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神劍再斬妖

帥嘉謨在長興縣的架閣庫中,果然發現了問題。

正如之前所說的那樣,大明名義上的四級財政,實際上發揮作用的只有兩級,也就是國庫和府庫。

縣庫一般是很少有存銀的,只作爲臨時週轉的地方,大部分結餘都會被府庫收走,僅留下維持縣衙運轉的必要錢糧。

這也是爲什麼大明縣衙總是這麼窘迫,一旦遇到突發狀況都要找鄉紳募捐,或者動搖百姓徭役,縣衙光是維持收支平衡,就已經竭盡全力了。

但是帥嘉謨在長興縣的縣庫中,發現了大量待解送的銀元。

待解送,就是準備府庫的銀元。

這些銀元在縣衙盤存覈對後,貼上府庫的封條,等待運往府庫。

在賬目上,這批銀元已經屬於府庫了,但因爲還沒運到,所以還存放在縣庫之中。

這也就是帥嘉謨不解的地方了。

正常來說,待解送不過是銀元在財政中一個很短的狀態,不可能長期掛在賬目上。

但是這筆待解送的府庫銀元,已經掛在縣庫的賬上一個多月了,至今都沒有起解運往府城。

帥嘉謨也去詢問過縣衙的戶科吏,得到的答覆是這些日子府庫在盤存,所以暫時將這筆銀元留在縣庫保存。

帥嘉謨其實不知道,這些銀元都是借的。

出面借銀元的,自然是各縣的知縣,出借的也是本地的豪商士紳。

這些豪商士紳自然是看在父母官的面子上借的銀元,所以他們也只相信自己縣的父母官。

因爲這筆銀元早就商議好了,只能存放在縣庫中,不能運送府庫。

沒辦法,豪商士紳對官府其實也沒有多少信任。

豪商士紳在縣裡還有影響力,縣令出面擔保也不怕縣令賴賬。

可運送到府城,就不是這些士紳能掌握的了。

萬一閔清這個巡撫賴賬呢?

還能到巡撫衙門討債嗎?

這就是大明的官府的運行邏輯。

帥嘉謨還是覺得不對勁,於是他將一切都記錄下來,回到了自己的房間。

明代縣衙是分爲前後衙門的,前面是辦公的地方,後面則是居住的地方。

縣令自然是住在縣衙的後衙中,而在縣衙兩側,就是縣丞和縣主簿的宅子。

長興縣算是富縣,縣丞的宅子也建造得十分的氣派。

帥嘉謨回到自己的書房,從口袋裡掏出一把米,灑在了桌子上。

沒過一會兒,他就聽到了翅膀煽動的聲音。

帥嘉謨看向窗外,一隻胖鴿子就飛了進來。

這鴿子難道一直跟着自己?

帥嘉謨實在不明白,這胖鴿子是怎麼出現的,但是它腿上的鴿子籠還是讓帥嘉謨認出,這是黃驥天文臺裡的那隻鴿子。

放下疑惑,帥嘉謨將自己這些日子蒐集到的證據,全部塞進了鴿子籠裡。

可等到他做完這一切,胖鴿子卻站在原地,一雙鬥雞眼死死盯着他手裡的米袋。

帥嘉謨立刻明白了鴿子的意思,將米袋裡的太湖貢米全部倒在了桌子上。

等他看着胖鴿子慢悠悠的吃完了所有的大米,這才張開翅膀飛出了窗外。

——

接下來兩天,帥嘉謨都在等待黃驥的回信。

可就在第二天的時候,去府城開會的知縣賈靜堂就返回了縣裡。

一回到縣裡,賈知縣都沒來得及休息,就召集整個縣衙開會。

“治水?”

帥嘉謨聽完了賈知縣的命令,驚疑的說道:

“夏收就要到了,現在去治水?”

賈靜堂看向帥嘉謨,他笑着說道:

“帥縣丞不用擔心,巡撫大人都考慮到了。”

“本次治水由縣衙出錢募役,這樣百姓雖然耽誤夏收,也能得到補償。”

“此外興修水利的費用,也全部由府庫下撥,絕對不會拖累百姓的。”

帥嘉謨疑惑的說道:“縣衙哪裡來的銀元?”

賈靜堂被帥嘉謨追問有些不悅,這時候他的師爺接過話說道:

“帥賢臣有所不知,今年有一筆府庫的銀元還留在縣庫沒上解,巡撫大人下了令,就直接動用這筆銀元修造水利。”

帥嘉謨還想要發言,卻被賈靜堂粗暴的打斷,他清了清嗓子說道:

“諸君回去儘快將治水的事務擬定,務必在三日內拿出方案來,立刻動工!”

