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立儲之功

第21章 立儲之功

六月三日,京師城外,福興居上,刑科給事中陳瓚正在給被貶外放的前戶科給事中陸樹德餞行。

因爲今天不是休沐日,所以兩人都沒穿官袍,陸樹德的家丁就在福興居下,等喝了這頓酒就要立刻出發。

大明對官員赴任時限有着嚴格的規定,陸樹德這次被貶爲浙江某府的推官,距離京師路途遙遠,一刻都耽誤不得。

陳瓚是徐階的弟子,也是當年嘉靖帝駕崩時,上書彈劾高拱的先鋒,是徐階弟子中戰鬥力最強的言官。

陳瓚和陸樹德的兄長陸樹聲算是一輩人,年齡比陸樹德年大不少,他用安慰晚輩的語氣說道:

“與成(陸樹德字)啊,當年恩相也曾經被福建延平府推官,現在不也入閣拜相了嗎?你此去浙江當推官,也應該效法恩相,好好體悟爲官之道。”

陸樹德苦笑着點頭,這次淪爲了徐階和高拱鬥爭的犧牲品,他反倒是不怨恨高拱。

唯有一個人,讓他恨的牙癢癢的。

陳瓚自然明白他的心思,他說道:

“蘇澤此人,大奸似忠,現在竟然有人認爲他是清流,真是豈有此理!”

“與成你放心,等你離京後,我會繼續彈劾蘇澤,讓世人知道他的真面目!”

聽到陳瓚這麼說,陸樹德終於安心。

當年陳瓚能一封奏疏彈劾走了高拱,蘇澤一個區區的七品翰林編修,只要露出馬腳,必然會被陳瓚彈劾送走。

自己的兄長陸樹聲在吏部人脈廣,就連貶官也被安排到了浙江爲官,算是最好的去處。

而且這次雖然被貶官,但是隻要找到機會,應該會很快返回京師。

他蘇澤不過是靠着揣摩高拱意圖,攀附上了高拱,而高拱的性格做派,在陸樹德看來也不是長久的樣子。

一旦高拱倒臺,或者蘇澤自己犯了錯事,那就是萬劫不復了。

想到這裡,被貶謫的情緒也沖淡了很多。

就在兩人吃酒的時候,突然聽到了隔壁議論起了蘇澤的名字。

福興居靠着漕運碼頭,是南下官員必經之路,陸樹德南下也要乘坐漕船,所以京師官員迎來送往都會選擇在這裡設宴。

聽到蘇澤的名字,陸樹德安靜下來,聽着隔壁桌的談話。

“聽說了嗎?蘇子霖又上書了,這次又讓他搶了先機啊!”

“是啊,我有個好友在御史臺,聽說那些御史們都悔恨死了,竟然讓一個翰林搶了先!”

“誰能想到啊,先帝幾十年都未立國本,陛下竟然因爲蘇澤一封上奏就立國本了。”

上疏?國本?

陸樹德有些疑惑,這到底是什麼跟什麼啊?

陸樹德好奇,但是陳瓚更急性子,他直接走到隔壁桌問道:

“蘇澤上疏?上的什麼疏?”

“啊?陳正言!您怎麼在這裡?”

今天爲了給陸樹德餞行,所以陳瓚請了假,早上沒有去科道廊上衙。

這兩個官員中,其中一個是通政司的官員,他趁着外出辦公的機會,約着好友來福興居吃酒,他一眼就認出了陳瓚。

陳瓚在京師名聲不小,他又是科道官,這個通政司小官嚇得全身發抖。

陳瓚又追問道:

“快說!”

這名通政司小官這才說道:

“陳正言,您不知道嗎?”

“本官今日請假給友人送行,蘇澤到底上了什麼疏?” 聽到說陳瓚也是出來給友人送行的,小官稍稍放鬆了些,他說道:

“前日那翰林院蘇澤上疏,請求國史館以歷代帝王爲綱,編寫一本《帝鑑圖說》,用簡單易懂的故事,輔以配圖來總結歷代君王的經驗教訓。”

“那蘇澤建議,圖說分爲兩卷,上篇“聖哲芳規”講述了歷代帝王的勵精圖治之舉,下篇“狂愚覆轍”剖析了歷代帝王的倒行逆施之禍。”

聽到這裡,陳瓚和陸樹德對視了一眼,都看出了對方眼中的震驚。

陳瓚連忙問道:

“陛下怎麼批答的?”

