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交易

李瑁自打隴右之戰還京後,風頭極勁,聲勢正隆,覺得算得上長安城中數一數二的人物了。

但就在昨日的正月十五夜,堂堂壽王竟然在茶樓遇刺,左右金吾衛上下萬人,一夜間發了瘋似地急尋李瑁的蹤影,幾乎將半個長安翻了個遍,最後終於在興化坊中找到了李瑁。與李瑁同時被發現的還有八具刺客的屍體,和刺客手中拿着的隴右佩刀。

一時間,長安城一片譁然,街頭巷尾,男女老少無一不在議論此事。

皇子在京城遇刺,這無疑是在挑戰整個皇室的權威。

清晨,宮門初開,李隆基便得到了李瑁遇刺的消息,頓時勃然大怒,下旨刑部、大理寺還有御史臺三司會審,由右相李林甫親自督辦此事。

死士雖是安祿山派出的,但這些都是些如浮萍般的無根之人,身份無法查證,根本無從查起,唯一能證明這些死士身份的東西就是現場留下的隴右鎮佩刀。

這些證物一出現,朝堂上頓時掀起了軒然大波,隴右節度使皇甫惟明還有太子李亨一下子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好巧不巧,李瑁遇刺的那家茶樓偏偏還是太子的妻兄,水陸轉運使韋堅名下的產業,而且還有證人證實,就在李瑁遇刺的半個時辰前,韋堅和皇甫惟明還在茶樓的雅間中密會,所談內容外人不得而知。

人證、物證,一下子全部集齊,韋堅、皇甫惟明等人的死對頭李林甫看到這些東西,一下子如獲至寶,忙不迭地將證物和證人的供詞呈遞了李隆基的案頭。

與這些證物一同上呈的還有一份彈劾的奏疏——“朝中重臣密會邊將,意欲行廢立之事!”

緊接着,楊慎矜、楊國忠、王鉷、吉溫等朝臣也紛紛上書,矛頭直指太子黨一干要臣。

不過轉眼間,原本關於調查壽王李瑁遇刺的案件,一下子成爲了滿朝上下對太子黨的彈劾。

而這些彈劾成立與否的關鍵都在一個地方,那就是這些刺殺李瑁的刺客是否是隴右節度使皇甫惟明所派。

一下子,李瑁便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從一個被行刺的受害人變成了牽動大唐朝局的關鍵。

從李瑁被刺之事被報入皇宮,到各方大臣彈劾太子黨,前後過去不過半日的功夫,李瑁的壽王府已經前後來了幾波人。有皇宮的,有楊家的,有李亨的,還有李林甫的

此時,李林甫的心腹,此次三司會審的主審官之一,御史大夫宋渾正在壽王府拜訪。

“殿下,相爺不親自前來拜訪殿下,並非有意輕視,只是有些事相爺不便出面,只能由我們下面這些人代勞,還望殿下見諒。”

壽王府的書房中,宋渾一見到李瑁便躬身致歉,態度很是誠懇。

宋渾剛一開口,李瑁便猜出了他的來意,宋渾等人平日仗着李林甫的勢作威作福,他手中又掌握號稱朝堂喉舌的御史臺,麾下上百名御史,有時連李瑁和李亨都敢不看在眼裡。他今日這般恭謙,想必是有事相求了。

李瑁打了個哈哈,指着自己前面的位置,笑道:“宋大人客氣,宋大人乃大朝大員,堂堂御史臺首官,哪有什麼輕視不輕視的,請坐。”

宋渾此來是帶了李林甫的密令,他方一進門,便看到了李瑁一旁坐着的李泌,他不知李泌的身份,擔心所言之事外泄,於是看了眼李泌,向李瑁問道:“殿下,不知這位是?”

