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代王

第82章 代王

趙百戶恭敬的點頭,但是他又擔憂的說道:“參將,聽說這次南兵北上乃是閣部議定的,怕是不像以前那麼容易糊弄?”

大同距離京師並不遠,趙百戶也有自己的消息渠道。

鄭參將說道:

“京師的那些大人們自有籌劃,能不能阻擋南兵北上,也不是靠你我就能成事的。”

聽說京師那些大人們還有後手,趙百戶也明智的不再多說。

——

大同,代王府。

代王一脈承襲六代,現任朱廷埼四十多歲,養尊處優的他看起來十分的年輕,他正在聽着京師回來的管事彙報。

“朝廷真的要派御史清查大同邊屯田畝?”

朱廷埼手中握着玉珠,詢問自己的親信。

管事躬身說道:“王爺,朝廷已經命戚繼光領南兵北上了,這就是要清查邊田了!”

朱廷埼心中煩躁,代王一脈受封於大同,第一任代王朱桂是朱元璋第十三子。

這代王一脈,從第一任代王朱桂開始就是歪的。

朱桂在建文帝時期就因罪被革去王爵,後來朱棣靖難後恢復了這個弟弟的王爵,但是朱桂依然在封地爲非作歹。

朱棣多次寫信訓斥這個弟弟,還革去他的護衛懲戒。

首任代王的諡號是“簡”,“政略疏闊,失於簡慢”爲簡,得了這麼一個諡號,可見代王一脈的傳承。

從首任代王開始,就不斷侵吞大同邊境衛所的屯田,到了現任代王,其名下的過半土地,都是侵佔的軍所屯田。

除了侵佔衛所屯田,代王一脈還熱衷於和草原走私。

打着王府旗號的商隊,往來於草原和京師之間,所以受封于山西這塊貧瘠土地的代王,卻比一些受封於湖廣的王爵還富貴。

代王府盤踞大同六代,和地方衛所也是同氣連枝。

朝廷如果真的調集南兵北上,自然會影響代王的利益。

朱廷埼向管事問道:

“京師的那些夫子們怎麼說?”

雖然嘴裡說着“夫子”,但是朱廷埼卻對京師那幫文官沒什麼好感。

但他是大明藩王,按例是沒辦法影響朝廷的大政的,所以還需要和這些“夫子們”聯合才行。

其實明代藩王對政局的影響力是很大的。

很多藩王都會在官員剛入仕的時候,資助鄉籍的官員,遇到對方生日或者家中喜事都會送上賀錢。

再比如這些官員雖然在各地爲官,但是他們的家人還留在原籍,作爲本地宗王也能提供不少幫助。

這名管事,就是朱廷埼派往京師的“駐京辦主任”。

管事立刻說道:

“王爺,夫子們請您在適當的時候上書,請求遷藩。”

朱廷埼的臉色一變,他看向管事問道:

“真的要這麼做?”

遷藩,就是請求朝廷重新安排封地。

這在大明是有先例的,最有名的就是遼王藩,原本是北方的藩王,在成祖靖難後被封到了荊州。

請求遷藩,這算是魚死網破了,朱廷埼也有些遲疑道:

“事情真的到了這一步了嗎?”

管事連忙跪下說道:

“王爺!朝廷磨刀霍霍,早就對宣大邊鎮和我山西宗王不滿了!這次調集南兵北上,戍邊是假,要對我等動手纔是真的!”

“到了這個境地,唯有殊死一搏,方有活路啊!”

朱廷埼沉默了一下,想到了自己犯下的那些荒唐事情。

作爲宗王,朱廷埼在本地做的禍事實在是太多了,根本就經不住查。

朱廷埼還有些猶豫,管事又說道: “王爺,您忘了饒陽王了嗎?”

管事說到了饒陽王,朱廷埼身體一震。

當年朱廷埼剛剛繼承王爵的時候,饒陽王朱充跼欺辱代王府,經常和朱廷埼衝突。

朱充跼氣焰囂張,還以“邊事不靖”爲名,上書嘉靖皇帝,皇帝罷黜了偏向代王一脈的御史和總兵。

朱廷埼花費了不少銀錢,最後巴結上了當權的嚴嵩,將饒陽王朱充跼扳倒。

最終饒陽王朱充跼被判處禁錮鳳陽高牆。

皇室如何對待藩王的,朱廷埼心中很清楚,鳳陽府內那座高牆環繞的皇城,就是專門用來圈禁宗人的超級監獄。

朱廷埼可不想要和自己的敵人朱充跼,一起在鳳陽高牆內相見。

下定了決心,朱廷埼說道:

“等到時機成熟,本王就上疏!”

