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辯個痛快!

第296章 辯個痛快!

蘇澤也沒料到,禮部竟然搞了一個和尚道士下南洋的政策,來對抗西班牙人在南洋的傳教活動。

禮部這幫人的腦子也開竅了?

只是這幫和尚道士,能不能競爭過那些傳教士,蘇澤就不知道了。

但如果真的有和尚道士願意去南洋傳教,蘇澤也是不反對的。

這些很快也不是京師的熱點話題,大明水師返回登萊這條消息,成了各大報紙的頭條。

這一次大明水師巡航了琉球、澎湖、呂宋,整個艦隊完完整整的回來了,還帶回來了三地的奇珍。

馬尼拉呂宋國的使團也跟隨大明水師一起返航,大大揚了大明國威。

當大明水師靠港的時候,整個港口都發出歡呼聲。

張敬修雖然不情願,還是被船長強行拉着站在甲板上,接受了港口百姓的歡迎。

直沽號停靠後,火長助手張司提着兩人的行李,催促着張敬修下船了。

張敬修戀戀不捨地看了一眼自己的船艙,這纔在張司的催促下離開了直沽號。

就在兩人快要離船的時候,船長李經對着張敬修說道:

“提督下令,到港後休整三天,張火長你隨我來。”

張敬修不知道李經有什麼任務,只好擡着自己的箱子跟上了李經。

兩人上了一輛馬車,張敬修這才問道:

“船長,我們要去哪裡?”

李經說道:

“水師都督府。”

這下子張敬修也不再問了,肯定是水師提督李超召集軍官骨幹開會。

自己身爲直沽號的火長,也算是艦隊的中層了,被喊去開會也是正常的。

張敬修這才放心,他來登萊的時候掩藏了身份,就是船長也不知道他閣老之子的身份。

張敬修跟着船長來到了登萊的水師提督府,見到了提督李超和宣慰使宸昊,在場的還有各艦的船長和軍官,這裡就是大明水師的核心陣容了。

張敬修低調地藏入人羣之中,提督李超聚集衆人,肯定是要商議大事,輪不到他這個小小的火長插嘴。

果不其然,等到衆人聚集後,提督李超首先說道:

“聚集大家前來,本督和宣慰使要回京覆命了。”

“李某是粗人,奏疏的事情還要大家幫忙。”

這位作風強悍的水師提督,罕見的說了軟話,但聽到李超這話,衆人都皺起眉頭來。

對於這幫水師軍官來說,對陣殺敵他們不怕,但是讓他們寫案牘文書,那可是要了老命了。

沒辦法,水師第一代軍官的高層,大部分都是前大明海防的軍官,他們大部分文化水平不高,只是在海務教習所短期培訓過,寫奏疏還是太難了。

而宣慰使宸昊能寫奏疏,但是他在水師中擔任的是監軍工作,並不接觸航海實務,這一次的覆命奏疏,總結航海經驗是很重要的部分,他也沒辦法主筆。

所以思來想去,李超只能聚集整個水師的軍官,羣策羣力出一份奏疏來。

幾艘艦船的船長都後退半步,將張敬修這幫青年軍官讓到了前排。

張敬修這下子反應過來,還是這幫船長老奸巨猾啊!

果不其然,看到這些年輕軍官,提督李超也面露笑容,他說道:

“咱們水師的未來,還要看你們這些年輕人!等日後你們統鎮一方,也少不了要寫奏疏,現在本提督就給你們提前鍛鍊的機會!”

這下子衆多年輕的軍官都互相苦笑。

提督李超接着說道:

“你們就留在這裡商議怎麼寫奏疏,本提督和諸位船長就不打擾你們了!”

說完這些,提督李超就領着一幫船長離開。

宣慰使宸昊同樣領着太監們離開,就剩下這幫年輕的軍官。

張敬修嘆了一口氣,在場的都是海務教習所的同學,看來提督早有預謀,這次不把彙報奏疏寫完,是別想要離開這個房間了。

衆人嘆着氣,張敬修最後還是說道:

“諸位兄臺,還是快點幹活吧。”

有了張敬修牽頭,衆人算是有了主心骨。

“張舉人!這文化人的事情就靠你了!”

“是啊是啊,張舉人就屬你最能寫,這次大家都要配合你了!”