這通政司小官雖然官職不高,但是消息靈通,他說道:

“下官聽說,內閣不敢票擬,送入宮中請陛下御批,陛下原本是想要留中不發的,可是。”

陸樹德急了,他連忙問道:“可是什麼!?”

“可正好李妃帶着三皇子去見駕,陛下見了三皇子後,批答了蘇澤的奏疏,命令由國史館編纂《帝鑑圖說》。”

聽到這裡,陸樹德一屁股坐在凳子上,口中喃喃道:

“國本已定!建儲之功,這是建儲之功啊!”

陳瓚也沉默了。

這蘇澤年紀不大,竟然有如此的手段!

用歷代皇帝的故事規勸君王,這也不是什麼新奇的事情。

但是蘇澤上疏是要編寫的是《帝鑑圖說》。

什麼是圖說?就是配圖的連環畫,如今市面上的圖說,基本上都是給小孩啓蒙或者給女子看的書。

當今皇帝已經三十歲了,自然不用看什麼圖說,那這本《帝鑑圖說》是編寫給誰看的呢?

結果自然是不言自明瞭。

隆慶皇帝目前只有一個活着的兒子,就是李妃所生的三皇子朱翊鈞。

但是嘉靖皇帝迷信“二龍不相見”,所以對兒子很不親近,也一直都沒有正式立儲,隆慶在登基前一直都只是裕王,並非太子。

所以隆慶皇帝登基後,就有大臣提議立儲,卻被拖延了下來。

不過這個立儲倒是也無所謂了,當今皇帝只有一個活着的兒子,儲君地位穩固,所以內閣大佬們也沒有再逼着皇帝立儲。

立儲之功,對於內閣大學士們無所謂,但是對於普通臣子來說,這可是天大的功勞!

蘇澤提議編寫《帝鑑圖說》,其實就是提醒隆慶皇帝要重視皇子教育。

雖然三皇子朱翊鈞才六歲,但是皇室教育可以搞起來了,先弄一本插圖的《帝鑑圖說》看看也行。

這就是委婉的請求隆慶皇帝立儲了。

而皇帝這次沒有留中不發,還下令由國史館來編寫《帝鑑圖說》,這就是向羣臣釋放態度,皇帝要立儲了。

陸樹德牙都要咬碎了!這可是立儲之功啊!

三皇子朱翊鈞儲位穩固,繼承大寶是必定的事情。

立儲之功,不亞於定策之功,這可是澤被後代子孫的大功勞啊!

而一旦皇帝真的建儲,冊立東宮,翰林官員就有了另外一條升遷途徑。

作爲首倡者的蘇澤,豈不是就要飛黃騰達了?

(本章完)

