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跳幫戰

澎湖,臺南,大明水師落錨地。

自從琉球南下後,大明水師抵達澎湖。

雖然靠港落錨,但是水師提督李超還是下了命令,船員只能輪流上岸休整,每艘船上還是要留下足夠的機動的人員值守。

對於提督的命令,水兵們也只能執行,宣慰使宸昊也是艦隊的監軍,如果違反軍籍被他抓到,那就不是關禁閉這麼簡單了。

在經過兩段航行之後,整個大明水師已經逐漸有了默契,正在向着一支成熟的海軍轉化。

對於海軍來說,沒有什麼比實戰航行更鍛鍊人的了。

在大海上航行的時候,每一艘船就是一個抱團的小集體,需要團結起來應對海上的各種危險。

船員服從命令,逐漸建立起信任的紐帶,而這些就是水師的戰鬥力。

“張火長,輪到你下船了。”

張敬修應了一聲,在航海日誌上寫上了天氣後,就從船艙中出來。

在登萊海務教習所學習後,張敬修正好趕上了大明水師組建,他順理成章的加入大明水師。

海務教習所出來的自動成爲軍官,張敬修最初的職位是副火長。

火長,是艦船上負責運用天文觀測、水文測算及羅盤操作技術確保航行安全,在一艘船上是僅次於船長和水手長的第三號人物。

張敬修這艘船名爲直沽號,大明水師的新艦船都是以開埠的港口城市爲名。

直沽號就是一艘改良過的三桅大帆船,主體結構全部使用苦兀冷杉製造,在吸取了西洋帆船的風帆和船體結構後,又加入了東方造船技術中的船廂和船舵系統。

配合大明最新的天文導航技術,直沽號順利完成了從登萊到琉球,再從琉球到澎湖的兩次遠洋航行。

直沽號的火長在航行到琉球的時候染病,於是被安置在琉球養病,張敬修接替前任火長,成爲直沽號的新任火長。

作爲幫着船指引方向的火長,這個職位是很重要的。

水手長雖然是船上的第二號人物,但是水手長在船上的位置更類似於士官長,是從普通海員中提拔出來的有威信老兵。

所以火長雖然只是第三號軍官,但在船長無法履職的時候,則會跳過水手長由火長接替船長。

誰也不會讓一個不懂導航的水手長駕駛船隻。

除了這三個軍官職位外,一艘船上還有舵工(掌舵),船醫這些也屬於軍官,剩下的就是普通水手了。

大明水師的主要軍官,基本上都是登萊海務教習所出來的,比如直沽號的船長就是張敬修在教習所的教官。

而水手則是從沿海衛所的士兵和沿海地區的漁民招募的,水師的待遇相當不錯,所以船員都很珍惜這個機會。

張司是直沽號的的瞭望手,他是直屬於火長張敬修的水手。

他喊着張敬修從船艙裡出來,來臺南的碼頭上逛上一逛。

航海是一種特殊的體驗,在封閉的船艙上,小集體就會摒棄掉其他的東西,船員之間的關係是很緊密的。

如果是在其他軍隊中,軍官和士兵涇渭分明,但是海上生活模糊了這種界限。

張司本名張四,是張敬修給他改名,因爲兩人都姓張,張司也逐漸和張敬修熟絡起來。

因爲大明水師的停靠,臺南碼頭上出現了固定的集市。

而隨着臺南來往船隻的增加,一些集市已經開始變成店鋪。

臺南真是一個神奇的地方。

張敬修每次下船,碼頭都會大變模樣,這一次整個碼頭的商業區已經頗具規模,很難想象這裡在半年前還是個荒地。

一年多前,李文全帶着種植園主來到了澎湖,蔗糖貿易吸引了更多福建和廣東商人跨海抵達澎湖,更多的種植園建立起來。

有了種植園,就需要將蔗糖運輸出去,於是李文全領着商人一同建設了臺南碼頭。

碼頭變成港口,澎湖巡檢司遷回澎湖,設在臺南,更加速了臺南的發展。

新式燈塔建造起來,這種燈塔採用鯨腦油照明,使用特殊的玻璃鏡片,如同水波紋一樣展開,卻能將光線聚焦在筆直的光柱上。

臺南燈塔的光芒,在沒有霧的晚上,在二十里外都能看到燈塔的光芒。

媽祖廟自然也建立了起來,就坐落在燈塔邊上。

媽祖廟又帶來了廟會和集市,緊接着就是碼頭的商業區開始成型。

“兩位軍爺,上等的蔗酒,免費品嚐!”

