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任務完成!

“保險?”

朱翊鈞和李文全都疑惑的看着蘇澤。

蘇澤說道:“李國舅也說了,海船出海風險很大,一旦遭遇風暴不僅血本無歸,還要搭上船錢和船員的撫卹費用。”

“不少人因爲海難傾家蕩產,更有不少人因此家破人亡。”

李文全連連點頭,這也是他不敢擴大船隊規模的主要原因。

蘇澤說道:

“所以就有保險。”

“每艘船出海的時候,可以繳納一筆保險,若是船遭遇海難,則由保險賠付船錢和船員撫卹。”

李文全愣了一下問道:“如果船平安歸航呢?”

“平安歸航那保險就一分不退。”

這?

李文全思考了一下,覺得蘇澤這個辦法真是妙極了!

船東最怕的就是海難,但實際上海難發生的可能性其實並不高。

但就算是不高,那些手上只有一兩艘船的中小船東而言,發生一次就是傾家蕩產的事情。

這種保險,對於船東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而且不僅僅是船東。

萊州港口的經營模式,其實已經出現了船東和船長分離的形態。

簡單的說,船東是船的所有者,是出錢購船的人。

但是很多船東自己不上船,而是僱傭有經驗的船長來駕船。

而這些船長則要自己拉扯隊伍。

海上和陸地上不一樣,海員是一個非常專業化的工種。

茫茫大海之上,整艘船還必須要團結一心,忍受各種困難,所以一艘船上的海員基本上都是互相認識的鄉黨。

船長招募自己的鄉黨成爲船員,那船長出海的時候管理船員,同時也要將這些鄉黨帶回來。

一旦海上死了人或者受傷了,作爲船長也要掏錢賠償。

船員保險對於船長來說也是一種必需品,就算是全船遭遇海難,也能給家人留一點保障。

李文全認真想想,又覺得十分可行!

但是他又想到一個問題,他連忙問道:

“蘇翰林,這保險的銀子應該收多少?賠償的金額又是多少?”

李文全也在萊州港鍛鍊過了,對於做生意也有了一些瞭解。

保險是個好東西,但是貴了沒人買,便宜了又可能賠錢,這其中的分寸十分難以把握。

聽到李文全這麼問,蘇澤知道這位國舅還真不是蠢材,在經商上還是有點天賦的,能夠抓住問題的關鍵。

於是蘇澤說道:

“這個蘇某就不清楚了,需要請精通算學的夫子好好算算才行。”

朱翊鈞立刻說道:

“黃師傅!”

“張宏,速速帶國舅去太史館,請黃師傅幫着算算!”

等送走了李文全,小胖鈞又看向蘇澤說道:

“蘇師傅,孤還有一件事。”

“殿下請講。”

“孤也想了,上次上元燈會,孤才明白父皇與民同樂之心。”

“所以孤的百戲會,也是要與民同樂,彰父皇愛民之心,以此會來孝敬父皇。”

蘇澤看了一眼朱翊鈞,他沒想到朱翊鈞竟然想到這裡。

也對,皇室教育還是很正的,這樣的情況下培養出來的太子,本性應該都是好的。

而自己的介入,也讓朱翊鈞多了不少快樂。

朱翊鈞辦百戲會的初衷,從爲了自己玩樂,變成了給父皇盡孝心。

當然,爲自己玩樂也是主要的。

但是孩童能有這個想法,已經讓蘇澤十分欣慰了。

朱翊鈞說道:

“蘇師傅有沒有什麼辦法,讓父皇開心?”

讓隆慶皇帝開心?

你辦百戲會皇帝肯定就開心啊。

但是仔細想想,蘇澤說道:

“殿下,臣以爲可以排練韶樂,爲靈濟宮大會賀,這樣陛下就能明白殿下的孝心了。”

韶樂,史稱舜樂,是中國的一種傳統宮廷音樂,也是國家重要典禮儀式上的重要音樂。

到了明代的時候,韶樂從具體的音樂譜曲,變成了一種音樂類型。

這種集身於詩、樂、曲、舞爲一體的音樂,基本上都是用在宮廷和國家祭祀的場合,只要是莊重典雅的音樂都可以稱呼爲韶樂。

朱翊鈞連連點頭,既然是百戲會,自然可以有韶樂。

用韶樂作爲靈濟宮大會的開幕曲,也能彰顯大明的的盛世,這樣父皇一定能開心。

朱翊鈞說道:“蘇師傅,演奏什麼音樂好呢?”

