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立成法

第157章 立成法

黃驥在蘇澤府前來回踱步了幾圈,始終下不定決心進府。

與此同時,在蘇澤的書房中。

趙令嫺婚後沉浸在幸福感之中。

這場婚事引起京師關注,趙令嫺回門時候也被家族姊妹狠狠羨慕了一番。

丈夫對自己疼愛有加,而且自己一嫁過來,就是當家做主的女主人。

原本以爲在小院成婚,趙家精挑細選了幾個陪嫁丫鬟和使喚婆子。

後來聽說蘇澤被御賜了豪宅,趙貞吉又連忙挑選了一大批得力僕役塞進了陪嫁隊伍。

這些都是趙家的家生子,自然對趙令嫺言聽計從。

蘇澤成婚前就只有一個幕僚徐渭,所以趙令嫺婚後迅速接管了家政。

只不過這個宅子太大,需要的丫鬟僕役人數不少,每個月的固定支出也是一筆巨大的數字。

當趙令嫺將家庭賬本拿給蘇澤看的時候,蘇澤也感慨,古往今來豪宅豪車也不是誰都能住的,維護費也是一筆巨大的數字。

也虧着趙令嫺帶來的嫁妝,她用陪嫁的田莊和地產收入來貼補,總算是能勉強平衡。

蘇澤則想着要不要入股好弟子小胖鈞的生意,又或者給自家店鋪弄些生財的法門,但目前也沒有好的頭緒。

當然,在這樣的婚後生活中,趙令嫺也有煩惱。

作爲一位名門淑女,她對於白天做那個事情實在是比較牴觸。

可新婚燕爾,總架不住蘇澤軟磨硬泡,總是半推半就下就從了丈夫。

昨天趙令嫺下定決心,白天都帶着自己的貼身丫鬟,一整個白天都沒給蘇澤找到機會。

可不想今天一大早,蘇澤又央着她,說是要體驗一下“紅袖添香臨晉帖”,將趙令嫺騙到了書房。

趙令嫺出身書香世家,當然知道書房是男主人最重要的地方,所以除了丈夫的幕僚徐渭之外,嚴令家中丫鬟僕役不得靠近書房。

趙令嫺本來以爲就和話本小說那樣,自己素手研墨,紅袖添香,伴着丈夫讀書。

卻不曾想到,自己到了書房後,就被丈夫貼了上來。

趙令嫺沒兩下就被弄到金釵散亂,衣帶半解,輕咬着下嘴脣,暗悔又着了丈夫的道。

就在這個時候,門外傳來丫鬟的通傳聲。

聽說丈夫來了外客,趙令嫺總算是找到機會推開丈夫,她連忙將釵發衣裙整理好。

看向一臉吃癟表情的蘇澤,趙令嫺忍住笑意,又上前幫助他整理完衣衫。

又看到丈夫如此幽怨的樣子,趙令嫺又於心不忍的說道:

“相公先去見客,妾身還在書房等你。”

說完這些,趙令嫺羞紅着臉低下頭,恨不得鑽進這青磚地縫裡。

蘇澤聞言大喜,抱着妻子親了一口,這才走出書房。

偏廳中的黃驥一臉的便秘模樣,等到蘇澤進入偏廳,他連忙起身見禮。

大明官員是有婚假的,如果是回老家結婚,婚假還包含來回往返時間,假期可以長達半年。

蘇澤這樣在京師結婚的,假期長短一般看上司的意思,但一般上官都會體諒新婚燕爾,歇上半個月一個月都是正常的。

蘇澤這個月兩封奏疏的指標已經提前完成,報館的事務都交給了羅萬化,原本蘇澤也準備歇到三月份再說的。

蘇澤也沒想到黃驥會登門拜訪,自己和黃驥的交集不多,難道是爲了營造學社的事情?

果然,黃驥一開口,說的就是營造學社的事情。

“蘇翰林,黃某這次來,是爲了營造學社的事情。”

蘇澤讓人奉上茶水,黃驥看着精緻的茶具,都說內江趙氏的陪嫁極隆,果然如此。

再想到這座御賜的宅邸,黃驥心中微酸,但是他現在心態倒是和剛開始不一樣了。

黃驥這樣的讀書人,心態也是比較簡單的。

剛開始的時候,太子對蘇澤態度特殊,黃驥心中自然是嫉妒的。

但是隨着蘇澤的威望提升,黃驥則逐漸放正了兩人之間的差距。

黃驥也發現,蘇澤確實對講學沒什麼興趣,這種嫉妒感反而少了很多。

而且兩人其實都是翰林院出身,又同在詹事府爲官,這些其實都是黃驥心中的“自己人”,這種爭勝之心也逐漸淡了。

黃驥想了想,還是說道:

“陛下設立營造學社,命黃某爲講師,這些日子蘇翰林新婚,所以就由我和欽天監周相一起編纂教材。”

蘇澤點點頭,營造學社是他提議的。

既然是要培養精通算學的官員,自然要有教材。

自己新婚沒有去上班,這編寫教材的事情就落在了幾個講師頭上。

看黃驥這個樣子,大概是和欽天監官員起了衝突,蘇澤問道:

“黃翰林可是和那周司天有分歧?”