在賣酒的鋪子前,張敬修停下腳步。

蔗酒是水手最喜歡的酒,大明水師在船上禁酒,但是不約束下船的海員喝酒,只要不喝到叮酊大醉不能按時回船就行。

這些日子,艦船上的水手艙室內都是酒精和嘔吐物混合的味道,軍官對此的態度是,看着那個水手先吐出來,就罰他打掃船艙就行了。

海上生活已經足夠緊繃,再嚴厲的船長也明白張弛有度。

“火長,您不是不喝酒嗎?”

張敬修皺眉說道:

“這好像是登萊的蔗酒牌子。”

“這位軍爺識貨啊!本店賣的可是貨真價實的金蔗酒!而且都是本島生產的。”

緊接着這名夥計在玻璃杯中倒出了蔗酒,酒體呈現琥珀一般的金色,張司忍不住吞了一口口水。

金蔗酒,是比普通蔗酒更高端的蔗酒。

據說是普通蔗酒再放入木桶中陳釀一段時間,混合了木桶的香氣,酒也會向金色轉化,於是被命名爲金蔗酒。

這種蔗酒的甜味都被轉化掉了,再加上顏色特殊,成爲朗姆酒中的高端品種,在京師的上層權貴中也開始流行開。

張敬修之所以知道這些,是因爲他在教習所幫着同學補習算學,賺到第一筆錢後,就買了一瓶金蔗酒送給父親。

也正是張居正在府中宴請的時候用金蔗酒,這纔打開了金蔗酒在上層的口碑和銷量。

酒體和香味,都和自己在登萊聞到的差不多,果然是真貨。

張敬修疑惑道:

“金蔗酒不是隻有登萊的酒廠能產嗎?”

“這位軍爺,世子爺已經在臺南建酒廠了,這些金蔗酒就是本島產的,現在南洋的商人都直接來島上進貨。”

臺南果然發展起來了啊。

臺南種植的金雞納樹已經開始產出金雞納霜,在明白了蚊蟲是傳播瘧疫後,李文全在建造臺南的時候,也清理了城內的水塘,控制蚊蟲的數量。

除此之外,臺南還有驅蚊的蚊香廠,使用混合了艾葉的盤香,點上後就能有效驅逐室內的蚊蟲。

這些措施下,澎湖的瘧疫大大減少,工匠們也願意爲了更高薪水,前往臺南工作。

原本白糖加工,蔗酒釀造這些產業要設在大明的港口,是因爲這些地方纔能招募到工匠,工匠也擔心“瘴氣”,不願意南下。

但是現在瘧疫的問題解決了,工匠也願意爲了高薪前往澎湖。

這其實才是最高效的辦法,白糖和蔗酒直接在產地加工,就能省下很多運輸成本。

而且澎湖的位置關鍵,正好是南洋航道上的關鍵節點,貿易自然繁榮起來。

就在這個時候,突然碼頭上響起了集結號聲。

“晦氣,咱們剛下船就集結。”

張司暗暗吐槽了一句,張敬修卻說道:

“快走吧,你沒聽到號聲不止一種嗎?”

張司這才反應過來,他臉上略帶激動的問道:

“火長,難道要起航了?”

張敬修點頭,碼頭上也騷亂起來,大明水師的船員紛紛返回各自的戰船。

等回到戰船上,張敬修和張司聽到了啓航的消息,但是聽說目的地是呂宋馬尼拉後,衆人的臉色又變了。

甚至有水手當衆嘟囔起來。

但是隨着船長身後的太監咳嗽了一聲,所有的不滿都消失了。

宣慰使宸昊手下的監軍太監,負責直沽號的軍紀,服從命令是水師的天職,雖然大家都想要儘快返航,但面對這名鐵面執行軍紀的太監,還是都將不滿吞了下去。

這名監軍太監又說道:

“宣慰使大人已經向朝廷請命,馬尼拉這段航程雙餉,軍官敘功一次。”

聽到這裡,衆人紛紛歡呼起來。

回家!回什麼家!

按照兵部制定的新條例,水師軍官晉升全看軍功。

敘功一次對於軍官來說是相當重要的事情,如果要晉升關鍵的職位,就要積攢足夠的軍功。

就這樣,大明水師從臺南港口出發,沿着朝廷下發的《閩海針經》,向着馬尼拉航行。

——

航行兩日後。

張敬修已經將《閩海針經》全部記熟,這確實是一本非常詳細的針經。

船隊在針經的指引下,繞過了不少暗礁,還搭上了一條順風帶,此時已經看不到陸地了。

“放節板!”

水手呼喊着號子,將一節一節的板子放入海中。

等到張敬修擡手,水手又喊道:

“收節板!”

