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條陳國史三事疏》

第14章 《條陳國史三事疏》

陸樹德在京師做官,都是住在兄長陸樹聲家中的。

陸樹聲是嘉靖二十年的會試第一,如今官至吏部右侍郎,在京師也算是擠進了重臣行列。

陸樹德和陸樹聲雖然是兄弟,但是兩人年齡相差十三歲,而陸樹德小時候也是在兄長陸樹聲指導下讀書的,所以兩人雖然是兄弟,但是卻更像是師生。

陸樹德對兄長很敬重,做官以後也對兄長的教導言聽計從。

但是今天陸樹德一回家,卻發現陸樹聲正在打點行李。

“兄長,您這是?”

陸樹聲見到弟弟,又聞到了他身上的酒氣,開口訓斥道:

“你身爲科道言官,還整日醉酒,立身不正,如何垂範天下?又要如何正諫君王?”

陸樹德知道兄長又要訓斥自己,他連忙問道:

“兄長這是在幹嘛?”

陸樹聲說道:

“哎,爲兄已經向陛下辭官,今日就要歸鄉。”

“啊?”

陸樹德看向兄長,連忙問道:

“父母都已經過世,兄長爲何現在就要歸鄉?”

陸樹聲今年六十歲,這個年紀在明代大臣中中規中矩,而大明也沒有明確的致仕退休年齡。

徐閣老比陸樹聲還要大六歲,依然當着內閣首輔,而嚴嵩更是在閣老的位置上坐到了82歲才倒臺。

陸樹聲說道:

“兄長身體不好,所以向陛下請辭歸鄉養病。”

說完這些,陸樹聲看向弟弟說道:

“最近南京六科有缺,你要不要去?”

陸樹德這下子明白了,兄長這根本不是回鄉養病,而是看出了朝廷將有風暴,找個理由從京師跑路。

甚至還想讓自己也一起跑。

陸樹德不明白兄長爲什麼如此風聲鶴唳,難道是因爲徐階和高拱的爭鬥?

就算是輔臣之間的爭鬥,也不至於要歸鄉啊?

而且如今內閣四人,張居正是徐階的弟子,陳以勤雖然不站隊,但是也和高拱有舊怨。

徐階的門生故吏遍佈朝堂,三打一還怎麼輸?

在陸樹德看來,高拱不過是仗着皇帝的寵信,才能在內閣立足,以徐閣老的手腕,很快就能將他再次趕回老家。

自己兄長是吏部右侍郎,是清流安插在吏部,牽制高拱的骨幹,怎麼能撂挑子回鄉呢?

兄長你不要進步,我還要進步呢!

看到弟弟的表情,陸樹聲明白了弟弟的想法,他嘆息一聲說道:

“你捨不得京師的榮華富貴,這座宅子就留給你了。”

說完這些,陸樹聲也懶得再勸,直接吩咐管家加緊打點行囊,明日一早城門開了,就立刻啓程離京。

——

次日,陸樹德渾渾噩噩的來到了六科廊,昨日聚會的同僚湊上來,對着陸樹德說道:

“陸兄,你的奏疏寫好了嗎?”

陸樹德這纔想起來,昨日約着要一起彈劾蘇澤的,他連忙拿起桌上的空白題本說道:

“我兄長辭官離京,昨日我幫着他打點行李的,這就寫,這就寫。”

科道官在大明的官僚體系內,地位也是十分特殊的。

秉承了太祖“以小制大”的思想,科道官員雖然官職不高,但是地位很高,有着糾劾百官的巨大權力。

這一點也體現在六科的辦公地點上,六科的公房是一條長廊形的房子,俗稱“六科廊”,和內閣翰林院一樣,六科廊也是在皇宮內的。

所以六科給事中能有機會見到內閣重臣乃至於皇帝,也能第一時間知道皇帝和內閣的情報。 就在這個時候,一名科道官員衝進了六科廊,對着衆人說道:

“不好了!蘇澤上第三疏了!”

聽到蘇澤的名字,陸樹德都覺得心臟一窒,他這些日子對這個名字咬牙切齒。

但是很快的,陸樹德又對蘇澤的第三疏好奇起來。

今年剛中的進士,蘇澤總共上了兩疏,這兩疏都名震天下!

