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經天緯地

第158章 經天緯地

蘇澤將自己的辦法講給了黃驥,黃驥越聽眼睛越亮。

能從科舉中殺出來考上進士,又通過庶吉士和館選兩關成爲翰林,黃驥的智商是絕對沒問題的。

而這些日子爲太子查賬,黃驥也發現自己在算學上還是很有天賦的。

蘇澤也是發現了他的天賦。

蘇澤教給小胖鈞的龍門帳法,其實也就是一些基礎的記賬原理,畢竟蘇澤前世也沒有認真研究過這種帳法。

但是黃驥卻能夠從這些基本原理上推導,弄了一套查賬的方法論出來,東宮那麼多的講官,朱翊鈞如此器重黃驥也是有原因的。

既然這樣,蘇澤決定引導黃驥和欽天監打擂臺,從而推動他需要的歷法改革。

聽完了蘇澤的方法,黃驥疑惑的看向他問道:

“真的可行?”

蘇澤說道:

“可行不可行,那就要看黃翰林了。”

黃驥思考了一會兒說道:

“這三角法聽起來和勾股術差不多,再輔以切圓法,感覺也不是很難。”

“那赤道經緯儀要如何制?”

蘇澤說道:

“這個我可以請工部幫忙打造。”

黃驥又問道:“私測星宿真的沒事?”

“黃翰林可以詢問少詹事,我們今日的對談,也可以告知少詹事。”

少詹事就是殷士儋了,蘇澤自然知道黃驥和殷士儋的關係,也不擔心將這件事告訴殷士儋。

正如之前說的那樣,曆法這件事關係王朝正朔,對一個封建帝國來說,是具有非同尋常意義的。

歷朝歷代,修史和修歷都是必備工作。

大統歷的偏差,已經到了不得不修的地步,這時候如果有人提出能修歷,皇帝定然是非常歡迎的,又怎麼可能用私習天文打壓?

實際上,明初壓制天文術數,主要還是爲了壓制“術數”,也就是和天象有關的迷信活動。

黃驥想了想,又想到自己身爲翰林的驕傲,又豈能被小小的欽天監官員給壓了下去,他於是說道:

“那就請蘇翰林幫忙,黃某一定竭盡全力!”

送走了黃驥後,蘇澤再次回到書房。

但是經過黃驥這檔子事情,他倒是也沒了興致,看到趙令嫺正在看賬本,自己也坐在書桌前看起了這些日子的來信。

書房中都是莎莎的書頁翻動聲,早春的暖陽撒在書房中,蘇澤產生了一種溫馨靜謐的感覺。

丈夫會客回來沒有作弄自己,趙令嫺在鬆了一口氣的同時,又莫名有些失落。

她連忙將這種不符合名門淑女準則的想法甩出腦中,但是賬本卻一點都沒能看下去。

就在這個時候,窗外突然傳來了咕咕聲,蘇澤走到牀邊,一隻胖鴿子飛了進來。

趙令嫺認識這隻鴿子,按照丈夫蘇澤說的,這隻鴿子能夠一日往返京師登萊。

趙令嫺一開始是不信的,但是鴿子是昨天放飛的,今天看到胖鴿子腿上的信筒,這鴿子還真的能日行千里?

胖鴿子的鬥雞眼盯着女主人,趙令嫺也有些繃不住了,她拿起桌子上的米糕示意了一下,這胖鴿子竟然一個撲騰飛過來,張口就要啄食盒中的米糕。

嚇得趙令嫺跳起來,本能的撲進了蘇澤的懷裡。

抱着妻子,蘇澤對着胖鴿子微微一笑,但是他還是先拆開了涂澤民的信。

趙令嫺雙霞通紅,卻被丈夫攬在懷裡,她沒力氣掙脫,百無聊賴下,只能也讀起信來。

涂澤民來信似乎在向丈夫討教,但是信中的字趙令嫺都能讀懂,卻看不懂是什麼意思。

趙令嫺也是書香門第出身,從小也是讀了不少書的,這封信讓她覺得有些泄氣。

感受到了妻子的情緒,蘇澤閒談說道:

“塗巡撫這封信,是向我討論海上導航之法。”

“海上導航之法?”

“是啊,娘子你想,茫茫大海上,就算是有指南針辨認方向,又要如何確定方位呢?”

趙令嫺是四川人,沒見過海,但是她想象了一下漫無邊際的荒野,搖了搖頭說道:

趙令嫺又說道:“目極煙波浩渺間,曉鳥飛處認鄉關。那就只有靠海鳥尋路了?”