黃驥連連點頭,也難怪朝中大臣都愛和蘇澤說話,和聰明人說話就是舒服。

黃驥心一橫,反正自己已經是蘇澤的下屬了,乾脆將話都倒了出來。

“那周相是被陛下欽點來的營造學社,但是他內心不情願,對營造學社的事情也不上心。”

“我去找他商議編寫教案,周相極不上心,他覺得沒必要講授算學基礎,只要弄出一份《營造立成》出來,再教授一些珠算籌算之術就行了。”

蘇澤思考了一下,這纔想起“立成”是個什麼東西。

所謂“立成”,有點類似於計算機出現之前的計算尺,也就是一種提前編好的算表。

簡單的說,就是省略掉所有的計算過程和原始公式計算,製作一種算表,只要帶入數值就可以通過算表來計算出近似結果。

其實這種東西,在歷史上的應用還是挺多的。

不少工匠也不會算學,但是能背“立成”,在幹活的時候也能迅速製作出嚴絲合縫的加工件。

還有炮兵也不懂算學,但是可以背誦“炮射諸元”,也就是一種計算炮彈落點的“立成表”,準確的命中目標。

不得不說,這個欽天監的周相還是挺有想法的。

黃驥抱怨說道:

“只學立成,那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能按式套表,我們營造學社豈不是培養算匠了?”

“我和那周相理論,那周相又提出和我比試,我們各自教導一個小太監三天,就教授尺規之術,最後看誰算的快。” 蘇澤問道:

“所以黃翰林輸了?”

黃驥臉頰通紅的低下了頭,蘇澤心中暗笑他迂腐。

這立成法本來就是培養速成人才的,你和那周相打賭三天,不是等着輸嗎?

黃驥又說道:

“那周相贏了以後,還嘲笑我們翰林院不懂算學,黃某實在是咽不下這口氣,所以纔來到蘇翰林府上。”

黃驥看向蘇澤。

黃驥就是這樣,他以自己翰林身份爲榮,別人侮辱翰林的時候,那黃驥也放下和蘇澤的芥蒂,求到同樣身爲翰林的蘇澤頭上。

見過龍門帳法後,黃驥也承認,蘇澤的算學水平肯定是比自己高的,所以求到蘇澤頭上不丟人。

蘇澤思考了一下,他決定還是站在黃驥這邊。

奏請成立營造學社,蘇澤就是要培養算學人才,而不是真的爲了工部培養什麼“料材審定官”。

如果最後就變成了背誦立成的算匠,那確實是違背了自己的初衷。

但是正如黃驥求到自己頭上,周相這個辦法確實沒什麼可以反駁的地方。

立成法省時省力,培養週期也短,營造這個領域本來就有很多立成法在使用,如果真的按照營造法式上的內容,編寫一本《營造立成》,確實是最效率的方法。

蘇澤也頭疼起來。

將欽天監拉進營造學社,本來就是要打破皇室對算學和天文學的限制,卻沒想到這周相上來就來了一個大的。

而且他這麼做,恐怕很多人都會支持。

就說這“立成法”,自己的師相高拱應該就會支持,這不就是暗合實學的宗旨,能夠迅速解決問題的法門嗎?

黃驥說道:

“要不然請蘇翰林再上書,將欽天監踢出學社?”

蘇澤搖頭,這不就回到老路上了嗎?解決不了問題就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蘇澤說道:

“黃翰林和周司天不過是路線之爭,這種事情還是要辨明纔好。”

黃驥泄氣的說道:

“要怎麼辯?我上次比試已經輸給周相了。”

蘇澤想了想說道:

“如果論營造之事,用立成法肯定是要更便捷的,黃翰林輸給周司天也是正常的。”

黃驥徹底泄氣,蘇澤又說道:

“要駁倒他,還是要在立成法上。”

黃驥疑惑的問道:

“立成法有什麼問題?”