帥嘉謨沒有發言的機會,回到自己的書房,正在發愁要怎麼辦的時候,突然聽到了窗外翅膀煽動的聲音。

他連忙打開窗戶,只見到白色的胖鴿子飛了進來。

帥嘉謨伸手要去抓信籠,卻被胖鴿子啄了一口。

帥嘉謨盯着胖鴿子,胖鴿子將後腿向後縮了縮,帥嘉謨這才明白,連忙掏出米袋撒在桌子上。

胖鴿子這才伸出腿,任由帥嘉謨解開信籠。

果然是師父黃驥的回信!

黃驥在來信中肯定了帥嘉謨的工作,命令他一定要將縣庫中待解銀元看住。

可帥嘉謨也不明白,自己到底要拖到什麼時候,什麼時候纔算是完成師父的任務?

自己一個縣丞,又要怎麼違抗縣令的命令?拖着不放縣庫的銀元?——

一直到接近月底的時候,帥嘉謨發現已經拖不下去了。

這次縣衙十分的高效,兩天時間就完成了治水的計劃,縣令賈靜堂迅速用印,張貼告示開始徵募民夫。

按照這個速度,大概明天就要動用縣庫中的銀元了。

帥嘉謨左思右想,最後只能一咬牙,他解開官袍衝進了縣庫之中,然後將縣庫反鎖起來。

“大老爺,不好了!二老爺犯了癔症!”

當看守縣庫的衙役衝到賈靜堂面前稟告的時候,賈靜堂也愣住了。

帥嘉謨爲人古怪,縣衙中確實有不少他的傳言,但是犯了癔症?

“好好說!帥縣丞到底怎麼了!?”

稟告的衙役連忙說道:

“二老爺衝進了縣庫,將自己反鎖在縣庫中,死活不肯出來。”

“吾等要去拖他出來,他就舉着刀要自殺!”

賈靜堂一下子站起來,他本能感覺到不對,連忙帶着衙役前往縣庫。

“二老爺!大老爺來了,快出來吧!”

幾名衙役圍着縣庫,試圖將帥嘉謨從縣庫裡勸出來。

但是帥嘉謨卻聲嘶力竭的吼道:

“妖物!你們都是妖物,休想騙我出來吃我!”

“什麼大老爺!明明就是吃人的妖物!”

“誰要衝進來,我就斬了你們這些妖物!”

賈靜堂看了一會兒,又不確定帥嘉謨到底是真瘋還是裝瘋了。

而衙役就更不敢衝了,帥嘉謨手持利刃,只要衙役撞門撞得兇了,他就抵着自己的脖子威脅。

如果一縣的縣丞死在縣庫之中,這可是連朝廷都要驚動的大事。

到時候在場的衙役肯定都跑不了,所以誰也不肯帶頭衝。

賈靜堂也怕鬧出事情來,不知道如何是好。

這時候還是他的師爺湊上來出了主意,帥嘉謨一個讀書人,在縣庫裡餓上幾天就鬧不動了,到時候再將他拖出來就是了。

賈靜堂想想也覺得有道理,只能命令衙役將縣庫圍起來,等着帥嘉謨力竭再說。

只是帥嘉謨比賈靜堂想的還要能熬。

三天後,帥嘉謨絲毫沒有力竭的樣子,賈靜堂才發現問題,一天一夜不吃不喝根本不可能這麼精神,帥嘉謨一定是提前準備了水和食物!

就在賈靜堂準備下令強攻縣庫的時候,突然有看守縣衙的衙役跑回來彙報。

“大老爺!宣旨的天使和應天巡撫衙門的特使來了!”

宣旨的天使?

應天巡撫衙門?

爲什麼來的長興縣!

賈靜堂心裡咯噔了一下,他已經有了不祥預感。

他只能暫時放棄對付帥嘉謨,衝到了衙門前。

不一會兒,賈靜堂就見到了行人司的隊伍,看到負責宣旨的行人司官員,賈靜堂連忙設置香案接旨。

聽完了旨意,賈靜堂腦子嗡嗡的。

這是皇帝批准《提五府庫銀興太湖水利疏》的聖旨,下令提五府的府庫存銀,在海瑞的領導下修治太湖水利。

這個消息賈靜堂已經在府城開會的時候聽說了,可他怎麼也沒想到,宣旨的行人司官員會在縣衙還沒將銀子花出去前就抵達了!

賈靜堂接旨完畢,連忙問道:

“天使大人,您爲何先來長興縣宣旨?這聖旨不是應該送到巡撫衙門就行了嗎?”

負責宣旨的行人冷冷的說道:

“府衙的銀子不是就在你們縣裡嗎?”

完了!

