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武監演武

第273章 武監演武

比試當日。

武監的校場很大,工部在建設武監的時候,專門在校場建了一座觀禮臺。

李如鬆身穿木甲站在校場上,看着蘇澤帶着一衆大臣登上了觀禮臺。

一名京營的世職子弟,看到陪同蘇澤登臺的大臣,嚇得臉色發白。

李如鬆一眼就認出了和蘇澤攀談的那位重臣是定國公,徐文壁在武監開班典禮上來過的。

蘇澤能喊來定國公,倒是也不出意外,畢竟徐文壁還兼任監副,他來這裡觀禮也是正常的。

李如鬆低聲問道:“那幾位大人你認識?”

這位姓金的繼任百戶,哆哆嗦嗦的說道:

“邊上那位是兵部曹尚書。”

兵部尚書的名號,李如鬆差點直接跪下來。

兵部尚書是什麼級別啊!那可是自己親爹來了都要戰慄的角色。

金百戶下一句話,則讓李如鬆完全麻了。

“蘇翰林另一邊的是趙閣老。”

武監的比試,竟然來了一名羣臣之首的國公,一名內閣閣老,一名兵部尚書。

再看着觀禮臺上的硃紅官袍,李如鬆也沒想到蘇澤竟然鬧這麼大。

“那位是成國公。”

觀禮臺邊上,李如鬆看到了一個和朱時坤面貌相似的中年人,正是現任成國公,也就是朱時坤的長兄。

“那是誠意伯,劉藎臣的爹。”

李如鬆此時已經麻木了,蘇澤是將勳貴重臣一網打盡嗎?

可以說大明朝和軍事有關的高層,都集中在觀禮臺上了。

犯得着嗎?

李如松原本的計劃動搖。

“李兄,怎麼辦?”

李如鬆也是狠人,這時候他的混不吝勁兒也上來了,他咬牙說道:“什麼怎麼辦!按原計劃,先揍教官一頓再投降!”

蘇澤站在觀禮臺上,看着兩邊列陣,就知道勝負已經分了。

在戰場上,人數多也沒用。

世職子弟這邊,連列陣都鬧哄哄的,雖然李如鬆靠着家傳操練出一個簡單的步騎配合的陣法來,但是彼此之間根本沒有任何默契。

反觀教官帶着勳貴子弟這邊,陳亮等教官列成了鴛鴦陣,而勳貴子弟則列爲三才陣,分成一前一後兩個陣。

鴛鴦陣在前,這就是精銳破敵的打法。

先用精銳士兵破開敵陣,那後續的士兵就是兵員素質差點,只要能乘勝追擊就行了。

蘇澤專門去兵部邀請了曹邦輔,這是他主動因爲武監和兵部的矛盾。

同時他也是希望兵部看到武監的作用。

曹邦輔在蘇澤遞臺階後,也迅速下臺階,親自領着一衆兵部官員來捧場。

日後武監生畢業後的去向,還是要兵部安排的。

能不能讓武監成爲大明孕育將才的搖籃,這一點同樣很重要。

和科舉一樣,只有大家發現,武監生的升遷要比別的路子更快,那自然會有越來越多的人來武監讀書。

正如蘇澤創辦的營造學社,如今已經成了內廷晉升的必要文憑,和司禮監讀書並駕齊驅了。

曹邦輔這個兵部尚書,也是擔任過薊遼總督的,他還是很精通軍務的。

看了一眼雙方的列陣,曹邦輔也有些滿意。

雖然能看出是新兵,但是雙方的陣法有模有樣,武監確實有些效果。

緊接着,在定國公徐文壁的號聲下,這場武監內的比試開始了。

勳臣已經很多年都不打仗了,在場的勳臣看的熱鬧,而教官勳貴子弟隊伍中有他們的親人,很自然就開始爲那邊加油。

朱時坤看了眼看臺上的長兄,轉頭就發佈命令:

“不許擡頭,跟上!”

朱時坤是這支“後軍”的指揮官,近百人動起來塵土飛揚,朱時坤根本就看見前面的情況。

不過隨着幾聲命令下去,隊伍重新恢復了秩序,每個人按照自己操練中的位置前進,而隊伍最前排的只要跟着前軍行進就行了。

秩序消除了慌亂感,朱時坤如今理解那些枯燥的行軍訓練是爲什麼了,不訓練的士兵連行軍都做不好!