張舉人是張敬修在海務教習所的外號,因爲整個海務教習所的學員之中,只有他一個人是舉人。

都是同期同學,氣氛也活躍了一些,衆人當然也不可能都讓張敬修主筆,也逐漸開始討論起來。

但是這幫人哪裡寫過奏疏,討論都是亂糟糟的,張敬修忍不住打斷他們。

“這份奏疏是提督向朝廷覆命的奏疏,一定要分清主次,咱們先從最重要的事情開始寫。”

“張舉人說的對,咱們水師出航是爲什麼的?”

張敬修扶着額頭說道:

“當然是測試新船,積累航行經驗。”

張敬修攤開紙,開始起草草稿。

等張敬修打好了框架,到了填補技術細節的時候,海務教習所的專業性就體現出來了。

這些青年軍官也許不如老軍官老練,對敵經驗也不足,但是經過系統學習,專業性更強。

衆人你一言我一語,將這次航行中遇到的問題都總結出來。

有些問題比較大,比如艦隊的風帆強度不夠,經常需要修補,需要更耐用的材料。

比如海上火炮容易受潮,經常發生啞彈的情況。

還有一些是比較小的問題,比如夜間缺乏艦船之間的聯絡手段,遇到海盜夜襲的時候只能依靠炮聲判斷方位。

各種航行中實際遇到的問題,都被張敬修記錄下來。

接下來是總結經驗了。

這次航行驗證了登萊—琉球—澎湖—呂宋航線的海圖,《閩海針經》確定是準確的,遠航還重新測繪了琉球、澎湖、呂宋的港口水文數據,又標記了海圖上的幾座暗礁。

接着又將水師對付海盜的戰術進行了總結。

果然在衆人的努力下,這份奏疏差不多完成。

等到提督李超和一衆船長醉醺醺的回來,看到張敬修起草完畢的奏疏,兩眼都放出光芒!

人才啊!

但是直沽號船長李經一把抓過張敬修道:

“想都別想!張郎是我直沽號的火長,日後直沽號可是要交給他的!” 李超暫時打消了挖人的想法,但是看向這幫年輕的軍官眼神中多了一絲讚許。

他原本對於什麼海務教習所是有牴觸的,要在海上殺敵,光念書有什麼用?

況且海務教習所念的書,其中大半還不是兵書。

所以大明水師剛成立的時候,李超戲稱這些海務教習所出身的軍官爲“秀才”。

但是這次航行,李超發現最靠譜的就是這幫“秀才”。

出航的經驗可以積累,作戰的經驗可以積累,但是有些東西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

海務教習所出身的軍官,都能懂得航行、導航和炮術,這些都是海上重要的技能。

其實這些技能,經常出海的老水手一般也都會些,甚至有的老水手要比這些紙上談兵的秀才更擅長一些。

但是重要的是,海務教習所讓所有人明白,這些都是可以進行規模化培養的。

也許培養出來的水師軍官上限不如一些有天賦的老水手,但是下限要超過大部分水手了,而且他們的水平還很綜合,在船上很適用,可以安排在各個軍官崗位上。

這一次歸航後,李超見到船塢裡那幾艘新造的艦船,大明水師已經面臨船員不夠的問題。

這次上京,一定要奏請朝廷,解決這個問題!——

十一月五日,沈一貫拖着疲憊的身體來到報館,他一開口就是:

“子霖兄,幫幫我!”

羅萬化知道沈一貫最近在忙鴻臚寺的事情,看樣子又是遇到什麼難題了。

“肩吾兄,你不是應該先去求大鴻臚嗎?難道大鴻臚都沒辦法解決嗎?”

鴻臚寺剛重組完畢,王世貞初掌寺權,蘇澤本來也不願意介入太多。

畢竟他和王世貞沒什麼交情。

但是沈一貫說道:

“正是大鴻臚讓我來求子霖兄的,這次你可一定要出手啊!”

蘇澤無奈地說道:

“肩吾兄先說說看是什麼事情。”

沈一貫說道:“是馬尼拉呂宋國使團的事情。”

“這馬尼拉呂宋國,並非呂宋舊邦,如果光是這樣也就算了,這馬尼拉呂宋國連一個國主都沒有,而是三十三家組成的市政會議執政。”

“朝廷對此頗有議論,認爲這馬尼拉呂宋不可稱國,不能接受他們的朝貢。”

蘇澤又問道:

“那大鴻臚的意思呢?”

沈一貫說道:

“王鴻臚自然是支持馬尼拉呂宋國朝貢的,馬尼拉是南洋重要支點,我大明要重下西洋,自然要控制馬尼拉。”

“大鴻臚說,我華夏上古的時代,堯舜也是部落共選出來的,馬尼拉呂宋國也不能算是化外蠻夷,其中過半也都是華商家族。”

羅萬化點頭說道:“大鴻臚的說法很有道理啊。”

沈一貫苦着臉說道:

“大鴻臚可就被噴慘了。”

“啊?”