李瑁手掌引向李泌,笑道:“此乃壽王文學李泌,本王的肱骨之臣,宋大人有事但請直言,不必忌諱。”

此時能被李瑁請來商討的想必是李瑁的心腹謀主了,不過看着李泌的年齡,顯然比李瑁還要年輕上幾歲,也不知所長何處,竟能叫李瑁這般倚重。

宋渾雖不知李泌是何人,但李瑁都這麼說了,宋渾也不再多疑,直接道:“此番下官奉相爺之命前來是要跟殿下商討昨夜殿下遇刺一案。”

“哦?這麼快已經有消息了嗎?”李瑁故作一副驚訝的表情,問道。

李瑁既是此案的受害人,又是太子的死敵,他對此事必然是極爲關注的,要說他什麼都不知道,宋渾是斷然不信的,不過李瑁既然執意要裝瘋賣傻,宋渾也不敢戳破,只能接着道:“此案的案情已經基本明朗,人證物證均已齊備。”

李瑁既“急迫”又“憤慨”地問道:“誰,是誰刺殺的本王。”

宋渾回道:“按照現場的證物和案情推測,應是韋堅和皇甫惟明預謀廢立,想要替太子除去殿下這個心腹大患所爲。”

“啊?那太子豈不是要行玄武門故事!”李瑁啞然呼道。

李瑁之言一出,宋渾頓時愕然。

趁李瑁遇刺之機扳倒太子,李林甫如何不願,但此事證據不足,想要牽連到太子身上幾無可能,眼下最好的選擇就是趁此機會除掉韋堅和皇甫惟明兩人,廢去太子的兩條臂膀,但聽李瑁的意思,竟有將火燒到太子身上的意思。

朝爭之事過猶不及,此事若是硬要往太子身上扯,恐怕最後會適得其反,這絕非李林甫願意看到的。

宋渾一下子被李瑁打亂了陣腳,忙道:“此事與太子有無關聯尚在調查,眼下最重要的是殿下出堂,指證韋堅和皇甫惟明二人亂行。”

李瑁和李泌對視了一眼,笑着問道:“這是你的意思還是李相的意思?”

宋渾回道:“下官自然是奉李相之意前來。”

李瑁聽了宋渾的話,臉色突然一變,冷聲道:“既然是李相的意思,那李相就應該知道,本王堂堂親王,天潢貴胄,豈能如尋常百姓般在大堂之上與人捉對指摘。”

宋渾忙道:“這是自然,殿下只需親筆手書一封奏摺,其餘的事情自然交由我們辦理。”

李瑁搖了搖頭,爲難道:“本王右臂有傷,恐怕難以提筆啊。”

宋渾看着李瑁的樣子,知道李瑁是在開條件了。

宋渾身子微微前傾,笑道:“半月前,劍南防禦使馬璘至劍南後便閉封平戎城,秘密刮練新軍,劍南道監察御史已經上奏多次,但均被相爺攔下,不予處置。希望殿下看在此前相爺相助之情,也能與相爺合作一二。”

馬璘刮練背嵬軍動靜自然不小,被監察御史得知也是難免的,此事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不過想用此事便換下李瑁的一封奏摺,未免太便宜李林甫了。

這時,原本在一旁沉默許久的李泌突然開了口,笑道:“劍南之事李相相助,殿下自然感激,但我家殿下還有一事相托,不知宋大人可否轉達李相。”

宋渾看着李瑁,李瑁聽了李泌的話後也微微點頭,顯然李泌的話就是李瑁的意思,於是宋渾道:“還請直言。”

李泌緩緩道:“兵部尚書,我家殿下想要扶章仇大人登兵部尚書之位,還望李相成全。”

宋渾眼神有些躲閃,一聲乾笑道:“兵部尚書乃是左相李適之所兼,李適之此次並未牽涉其中,就算相爺可能幫忙恐怕也不容易吧。”

李泌笑道:“以李相的眼光,若說李相不想趁機扳倒李適之,在下是萬萬不信的。李適之倒了,兵部尚書自然就空了出來。”

聽着李泌的話,宋渾微微一愣,他此刻終於知道李瑁爲何如此倚重李泌了,原來他對局勢的觀察竟如此深遠細緻。

宋渾知道糊弄不過去,只得如實對李瑁道:“此事太過重大,下官做不得主,還需回去請示相爺。”

李瑁點了點頭道:“宋大人儘管前去,還請宋大人轉告李相,只要李相答應了本王的條件,本王的奏摺即刻進宮。”

