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

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

“快跑!”

朱充華將官袍和萬言書塞進兒子朱儁棠手裡,立刻命令他逃跑。

果不其然,從身後豎起起了幾支火把,這是代王府的追兵到了。

朱儁棠含淚要拖着父親逃跑,卻被朱充華用最後的力氣推開,他猝不及防被推開老遠。

將兒子推開,朱充華扶正了自己頭頂上的簡陋木冠,掏出懷裡的防身匕首。

“身爲太祖子孫,窩囊了一輩子,不餓死在病榻,也算是對得起祖宗了。”

朱充華用盡了全身最後的力氣,衝向了身後的追兵,給兒子爭取到了逃跑的時間。

朱儁棠聽到身後的刀兵聲,他正準備回頭去救父,卻不小心絆了一跤,囫圇滾下了土坡。

朱儁棠抱着東西昏了過去,等到他再次醒來的時候,天已經亮了。

自己竟然還活着?

朱儁棠再一抓,父親塞給自己的官袍和萬言書都在懷裡。

他掙扎站起來,重新爬回昨日休息的土丘,除了亂石之間的血跡外,再沒有任何蹤跡。

爲什麼自己能活下來?難道真是祖宗顯靈保佑了?

朱儁棠知道自己父親已經凶多吉少,含着淚用這些沾染血跡的石頭做了一個衣冠冢,又對着冢叩拜了幾下,咬着牙向着京師而去。

朱儁棠並不知道,昨日追兵殺了朱充華之後,也派人追了朱儁棠。

鬼使神差的,這羣人在山石後發現了一具剛剛餓死的流民。

這些代王府的護衛追了一路,本就十分地疲乏,早就想要返回大同覆命。

看到這具屍體和朱儁棠的身形差不多,看到這荒郊野嶺的,就以爲這是朱儁棠。

至於官袍和萬言書,護衛就當是在追殺的過程中丟失了,反正人都死了,代王交代的任務也就完成了。

這裡距離京師不遠,夜長夢多,這幫護衛也懶得摸黑搜尋。

他們將朱充華和“朱儁棠”割下腦袋,又處理掉剩餘的屍體,這幫護衛就興沖沖的返回大同覆命領賞去了。

——

京師,都察院。

雒遵得到了消息,得知了蘇澤上書請廢代藩。

聽到這個消息後,雒遵不怒反喜,蘇澤肯定是病急亂投醫,當真是自取滅亡!

“這蘇澤當真是瘋狗乎?代地因爲他的奏疏邊關不寧,代王因此請內遷避禍,他竟然將邊關動亂推到了代王身上!”

雒遵對着都察院的同僚們說道:

“這等無恥小人,竟與吾輩同朝爲官,當真是恥辱!”

“離間宗親,以疏間親,蘇澤真是昏了頭!”

雒遵看到氣氛烘托了差不多了,他說道:“本官要上本彈劾蘇澤,聲援代王!”

雒遵說完,在場的御史們紛紛附和:“算我一個!”

雒遵走入班房,迅速就寫成了一份奏疏,在場的御史紛紛署名。

在一旁觀政的沈思孝看得是熱血沸騰,只可惜他只是觀政進士,沒有資格在奏疏上附署。

雒遵也沒忘記自己這位出謀劃策的小老弟,他遞來一個目光,告訴沈思孝自己不會忘記他的功勞。

“本官要親自去通政司,請通政司直奏陛下!”