蘇澤想了想說道:

“立成法當然有問題。”

“那周司天想要用立成法,大概是因爲欽天監用的最多的就是立成法。”

這就涉及到黃驥的知識盲區了,他雖然進入翰林院的時間比蘇澤長,但是他關注的藏書主要還是經史子集方面,不像是蘇澤看的那麼雜。

蘇澤解釋說道:

“我朝曆法,乃是太祖年勘定的大統歷,實際上是沿用的元代郭守敬所制定的授時歷。”

這個知識點黃驥知道,他研究算學的時候也曾經見過這些資料。

蘇澤說道:

“但是曆法用久了,就會漸差天度,所以都要修歷,於是太祖命令欽天監修訂,並做了一套立成,也就是《大統曆法通軌》,也是想要交給後世子孫,日後修歷只需要按照這套立成計算就可以保證曆法準確。”

黃驥恍然大悟,原來如此,怪不得那周相開口閉口就是立成法,原來他們欽天監就是用的立成法啊!

曆法要修,這是因爲古代觀測技術和數學計算的問題,如果不校對就會錯誤越來越大。

蘇澤說道:

“但我朝曆法,壞就壞在這套《大統曆法通軌》上。”

“因爲這套《大統曆法通軌》,欽天監傳人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能理解立成法背後的演算天元諸法。”

“而《大統曆法通軌》也是有誤差的,這些疊加起來,從成化年開始,大統歷逐漸出現偏差。”

“好幾次交食預測失準,甚至在武宗朝還出現過一次失歲,世宗朝的十三年,因爲大統歷失準,清明錯算了二十天,導致春耕延誤,糧食減產,世宗皇帝大怒,斬了一名少監,但是曆法問題依然積弊難返。”

這下子黃驥逐漸激動起來,好啊!你欽天監自己都有這麼多的問題,竟然還要把立成法的問題帶進營造學社!

黃驥立刻說道:

“蘇翰林,所以你要上書說立成失準,問責欽天監嗎?”

蘇澤搖了搖頭,黃驥連忙說道:

“對了,曆法天文乃是禁術,不能妄議的。”

蘇澤知道黃驥會錯意,他說道:

“這點不用擔心,士大夫是可以談論曆法天象的。”

“?”

蘇澤說道:

“仁宗朝的時候,仁宗皇帝就問楊士奇楊公天象事,楊公對曰:‘國朝私習天文律有禁,故臣等不敢習’。仁宗皇帝對曰:‘此自爲民間設耳,卿等國家大臣與國同休戚,安得有禁?’”

“說完後,仁宗皇帝還以《天官玉曆》賜羣臣,鼓勵羣臣修習歷算之術。”

“到了孝宗時期,因爲大統歷失準,孝宗還命徵山林隱逸能通曆者修歷,但無應者。”

明代對於天文的禁令,其實只是開國的那段時期。

但是這段時期的禁令,已經讓民間天文書籍和人才斷檔,所以到了武宗朝想要修歷,已經沒有足夠的人才和資料了。

在蘇澤穿越前的歷史上,一直到了明末,徐光啓主持修歷,又用了西洋人湯若望的第谷法,這才編寫出一部《崇禎曆書》。

但是那時候明代已經快要亡了,新曆還被反對,反而便宜了清代,改名爲《時憲曆》頒發。

明代的歷法問題很大,正如蘇澤所說的那樣,曆法的準確會影響到四時耕種。

當然,天象測繪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測量經度。

經度,這是近代最爲重要的數據,可以說是關係到航海時代的未來。

蘇澤本來是想要慢慢影響,改變欽天監,現在看來,是時候要對欽天監出重拳了!

蘇澤看向黃驥說道:

“黃翰林,我有一法,你可以拿去和周司天賭約,若是能成,就能駁倒整個欽天監,你願意試試嘛?”

(本章完)