蘇澤驚訝的看了一眼妻子,沒想到對方的詩詞造詣如此之高,而且還如此聰慧。

他連忙說道:

“娘子聰明過人,我們的先人就是這麼想的。”

趙令嫺一臉茫然,蘇澤解釋道:

“大海茫茫,成祖年間,鄭令公下西洋的時候,就是沿着海岸而行,只要不偏離海岸,那自然能航行到海圖所載之地,然後逆着航線自然就能返回。”

趙令嫺見自己答對了,露出得意的笑容。

蘇澤接着說道:

“當然,鄭令公也不止這麼一個法子。”

蘇澤從書桌上翻出一張西洋海圖,接着說道:

“如果我們將海圖橫縱切割,橫分爲緯線,豎分爲經線,那這個海圖上的任何一個點,都可以通過對應的經緯值確定。”

趙令嫺的腦子徹底暈了,她試着跟上蘇澤的思路說道:

“和織機同理?”

蘇澤震驚的看向妻子,趙令嫺說道:

“我也學過提花織機,如果要織出相應的圖案,就要按照相公的方法定位經緯。”

蘇澤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對啊,經緯本來就是紡織的術語,後來經緯度的概念,應該就是翻譯的人聯想到了提花織布機原理,這才用經緯二字的!

而蜀地所產的蜀錦,爲了能織出精妙的花紋,所使用的織布機非常的複雜。

織機有五十條經線者有五十躡(腳踏操縱板),同時操縱織梭和躡,就能織出複雜的花紋。

此外還有花本,就是提花機上貯存紋樣信息的一套程序,它由代表經線的腳子線和代表緯線的耳子線根據紋樣要求編織而成。

編好花本之後,只需要按照流程操縱織機,也能織出花本預設的圖案。

這也是諸葛亮能用蜀錦,掠奪曹魏和東吳的財富,支持北伐戰爭的原因。

蜀錦實在是太精美了,曹丕雖然明白購買蜀錦是資敵行爲,還是寫《蜀錦賦》讚頌蜀錦。

也對,妻子能操縱織機,理解經緯度也不是什麼難事。

蘇澤繼續說道:

“既然娘子知道經緯,那就好辦了。” “這緯度其實很好算的,鬥星高垂於天際,亙古不變,只需要測算和鬥星夾角,就能確定緯度。”

蘇澤說道:

“當年鄭令公下西洋,用的就是牽星板觀測鬥星,再結合海圖,就能確定緯度了。”

蘇澤也沒有直男到講述三角函數的計算過程,如果只是理解概念,趙令嫺還是很快想明白了。

“那經度呢?”

蘇澤嘆息說道:

“經度是最難的。”

“我們所在的大地繞日旋轉,這經度其實就是時間之差。”

蘇澤怕妻子不理解,又說道:

“當年鄭令公就發現了,有時候航行的時候日久不落,而有時候航行日驟而落,這就是因爲各個經度時間不同,而海船航行跨越經度的原因。”

“如果要確定經度,可以以京師所在的正午之時爲‘正平時’,然後到了一個地方測算當地的‘正平時’,兩者之時間差,就是經度。”

這時候趙令嫺腦子已經漿糊了。

蘇澤就像是後世那些給文科女朋友講解科普的理工直男一樣,自顧自的說道:

“但遠航萬里,如何確定京師正平時?這就有兩種方法。”

“一種是天鍾法,觀測天象,尋找到一種獨立於日升月落的天象授時,那到了一個地方,只要確定當地時間,再觀測天象得到天象授時,兩者的差就是經度了。”

“另外一種是時鐘法,就是製造一隻完全精準的鐘表,覈對鐘錶和當地日時,再算差額,就能得到時間。”

“鐘錶?”

看到妻子疑惑的表情,蘇澤纔想起來,歷史上西洋鐘錶是萬曆年間才流入明朝。

他說道:

“鐘錶就是漏刻,圭表日冕。”