反觀另一邊,李如鬆騎在馬上,他帶領的側翼精銳從本陣脫離,可等他拉開距離,卻發現本陣亂哄哄的才走了一半的路程。

李如鬆氣的不行,派遣傳令兵返回本陣催促行軍,可這下子反而讓本陣更亂了。

李如松原本也沒想指望本陣,他的戰術是讓本陣拖住敵軍,然後自己用精銳騎兵側翼衝鋒,擊潰敵軍後,再匯合本陣的步兵反攻。

教官和勳臣子弟人數少,湊不出騎兵隊伍。

而步兵追不上騎兵,所以敵軍只能和自己方的步兵作戰。

這是李成樑在遼陽常用的戰術,就是通過精銳騎兵突擊來一錘定音。

這一招在對陣女真人的時候百試百爽,在李如鬆看來,騎兵就是戰場上的決定性力量。

看到雙方的表現,蘇澤就知道勝負已分。

他轉而向趙貞吉和曹邦輔說道:

“趙閣老,曹尚書,您看武監生員如何?”

趙貞吉和曹邦輔都點頭。

他們當然不會用最精銳的軍隊要求武監,但是武監生員這種向上的氣質,還是一眼都能看出來的。

軍隊就是這樣,也許武監這幫生員現在不是精銳,但只要保持這個樣子,很快就能成爲精銳。

曹邦輔也承認,蘇澤的辦法確實不錯。

訓練兩年再放回衛所,這些軍官絕對會要比原本的衛所軍官強很多。

很多地方衛所本身也不用打硬仗,能維持治安部隊剿匪就足夠了。

蘇澤對兩人又說道:

“趙閣老,曹尚書,兵部也在爲京營的問題頭疼吧?”

兩人點頭。

京營問題,就是大明京營開支的問題。

《隆慶會計錄》頒佈以後,京營開支巨大的問題,已經擺在了皇帝和羣臣面前。

身爲兵部尚書,自然要承擔京營開支失控的問題。

當然皇帝知道京營開支失控,並不是曹邦輔的責任,而是歷代積累下的問題。

但是皇帝要求做出改變,那兵部自然也要行動起來,而且至少要拿出成果出來。

這也是曹邦輔頭疼的地方。

京營問題之所以難解,就是涉及的人數廣。

京營名義上十幾萬軍隊,一旦動亂是動搖國本的事情。

其實滿朝大臣都明白癥結。 京營最大的問題,就是吃空餉。

京營的名冊上,很多士兵都是“幽靈士兵”,他們只存在於兵部的賬冊上,然後每個月按時領取軍餉。

這些爛仗積累至今,問題根深蒂固,就算是一團亂麻,根本無從入手。

蘇澤說道“京營問題,說白了還是人的問題,要解決問題,還是需要人手。”

趙貞吉和曹邦輔都點頭。

清查“幽靈士兵”需要人,整肅京營紀律需要人,也正是因爲大明根本沒有這方面的行政能力,所以這個問題才難解。

蘇澤說道:“兩位大人請看,這武監的生員如何?”

趙貞吉皺眉,曹邦輔則搖頭苦笑。

蘇澤低聲說道:

“兩位大人是不是覺得,武監生員和京營問題有牽連,沒辦法動手?”

曹邦輔微微點頭。

京營問題,其實最後還是通着勳貴這邊。

當然,吃兵血這種事情,現在的大明勳貴不可能親自下場。

可吃空餉,利用京營牟利,確實一個巨大的利益網絡,而這個網絡的頂點就是勳貴們。

比如定國公徐文壁,他就是京營五軍都督府的都督,京營的問題他都是有責任的。

如果更進一步,勳貴把持武職,而京營墮落糜爛,其實也有文臣故意縱容的結果。

這也意味着武勳徹底放棄朝堂的話語權,而這筆財政支出也默認是朝廷對他們的安撫。

換句話說,如今大明從皇帝到朝臣,也沒有誰真的要讓京營有戰鬥力。

真正讓皇帝和朝臣不滿的,是在日益放縱下,這個窟窿越來越大,已經威脅到整個國家財政安全了。

蘇澤其實也是明白這個道理的。

他也沒有想要立刻解決京營問題。

蘇澤說道:

“兩位大人,下官要做的,也不是徹底剷除京營的問題。”

“下官以爲,在今年末的時候,讓武監生去京營實習三個月。”

“日後他們都是要承襲軍職的,一來可以瞭解一下我大明軍營的情況,二來也可以瞭解如今京營基層糜爛的狀況,幫着閣部做決策。”

蘇澤提出這樣的方案,趙貞吉和曹邦輔都連連點頭。

還是那句話,要解決問題,先要知道具體的問題。

這幫武監生雖然出身世職和勳貴子弟,但是他們畢竟年輕。

年輕人往往都是有朝氣有理想的,他們也未必會願意和祖輩父輩同流合污,安於現狀。

誰學習了一身本領,不想要建立功業呢?