第四十六章 安祿山賠罪第七章 范陽盧氏第十九章 李林甫第十九章 決裂第十五章 退封第四十二章 芙蓉城第二十六章 疑神疑鬼第十三章 贈劍第二十九章 出城第三十四章 秘密入宮第七章 救人第十八章 河北戰起第十五章 局勢翻轉第十七章 宣慰河北第十章 阻撓第三十五章 教坊司第十九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十章 位次之爭第十章 胡兒第二十三章 弔唁第二十一章 商會初立第二十八章 補堤第二十六章 安思順第二十四章 暗會第三十六章 遣回第十五章 授首第五章 出關第十二章 良宵苦短日高起第二十五章 五斗米教第四十章 潼關戰起第四十一章 提詩黃鶴樓第三章 節帥人選第四十章 張天師第四章 交易第一章 勸進第三十三章 吐蕃求親第八章 瑛娘第二十九章 糧倉第十章 逐鹿第三十四章 永王潰敗第二十二章 決戰將臨第二十六章 刺殺第三十七章 妥協第六章 鳳棲梧第四十九章 桀驁的安祿山第三章 心機第十七章 宣慰河北第六章 城防之爭第十二章 賜婚第二章 酒入愁腸第十一章 挑撥第十四章 平亂第十二章 設伏飛虹谷第二十一章 天策上將第一章 北上之議第四十一章 收爲己用第二十三章 機會第四十六章 安祿山賠罪第五章 離間第三十八章 吐蕃兵敗第三十六章 瑛娘入府第十八章 胡姬酒肆第二十七章 情濃第七章 斬草除根第三十章 內外交困第四十五章 威逼第二十七章 情濃第四章 美人玉環第二十五章 決戰第十二章 斬將第十章 決策第二十五章 元日朝會第四章 交易第三十二章 孟津渡第十四章 世家利弊第十六章 中毒第五十六章 破劍川第四章 石堡之捷第四十五章 林招隱第三章 暗探第三十五章 武庫大火第二十八章 陷害第十二章 軍中比武第二十四章 賑災第八章 議政第三十八章 小園梅精第二十四章 假戲真做第十五章 退封第六章 鳳棲梧第四十四章 春日遊園第一章 玉環有喜第二十五章 初戰第十四章 巧度子河第九章 拜訪相府第五十四章 浪穹詔第四十二章 沐浴華清宮第四十二章 生隙第二十五章 沙匪第十三章 再傳聖旨
第四十六章 安祿山賠罪第七章 范陽盧氏第十九章 李林甫第十九章 決裂第十五章 退封第四十二章 芙蓉城第二十六章 疑神疑鬼第十三章 贈劍第二十九章 出城第三十四章 秘密入宮第七章 救人第十八章 河北戰起第十五章 局勢翻轉第十七章 宣慰河北第十章 阻撓第三十五章 教坊司第十九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十章 位次之爭第十章 胡兒第二十三章 弔唁第二十一章 商會初立第二十八章 補堤第二十六章 安思順第二十四章 暗會第三十六章 遣回第十五章 授首第五章 出關第十二章 良宵苦短日高起第二十五章 五斗米教第四十章 潼關戰起第四十一章 提詩黃鶴樓第三章 節帥人選第四十章 張天師第四章 交易第一章 勸進第三十三章 吐蕃求親第八章 瑛娘第二十九章 糧倉第十章 逐鹿第三十四章 永王潰敗第二十二章 決戰將臨第二十六章 刺殺第三十七章 妥協第六章 鳳棲梧第四十九章 桀驁的安祿山第三章 心機第十七章 宣慰河北第六章 城防之爭第十二章 賜婚第二章 酒入愁腸第十一章 挑撥第十四章 平亂第十二章 設伏飛虹谷第二十一章 天策上將第一章 北上之議第四十一章 收爲己用第二十三章 機會第四十六章 安祿山賠罪第五章 離間第三十八章 吐蕃兵敗第三十六章 瑛娘入府第十八章 胡姬酒肆第二十七章 情濃第七章 斬草除根第三十章 內外交困第四十五章 威逼第二十七章 情濃第四章 美人玉環第二十五章 決戰第十二章 斬將第十章 決策第二十五章 元日朝會第四章 交易第三十二章 孟津渡第十四章 世家利弊第十六章 中毒第五十六章 破劍川第四章 石堡之捷第四十五章 林招隱第三章 暗探第三十五章 武庫大火第二十八章 陷害第十二章 軍中比武第二十四章 賑災第八章 議政第三十八章 小園梅精第二十四章 假戲真做第十五章 退封第六章 鳳棲梧第四十四章 春日遊園第一章 玉環有喜第二十五章 初戰第十四章 巧度子河第九章 拜訪相府第五十四章 浪穹詔第四十二章 沐浴華清宮第四十二章 生隙第二十五章 沙匪第十三章 再傳聖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