趙令嫺雖然沒聽懂,但是還是露出一個笑容,給蘇澤極大的情緒價值。

蘇澤沒有繼續講,經緯的計算還是有點超綱了。

但是經緯度,特別是計算經度,這是遠洋航行最重要的科技樹。

其實現在的航行,包括那些西班牙和葡萄牙來到大明的商船,都不是“遠洋航行”來的,而是和當年鄭和下西洋那樣,貼着大陸一路繞到大明的。

如果遠離大陸,那船很快就迷失方向,接下來就只能靠着運氣,能不能找到大陸或者島嶼了。

塗澤明來信其實就是講了這樣一件事。

登萊市舶司的一艘商船,在出港後遭遇風暴吹離了航線,消失在茫茫大海上。

而這艘商船僅僅是隻是前往倭國貿易的。

如果是後世,山東出發的商船,只需要一路向東南航行,路過濟州島就可以抵達長崎。

但是現在船隻無法遠離大陸航行,所以前往倭國有一南一北兩條路。

北線就是貼着朝鮮半島,從萊州線北上到遼東,然後一直航行到釜山,再通過朝鮮海峽抵達倭國邊緣。

另外一條南線,則是從福建出發,前往琉球后再北上進入到鹿兒島。

北線會因爲冬季沿海地區冰凌而阻塞,而南線又因爲夏季颱風季而停航。

總之,就是這麼近的倭國,遠洋航行都有這麼多的危險。

所以要發展海貿,特別是發展遠洋貿易,那就不是簡單的一個宣佈開海就能解決的。

必須要能建造橫跨大洋的船隻,並且擁有能在海上定位的導航技術。

前者其實還好,如今東西方的船隻都能遠航,一旦遠洋貿易的豐厚利潤被人所知,自然會有人研究更好更快的船。

但是導航技術,就不是普通人能玩轉的了。

蘇澤穿越前的歷史上,測量精度就是天鍾法和時鐘法競爭,這場經度之戰中,伽利略、牛頓都在其中傾注了大量心血,還有無數天文學家、數學家、工程師參與到這場競爭。

而最終破解了經度測量問題的英國,就是靠着這手導航技術,最終成爲日不落帝國。

以上這一切,最後都要落在天文上。

曆法的基礎是觀測天象,經度問題的天鍾法也是要觀測天象。

曆法授時其實就是地球自轉和公轉的問題,而天鍾法其實也是星體計算的問題。

天文是導航的基石,天文學在這個時代的作用,是帶領人類走出陸地駛入遠洋。

這一切,都不是私人能完成的,英國的經度之戰,也是政府成立了經度委員會,大力資助科學家研究,花費了一百年才最終有了結果。

想到這裡,蘇澤都有些激盪起來。

眼下這個時代,這場經度之戰還沒開始,其實東西方在技術上並沒有顯著差距,甚至現在大明沿用的大統歷還是先進的。

當然,這還是郭守敬太強了。

元代天文學家郭守敬,帶領團隊進行了四海測驗,在整個元朝疆域內多個地點進行天文測量。

史書所載:“監侯官分道而出,東至高麗,西極滇池,南逾朱崖,北盡鐵勒,四海測驗,凡二十七所。”

郭守敬又根據結果,結合古代曆法和回回算術,推算出的一個迴歸年爲365.2425天,這個數據和地球繞太陽公轉的實際時間只差26秒。

而蘇澤還有一個野心,從曆法上入手,重啓四海測驗,在天下設置天文臺測繪星圖,再根據這些數據計算尋找天鍾,發展出經度測量技術。

至於時鐘法,那就是另外一條路了,機械工程的發展道路了。

這條路同樣重要,精確的時間概念,才誕生了工業化的概念,只有時間可以被準確計量,單位產出能夠被嚴格計算,纔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從農業時代走入工業時代。

鐘錶的滴答聲,是工業時代的腳步聲,這句話可不僅僅是說說而已的。

至於這條路,登萊鑄幣廠的水力衝錘,以及蘇澤準備進行的武器改進,就是在走這條路。

蘇澤提起筆,寫信安慰了塗澤明,遠洋航海本來就不是一帆風順的,在計算利益的時候,早就已經把這些意外損失扣除了,蘇澤建議塗澤明研究一下西洋的風帆技術,還可以僱傭一些西洋水手講解操帆的方法。

寫完回信,蘇澤一把抱起身邊的妻子。

省略號。

——

三月二日,蘇澤結束婚假回到史館,沈一貫衝進來說道:

“黃驥和欽天監打起來了!”

(本章完)