節板,就是船上用來測量速度的木板,這些板子一節一節的,在航行的時候放入海中。

等到一定時間後,再根據放下節板的數目,可以簡單估算航速。

再根據海圖上出發位置和方向,就能簡單計算出船的位置。

再輔助最新配發的六分儀,計算船所在的緯度,最後加上《針經》對於海上標誌物的記錄,就可以完成南洋地區的海上航行了。

當然,要實現跨洋航行,這些就不夠了。

跨洋航行的導航問題,需要等到經度測量的問題解決後,才能徹底解決。

其實這個時代的西班牙人的跨洋航行,也基本上都是在賭命。

蘇澤穿越前時空,海底沉沒的西班牙寶船可不少。

就在這時候,桅杆上響起了急促的銅鑼聲。

“西南!西南!”

張敬修擡起頭看向桅杆上的瞭望手張司,銅鑼聲持續作響,船長李經也從船艙裡出來。

張敬修則拿起隨身的望遠鏡,看向西南方向的水域。

“船長,海盜!”

李經一言不發走過來,他也拿起望遠鏡,果然看到西南海平線上,出現了兩艘槳帆船。

“船長,風停了!”

舵工老劉說道,衆人臉色有了變化。

如果在有風的情況下,槳帆船是絕對追不上三桅帆船的。

李經冷靜下令道:

“升龍旗!”

水手們迅速在桅杆上升起了代表大明水師的龍旗,但是這兩艘槳帆船沒有停下來,反而更加加速的駛來。

“看來是躲不掉了,燃起狼煙,準備接戰!”

船長李經經驗豐富,他這輩子大半時間都在海上,做過海防所的艦長,也帶領過商船躲避倭寇海盜。

李經很清楚,在無風的時候,帆船是跑不過槳帆船的。

海盜船上的漿手都是海盜劫掠的船員,他們被鐵索固定在艙底,吃喝拉撒都不能離開。

如果直沽號戰敗,船上的水手就會成爲海盜的奴隸,成爲海盜船上的“耗材”。

一名漿手的平均使用壽命是兩個月。

張敬修迅速思考起來,亮明瞭大明的龍旗,海盜還敢衝過來,顯然是專門衝着艦隊來的。

大海茫茫,尺度絕對要比陸地大多了,即使是艦隊航行,在這個船與船之間只能依靠旗語通訊的年代,艦隊內船隻的間隔也是很遠的。

直沽號又位於艦隊的尾部,短期內是不可能得到支援了。

李經也明白這個道理,他下令燃起狼煙,也只是爲了安撫人心。

張敬修心中有些緊張,這是直沽號第一次在海上作戰,大家都看向李經,這時候船長就所有人的主心骨。

“準備炮擊,霰彈炮。”

李經再次下令,自然有傳令兵前往炮艙。

張敬修一直在學習,他很快明白了李經的決策。

槳帆船在無風環境下的動力是船槳,所以鏈彈這種專門用來攻擊桅杆的炮彈是不適合的。

鏈彈是用鐵鏈綁在一起的兩個鐵球炮彈,發射之後鐵鏈幫着鐵球旋轉,可以撕裂帆索、擊碎桅杆。

大明水師稱之爲“斷桅砲”,是工部裝備的新式炮彈。

而普通實心炮彈,則是用來遠距離攻擊的。

很顯然這個距離也是不適合的。

那自然要選擇霰彈炮,這種近距離殺傷敵人的炮彈。

直沽號要比這兩艘海盜槳帆船要高,海盜要接舷戰是佔據劣勢的,因爲他們要爬上直沽號的甲板。

使用霰彈炮,就可以對攀爬的海盜產生殺傷。

不過這還不夠。

李經拍了拍張敬修的肩膀道:

“你留在船上,接替我的位置。”

“拿起武器,準備跳幫!”