只要能掌握京營基層的情況,再提出相應的改革措施,好歹吐出一點利益出來,那也能爲大明節省不小的開支。

這邊省一點,其他地方就能多一點,就能用在更有用的地方。

趙貞吉說道:

“子霖的辦法老成持重,本官也以爲可。”

既然閣老都發話了,曹邦輔也說道:

“本官回去和部裡議一下,另外這件事也要五軍都督府同意才行。”

聽到這裡,蘇澤就知道曹邦輔算是原則上接受了,他立刻說道:

“定國公那邊蘇某去說,明年後讓武監生去京營基層擔任隊正,實訓操練三個月。”

京營一隊是五十人,隊正也就是把總百戶級,這算是最基層的有品級軍官,能在武監讀書的自然也都符合這個條件。

這個要求五軍都督府自然也不會拒絕。

談話之間,校場上已經分出了勝負。

李如鬆茫然的看着潰敗的隊伍,他到最後都不明白,爲什麼明明人數更多的己方步兵本陣,會潰敗得這麼快?

李如鬆騎着馬,就看到教官的鴛鴦陣衝上來,然後己方的步兵本陣就被衝散了。

李如鬆連忙領着騎兵回去支援,然後就撞上了勳臣子弟的軍陣。

明明是最簡單的三才陣,明明是平時自己最看不起的紈絝勳貴子弟,明明是騎兵對戰步兵,怎麼自己就衝不破三才陣?

等教官的鴛鴦陣再次殺回來的時候,李如鬆的騎兵也崩潰了。

更讓李如鬆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教官鴛鴦陣的威力!

整個鴛鴦陣就是一臺高效的戰爭機器,將他們這些菜鳥騎兵迅速掃落。

或許這些教官不如父親麾下的猛士強壯,但是他們組合在一起絕對是戰場最可怕的殺器!

李如鬆這邊的世職子弟意氣消沉,那邊被帶着躺贏的勳臣子弟卻興奮無比。

原來仗是這麼打的!

朱時坤激動的看着手裡的木劍,回味着自己砍人的場景。

剛開始的時候他也有些慌,畢竟對方的人數是己方的四倍,而且這些世職子弟都要比勳臣子弟強壯些。

可等朱時坤適應戰場後,他也逐步冷靜下來,他按照陳亮傳授的方法,開始指揮隊伍。

用口令穩定軍心,糾正做錯的士兵,接下來就按照教官傳授的那樣,做好眼前的事情就行了。

當校場煙塵騰起的時候,朱時坤在前進。

當教官的隊伍突破了世職子弟的步兵軍陣的時候,朱時坤在前進。

當李如鬆領着騎兵衝過來的時候,朱時坤在變陣。

然後李如鬆的騎兵就敗了。

朱時坤突然覺得兵法原來並不是那麼玄妙,好像自己也能學?

朱時坤下定決心日後要認真聽課,也學着教官訓練軍隊,這場比試就已經結束了。

世職子弟垂頭喪氣,觀禮臺上的勳貴們都滿意的鼓掌,紛紛誇讚武監教的好。

自家紈絝的子侄,在校場上竟然表現得和精銳一樣,還是武監培養人啊!

趙貞吉和曹邦輔甚至要比這些勳貴還懂軍事,他們自然看出無論是世職子弟還是勳貴子弟都是新兵蛋子。

但新兵只是說他們戰場經驗不豐富,如果從紀律軍容來看,已經勝過很多地方的精銳了。

武監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有這樣的成效,已經大大超過內閣和兵部的期待了。

趙貞吉和曹邦輔都開始認真思考蘇澤的提議,等明年將武監生派往京營,摸清楚京營基層的情況,逐步對京營進行改革。

不過除了這些原本的軍事改革外,蘇澤已經委託戚繼光,試驗總結新式火器有關的訓練操典了。

上次戚繼光回信,新式火器操典已經編寫的差不多了。

自己已經在武監樹立威信,接下來就是要推廣新式火器操典了。

畢竟未來是火器的世代。

而武監的這幫學生,也將會成爲第一批火器時代的職業軍官!

(本章完)