——

京師的風向變化很快。

就在前幾天,六科十三道還在反對蘇澤的《平戎策》,這些日子科道言官開始支持朝廷。

監察御史雒遵上書朝堂,請求在宣府大同二鎮清軍清田。

接着又有御史上書,要求徹查宣府大同冒功討賞的一起舊案。

京師的風向轉變太快,反而引起了高拱和張居正的不安。

高拱在雒遵的奏疏上票擬意見,反對在這個敏感時期清軍清田。

但是顯然隆慶皇帝不是這麼想的,作爲皇帝,對於九邊積弊他自然是清楚的。

九邊每年消耗這麼多的邊餉,但是邊鎮依然糜爛,好幾次被蒙古人打到內地州縣。

遼東也不安寧,薊遼每年都鬧出亂子。

無論是蘇澤的《平戎策》,還是閣部會議中大臣的發言,也都提及了宣大衛所不堪用的事實。

雖然高拱和張居正都票擬反對,但是隆慶皇帝還是同意了雒遵的上疏,準備派遣巡邊御史前往宣大,好好整頓一下邊務。

九月十二日,皇帝下旨都察院,院推巡邊御史前往宣府大同。

但《平戎策》已經成了閣部共議的國策,已經是閣老們主導的事情了。

雖然察覺言官風向轉變有些異常,但蘇澤被閣老們使喚着奔走六部各衙門推進《平戎策》,無暇顧及外朝風向的轉變。

而今天好不容易得空,蘇澤又一大早就換上了官袍,前往東宮參加皇太子的經筵。

踏進東宮,蘇澤就見到了自己的同鄉好友申時行。

“汝默兄。”

申時行看向蘇澤,說道:

“子霖,我妻弟前幾日進京,帶了家鄉的蝦醬,你嫂子約你下次休沐來家裡吃飯。”

蝦醬,就是用河蝦的蝦籽、蝦黃炒成的醬,也是蘇州本地的味道。

後世聞名蘇州的三蝦面,大概就是脫胎於蝦醬。

聽說家鄉的蝦醬,蘇澤也犯了饞蟲,連忙說道:

“那旬中休沐,蘇某就登門叨擾了。”

這時候皇太子身邊的親近太監張宏走到門前道:

“太子宣諸位師傅進宮經筵!”

本月28號上架

(本章完)