六科十三道除了彈劾大臣之外,還有一項特權就是可以不經過內閣,直接將奏疏送到皇帝的面前。

當然,這需要通政司的通政使同意,並且親自呈送纔可以。 但一般來說,只要言官形成巨大的輿論壓力,通政使肯定會屈服。

這幫御史捧着奏疏,圍着雒遵向着通政司而去。

——

通政司。

通政使李一元頭疼欲裂。

他是今年二月剛剛從鴻臚寺卿調任通政司的。

同樣是九卿衙門,通政司的職責自然要比禮儀性質的鴻臚寺更重要,所以李一元也算是升遷了。

但是等他真正做到了通政使這個位置上,李一元才知道這是個多麼燙屁股的椅子。

別看通政司的功能就是傳遞奏疏,但身爲整個大明公文傳遞的核心,通政司的職能其實是很重的。

奏疏怎麼送,什麼時候送,送的早送的晚,都是有講究的。

這些日子,李一元就夾在了內閣和科道之間,裡外都不是人。

科道總覺得自己的奏疏投遞慢了,是通政司和內閣串通一氣,故意拖延言官彈劾內閣的奏疏。

內閣則認爲通政司遞送奏疏太勤快了,這是幫着言官一起給皇帝施壓,想要讓內閣倒臺。

看着堆積如山的奏疏,李一元知道這些送到內閣,自己又要被訓斥。

但是不送,明日言官的彈劾名單上就要加上自己。

就在這個時候,門外的親信突然衝進來,對着李一元喊道:

“大銀臺,那幫言官殺來了!”

李一元已經被那幫言官搞出心理陰影了,聽到言官殺來就本能一顫說道:

“這些奏疏立刻送往內閣!”

親信連忙說道:

“那幫言官說要直奏陛下,請大銀臺親自入宮遞送!”

聽到“直奏”兩個字,李一元的頭更疼了。

繞過內閣直奏皇帝,這是對內閣權威的極大蔑視,自己這麼做肯定會得罪內閣。

但如果自己拒絕言官的要求,這幫言官說不定就會直接去左順門“叩闕”,那一個“尸位素餐”的帽子肯定逃不掉。

“大銀臺,那幫御史?”

李一元咬咬牙,最近內閣搖搖欲墜,他決定還是站在都察院這邊,對着親信說道:

“本官親自去迎接奏疏!”

通政司打開大門,雒遵昂首闊步走進司內,身穿綠色官袍的他,如同上級一般昂着頭,將奏疏送交到了身穿硃紅色官袍的李一元手裡。

接着雒遵就如同上官命令小吏一樣,對着李一元說道:

“此乃我都察院公議,還請大銀臺即刻進宮,面陳陛下!”

李一元只覺得心中屈辱,可偏偏此時發作不得。

就在李一元含笑收起奏疏的時候,通政司門口突然響起了鼓聲。

隨着這鼓聲的節奏越來越快,李一元只覺得自己的心臟都要隨着鼓點跳出胸口。

壓抑而低沉的鼓聲咚咚咚的響着,不一會兒就有一名小吏衝進了通政司。

這名小吏不顧衆御史在場,直接跪在李一元面前道:

“大銀臺!登聞鼓響了!”

(本章完)