蘇澤這就愛莫能助了,他只能說道:

“蘇某不通樂理,殿下可以請定國公幫忙。”

小胖鈞繼續點頭,定國公徐文壁主持過多次皇家祭祀,是專業人士,找他幫忙肯定沒錯。

——

端午節。

按照慣例,皇帝賞賜文武百官“五毒艾虎補子”,就是繡有蠍、蛇、蜈蚣、壁虎、蟾蜍的官服,這是用來辟邪的。

蘇澤也得了一套,雖然這玩意兒有些獵奇,但也不是所有在京官員都有的,妻子趙令嫺喜滋滋的將它收起來。

不過今年也有一件讓內閣憂慮的事情,皇帝今年給皇親國戚賜了金丹。

往年慣例是端午節賜天師符就可以了,就是世宗皇帝最癡迷於丹術的時候,也沒有給皇親賜丹,這讓內閣憂慮隆慶皇帝是不是又癡迷於煉丹了。

端午還有其他驅邪儀式,另外順天府尹還要帶領僚屬祭祀京師的河神。

而趙令嫺則親手製做了艾草蒸餅,這是一種混合了艾草汁液的麪糰,大概和後世的青團類似。

端午過後,蘇澤府上又傳來喜訊,趙令嫺懷孕了!

聽到這個消息,留在京師過節的趙令嫺家人連忙送來的禮物,又提前張羅了穩婆和奶孃,蘇澤的府邸更加熱鬧了。

人更多了,開銷又大了,蘇澤在驚喜於妻子懷孕,也開始爲家庭生計發愁,總不能一直吃軟飯吧?

端午節後,五月七日,蘇澤上書請辦版權專利局。

這道奏疏得到了首輔李春芳的強烈支持。

於是皇帝下旨,在內閣下成立版權專利局,首輔李春芳親自掛帥,蘇澤也被塞進了這個新部門。

不過這個衙門,目前的工作就是制定政策。

在都察院又設兩名“緝私御史”,專門負責緝拿私印盜版和侵犯專利的案件。

當然,現在的版權專利局,能管的就是京師地區,皇帝給緝私御史調動巡捕營的權力,和五門巡城御史並列。

這就是個很重要的權利了。

京師的幾大治安力量。

負責戍衛京師的京營,讓人聞風喪膽的錦衣衛和東廠,然後就是這個巡捕營了。

巡捕營設立之初,就是用來維持京師治安的。

在制度上,錦衣衛、順天府都有管理權。

但是在明代中期開始,巡捕營逐漸聽命於五門巡城御史,這個職位在都察院也有了更加重要的地位。

五門巡城御史,顧名思義,就是負責京師地區的御史,說起來是五門,實際上是負責京師城內東西二路和城外的東北、東南、西南三路,這是專門負責京師糾察的御史。

在蘇澤考成法改革後,御史要按照地域行使糾察權,負責京師糾察的五門巡城御史就更重要了。

五門巡城御史掌握了巡捕營後,更是直接成爲京師治安的最高負責人。

新增設的這兩個緝私御史,也能擁有調動巡捕營的權力,這已經要普通的御史權力大不少了。

理所當然,蘇澤推薦了自己的同年,沈藻和王任重出任了緝私御史。

五月十一日,任命下來後,沈藻和王任重連忙趁着休沐上門求見蘇澤。

兩人見到蘇澤後,完全沒有升官的喜悅,而是對蘇澤誠心請教要怎麼做好這個緝私御史。

沒辦法,現在都察院可是被六科用考成法盯着,新上任的緝私御史總要做出點成績來。

但沈藻和王任重上任後,卻發現自己根本調不動不了巡捕營,原本想要辦出點成績的雄心壯志迅速被澆滅。

兩人只能找上了蘇澤。

沈藻說完了自己上任後的情況,無奈的說道:

“子霖兄,這就是上任後的情況。”

蘇澤瞭然的點頭。

大明朝就是這樣,權力不僅僅是紙面上的。

就像是沈藻和王任重,他們雖然被任命爲緝私御史,但是巡捕營不聽他們的,你就是佔着這個名頭也沒用。

沈藻和王任重兩人剛剛入官場不久,不懂其中的門道,滿頭熱血撞上去,自然是頭破血流。

蘇澤說道:

“兩位同年既然是緝私御史,就掌握了巡捕營考覈之權,你們現在巡捕營找幾個能幹又不得志的幹吏,先提拔了他們,拉攏一批人過來。”

“這批人要獨立於五城巡捕營之外,歸屬你們緝私御史直接管理,待遇上我向李閣老請示下,多給你們一些公帑。”

沈藻和王任重連忙道謝。

其實蘇澤這也是地方官員抓權的常用手段了。

對於基層來說,講究什麼理論道德是不切實際的,說白了還是錢袋子和官帽子兩個。

巡捕營這麼多人,總有一些業務人品還行,但是久久不得志的人。

一個新部門就有新的官帽子,自然有人願意去嘗試。

增加待遇,也能吸引一些人過來。

解決了巡捕營的問題後,王任重又問道:

“子霖兄,這版權專利局是你首倡的,那我們緝私御史要在哪方面下力氣?”