要知道很多的言官,這輩子都沒能寫出一篇能影響朝堂的奏疏。

上一個“一疏而天下知”的,還是在先帝朝上《治安疏》的海瑞呢。

這名科道官員拿着拖本,在六科廊讀了起來。

《條陳國史三事疏》?

這是有關修史的奏疏?

這樣的奏疏,又能有什麼波瀾?

陸樹德不明白,他不是治史的專家,其實國史這種事情,和普通官員沒啥關係。

但是聽了同僚讀的蘇澤奏疏,陸樹德的腦袋嗡了一下。

他怎麼敢!

原來,蘇澤這第三封奏疏,剛送到了內閣,就引起了劇烈的震盪!

內閣首輔徐階看到這份奏疏,差點直接氣到暈倒,而張居正看完了奏疏,也是臉色發白。

陳以勤更是雙手顫抖,心中開始咒罵蘇澤十八代祖宗。

只有高拱佯裝震驚,卻藏不住嘴角的笑容,然後命人立刻送到宮中,請皇帝聖裁。

見到蘇澤的奏疏,隆慶皇帝也很頭疼,於是他按照高拱的票擬意見,將蘇澤的奏疏發往各部衙門,讓羣臣公議。

蘇澤在《條陳國史三事疏》中,主要就講了三個問題。

第一個,要修國史,建文帝的問題怎麼定性,要不要列本紀?

第二個,景泰帝的問題怎麼定性,要不要列本紀?

最後一個,纔是如今羣臣攻擊的問題,嘉靖親爹睿宗皇帝的問題怎麼定性,要不要列本紀。

和第三個相比,前兩個纔是重量級的問題,可以直接將內閣和禮部炸飛的那種!

成祖朱棣北伐的時候,打的是清君側的旗號,剛開始的時候還是承認建文帝的。

但是到了晚年,對建文帝的事情進行了革除,甚至連建文這個年號都不用了,直接將建文四年稱之爲洪武三十五年。

要知道朱元璋在洪武三十一年就駕崩了,這洪武三十五年的說法,任何一個讀書人都繃不住。

景泰帝的問題也同樣棘手,明堡宗奪回皇位後,對景泰帝也是多方打壓。

景泰帝被諡爲“郕戾王”,實錄都被混在明堡宗的實錄裡。

和這兩個重量級問題相比,嘉靖他生物爹的問題都不是什麼大問題了,反正太祖朱元璋也給自己的老子朱世珍追封了皇帝,編了實錄的。

原來蘇澤的後手在這裡?

陸樹德全身發抖,只聽到剛剛宣讀奏疏的官員說道:

“那蘇澤建議,禮部、翰林院和科道官員,都要上書議一議這三事,陛下也硃批准奏了。”

陸樹德一屁股坐在到凳子上,他已經後悔了,爲什麼不聽從兄長的話,調去南京六科。

(本章完)

