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徐文長

第38章 徐文長

蘇澤放下手提式朝廷,烏思藏地區在明代就存在感稀薄,果然沒能增加國祚。

不過一個金瓶掣籤法,能保證烏思藏的安定,已經是相當不錯了。

而且大明控制烏斯藏,使其作爲中華不可分割領土的一部分,這也是千秋之功了!

如今看起來蒸蒸日上的大明朝,內部的問題已經越來越多,烏思藏不添亂就不錯了,想要帶動大明國祚還是太難了。

但是看到科道言官因爲自己被訓斥,蘇澤心情又好了起來,就連扣掉的30點威望,他也覺得值得起來。

可這個威望值是怎麼回事?難道就是言官中的聲望?

不,應該不是這個意思,應該說言官把持了大明朝的輿論風向,影響了朝野的態度,所以自己的威望纔會降低。

蘇澤當然不想要去迎合這些清流,那有沒有其他辦法增加威望值?

如果自己能控制輿論風向,那不是就能操縱威望值了?

蘇澤將這個想法記在心裡,等以後有機會再試驗吧。

——

轉眼之間,又到了七月十日,上旬休沐的時候了。

距離皇太子的冊立大典只剩下十天,禮部和詹事府的官員都忙得不可開交,但是蘇澤卻每天就是讀書習字,無事一身輕。

新任法王已經通過金瓶掣籤法抽出來了,禮部製作的金瓶,在兩派的見證下,供奉於大明皇家佛寺大隆善護國寺的大殿中,由漢藏高僧誦經七日,最後抽出了新任法王人選。

新任法王是哲蚌寺尋得的靈童,甘丹寺雖然有些不服氣,但還是接受了這個結果。

日後法王轉世就從兩家寺院中抽了,藏地轉世靈童能不能活過成年還是未知數,來日還長着呢。

反正趙貞吉交辦給自己的事情就這麼一件,蘇澤也沒傻到主動給自己攬事的地步。

六科十三道的言官被皇帝派遣使者申飭,這次言官們也知道自己理虧,罕見的乖乖領受了斥責。

科道消停了一陣日子,也讓冊立大典的工作少了一些掣肘,等到七月十日的時候已經大體準備完畢。

禮部尚書趙貞吉給禮部上下放了假,連續忙了半個多月的沈一貫,終於得到了寶貴的休息日。

休息的沈一貫卻沒有回家休假,而是湊到了蘇澤的身邊。

“肩吾兄,你我的關係有什麼事情就直說,何必如此作態?”

蘇澤看出了沈一貫有事要說,卻又張不開嘴的樣子,他也好奇起來,到底是什麼事情能讓包打聽沈一貫都難以開口。

沈一貫的交際能力是讓蘇澤驚歎的。

調入詹事府後不久,他將詹事府上下官員的底細都打聽得清清楚楚,和所有人都能熱情的攀談。

不僅僅是詹事府,沈一貫的關係網已經延伸到了禮部、翰林院,甚至連科道他都有消息來源。

沈一貫關上公房的大門,這才說道:

“子霖兄,這件事我本不想開口,但是長輩所託,若是你不願意,直接拒絕就是。”

長輩?

京師中,沈一貫的長輩就是自己的頂頭上司諸大綬了?

沈一貫點點頭說道:“正是諸公讓我來說的。”

蘇澤來了興趣,看到沈一貫吞吞吐吐的樣子,必然是難辦的事情,諸大綬能有什麼事情求到自己?

沈一貫吸了一口氣說道:

“我聽說子霖兄在尋訪幕客,我這裡有一個人選,還是我浙江紹興人。”

幕客,幕賓,也就是師爺,紹興師爺名揚天下。 給自己介紹幕客,有必要這麼吞吞吐吐的嗎?

沈一貫咬牙說道:

“此人叫做徐渭,紹興人。”

蘇澤聽到這個名字,立刻站起來問道:“徐渭,徐文長?可是隨着胡部堂抗倭的那位徐文長?”

聽到蘇澤聽說過徐渭的名字,沈一貫放鬆了一些,他說道:

“正是這位徐文長。”

“徐文長是我叔父的好友,是越中十子之一,也和諸學士相厚。”

蘇澤反過來拉着沈一貫說道:

“帶我去見這位徐文長!”

沈一貫被蘇澤的熱情嚇了一跳,徐渭確實有些名聲,但那是在浙江抗倭時候的名聲。

蘇澤又不是浙江人,怎麼會對徐渭這麼大的反應?