兩人急於做出點成績來證明自己,但是又不知道如何着手。

蘇澤說道:

“當然是盜印了!”

蘇澤說道:

“版權和專利,後者多用於工坊,目前還沒有登記的專利,自然也用不上緝私。”

“現在我作爲《樂府新報》的總編官,向兩位御史舉報,京師中不少報紙盜印我們報紙上連載的《西遊記》,請兩位御史幫我做主!”

王任重和沈藻知道蘇澤是在開玩笑,氣氛一下子歡快起來。

但是經過蘇澤的提醒,他們發現打擊盜印西遊記,確實是一個好的突破口。

沒辦法,這書在京師太火了。

兩個小報,就有一個盜版西遊記的。

除此之外,又將西遊記已經連載的部分製成書籍印刷。

還有自己瞎編劇情,號稱《西遊後記》出版的。

經過蘇澤的提醒,沈藻和王任重找到了方向。

五月十二日,緝私御史衙門貼出公告,要出手整治京師盜印西遊記的亂象,打擊非法盜印的書商。

一開始這些書商沒有當回事,但是等到緝私御史帶着巡捕營殺上門來。

還在處罰並不算重,只是沒收雕版和繳納罰款就行,這些書商紛紛認繳,並且保證不再盜印。

這下子沈藻和王任重也沒想到,這盜版的利潤竟然這麼高!

他們在京師搜捕了三日,收繳的罰款竟然達到了五千兩銀子!

當這筆錢送到李春芳的面前,就連這位內閣首輔都嚇了一跳。

李春芳拿不定主意要如何處理這筆銀子,又將蘇澤喊來了內閣。

等蘇澤聽到了沈藻和王任重的成果,也被盜版的利潤給驚訝到了。

也難怪大明盜版行業如此興盛,是真得掙錢啊!

李春芳有些擔憂的說道:

“緝私御史打擊這麼厲害,會不會影響我朝文脈?”

蘇澤說道:

“閣老不必擔憂,打擊了盜版,對我朝文脈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只有打擊了這些盜印的書商,那些真正約人寫稿出書的書商才能出頭,那樣纔能有更多人以書爲生。”

明代出版行業本來就十分的繁榮,而緝私御史只是沒收雕版和罰款,並沒有徹底封了這些書商。

當然,想要禁絕是不可能的。

但只要盜版的成本高了,那就有人願意去做正版了。

李春芳又說道:“這筆銀子怎麼處理?”

蘇澤說道:

“巡捕營這些日子辛苦了,應該撥出一部分銀子作爲犒賞。”

李春芳點頭說道:

“理應如此。”

蘇澤又說道:

“這筆銀子應該作爲版權方的賠償,李閣老,這《西遊記》是您家中的藏書?”

李春芳斷然拒絕道:

“老夫豈能貪墨這筆銀子!”

蘇澤又說道:

“那可以給報館嗎?”

“不行!”

蘇澤早就猜到了李春芳的反應,他說道:

“首輔大人,要不就以西遊記作者華陽洞天主人之名,在版權專利局下設置一獎,用來獎勵在數算、營造、匠作上有創新的匠人?”

這句話算是撓到了李春芳的癢癢處了。

作爲內閣首輔,李春芳更在意的就是後世名聲了。

如果能以華陽洞天主人爲名設置獎項,豈不是就能流傳後世了?

李春芳滿意的說道:“還是你這猢,還是你有辦法,就這樣,就叫華陽獎好了!”

【和內閣首輔李春芳的關係達到“親密”,任務完成3/3】

【主線任務已完成!】

【任務獎勵:橙色道具抽獎機會*1】

李首輔的聲望這就刷滿了?