第147章 連上兩疏第318章 吃空餉的京營第169章 任務完成!第127章 報紙論戰!第92章 巡案人選(一更!)第214章 定海神針蘇澤第313章 壞心辦好事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114章 一不小心文抄了(加更)第281章 跳幫戰第181章 上任山東清吏司員外郎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第267章 再苦苦百姓第146章 滿門忠烈武清伯第262章 大國之道第159章 春分賭約第249章 《奏請通政司兼領海疆諜報事疏》第101章 一條鞭法的前置國策(十更)第250章 對倭刀寶具鋼筋第315章 王玄策故事第290章 學歷貶值的憂慮第141章 御史被打第120章 國祚不變第222章 《附議遼督並請設通遼棱堡疏》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122章 《興文教以隆聖治疏》第19章 第四封奏疏第194章 《恭陳清釐財用以昭聖治疏》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第191章 共議的威力第79章 靈活的祖訓第8章 奸佞是我?第193章 再用【事後畫冊】第146章 滿門忠烈武清伯第186章 逃不掉的李侍郎第322章 《聯名共議財政制度議》第282章 順義王之死第127章 報紙論戰!第43章 《請辦樂府新報疏》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第320章 必須要出重拳第231章 喜得貴子第291章 選官大計第53章 化緣禮部第184章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第247章 這就是天朝!第97章 國祚再加(六更)第178章 國本第72章 內閣的眼藥第51章 國祚減二第297章 請個國主?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153章 御賜豪宅第291章 選官大計第55章 壓力怪第317章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疏》第15章 圈子第215章 吏科試的構想第113章 保守和進步第51章 國祚減二第46章 叩闕第91章 上架感言第318章 吃空餉的京營第295章 金座玉佛第60章 物價指數(加更加更)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159章 春分賭約第186章 逃不掉的李侍郎第78章 公私第155章 九卿共議第236章 從報紙得到捷報的兵部第94章 《海國記》(三更)第59章 日用之道?第131章 莫須有第322章 《聯名共議財政制度議》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第25章 再升官第167章 貢使入京師第191章 共議的威力第298章 宗藩殖拓之始第91章 上架感言第221章 《請修長城並編練薊遼兵馬疏》第232章 德育論和智育論第273章 武監演武第37章 講讀東宮第150章 破譯《營造法式》第276章 《議查楚藩承襲疏》第8章 奸佞是我?第202章 衆望所歸的人選第186章 逃不掉的李侍郎第210章 大捷!告廟大捷!第256章 《請整飭京畿治安並置巡防制度疏》第183章 紅茶和白糖第319章 《請派御史清查京營弊政疏》第196章 期貨,糧食和酒第94章 《海國記》(三更)第144章 《請重開登遼海輸疏》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108章 《請開登萊通商疏》!(加更!)第193章 再用【事後畫冊】
第147章 連上兩疏第318章 吃空餉的京營第169章 任務完成!第127章 報紙論戰!第92章 巡案人選(一更!)第214章 定海神針蘇澤第313章 壞心辦好事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114章 一不小心文抄了(加更)第281章 跳幫戰第181章 上任山東清吏司員外郎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第267章 再苦苦百姓第146章 滿門忠烈武清伯第262章 大國之道第159章 春分賭約第249章 《奏請通政司兼領海疆諜報事疏》第101章 一條鞭法的前置國策(十更)第250章 對倭刀寶具鋼筋第315章 王玄策故事第290章 學歷貶值的憂慮第141章 御史被打第120章 國祚不變第222章 《附議遼督並請設通遼棱堡疏》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122章 《興文教以隆聖治疏》第19章 第四封奏疏第194章 《恭陳清釐財用以昭聖治疏》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第191章 共議的威力第79章 靈活的祖訓第8章 奸佞是我?第193章 再用【事後畫冊】第146章 滿門忠烈武清伯第186章 逃不掉的李侍郎第322章 《聯名共議財政制度議》第282章 順義王之死第127章 報紙論戰!第43章 《請辦樂府新報疏》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第320章 必須要出重拳第231章 喜得貴子第291章 選官大計第53章 化緣禮部第184章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第247章 這就是天朝!第97章 國祚再加(六更)第178章 國本第72章 內閣的眼藥第51章 國祚減二第297章 請個國主?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153章 御賜豪宅第291章 選官大計第55章 壓力怪第317章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疏》第15章 圈子第215章 吏科試的構想第113章 保守和進步第51章 國祚減二第46章 叩闕第91章 上架感言第318章 吃空餉的京營第295章 金座玉佛第60章 物價指數(加更加更)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159章 春分賭約第186章 逃不掉的李侍郎第78章 公私第155章 九卿共議第236章 從報紙得到捷報的兵部第94章 《海國記》(三更)第59章 日用之道?第131章 莫須有第322章 《聯名共議財政制度議》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第25章 再升官第167章 貢使入京師第191章 共議的威力第298章 宗藩殖拓之始第91章 上架感言第221章 《請修長城並編練薊遼兵馬疏》第232章 德育論和智育論第273章 武監演武第37章 講讀東宮第150章 破譯《營造法式》第276章 《議查楚藩承襲疏》第8章 奸佞是我?第202章 衆望所歸的人選第186章 逃不掉的李侍郎第210章 大捷!告廟大捷!第256章 《請整飭京畿治安並置巡防制度疏》第183章 紅茶和白糖第319章 《請派御史清查京營弊政疏》第196章 期貨,糧食和酒第94章 《海國記》(三更)第144章 《請重開登遼海輸疏》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108章 《請開登萊通商疏》!(加更!)第193章 再用【事後畫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