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威望值的猜想

第10章 威望值的猜想

蘇澤看向沈一貫,他沒想到,諸大綬會推薦沈一貫。

別人不知道,但是蘇澤知道沈一貫和諸大綬的關係。

沈一貫的叔父沈明臣,是著名的布衣詩人,和諸大綬同爲越中十友。

這樣的關係,諸大綬其實一直非常關照沈一貫,甚至親自擔任沈一貫的指導學士。

這就和蘇澤前世供職的部委一樣,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不是打打殺殺,是人情世故。

誰知道那個沉默寡言的同事,是哪個大佬的親戚門生?

更何況這裡可是翰林院,是爲國儲才之所,人際關係更是錯綜複雜。

就算是身爲穿越者的蘇澤,也無法一一釐清,所以這些日子,他都躲在翰林院內韜光養晦。

但諸大綬竟然讓沈一貫也入史館?

沈一貫面露苦色,現在他和蘇澤是一根繩上的螞蚱,要是真的弄了份“睿宗皇帝實錄”出來,自己的名聲也要和蘇澤一樣臭不可聞了。

沈一貫想不通,爲什麼自己視同叔父的諸大綬,也要將自己塞進史館裡,明明這是所有翰林都避之不及的禍事。

看到蘇澤又是這幅處變不驚的樣子,沈一貫急着說道:

“我聽諸學士說,陛下已經下旨,在左順門內設置史館,過幾日我們就要去史館辦公了!子霖兄竟然一點都不着急?”

內閣就在左順門內,這個區域嚴格上已經算是禁中區域了。

修史能出入禁中,內閣的閣老們也會經常過來視察,甚至皇帝也有時候會駕臨史館,這確實是一個能在大佬面前露臉刷存在感的好機會,也難怪以前的翰林們都爭破頭要去修史。

要是沒有嘉靖老子這檔子事的話。

沈一貫繼續說道:

“等史館一開,吾等都要成爲百官唾棄之輩了!”

蘇澤卻淡淡的說道:“我早已經被百官唾棄了,這些日子彈劾我的人還少嗎?”

沈一貫愣了一下,機變如他立刻說道:

“子霖兄說笑了。”

沈一貫眼睛一轉,又想起了一件事,他壓低聲音說道:

“子霖兄可知道,前幾日戶科給事中陸樹德,領着好幾個言官上本彈劾你,但是被陛下留中不發。”

“由此可見,子霖兄是簡在帝心啊。”

留中不發,就是皇帝“已讀不回”,這是一種曖昧的態度。

蘇澤仔細思考了一下,自己好像和這位戶科給事中陸樹德並無往來,更談不上私怨,也不知道爲何對方要彈劾自己。

沈一貫也是懂得眼色的,他說道:

“這位陸正言和子霖也算是半個鄉黨,他是南直隸松江府人,他兄長陸樹聲是當今吏部侍郎,一門兩進士,在本朝也是少有。”

前世在部委混過多年的蘇澤,一下子聽懂了沈一貫話中的含義。

戶科給事中是言官,大明喜歡用古代官職來稱呼官員,正言就是古代的言官稱呼。

陸樹德是松江府人,當今朝中最有名的松江府籍官員,自然就是那位首輔徐階了。 再進一步想,張居正將自己塞進史館,也是站在徐階的利益上出發,這是徐閣老要打壓自己。

當然,對於徐階這樣的內閣首輔,他自然不會親自吩咐下面的人打壓自己這個小小的七品官。

張居正這些,將政治視作本能的政治動物們來說,不需要徐階吩咐什麼,他們自然會知道怎麼做。

可是自己到底什麼時候得罪了徐階?

蘇澤有些想不通,但是既然已經得罪了,蘇澤倒是也不怕。

如果歷史不發生變化,徐階今年就要辭官回鄉了。

就算是歷史有了變化,蘇澤手裡可是有【手提式大明朝廷】,大不了多攢點威望值,直接將徐階送回家!