第17章 威望增加第279章 《大爭之世論》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290章 學歷貶值的憂慮第251章 欺天大案第323章 掌印之爭,素來如此第150章 破譯《營造法式》第200章 舌戰第321章 五品以上奏議第183章 紅茶和白糖第212章 黑暗森林第6章 畫餅第242章 樹典型第279章 《大爭之世論》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118章 豎纛鳴冤第13章 請修國史第9章 藍色道具第215章 吏科試的構想第308章 一日破案第29章 趙貞吉到任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93章 張居正獨對(二更)第169章 任務完成!第261章 義利之辯第299章 化學染料第282章 順義王之死第174章 【記憶宮殿香囊】的用法第290章 學歷貶值的憂慮第233章 《武監教育論奏議》第23章 講學之風第30章 烏思藏爭貢第193章 再用【事後畫冊】第30章 烏思藏爭貢第128章 模擬成功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第32章 神劍出鞘第21章 立儲之功第295章 金座玉佛第197章 《請奏四方來朝疏》?第44章 拆臺子第281章 跳幫戰第222章 《附議遼督並請設通遼棱堡疏》第324章 兩位兄臺可是害苦了我第98章 捷報(七更)第184章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第68章 平絨策(加更)第141章 御史被打第213章 《請刊鄉試答卷明正視聽並肅典制疏第251章 欺天大案第309章 優秀的向上管理能力第250章 對倭刀寶具鋼筋第170章 橙色道具記憶宮殿香囊第70章 倦鬼之說第200章 舌戰第173章 王世貞也寫禁書?第158章 經天緯地第256章 《請整飭京畿治安並置巡防制度疏》第298章 宗藩殖拓之始第79章 靈活的祖訓第206章 得罪了大銀臺還想跑?第288章 禮部辯禮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254章 蒸汽機第136章 准奏頒行第187章 甘蔗種植園的構想第304章 鐵路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17章 威望增加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第9章 藍色道具第146章 滿門忠烈武清伯第206章 得罪了大銀臺還想跑?第215章 吏科試的構想第203章 《驛路改革疏》第112章 塗色遊戲第191章 共議的威力第281章 跳幫戰第212章 黑暗森林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89章 兩級分化第87章 齊發力第8章 奸佞是我?第320章 必須要出重拳第232章 德育論和智育論第237章 下個目標工部第71章 父母之愛兒第214章 定海神針蘇澤第142章 都察院風暴第297章 請個國主?第137章 禮物的藝術第293章 《疏通舉人銓政壅滯疏》第189章 戶部紅人蘇子霖第131章 莫須有第243章 水晶宮博覽會第243章 水晶宮博覽會第247章 這就是天朝!第324章 兩位兄臺可是害苦了我第274章 “排隊槍斃”第23章 講學之風
第17章 威望增加第279章 《大爭之世論》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290章 學歷貶值的憂慮第251章 欺天大案第323章 掌印之爭,素來如此第150章 破譯《營造法式》第200章 舌戰第321章 五品以上奏議第183章 紅茶和白糖第212章 黑暗森林第6章 畫餅第242章 樹典型第279章 《大爭之世論》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118章 豎纛鳴冤第13章 請修國史第9章 藍色道具第215章 吏科試的構想第308章 一日破案第29章 趙貞吉到任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93章 張居正獨對(二更)第169章 任務完成!第261章 義利之辯第299章 化學染料第282章 順義王之死第174章 【記憶宮殿香囊】的用法第290章 學歷貶值的憂慮第233章 《武監教育論奏議》第23章 講學之風第30章 烏思藏爭貢第193章 再用【事後畫冊】第30章 烏思藏爭貢第128章 模擬成功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第32章 神劍出鞘第21章 立儲之功第295章 金座玉佛第197章 《請奏四方來朝疏》?第44章 拆臺子第281章 跳幫戰第222章 《附議遼督並請設通遼棱堡疏》第324章 兩位兄臺可是害苦了我第98章 捷報(七更)第184章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第68章 平絨策(加更)第141章 御史被打第213章 《請刊鄉試答卷明正視聽並肅典制疏第251章 欺天大案第309章 優秀的向上管理能力第250章 對倭刀寶具鋼筋第170章 橙色道具記憶宮殿香囊第70章 倦鬼之說第200章 舌戰第173章 王世貞也寫禁書?第158章 經天緯地第256章 《請整飭京畿治安並置巡防制度疏》第298章 宗藩殖拓之始第79章 靈活的祖訓第206章 得罪了大銀臺還想跑?第288章 禮部辯禮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254章 蒸汽機第136章 准奏頒行第187章 甘蔗種植園的構想第304章 鐵路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17章 威望增加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第9章 藍色道具第146章 滿門忠烈武清伯第206章 得罪了大銀臺還想跑?第215章 吏科試的構想第203章 《驛路改革疏》第112章 塗色遊戲第191章 共議的威力第281章 跳幫戰第212章 黑暗森林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89章 兩級分化第87章 齊發力第8章 奸佞是我?第320章 必須要出重拳第232章 德育論和智育論第237章 下個目標工部第71章 父母之愛兒第214章 定海神針蘇澤第142章 都察院風暴第297章 請個國主?第137章 禮物的藝術第293章 《疏通舉人銓政壅滯疏》第189章 戶部紅人蘇子霖第131章 莫須有第243章 水晶宮博覽會第243章 水晶宮博覽會第247章 這就是天朝!第324章 兩位兄臺可是害苦了我第274章 “排隊槍斃”第23章 講學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