賈靜堂腦子裡嗡嗡的。

這時候,從隊伍後面又走出一名綠袍官員。

“在下是海大人麾下,協理太湖水務主事沈汶,奉海大人的命令,特來押解你們縣衙中的待解送府銀。”

沈汶又說道:

“海大人現在應該已經到了府城,賈大人剛剛聽了聖旨,海大人是五府水務都御史,負責五府太湖水務,這是海大人的命令,即日就押解府銀去府城。”

就在賈靜堂頭暈目眩的時候,沈汶又說道:

“賈知縣,不知貴縣縣丞何在?”

賈靜堂愣了一下,沈汶臉上露出笑容說道:

“帥縣丞和我是故交,當年我們一起在應天府清田,今日到貴縣想要和他聚一聚。”

這下子賈靜堂全部都明白了。

他看向行人司的官員,又看向沈汶。

這筆銀元如果送到府城,那本地豪商士紳一定不會放過自己。

也正如閔清說的那樣,銀子是縣裡借的,如果閔清真的翻臉不認,最後責任還是縣令去扛。

想到這裡,賈靜堂直接跪下來說道:

“大天使!沈主事!罪官有事要坦白!”

——

京師。

蘇澤從黃驥來信的那一刻,蘇澤就知道閔清完了。

幾天前,通過帥嘉謨的線索,黃驥和海瑞很快就明白了閔清的伎倆。

海瑞等來了宣旨的行人司官員,就親自前往嘉湖巡撫所在的府城,又讓行人司官員帶着沈汶直撲長興縣。

海瑞出手,剩下的就是垃圾時間了。

長興縣就會成爲閔清計劃的倒塌原點,而一旦一個縣令坦白,那剩餘的縣令也會將真相說出來,坍塌一旦開始,就會吞噬整個嘉湖官場,一直將閔清這個嘉湖巡撫拉下馬。

官場就是這樣。

權力,是自上而下的,也是自下而上的。

嘉湖的官員,可以爲了政績跟隨閔清,也會因爲自保而背叛閔清。

剩下來就看海瑞的了,蘇澤相信以這位大明神劍的鋒芒,一定能清理嘉湖官場。

蘇澤現在關注的是《隆慶會計錄》。

七月二十九日,《隆慶會計錄》出臺,這部大明的總賬終於盤完了,進呈到了皇帝面前。

隆慶皇帝十分高興,下令賞賜了參與編纂會計錄的戶部官員,主持會計錄編纂的張居正得以又封一子,而倡議編纂《會計錄》的蘇澤也到了十枚金元的賞賜。

但是聽說皇帝看完了會計錄後,據說隆慶皇帝的心情不太好。

京營年耗折銀一百四十萬銀元,十二萬在冊士兵,幾乎要吞沒大明一成的財政。

至於京營到底是什麼樣子,無論是皇帝還是閣老們都心中有數,別說打仗了,就連指望他們保護京師都沒戲。

河南歲入糧食一百二十萬石,僅僅周藩王府的祿米,就需要五十八萬石,幾乎佔據了河南歲入糧食的一半。

湖廣的情況同樣不容樂觀,湖廣楚王府不僅僅圈佔大量的土地田畝,還需要湖廣三成的歲入供養。

除此之外,馬政糜爛,鹽引虧空,西南土司叛亂頻發軍費增加,這些數字都讓皇帝看了頭疼。

正如蘇澤所料的那樣,當皇帝看到賬本的時候,自然也就知道肉疼了。

既然皇帝和羣臣都對朝廷混亂的開支不滿,那蘇澤自然要順水推舟。

但是大明財政的問題千絲萬結,特別是京營問題更是事關京師穩定,不是可以輕易動的。

馬政和藩王問題,同樣也是帝國糾纏至今的重症,也不是一道奏疏兩道奏疏能夠解決的。

可政治上的事情,就像是一把火,如果不在火燒起來的時候添柴,這把火就會很快熄下去。

如果《會計錄》出臺後朝堂沒有動作,那百官也就會當這件事沒發生過。

所以這把被張居正點燃的火焰,蘇澤要讓他繼續燃燒下去。

《爲聖裔積弊日深乞敕嚴革以彰至德事疏》

那就從曲阜孔家,這最“容易”解決的問題下手好了。

第132章 《請稽查章奏隨事考成疏》第148章 妖報風波(加更!)第68章 平絨策(加更)第44章 拆臺子第151章 都有光明的未來第29章 趙貞吉到任第159章 春分賭約第157章 立成法第110章 你還沒入閣吧?第184章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第15章 圈子第196章 期貨,糧食和酒第165章 統計學魅力時刻第288章 禮部辯禮第27章 錢法不通第201章 莫非王土第64章 邊關告急第61章 讀者們(感謝大家支持)第30章 烏思藏爭貢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287章 《請更定鴻臚寺職掌專轄外務疏》第6章 畫餅第258章 消息靈通人士透露第328章 司禮監掌印出缺第218章 山東人的執念第164章 這就是實學!第242章 樹典型第184章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第101章 一條鞭法的前置國策(十更)第234章 太子的南洋攻略第141章 御史被打第323章 掌印之爭,素來如此第4章 高拱第328章 司禮監掌印出缺第109章 奏疏執行(4k)第266章 戰績可查第73章 六部重臣們第218章 山東人的執念第49章 暗中博弈第157章 立成法第53章 化緣禮部第311章 《奏請開設國子監預科疏》第218章 山東人的執念第259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76章 閣部會議!