第264章 雙道具,一紫一橙第59章 日用之道?第202章 衆望所歸的人選第106章 北方開關(4k)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302章 檢閱三軍第7章 張居正不報隔夜仇第9章 藍色道具第183章 紅茶和白糖第156章 大婚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第30章 烏思藏爭貢第267章 再苦苦百姓第275章 楚宗案第109章 奏疏執行(4k)第150章 破譯《營造法式》第108章 《請開登萊通商疏》!(加更!)第203章 《驛路改革疏》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131章 莫須有第166章 《請開埠直沽疏》第260章 蘇公樓和皇家水泥廠第305章 《請設鐵路公股募資修路疏》第228章 詳議武監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第3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318章 吃空餉的京營第19章 第四封奏疏第62章 俺答入寇第250章 對倭刀寶具鋼筋第156章 大婚第109章 奏疏執行(4k)第62章 俺答入寇第321章 五品以上奏議第232章 德育論和智育論第99章 又升官了(八更)第133章 考成法第276章 《議查楚藩承襲疏》第61章 讀者們(感謝大家支持)第28章 徐階罷相第229章 堂辯羣臣!第226章 滾筒印刷機和未來的新軍官第211章 升官正五品第292章 辦事立業,就在當下第321章 五品以上奏議第145章 治河專家第170章 橙色道具記憶宮殿香囊第293章 《疏通舉人銓政壅滯疏》第96章 三策(五更)第216章 說服張居正第244章 走一步看三十步第89章 兩級分化第67章 第八疏求戰第288章 禮部辯禮第132章 《請稽查章奏隨事考成疏》第190章 但凡變法,必觸皇權第203章 《驛路改革疏》第146章 滿門忠烈武清伯第148章 妖報風波(加更!)第23章 講學之風第72章 內閣的眼藥第85章 橙色道具第5章 何爲祖宗法?第292章 辦事立業,就在當下第264章 雙道具,一紫一橙第234章 太子的南洋攻略第82章 代王第122章 《興文教以隆聖治疏》第89章 兩級分化第26章 紫色道具第145章 治河專家第178章 國本第267章 再苦苦百姓第123章 丹術第320章 必須要出重拳第130章第152章 《請設營造學社以助營造疏》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79章 靈活的祖訓第165章 統計學魅力時刻第182章 草原奇旅第186章 逃不掉的李侍郎第51章 國祚減二第165章 統計學魅力時刻第297章 請個國主?第245章 《請御覽水晶宮博覽會疏》第213章 《請刊鄉試答卷明正視聽並肅典制疏第248章 是時候出重拳了!第108章 《請開登萊通商疏》!(加更!)第5章 何爲祖宗法?第158章 經天緯地第259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39章 支線任務第234章 太子的南洋攻略第137章 禮物的藝術第301章 《請聖駕檢閱武監演武疏》第228章 詳議武監第13章 請修國史第296章 辯個痛快!第305章 《請設鐵路公股募資修路疏》
第264章 雙道具,一紫一橙第59章 日用之道?第202章 衆望所歸的人選第106章 北方開關(4k)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302章 檢閱三軍第7章 張居正不報隔夜仇第9章 藍色道具第183章 紅茶和白糖第156章 大婚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第30章 烏思藏爭貢第267章 再苦苦百姓第275章 楚宗案第109章 奏疏執行(4k)第150章 破譯《營造法式》第108章 《請開登萊通商疏》!(加更!)第203章 《驛路改革疏》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131章 莫須有第166章 《請開埠直沽疏》第260章 蘇公樓和皇家水泥廠第305章 《請設鐵路公股募資修路疏》第228章 詳議武監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第3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318章 吃空餉的京營第19章 第四封奏疏第62章 俺答入寇第250章 對倭刀寶具鋼筋第156章 大婚第109章 奏疏執行(4k)第62章 俺答入寇第321章 五品以上奏議第232章 德育論和智育論第99章 又升官了(八更)第133章 考成法第276章 《議查楚藩承襲疏》第61章 讀者們(感謝大家支持)第28章 徐階罷相第229章 堂辯羣臣!第226章 滾筒印刷機和未來的新軍官第211章 升官正五品第292章 辦事立業,就在當下第321章 五品以上奏議第145章 治河專家第170章 橙色道具記憶宮殿香囊第293章 《疏通舉人銓政壅滯疏》第96章 三策(五更)第216章 說服張居正第244章 走一步看三十步第89章 兩級分化第67章 第八疏求戰第288章 禮部辯禮第132章 《請稽查章奏隨事考成疏》第190章 但凡變法,必觸皇權第203章 《驛路改革疏》第146章 滿門忠烈武清伯第148章 妖報風波(加更!)第23章 講學之風第72章 內閣的眼藥第85章 橙色道具第5章 何爲祖宗法?第292章 辦事立業,就在當下第264章 雙道具,一紫一橙第234章 太子的南洋攻略第82章 代王第122章 《興文教以隆聖治疏》第89章 兩級分化第26章 紫色道具第145章 治河專家第178章 國本第267章 再苦苦百姓第123章 丹術第320章 必須要出重拳第130章第152章 《請設營造學社以助營造疏》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79章 靈活的祖訓第165章 統計學魅力時刻第182章 草原奇旅第186章 逃不掉的李侍郎第51章 國祚減二第165章 統計學魅力時刻第297章 請個國主?第245章 《請御覽水晶宮博覽會疏》第213章 《請刊鄉試答卷明正視聽並肅典制疏第248章 是時候出重拳了!第108章 《請開登萊通商疏》!(加更!)第5章 何爲祖宗法?第158章 經天緯地第259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39章 支線任務第234章 太子的南洋攻略第137章 禮物的藝術第301章 《請聖駕檢閱武監演武疏》第228章 詳議武監第13章 請修國史第296章 辯個痛快!第305章 《請設鐵路公股募資修路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