第153章 御賜豪宅第98章 捷報(七更)第249章 《奏請通政司兼領海疆諜報事疏》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316章 報道引起的科道風暴第26章 紫色道具第15章 圈子第290章 學歷貶值的憂慮第266章 戰績可查第192章 下次一定還幹第88章 《請廢代藩疏》第214章 定海神針蘇澤第271章 李如鬆鬧課第4章 高拱第220章 《駁瘧病瘴氣論》第328章 司禮監掌印出缺第307章 嚴打大案第131章 莫須有第61章 讀者們(感謝大家支持)第282章 順義王之死第116章 任務完成,紫色道具第204章 詐騙的朝鮮使臣第155章 九卿共議第167章 貢使入京師第41章 冊立第236章 從報紙得到捷報的兵部第163章 捕鯨和龍涎香第134章 考成法的弊端第295章 金座玉佛第131章 莫須有第133章 考成法第121章 堂堂連載第181章 上任山東清吏司員外郎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第199章 九卿廷辯第250章 對倭刀寶具鋼筋第20章 《請修帝鑑圖說疏》第194章 《恭陳清釐財用以昭聖治疏》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188章 給張居正的“禮物”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147章 連上兩疏第63章 車營之法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第292章 辦事立業,就在當下第324章 兩位兄臺可是害苦了我第188章 給張居正的“禮物”第287章 《請更定鴻臚寺職掌專轄外務疏》第261章 義利之辯第23章 講學之風第305章 《請設鐵路公股募資修路疏》第280章 節省威望點的新用法第126章 蜂窩煤和醬油第205章 《請改貢例疏》第228章 詳議武監第74章 襲職盛況第215章 吏科試的構想第46章 叩闕第52章 貢監第159章 春分賭約第232章 德育論和智育論第288章 禮部辯禮第231章 喜得貴子第143章 國祚加五第174章 【記憶宮殿香囊】的用法第229章 堂辯羣臣!第220章 《駁瘧病瘴氣論》第232章 德育論和智育論第7章 張居正不報隔夜仇第267章 再苦苦百姓第133章 考成法第234章 太子的南洋攻略第281章 跳幫戰第26章 紫色道具第245章 《請御覽水晶宮博覽會疏》第44章 拆臺子第50章 辦報第296章 辯個痛快!第312章 禮部本意是壞的第64章 邊關告急第316章 報道引起的科道風暴第190章 但凡變法,必觸皇權第140章 盛世第186章 逃不掉的李侍郎第31章 大明神劍第62章 俺答入寇第311章 《奏請開設國子監預科疏》第66章 殃及池魚第239章 前置任務?《請增補閣臣疏》第144章 《請重開登遼海輸疏》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167章 貢使入京師第179章 四民說和請徵商稅第289章 太子教育第320章 必須要出重拳第254章 蒸汽機第165章 統計學魅力時刻第264章 雙道具,一紫一橙第238章 蘇北灌溉總渠
第153章 御賜豪宅第98章 捷報(七更)第249章 《奏請通政司兼領海疆諜報事疏》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316章 報道引起的科道風暴第26章 紫色道具第15章 圈子第290章 學歷貶值的憂慮第266章 戰績可查第192章 下次一定還幹第88章 《請廢代藩疏》第214章 定海神針蘇澤第271章 李如鬆鬧課第4章 高拱第220章 《駁瘧病瘴氣論》第328章 司禮監掌印出缺第307章 嚴打大案第131章 莫須有第61章 讀者們(感謝大家支持)第282章 順義王之死第116章 任務完成,紫色道具第204章 詐騙的朝鮮使臣第155章 九卿共議第167章 貢使入京師第41章 冊立第236章 從報紙得到捷報的兵部第163章 捕鯨和龍涎香第134章 考成法的弊端第295章 金座玉佛第131章 莫須有第133章 考成法第121章 堂堂連載第181章 上任山東清吏司員外郎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第199章 九卿廷辯第250章 對倭刀寶具鋼筋第20章 《請修帝鑑圖說疏》第194章 《恭陳清釐財用以昭聖治疏》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188章 給張居正的“禮物”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147章 連上兩疏第63章 車營之法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第292章 辦事立業,就在當下第324章 兩位兄臺可是害苦了我第188章 給張居正的“禮物”第287章 《請更定鴻臚寺職掌專轄外務疏》第261章 義利之辯第23章 講學之風第305章 《請設鐵路公股募資修路疏》第280章 節省威望點的新用法第126章 蜂窩煤和醬油第205章 《請改貢例疏》第228章 詳議武監第74章 襲職盛況第215章 吏科試的構想第46章 叩闕第52章 貢監第159章 春分賭約第232章 德育論和智育論第288章 禮部辯禮第231章 喜得貴子第143章 國祚加五第174章 【記憶宮殿香囊】的用法第229章 堂辯羣臣!第220章 《駁瘧病瘴氣論》第232章 德育論和智育論第7章 張居正不報隔夜仇第267章 再苦苦百姓第133章 考成法第234章 太子的南洋攻略第281章 跳幫戰第26章 紫色道具第245章 《請御覽水晶宮博覽會疏》第44章 拆臺子第50章 辦報第296章 辯個痛快!第312章 禮部本意是壞的第64章 邊關告急第316章 報道引起的科道風暴第190章 但凡變法,必觸皇權第140章 盛世第186章 逃不掉的李侍郎第31章 大明神劍第62章 俺答入寇第311章 《奏請開設國子監預科疏》第66章 殃及池魚第239章 前置任務?《請增補閣臣疏》第144章 《請重開登遼海輸疏》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167章 貢使入京師第179章 四民說和請徵商稅第289章 太子教育第320章 必須要出重拳第254章 蒸汽機第165章 統計學魅力時刻第264章 雙道具,一紫一橙第238章 蘇北灌溉總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