“禮部官員說,大鴻臚竟然將化外蠻夷和上古先賢相提並論,要上書彈劾大鴻臚。”

“還有言官拿華商身份說,這些呂宋的華商名爲商人,其實是背離大明的流寇,這等不忠不義的人根本不能視作大明子民,說馬尼拉呂宋國是個海盜倭寇的國家。”

這下子羅萬化也不說話了。

蘇澤皺眉,他也沒想到,馬尼拉呂宋國朝貢的問題,竟然變成了一個政治問題。

政治問題,討論的就不是馬尼拉呂宋國朝貢利弊的問題,而是要討論馬尼拉呂宋國政體是否正當,海外華人的政治定位。

這些問題都是非常複雜的問題,一旦陷入到辯經之中就無休無止。

上升到政治,王世貞這個鴻臚寺卿就不夠看了,也難怪他會讓沈一貫向自己求助。

蘇澤也頭疼。

馬尼拉政體的問題,是關係到日後大明吸納朝貢國的問題。

總不能朝貢國沒有國王,就不允許朝貢吧?

而海外華人的問題,在原時空都是個敏感的話題,網絡上都能用鍵盤戰鬥到天荒地老,更不要說本身就很注重華夷大防的大明朝了。

“肩吾兄我知道,但是這件事,我要和師相商議下。”

“高閣老?高閣老能出手嗎?”

蘇澤點頭說道:

“師相推崇實學,實學對這些問題的態度就是從實際出發,先擱置問題,南洋問題事關我大明再下西洋大業,只要能說服師相,就能壓制朝中反對的聲音。”

沈一貫連連點頭,蘇澤說要請高閣老出手,他也安心多了。

——

十一月七日,京師。

這一次蘇澤預料錯了。

高拱支持了他的意見,上書“務實爲本,封貢呂宋”這一主張後,立刻引起了朝野的反對浪潮。

而且這一次朝野爭議,已經從反對馬尼拉呂宋國朝貢,上升到了對實學路線的反對上。

《新君子報》一馬當先,抨擊高拱的含糊曖昧態度,更是嚴申華夷大防。

這次《新君子報》的文章很有水平,指出朝廷再下西洋,本意就是“宣揚王化”。

如果在宣揚王化的過程中,放棄了華夷大防,豈不是本末倒置?

《新君子報》甚至提出了“滅夷狄而尊王化”的口號,要求討伐這些“不尊王化”的國家。

《商報》的立場則要溫和一些,它提出馬尼拉呂宋國如果要向大明朝貢,可以從呂宋國舊王室中選出一名國主來,親自向大明請罪朝貢。

而馬尼拉的華商,那就是馬尼拉呂宋國的商人,只要按照外國商人的標準納稅就行了。

但最激進的是《新樂府報》,這篇報紙將馬尼拉的市政會議,和上古時代推舉堯舜的制度並列。

報紙上吵得昏天黑地,朝廷上吵得昏天黑地。

蘇澤也不得不放下手裡的其他事務,專心應對這次馬尼拉呂宋國朝貢的事情。

按照登萊那邊的消息,馬尼拉使團已經在進京的路上了,如果不盡快明確他們的朝貢資格,馬尼拉朝貢的事情就要吵黃了。

看來這場辯經還是逃不掉啊。

蘇澤無奈的苦笑,也開始起草奏疏。

不就是辯經嗎?既然要辯,那就辯個痛快!

(本章完)