第241章 系統發威,水淹皇陵第244章 走一步看三十步第24章 徐階思退第302章 檢閱三軍第138章 送給張居正的大禮第280章 節省威望點的新用法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148章 妖報風波(加更!)第17章 威望增加第268章 神劍再斬妖第61章 讀者們(感謝大家支持)第187章 甘蔗種植園的構想第293章 《疏通舉人銓政壅滯疏》第186章 逃不掉的李侍郎第79章 靈活的祖訓第28章 徐階罷相第247章 這就是天朝!第85章 橙色道具第131章 莫須有第73章 六部重臣們第82章 代王第182章 草原奇旅第155章 九卿共議第14章 《條陳國史三事疏》第267章 再苦苦百姓第221章 《請修長城並編練薊遼兵馬疏》第294章 三合一疏第291章 選官大計第213章 《請刊鄉試答卷明正視聽並肅典制疏第175章 百戲會開幕!第244章 走一步看三十步第296章 辯個痛快!第126章 蜂窩煤和醬油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15章 圈子第158章 經天緯地第108章 《請開登萊通商疏》!(加更!)第66章 殃及池魚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51章 國祚減二第193章 再用【事後畫冊】第131章 莫須有第82章 代王第192章 下次一定還幹第138章 送給張居正的大禮第80章 暗流再起(加更)第326章 再補閣臣第326章 再補閣臣第300章 帶過最差的兵第79章 靈活的祖訓第310章 高拱的前置任務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13章 請修國史第196章 期貨,糧食和酒第323章 掌印之爭,素來如此第87章 齊發力第290章 學歷貶值的憂慮第307章 嚴打大案第275章 楚宗案第114章 一不小心文抄了(加更)第169章 任務完成!第194章 《恭陳清釐財用以昭聖治疏》第299章 化學染料第172章 國之大事第145章 治河專家第265章 海上京觀第150章 破譯《營造法式》第114章 一不小心文抄了(加更)第18章 會館第79章 靈活的祖訓第122章 《興文教以隆聖治疏》第230章 《詳議武監疏(改)》第328章 司禮監掌印出缺第228章 詳議武監第21章 立儲之功第29章 趙貞吉到任第297章 請個國主?第319章 《請派御史清查京營弊政疏》第29章 趙貞吉到任第66章 殃及池魚第281章 跳幫戰第213章 《請刊鄉試答卷明正視聽並肅典制疏第45章 大鬧天宮第316章 報道引起的科道風暴第97章 國祚再加(六更)第258章 消息靈通人士透露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78章 公私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第10章 威望值的猜想第266章 戰績可查第173章 王世貞也寫禁書?第201章 莫非王土第26章 紫色道具第274章 “排隊槍斃”第29章 趙貞吉到任第312章 禮部本意是壞的第326章 再補閣臣
第241章 系統發威,水淹皇陵第244章 走一步看三十步第24章 徐階思退第302章 檢閱三軍第138章 送給張居正的大禮第280章 節省威望點的新用法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148章 妖報風波(加更!)第17章 威望增加第268章 神劍再斬妖第61章 讀者們(感謝大家支持)第187章 甘蔗種植園的構想第293章 《疏通舉人銓政壅滯疏》第186章 逃不掉的李侍郎第79章 靈活的祖訓第28章 徐階罷相第247章 這就是天朝!第85章 橙色道具第131章 莫須有第73章 六部重臣們第82章 代王第182章 草原奇旅第155章 九卿共議第14章 《條陳國史三事疏》第267章 再苦苦百姓第221章 《請修長城並編練薊遼兵馬疏》第294章 三合一疏第291章 選官大計第213章 《請刊鄉試答卷明正視聽並肅典制疏第175章 百戲會開幕!第244章 走一步看三十步第296章 辯個痛快!第126章 蜂窩煤和醬油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15章 圈子第158章 經天緯地第108章 《請開登萊通商疏》!(加更!)第66章 殃及池魚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51章 國祚減二第193章 再用【事後畫冊】第131章 莫須有第82章 代王第192章 下次一定還幹第138章 送給張居正的大禮第80章 暗流再起(加更)第326章 再補閣臣第326章 再補閣臣第300章 帶過最差的兵第79章 靈活的祖訓第310章 高拱的前置任務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13章 請修國史第196章 期貨,糧食和酒第323章 掌印之爭,素來如此第87章 齊發力第290章 學歷貶值的憂慮第307章 嚴打大案第275章 楚宗案第114章 一不小心文抄了(加更)第169章 任務完成!第194章 《恭陳清釐財用以昭聖治疏》第299章 化學染料第172章 國之大事第145章 治河專家第265章 海上京觀第150章 破譯《營造法式》第114章 一不小心文抄了(加更)第18章 會館第79章 靈活的祖訓第122章 《興文教以隆聖治疏》第230章 《詳議武監疏(改)》第328章 司禮監掌印出缺第228章 詳議武監第21章 立儲之功第29章 趙貞吉到任第297章 請個國主?第319章 《請派御史清查京營弊政疏》第29章 趙貞吉到任第66章 殃及池魚第281章 跳幫戰第213章 《請刊鄉試答卷明正視聽並肅典制疏第45章 大鬧天宮第316章 報道引起的科道風暴第97章 國祚再加(六更)第258章 消息靈通人士透露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78章 公私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第10章 威望值的猜想第266章 戰績可查第173章 王世貞也寫禁書?第201章 莫非王土第26章 紫色道具第274章 “排隊槍斃”第29章 趙貞吉到任第312章 禮部本意是壞的第326章 再補閣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