第200章 舌戰第201章 莫非王土第128章 模擬成功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257章 通政司怪談其四第254章 蒸汽機第264章 雙道具,一紫一橙第313章 壞心辦好事第323章 掌印之爭,素來如此第106章 北方開關(4k)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第84章 邊亂第38章 徐文長第173章 王世貞也寫禁書?第30章 烏思藏爭貢第94章 《海國記》(三更)第44章 拆臺子第28章 徐階罷相第31章 大明神劍第117章 《請除遼藩疏》第323章 掌印之爭,素來如此第29章 趙貞吉到任第13章 請修國史第131章 莫須有第69章 寡斷第240章 不裝了,蘇澤出手第320章 必須要出重拳第253章 水毒病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66章 殃及池魚第71章 父母之愛兒第300章 帶過最差的兵第49章 暗中博弈第265章 海上京觀第327章 《乞允年老宮人恩養疏》第155章 九卿共議第134章 考成法的弊端第77章 一錘定音第20章 《請修帝鑑圖說疏》第3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165章 統計學魅力時刻第103章 再次經筵(二更)第189章 戶部紅人蘇子霖第256章 《請整飭京畿治安並置巡防制度疏》第109章 奏疏執行(4k)第96章 三策(五更)第91章 上架感言第237章 下個目標工部第329章 看茶,上好茶第192章 下次一定還幹第142章 都察院風暴第249章 《奏請通政司兼領海疆諜報事疏》第65章 言官的進攻第51章 國祚減二第108章 《請開登萊通商疏》!(加更!)第69章 寡斷第99章 又升官了(八更)第309章 優秀的向上管理能力第286章 蘇公樓建成第35章 馮保第85章 橙色道具第289章 太子教育第115章 敕勒川上的板升城第222章 《附議遼督並請設通遼棱堡疏》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74章 襲職盛況第318章 吃空餉的京營第243章 水晶宮博覽會第31章 大明神劍第225章 請設武監遺表第32章 神劍出鞘第37章 講讀東宮第238章 蘇北灌溉總渠第22章 升遷途徑第174章 【記憶宮殿香囊】的用法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57章 思退第57章 思退第137章 禮物的藝術第190章 但凡變法,必觸皇權第51章 國祚減二第296章 辯個痛快!第297章 請個國主?第292章 辦事立業,就在當下第264章 雙道具,一紫一橙第314章 熱血難涼第148章 妖報風波(加更!)第292章 辦事立業,就在當下第310章 高拱的前置任務第172章 國之大事第273章 武監演武第240章 不裝了,蘇澤出手第296章 辯個痛快!第238章 蘇北灌溉總渠第283章 羊吃人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第108章 《請開登萊通商疏》!(加更!)第176章 靈濟宮大會開幕第321章 五品以上奏議第55章 壓力怪
第200章 舌戰第201章 莫非王土第128章 模擬成功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257章 通政司怪談其四第254章 蒸汽機第264章 雙道具,一紫一橙第313章 壞心辦好事第323章 掌印之爭,素來如此第106章 北方開關(4k)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第84章 邊亂第38章 徐文長第173章 王世貞也寫禁書?第30章 烏思藏爭貢第94章 《海國記》(三更)第44章 拆臺子第28章 徐階罷相第31章 大明神劍第117章 《請除遼藩疏》第323章 掌印之爭,素來如此第29章 趙貞吉到任第13章 請修國史第131章 莫須有第69章 寡斷第240章 不裝了,蘇澤出手第320章 必須要出重拳第253章 水毒病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66章 殃及池魚第71章 父母之愛兒第300章 帶過最差的兵第49章 暗中博弈第265章 海上京觀第327章 《乞允年老宮人恩養疏》第155章 九卿共議第134章 考成法的弊端第77章 一錘定音第20章 《請修帝鑑圖說疏》第3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165章 統計學魅力時刻第103章 再次經筵(二更)第189章 戶部紅人蘇子霖第256章 《請整飭京畿治安並置巡防制度疏》第109章 奏疏執行(4k)第96章 三策(五更)第91章 上架感言第237章 下個目標工部第329章 看茶,上好茶第192章 下次一定還幹第142章 都察院風暴第249章 《奏請通政司兼領海疆諜報事疏》第65章 言官的進攻第51章 國祚減二第108章 《請開登萊通商疏》!(加更!)第69章 寡斷第99章 又升官了(八更)第309章 優秀的向上管理能力第286章 蘇公樓建成第35章 馮保第85章 橙色道具第289章 太子教育第115章 敕勒川上的板升城第222章 《附議遼督並請設通遼棱堡疏》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74章 襲職盛況第318章 吃空餉的京營第243章 水晶宮博覽會第31章 大明神劍第225章 請設武監遺表第32章 神劍出鞘第37章 講讀東宮第238章 蘇北灌溉總渠第22章 升遷途徑第174章 【記憶宮殿香囊】的用法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57章 思退第57章 思退第137章 禮物的藝術第190章 但凡變法,必觸皇權第51章 國祚減二第296章 辯個痛快!第297章 請個國主?第292章 辦事立業,就在當下第264章 雙道具,一紫一橙第314章 熱血難涼第148章 妖報風波(加更!)第292章 辦事立業,就在當下第310章 高拱的前置任務第172章 國之大事第273章 武監演武第240章 不裝了,蘇澤出手第296章 辯個痛快!第238章 蘇北灌溉總渠第283章 羊吃人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第108章 《請開登萊通商疏》!(加更!)第176章 靈濟宮大會開幕第321章 五品以上奏議第55章 壓力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