第112章 塗色遊戲第266章 戰績可查第197章 《請奏四方來朝疏》?第200章 舌戰第209章 萬騎叩邊!第57章 思退第8章 奸佞是我?第95章 最終人選(四更)第61章 讀者們(感謝大家支持)第135章 聖人無名第127章 報紙論戰!第58章 斷章狗第43章 《請辦樂府新報疏》第31章 大明神劍第244章 走一步看三十步第100章 高拱鋪路(九更)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第234章 太子的南洋攻略第38章 徐文長第110章 你還沒入閣吧?第243章 水晶宮博覽會第24章 徐階思退第164章 這就是實學!第203章 《驛路改革疏》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151章 都有光明的未來第156章 大婚第38章 徐文長第150章 破譯《營造法式》第319章 《請派御史清查京營弊政疏》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第119章 遼王覆滅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314章 熱血難涼第308章 一日破案第11章 風暴再起第48章 流黜(加更!)第98章 捷報(七更)第217章 《請開吏科試選才疏》第47章 助攻第253章 水毒病第312章 禮部本意是壞的第69章 寡斷第234章 太子的南洋攻略第43章 《請辦樂府新報疏》第165章 統計學魅力時刻第214章 定海神針蘇澤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184章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第326章 再補閣臣第116章 任務完成,紫色道具第204章 詐騙的朝鮮使臣第186章 逃不掉的李侍郎第168章 傳承第86章 【事後畫冊】第5章 何爲祖宗法?第294章 三合一疏第65章 言官的進攻第13章 請修國史第114章 一不小心文抄了(加更)第242章 樹典型第25章 再升官第172章 國之大事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112章 塗色遊戲第327章 《乞允年老宮人恩養疏》第252章 羣臣疑似有些太極端了第10章 威望值的猜想第258章 消息靈通人士透露第13章 請修國史第310章 高拱的前置任務第192章 下次一定還幹第251章 欺天大案第63章 車營之法第241章 系統發威,水淹皇陵第4章 高拱第100章 高拱鋪路(九更)第221章 《請修長城並編練薊遼兵馬疏》第177章 《請廢匠竈樂諸籍疏》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300章 帶過最差的兵第204章 詐騙的朝鮮使臣第314章 熱血難涼第219章 奎寧,紅薯和玻璃第76章 閣部會議!第317章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疏》第240章 不裝了,蘇澤出手第319章 《請派御史清查京營弊政疏》第35章 馮保第127章 報紙論戰!第76章 閣部會議!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130章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第293章 《疏通舉人銓政壅滯疏》第60章 物價指數(加更加更)第188章 給張居正的“禮物”第276章 《議查楚藩承襲疏》第203章 《驛路改革疏》第248章 是時候出重拳了!
第112章 塗色遊戲第266章 戰績可查第197章 《請奏四方來朝疏》?第200章 舌戰第209章 萬騎叩邊!第57章 思退第8章 奸佞是我?第95章 最終人選(四更)第61章 讀者們(感謝大家支持)第135章 聖人無名第127章 報紙論戰!第58章 斷章狗第43章 《請辦樂府新報疏》第31章 大明神劍第244章 走一步看三十步第100章 高拱鋪路(九更)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第234章 太子的南洋攻略第38章 徐文長第110章 你還沒入閣吧?第243章 水晶宮博覽會第24章 徐階思退第164章 這就是實學!第203章 《驛路改革疏》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151章 都有光明的未來第156章 大婚第38章 徐文長第150章 破譯《營造法式》第319章 《請派御史清查京營弊政疏》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第119章 遼王覆滅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314章 熱血難涼第308章 一日破案第11章 風暴再起第48章 流黜(加更!)第98章 捷報(七更)第217章 《請開吏科試選才疏》第47章 助攻第253章 水毒病第312章 禮部本意是壞的第69章 寡斷第234章 太子的南洋攻略第43章 《請辦樂府新報疏》第165章 統計學魅力時刻第214章 定海神針蘇澤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184章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第326章 再補閣臣第116章 任務完成,紫色道具第204章 詐騙的朝鮮使臣第186章 逃不掉的李侍郎第168章 傳承第86章 【事後畫冊】第5章 何爲祖宗法?第294章 三合一疏第65章 言官的進攻第13章 請修國史第114章 一不小心文抄了(加更)第242章 樹典型第25章 再升官第172章 國之大事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112章 塗色遊戲第327章 《乞允年老宮人恩養疏》第252章 羣臣疑似有些太極端了第10章 威望值的猜想第258章 消息靈通人士透露第13章 請修國史第310章 高拱的前置任務第192章 下次一定還幹第251章 欺天大案第63章 車營之法第241章 系統發威,水淹皇陵第4章 高拱第100章 高拱鋪路(九更)第221章 《請修長城並編練薊遼兵馬疏》第177章 《請廢匠竈樂諸籍疏》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300章 帶過最差的兵第204章 詐騙的朝鮮使臣第314章 熱血難涼第219章 奎寧,紅薯和玻璃第76章 閣部會議!第317章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疏》第240章 不裝了,蘇澤出手第319章 《請派御史清查京營弊政疏》第35章 馮保第127章 報紙論戰!第76章 閣部會議!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130章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第293章 《疏通舉人銓政壅滯疏》第60章 物價指數(加更加更)第188章 給張居正的“禮物”第276章 《議查楚藩承襲疏》第203章 《驛路改革疏》第248章 是時候出重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