可是閻王好過,小鬼難纏,這幫言官整日彈劾自己,確實也不是個事兒。

而且這些日子蘇澤研究系統,也有了一點猜想。

所謂的威望值,是不是就是指自己在朝廷中的威望。

而系統強行執行國策,扣除的就是這份“威望”。

《請罷早朝疏》,扣掉五十點威望,所以才讓蘇澤變成人人喊打的境地。

相反,如果自己做出好名聲的事情,是不是也能增長“威望值”呢?

而這些言官整日彈劾自己,會不會也影響“威望值”?

沈一貫給了自己這麼重要的情報,蘇澤自然也投桃報李,寬慰沈一貫說道:

“這次史館總裁是陳閣老,咱們就是給陳閣老打下手的,肩吾兄也不要太擔心了。陳閣老是潛邸舊臣,自然是有分寸的。”

聽到蘇澤的安慰,沈一貫的臉色更難看了,他說道:

“正是因爲陳閣老是潛邸舊臣,必然會遵從上命,吾等,哎!”

沈一貫剩下的半句沒說,蘇澤也明白他的意思。

陳以勤是潛邸舊臣,肯定是聽皇帝的,反正他一個快要退休的老頭兒,都做到內閣輔臣了,自然也不在意名聲了。

而自己這些年輕翰林們還要在官場上混,真弄出什麼睿宗實錄,那就是一輩子污點了。

蘇澤只能再次寬慰了沈一貫兩句,最後送走了唉聲嘆氣的沈一貫。

——

四月二十日,皇帝正式下詔,命文淵閣大學士兼修國史,爲史館總裁官,在左順門內成立史館,編寫睿宗世宗兩朝實錄。

隆慶二年狀元,翰林院修撰羅萬化,以及剛剛晉升爲翰林院編修的蘇澤,再加上包括沈一貫在內十名庶吉士,也同入史館,參加編纂實錄的工作。

用蘇澤前世的經驗,這就是成立了某個國家級項目組,從翰林院抽調人員集中辦公。

既然離開翰林院,一把手掌院學士殷士儋,二把手侍讀學士諸大綬,也在翰林院相送諸人上任。

也和前世一樣,送部下出去幹活,殷士儋也發表了講話,無非是唱了高調,勉勵衆人要好好協助陳閣老修史,務必要完成皇帝和內閣的囑託,編出一部符合大明特色儒家價值觀的信史來。

除了滿臉激動的羅萬化之外,衆人都是勉強擠出笑容來。

緊接着一名年輕的禮部官員從殷士儋身後走出來,領着衆人向左順門走去。

(本章完)