第241章 系統發威,水淹皇陵第201章 莫非王土第321章 五品以上奏議第105章 擴展的朋友圈(日更)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第200章 舌戰第308章 一日破案第250章 對倭刀寶具鋼筋第252章 羣臣疑似有些太極端了第278章 蘇師傅,打起來了!第245章 《請御覽水晶宮博覽會疏》第183章 紅茶和白糖第133章 考成法第45章 大鬧天宮第305章 《請設鐵路公股募資修路疏》第81章 清田第57章 思退第64章 邊關告急第261章 義利之辯第87章 齊發力第32章 神劍出鞘第87章 齊發力第330章 吏部傳說之其零第134章 考成法的弊端第317章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疏》第321章 五品以上奏議第241章 系統發威,水淹皇陵第145章 治河專家第156章 大婚第242章 樹典型第180章 悄悄升官了第309章 優秀的向上管理能力第233章 《武監教育論奏議》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138章 送給張居正的大禮第212章 黑暗森林第102章 皇太子追更(一更)第74章 襲職盛況第149章 大明土木大軍第56章 宰輔之才第15章 圈子第33章 第五疏,金瓶掣籤第82章 代王第48章 流黜(加更!)第108章 《請開登萊通商疏》!(加更!)第19章 第四封奏疏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第15章 圈子第243章 水晶宮博覽會第56章 宰輔之才第167章 貢使入京師第94章 《海國記》(三更)第45章 大鬧天宮第280章 節省威望點的新用法第138章 送給張居正的大禮第316章 報道引起的科道風暴第91章 上架感言第126章 蜂窩煤和醬油第296章 辯個痛快!第125章 實學第256章 《請整飭京畿治安並置巡防制度疏》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205章 《請改貢例疏》第13章 請修國史第179章 四民說和請徵商稅第260章 蘇公樓和皇家水泥廠第104章 所謂祖訓(三更)第137章 禮物的藝術第164章 這就是實學!第17章 威望增加第282章 順義王之死第135章 聖人無名第237章 下個目標工部第88章 《請廢代藩疏》第315章 王玄策故事第327章 《乞允年老宮人恩養疏》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289章 太子教育第56章 宰輔之才第302章 檢閱三軍第315章 王玄策故事第108章 《請開登萊通商疏》!(加更!)第236章 從報紙得到捷報的兵部第223章 《請設國子監武科疏》第295章 金座玉佛第156章 大婚第171章 老朱家的微操之魂第156章 大婚第313章 壞心辦好事第130章第164章 這就是實學!第180章 悄悄升官了第270章 曲阜縣令的最佳人選第69章 寡斷第218章 山東人的執念第157章 立成法第133章 考成法第198章 再下西洋之議第55章 壓力怪
第241章 系統發威,水淹皇陵第201章 莫非王土第321章 五品以上奏議第105章 擴展的朋友圈(日更)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第200章 舌戰第308章 一日破案第250章 對倭刀寶具鋼筋第252章 羣臣疑似有些太極端了第278章 蘇師傅,打起來了!第245章 《請御覽水晶宮博覽會疏》第183章 紅茶和白糖第133章 考成法第45章 大鬧天宮第305章 《請設鐵路公股募資修路疏》第81章 清田第57章 思退第64章 邊關告急第261章 義利之辯第87章 齊發力第32章 神劍出鞘第87章 齊發力第330章 吏部傳說之其零第134章 考成法的弊端第317章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疏》第321章 五品以上奏議第241章 系統發威,水淹皇陵第145章 治河專家第156章 大婚第242章 樹典型第180章 悄悄升官了第309章 優秀的向上管理能力第233章 《武監教育論奏議》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138章 送給張居正的大禮第212章 黑暗森林第102章 皇太子追更(一更)第74章 襲職盛況第149章 大明土木大軍第56章 宰輔之才第15章 圈子第33章 第五疏,金瓶掣籤第82章 代王第48章 流黜(加更!)第108章 《請開登萊通商疏》!(加更!)第19章 第四封奏疏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第15章 圈子第243章 水晶宮博覽會第56章 宰輔之才第167章 貢使入京師第94章 《海國記》(三更)第45章 大鬧天宮第280章 節省威望點的新用法第138章 送給張居正的大禮第316章 報道引起的科道風暴第91章 上架感言第126章 蜂窩煤和醬油第296章 辯個痛快!第125章 實學第256章 《請整飭京畿治安並置巡防制度疏》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205章 《請改貢例疏》第13章 請修國史第179章 四民說和請徵商稅第260章 蘇公樓和皇家水泥廠第104章 所謂祖訓(三更)第137章 禮物的藝術第164章 這就是實學!第17章 威望增加第282章 順義王之死第135章 聖人無名第237章 下個目標工部第88章 《請廢代藩疏》第315章 王玄策故事第327章 《乞允年老宮人恩養疏》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289章 太子教育第56章 宰輔之才第302章 檢閱三軍第315章 王玄策故事第108章 《請開登萊通商疏》!(加更!)第236章 從報紙得到捷報的兵部第223章 《請設國子監武科疏》第295章 金座玉佛第156章 大婚第171章 老朱家的微操之魂第156章 大婚第313章 壞心辦好事第130章第164章 這就是實學!第180章 悄悄升官了第270章 曲阜縣令的最佳人選第69章 寡斷第218章 山東人的執念第157章 立成法第133章 考成法第198章 再下西洋之議第55章 壓力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