第266章 戰績可查第46章 叩闕第258章 消息靈通人士透露第313章 壞心辦好事第313章 壞心辦好事第244章 走一步看三十步第3章 《請罷早朝疏》第14章 《條陳國史三事疏》第151章 都有光明的未來第76章 閣部會議!第46章 叩闕第16章 立人設第332章 李通政使怎麼看?第244章 走一步看三十步第293章 《疏通舉人銓政壅滯疏》第317章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疏》第79章 靈活的祖訓第128章 模擬成功第177章 《請廢匠竈樂諸籍疏》第190章 但凡變法,必觸皇權
第260章 蘇公樓和皇家水泥廠第14章 《條陳國史三事疏》第118章 豎纛鳴冤第4章 高拱第103章 再次經筵(二更)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110章 你還沒入閣吧?第163章 捕鯨和龍涎香第112章 塗色遊戲第276章 《議查楚藩承襲疏》第65章 言官的進攻第213章 《請刊鄉試答卷明正視聽並肅典制疏第182章 草原奇旅第299章 化學染料第319章 《請派御史清查京營弊政疏》第123章 丹術第211章 升官正五品第153章 御賜豪宅第288章 禮部辯禮第31章 大明神劍第298章 宗藩殖拓之始第55章 壓力怪第171章 老朱家的微操之魂第58章 斷章狗第168章 傳承第210章 大捷!告廟大捷!第279章 《大爭之世論》第81章 清田第94章 《海國記》(三更)第111章 疑似有些太激進了(加更!)第275章 楚宗案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72章 內閣的眼藥第37章 講讀東宮第285章 子霖兄幫幫我第50章 辦報第206章 得罪了大銀臺還想跑?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281章 跳幫戰第314章 熱血難涼第313章 壞心辦好事第201章 莫非王土第62章 俺答入寇第86章 【事後畫冊】第163章 捕鯨和龍涎香第223章 《請設國子監武科疏》第320章 必須要出重拳第87章 齊發力第65章 言官的進攻第170章 橙色道具記憶宮殿香囊第114章 一不小心文抄了(加更)第145章 治河專家第187章 甘蔗種植園的構想第212章 黑暗森林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第286章 蘇公樓建成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37章 講讀東宮第4章 高拱第231章 喜得貴子第184章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第215章 吏科試的構想第8章 奸佞是我?第231章 喜得貴子第68章 平絨策(加更)第239章 前置任務?《請增補閣臣疏》第190章 但凡變法,必觸皇權第3章 《請罷早朝疏》第25章 再升官第250章 對倭刀寶具鋼筋第252章 羣臣疑似有些太極端了第243章 水晶宮博覽會第84章 邊亂第232章 德育論和智育論第139章 黃銅計劃!第247章 這就是天朝!第308章 一日破案第263章 天下第一巡撫?第310章 高拱的前置任務第244章 走一步看三十步第266章 戰績可查第46章 叩闕第258章 消息靈通人士透露第313章 壞心辦好事第313章 壞心辦好事第244章 走一步看三十步第3章 《請罷早朝疏》第14章 《條陳國史三事疏》第151章 都有光明的未來第76章 閣部會議!第46章 叩闕第16章 立人設第332章 李通政使怎麼看?第244章 走一步看三十步第293章 《疏通舉人銓政壅滯疏》第317章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疏》第79章 靈活的祖訓第128章 模擬成功第177章 《請廢匠竈樂諸籍疏》第190章 但凡變法,必觸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