第173章 王世貞也寫禁書?第71章 父母之愛兒第172章 國之大事第196章 期貨,糧食和酒第138章 送給張居正的大禮第262章 大國之道第51章 國祚減二第69章 寡斷第187章 甘蔗種植園的構想第95章 最終人選(四更)第112章 塗色遊戲第40章 欲買桂花同載酒第18章 會館第108章 《請開登萊通商疏》!(加更!)第233章 《武監教育論奏議》第237章 下個目標工部第81章 清田第4章 高拱第275章 楚宗案第150章 破譯《營造法式》第121章 堂堂連載第167章 貢使入京師第282章 順義王之死第298章 宗藩殖拓之始第268章 神劍再斬妖第16章 立人設第214章 定海神針蘇澤第274章 “排隊槍斃”第213章 《請刊鄉試答卷明正視聽並肅典制疏第270章 曲阜縣令的最佳人選第221章 《請修長城並編練薊遼兵馬疏》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62章 俺答入寇第254章 蒸汽機第231章 喜得貴子第75章 引子第313章 壞心辦好事第114章 一不小心文抄了(加更)第281章 跳幫戰第286章 蘇公樓建成第72章 內閣的眼藥第67章 第八疏求戰第270章 曲阜縣令的最佳人選第281章 跳幫戰第82章 代王第254章 蒸汽機第202章 衆望所歸的人選第117章 《請除遼藩疏》第282章 順義王之死第115章 敕勒川上的板升城第160章 系統的新用法第194章 《恭陳清釐財用以昭聖治疏》第81章 清田第98章 捷報(七更)第151章 都有光明的未來第321章 五品以上奏議第44章 拆臺子第323章 掌印之爭,素來如此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50章 辦報第123章 丹術第269章 兩疏同上第300章 帶過最差的兵第180章 悄悄升官了第210章 大捷!告廟大捷!第32章 神劍出鞘第300章 帶過最差的兵第4章 高拱第213章 《請刊鄉試答卷明正視聽並肅典制疏第260章 蘇公樓和皇家水泥廠第182章 草原奇旅第249章 《奏請通政司兼領海疆諜報事疏》第166章 《請開埠直沽疏》第80章 暗流再起(加更)第176章 靈濟宮大會開幕第153章 御賜豪宅第112章 塗色遊戲第277章 《釐正楚藩刑獄疏》第64章 邊關告急第315章 王玄策故事第320章 必須要出重拳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第287章 《請更定鴻臚寺職掌專轄外務疏》第47章 助攻第179章 四民說和請徵商稅第64章 邊關告急第55章 壓力怪第33章 第五疏,金瓶掣籤第298章 宗藩殖拓之始第101章 一條鞭法的前置國策(十更)第286章 蘇公樓建成第94章 《海國記》(三更)第116章 任務完成,紫色道具第258章 消息靈通人士透露第316章 報道引起的科道風暴第62章 俺答入寇第277章 《釐正楚藩刑獄疏》第226章 滾筒印刷機和未來的新軍官第212章 黑暗森林
第173章 王世貞也寫禁書?第71章 父母之愛兒第172章 國之大事第196章 期貨,糧食和酒第138章 送給張居正的大禮第262章 大國之道第51章 國祚減二第69章 寡斷第187章 甘蔗種植園的構想第95章 最終人選(四更)第112章 塗色遊戲第40章 欲買桂花同載酒第18章 會館第108章 《請開登萊通商疏》!(加更!)第233章 《武監教育論奏議》第237章 下個目標工部第81章 清田第4章 高拱第275章 楚宗案第150章 破譯《營造法式》第121章 堂堂連載第167章 貢使入京師第282章 順義王之死第298章 宗藩殖拓之始第268章 神劍再斬妖第16章 立人設第214章 定海神針蘇澤第274章 “排隊槍斃”第213章 《請刊鄉試答卷明正視聽並肅典制疏第270章 曲阜縣令的最佳人選第221章 《請修長城並編練薊遼兵馬疏》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62章 俺答入寇第254章 蒸汽機第231章 喜得貴子第75章 引子第313章 壞心辦好事第114章 一不小心文抄了(加更)第281章 跳幫戰第286章 蘇公樓建成第72章 內閣的眼藥第67章 第八疏求戰第270章 曲阜縣令的最佳人選第281章 跳幫戰第82章 代王第254章 蒸汽機第202章 衆望所歸的人選第117章 《請除遼藩疏》第282章 順義王之死第115章 敕勒川上的板升城第160章 系統的新用法第194章 《恭陳清釐財用以昭聖治疏》第81章 清田第98章 捷報(七更)第151章 都有光明的未來第321章 五品以上奏議第44章 拆臺子第323章 掌印之爭,素來如此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50章 辦報第123章 丹術第269章 兩疏同上第300章 帶過最差的兵第180章 悄悄升官了第210章 大捷!告廟大捷!第32章 神劍出鞘第300章 帶過最差的兵第4章 高拱第213章 《請刊鄉試答卷明正視聽並肅典制疏第260章 蘇公樓和皇家水泥廠第182章 草原奇旅第249章 《奏請通政司兼領海疆諜報事疏》第166章 《請開埠直沽疏》第80章 暗流再起(加更)第176章 靈濟宮大會開幕第153章 御賜豪宅第112章 塗色遊戲第277章 《釐正楚藩刑獄疏》第64章 邊關告急第315章 王玄策故事第320章 必須要出重拳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第287章 《請更定鴻臚寺職掌專轄外務疏》第47章 助攻第179章 四民說和請徵商稅第64章 邊關告急第55章 壓力怪第33章 第五疏,金瓶掣籤第298章 宗藩殖拓之始第101章 一條鞭法的前置國策(十更)第286章 蘇公樓建成第94章 《海國記》(三更)第116章 任務完成,紫色道具第258章 消息靈通人士透露第316章 報道引起的科道風暴第62章 俺答入寇第277章 《釐正楚藩刑獄疏》第226章 滾筒印刷機和未來的新軍官第212章 黑暗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