第136章 准奏頒行第319章 《請派御史清查京營弊政疏》第277章 《釐正楚藩刑獄疏》第281章 跳幫戰第304章 鐵路第276章 《議查楚藩承襲疏》第101章 一條鞭法的前置國策(十更)第86章 【事後畫冊】第272章 整頓學風第173章 王世貞也寫禁書?第56章 宰輔之才第198章 再下西洋之議第196章 期貨,糧食和酒第103章 再次經筵(二更)第191章 共議的威力第26章 紫色道具第205章 《請改貢例疏》第124章 約稿高拱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269章 兩疏同上第79章 靈活的祖訓第224章 書中自有黃金屋第121章 堂堂連載第270章 曲阜縣令的最佳人選第260章 蘇公樓和皇家水泥廠第316章 報道引起的科道風暴第198章 再下西洋之議第262章 大國之道第85章 橙色道具第242章 樹典型第199章 九卿廷辯第277章 《釐正楚藩刑獄疏》第126章 蜂窩煤和醬油第11章 風暴再起第280章 節省威望點的新用法第212章 黑暗森林第232章 德育論和智育論第27章 錢法不通第199章 九卿廷辯第30章 烏思藏爭貢第123章 丹術第5章 何爲祖宗法?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88章 《請廢代藩疏》第33章 第五疏,金瓶掣籤第94章 《海國記》(三更)第18章 會館第163章 捕鯨和龍涎香第220章 《駁瘧病瘴氣論》第6章 畫餅第189章 戶部紅人蘇子霖第274章 “排隊槍斃”第131章 莫須有第62章 俺答入寇第98章 捷報(七更)第104章 所謂祖訓(三更)第301章 《請聖駕檢閱武監演武疏》第229章 堂辯羣臣!第268章 神劍再斬妖第68章 平絨策(加更)第294章 三合一疏第216章 說服張居正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307章 嚴打大案第288章 禮部辯禮第209章 萬騎叩邊!第301章 《請聖駕檢閱武監演武疏》第33章 第五疏,金瓶掣籤第116章 任務完成,紫色道具第219章 奎寧,紅薯和玻璃第312章 禮部本意是壞的第181章 上任山東清吏司員外郎第176章 靈濟宮大會開幕第313章 壞心辦好事第283章 羊吃人第150章 破譯《營造法式》第96章 三策(五更)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291章 選官大計第257章 通政司怪談其四第212章 黑暗森林第151章 都有光明的未來第52章 貢監第166章 《請開埠直沽疏》第310章 高拱的前置任務第176章 靈濟宮大會開幕第66章 殃及池魚第329章 看茶,上好茶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139章 黃銅計劃!第122章 《興文教以隆聖治疏》第123章 丹術第136章 准奏頒行第186章 逃不掉的李侍郎第236章 從報紙得到捷報的兵部第262章 大國之道第162章 棱堡和火炮第198章 再下西洋之議第245章 《請御覽水晶宮博覽會疏》
第136章 准奏頒行第319章 《請派御史清查京營弊政疏》第277章 《釐正楚藩刑獄疏》第281章 跳幫戰第304章 鐵路第276章 《議查楚藩承襲疏》第101章 一條鞭法的前置國策(十更)第86章 【事後畫冊】第272章 整頓學風第173章 王世貞也寫禁書?第56章 宰輔之才第198章 再下西洋之議第196章 期貨,糧食和酒第103章 再次經筵(二更)第191章 共議的威力第26章 紫色道具第205章 《請改貢例疏》第124章 約稿高拱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269章 兩疏同上第79章 靈活的祖訓第224章 書中自有黃金屋第121章 堂堂連載第270章 曲阜縣令的最佳人選第260章 蘇公樓和皇家水泥廠第316章 報道引起的科道風暴第198章 再下西洋之議第262章 大國之道第85章 橙色道具第242章 樹典型第199章 九卿廷辯第277章 《釐正楚藩刑獄疏》第126章 蜂窩煤和醬油第11章 風暴再起第280章 節省威望點的新用法第212章 黑暗森林第232章 德育論和智育論第27章 錢法不通第199章 九卿廷辯第30章 烏思藏爭貢第123章 丹術第5章 何爲祖宗法?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88章 《請廢代藩疏》第33章 第五疏,金瓶掣籤第94章 《海國記》(三更)第18章 會館第163章 捕鯨和龍涎香第220章 《駁瘧病瘴氣論》第6章 畫餅第189章 戶部紅人蘇子霖第274章 “排隊槍斃”第131章 莫須有第62章 俺答入寇第98章 捷報(七更)第104章 所謂祖訓(三更)第301章 《請聖駕檢閱武監演武疏》第229章 堂辯羣臣!第268章 神劍再斬妖第68章 平絨策(加更)第294章 三合一疏第216章 說服張居正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307章 嚴打大案第288章 禮部辯禮第209章 萬騎叩邊!第301章 《請聖駕檢閱武監演武疏》第33章 第五疏,金瓶掣籤第116章 任務完成,紫色道具第219章 奎寧,紅薯和玻璃第312章 禮部本意是壞的第181章 上任山東清吏司員外郎第176章 靈濟宮大會開幕第313章 壞心辦好事第283章 羊吃人第150章 破譯《營造法式》第96章 三策(五更)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291章 選官大計第257章 通政司怪談其四第212章 黑暗森林第151章 都有光明的未來第52章 貢監第166章 《請開埠直沽疏》第310章 高拱的前置任務第176章 靈濟宮大會開幕第66章 殃及池魚第329章 看茶,上好茶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139章 黃銅計劃!第122章 《興文教以隆聖治疏》第123章 丹術第136章 准奏頒行第186章 逃不掉的李侍郎第236章 從報紙得到捷報的兵部第262章 大國之道第162章 棱堡和火炮第198章 再下西洋之議第245章 《請御覽水晶宮博覽會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