第184章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第156章 大婚第106章 北方開關(4k)第324章 兩位兄臺可是害苦了我第133章 考成法第97章 國祚再加(六更)第4章 高拱第125章 實學第128章 模擬成功第89章 兩級分化第187章 甘蔗種植園的構想第277章 《釐正楚藩刑獄疏》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95章 最終人選(四更)第245章 《請御覽水晶宮博覽會疏》第261章 義利之辯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第173章 王世貞也寫禁書?第84章 邊亂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266章 戰績可查第79章 靈活的祖訓第52章 貢監第194章 《恭陳清釐財用以昭聖治疏》第262章 大國之道第94章 《海國記》(三更)第79章 靈活的祖訓第128章 模擬成功第279章 《大爭之世論》第169章 任務完成!第126章 蜂窩煤和醬油第49章 暗中博弈第117章 《請除遼藩疏》第209章 萬騎叩邊!第63章 車營之法第37章 講讀東宮第190章 但凡變法,必觸皇權第125章 實學第310章 高拱的前置任務第115章 敕勒川上的板升城第243章 水晶宮博覽會第46章 叩闕第23章 講學之風第204章 詐騙的朝鮮使臣第20章 《請修帝鑑圖說疏》第330章 吏部傳說之其零第89章 兩級分化第155章 九卿共議第308章 一日破案第126章 蜂窩煤和醬油第313章 壞心辦好事第156章 大婚第166章 《請開埠直沽疏》第8章 奸佞是我?第114章 一不小心文抄了(加更)第312章 禮部本意是壞的第236章 從報紙得到捷報的兵部第221章 《請修長城並編練薊遼兵馬疏》第56章 宰輔之才第281章 跳幫戰第25章 再升官第304章 鐵路第68章 平絨策(加更)第316章 報道引起的科道風暴第209章 萬騎叩邊!第49章 暗中博弈第326章 再補閣臣第67章 第八疏求戰第313章 壞心辦好事第65章 言官的進攻第98章 捷報(七更)第100章 高拱鋪路(九更)第78章 公私第249章 《奏請通政司兼領海疆諜報事疏》第7章 張居正不報隔夜仇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第130章第251章 欺天大案第259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179章 四民說和請徵商稅第88章 《請廢代藩疏》第213章 《請刊鄉試答卷明正視聽並肅典制疏第328章 司禮監掌印出缺第85章 橙色道具第318章 吃空餉的京營第321章 五品以上奏議第80章 暗流再起(加更)第166章 《請開埠直沽疏》第112章 塗色遊戲第263章 天下第一巡撫?第160章 系統的新用法第18章 會館第215章 吏科試的構想第229章 堂辯羣臣!第115章 敕勒川上的板升城第49章 暗中博弈第126章 蜂窩煤和醬油第223章 《請設國子監武科疏》第132章 《請稽查章奏隨事考成疏》
第184章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第156章 大婚第106章 北方開關(4k)第324章 兩位兄臺可是害苦了我第133章 考成法第97章 國祚再加(六更)第4章 高拱第125章 實學第128章 模擬成功第89章 兩級分化第187章 甘蔗種植園的構想第277章 《釐正楚藩刑獄疏》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95章 最終人選(四更)第245章 《請御覽水晶宮博覽會疏》第261章 義利之辯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第173章 王世貞也寫禁書?第84章 邊亂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266章 戰績可查第79章 靈活的祖訓第52章 貢監第194章 《恭陳清釐財用以昭聖治疏》第262章 大國之道第94章 《海國記》(三更)第79章 靈活的祖訓第128章 模擬成功第279章 《大爭之世論》第169章 任務完成!第126章 蜂窩煤和醬油第49章 暗中博弈第117章 《請除遼藩疏》第209章 萬騎叩邊!第63章 車營之法第37章 講讀東宮第190章 但凡變法,必觸皇權第125章 實學第310章 高拱的前置任務第115章 敕勒川上的板升城第243章 水晶宮博覽會第46章 叩闕第23章 講學之風第204章 詐騙的朝鮮使臣第20章 《請修帝鑑圖說疏》第330章 吏部傳說之其零第89章 兩級分化第155章 九卿共議第308章 一日破案第126章 蜂窩煤和醬油第313章 壞心辦好事第156章 大婚第166章 《請開埠直沽疏》第8章 奸佞是我?第114章 一不小心文抄了(加更)第312章 禮部本意是壞的第236章 從報紙得到捷報的兵部第221章 《請修長城並編練薊遼兵馬疏》第56章 宰輔之才第281章 跳幫戰第25章 再升官第304章 鐵路第68章 平絨策(加更)第316章 報道引起的科道風暴第209章 萬騎叩邊!第49章 暗中博弈第326章 再補閣臣第67章 第八疏求戰第313章 壞心辦好事第65章 言官的進攻第98章 捷報(七更)第100章 高拱鋪路(九更)第78章 公私第249章 《奏請通政司兼領海疆諜報事疏》第7章 張居正不報隔夜仇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第130章第251章 欺天大案第259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179章 四民說和請徵商稅第88章 《請廢代藩疏》第213章 《請刊鄉試答卷明正視聽並肅典制疏第328章 司禮監掌印出缺第85章 橙色道具第318章 吃空餉的京營第321章 五品以上奏議第80章 暗流再起(加更)第166章 《請開埠直沽疏》第112章 塗色遊戲第263章 天下第一巡撫?第160章 系統的新用法第18章 會館第215章 吏科試的構想第229章 堂辯羣臣!第115章 敕勒川上的板升城第49章 暗中博弈第126章 蜂窩煤和醬油第223章 《請設國子監武科疏》第132章 《請稽查章奏隨事考成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