第25章 再升官第135章 聖人無名第81章 清田第312章 禮部本意是壞的第169章 任務完成!第23章 講學之風第201章 莫非王土第265章 海上京觀第27章 錢法不通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第220章 《駁瘧病瘴氣論》第100章 高拱鋪路(九更)第102章 皇太子追更(一更)第14章 《條陳國史三事疏》第307章 嚴打大案第164章 這就是實學!第147章 連上兩疏第52章 貢監第60章 物價指數(加更加更)第223章 《請設國子監武科疏》第190章 但凡變法,必觸皇權第300章 帶過最差的兵第126章 蜂窩煤和醬油第133章 考成法第147章 連上兩疏第131章 莫須有第144章 《請重開登遼海輸疏》第65章 言官的進攻第68章 平絨策(加更)第315章 王玄策故事第218章 山東人的執念第304章 鐵路第309章 優秀的向上管理能力第225章 請設武監遺表第48章 流黜(加更!)第321章 五品以上奏議第131章 莫須有第58章 斷章狗第137章 禮物的藝術第229章 堂辯羣臣!第236章 從報紙得到捷報的兵部第226章 滾筒印刷機和未來的新軍官第140章 盛世第143章 國祚加五第23章 講學之風第70章 倦鬼之說第64章 邊關告急第294章 三合一疏第183章 紅茶和白糖第304章 鐵路第223章 《請設國子監武科疏》第148章 妖報風波(加更!)第19章 第四封奏疏第310章 高拱的前置任務第128章 模擬成功
第132章 《請稽查章奏隨事考成疏》第148章 妖報風波(加更!)第68章 平絨策(加更)第44章 拆臺子第151章 都有光明的未來第29章 趙貞吉到任第159章 春分賭約第157章 立成法第110章 你還沒入閣吧?第184章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第15章 圈子第196章 期貨,糧食和酒第165章 統計學魅力時刻第288章 禮部辯禮第27章 錢法不通第201章 莫非王土第64章 邊關告急第61章 讀者們(感謝大家支持)第30章 烏思藏爭貢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287章 《請更定鴻臚寺職掌專轄外務疏》第6章 畫餅第258章 消息靈通人士透露第328章 司禮監掌印出缺第218章 山東人的執念第164章 這就是實學!第242章 樹典型第184章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第101章 一條鞭法的前置國策(十更)第234章 太子的南洋攻略第141章 御史被打第323章 掌印之爭,素來如此第4章 高拱第328章 司禮監掌印出缺第109章 奏疏執行(4k)第266章 戰績可查第73章 六部重臣們第218章 山東人的執念第49章 暗中博弈第157章 立成法第53章 化緣禮部第311章 《奏請開設國子監預科疏》第218章 山東人的執念第259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76章 閣部會議!第25章 再升官第135章 聖人無名第81章 清田第312章 禮部本意是壞的第169章 任務完成!第23章 講學之風第201章 莫非王土第265章 海上京觀第27章 錢法不通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第220章 《駁瘧病瘴氣論》第100章 高拱鋪路(九更)第102章 皇太子追更(一更)第14章 《條陳國史三事疏》第307章 嚴打大案第164章 這就是實學!第147章 連上兩疏第52章 貢監第60章 物價指數(加更加更)第223章 《請設國子監武科疏》第190章 但凡變法,必觸皇權第300章 帶過最差的兵第126章 蜂窩煤和醬油第133章 考成法第147章 連上兩疏第131章 莫須有第144章 《請重開登遼海輸疏》第65章 言官的進攻第68章 平絨策(加更)第315章 王玄策故事第218章 山東人的執念第304章 鐵路第309章 優秀的向上管理能力第225章 請設武監遺表第48章 流黜(加更!)第321章 五品以上奏議第131章 莫須有第58章 斷章狗第137章 禮物的藝術第229章 堂辯羣臣!第236章 從報紙得到捷報的兵部第226章 滾筒印刷機和未來的新軍官第140章 盛世第143章 國祚加五第23章 講學之風第70章 倦鬼之說第64章 邊關告急第294章 三合一疏第183章 紅茶和白糖第304章 鐵路第223章 《請設國子監武科疏》第148章 妖報風波(加更!)第19章 第四封奏疏第310章 高拱的前置任務第128章 模擬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