沈一貫不想要坑好友,拉着蘇澤坐下說道:

“子霖兄,你既然知道徐文長曾是胡部堂的幕客,應該也知道他現在的處境。”

蘇澤點點頭。

抗倭英雄胡宗憲,曾任兵部尚書,所以浙江百姓都尊稱他爲胡部堂。

在東南立下抗倭大功,但胡宗憲卻是嚴嵩一黨,在嚴嵩倒臺後,胡宗憲的立場就尷尬起來。

嘉靖四十一年,徐階取代嚴嵩成爲內閣首輔,他的門生吏科給事中陸鳳儀彈劾胡宗憲十大罪狀。

這一次嘉靖皇帝手書“宗憲非嵩黨”,將胡宗憲釋放。

但是兩年後,嘉靖四十三年,清流再次彈劾胡宗憲和嚴嵩之子嚴世蕃結黨,這一次胡宗憲被捕下獄,一代抗倭英雄在獄中留下“寶劍埋冤獄,忠魂繞白雲”詩,引刃自盡,死於獄中。

胡宗憲一死,他的舊部立刻被清算,徐渭是胡宗憲的幕僚,自然也逃不了干係,幾次被抓捕審訊。

沈一貫說道:

“徐文長在諸學士的幫助下入京,給李閣老當了兩年幕客,這才逃過了清算。”

“但李閣老馭下極嚴,徐文長生性恣意曠達,過得十分的苦悶,所以求到諸學士那邊,想要解聘。”

“可若是他離開京師返鄉,怕是又要被地方官員戕害,所以諸學士勸說他留在京師。”

蘇澤點點頭,政治鬥爭就是這樣,一旦鬥爭開啓,鬥爭的範圍和烈度,就不是上位者能控制的了。

你要進步,我也要進步,清算舊黨是最好的進步之路。

已經致仕的徐階恐怕也沒想到,自己發起的清算,餘波還在盪漾,依然有人想要從胡宗憲舊部身上挖出點什麼,牽連到那些曾經和嚴嵩有交往的官員身上。

沈一貫苦笑說道:

“可諸學士給他介紹了朝中多位大員,這位徐文長都不願意,他也不知道從哪兒聽了你的名字,非說要做你的幕客。”

“子霖兄,如果你不願意,我直接去和諸學士說去,學士也不會遷怒你的。”

蘇澤卻說道:

“快帶我去見徐文長!”

(本章完)

第50章 辦報第88章 《請廢代藩疏》第191章 共議的威力第291章 選官大計第261章 義利之辯第301章 《請聖駕檢閱武監演武疏》第268章 神劍再斬妖第122章 《興文教以隆聖治疏》第230章 《詳議武監疏(改)》第314章 熱血難涼第218章 山東人的執念第91章 上架感言第109章 奏疏執行(4k)第151章 都有光明的未來第68章 平絨策(加更)第238章 蘇北灌溉總渠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30章 烏思藏爭貢第134章 考成法的弊端第142章 都察院風暴第270章 曲阜縣令的最佳人選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11章 風暴再起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11章 風暴再起第61章 讀者們(感謝大家支持)第97章 國祚再加(六更)第132章 《請稽查章奏隨事考成疏》第33章 第五疏,金瓶掣籤第85章 橙色道具第22章 升遷途徑第120章 國祚不變第203章 《驛路改革疏》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第48章 流黜(加更!)第96章 三策(五更)第292章 辦事立業,就在當下第2章 【手提式大明朝廷】第103章 再次經筵(二更)第21章 立儲之功第98章 捷報(七更)第136章 准奏頒行第87章 齊發力第135章 聖人無名第177章 《請廢匠竈樂諸籍疏》第61章 讀者們(感謝大家支持)第277章 《釐正楚藩刑獄疏》第24章 徐階思退第117章 《請除遼藩疏》第297章 請個國主?第16章 立人設第214章 定海神針蘇澤第6章 畫餅第120章 國祚不變第169章 任務完成!第21章 立儲之功第322章 《聯名共議財政制度議》第125章 實學第265章 海上京觀第250章 對倭刀寶具鋼筋第243章 水晶宮博覽會第38章 徐文長第300章 帶過最差的兵第56章 宰輔之才第91章 上架感言第249章 《奏請通政司兼領海疆諜報事疏》第48章 流黜(加更!)第228章 詳議武監第221章 《請修長城並編練薊遼兵馬疏》第77章 一錘定音第245章 《請御覽水晶宮博覽會疏》第105章 擴展的朋友圈(日更)第262章 大國之道第109章 奏疏執行(4k)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19章 第四封奏疏第12章 第二次上疏第319章 《請派御史清查京營弊政疏》第300章 帶過最差的兵第74章 襲職盛況第233章 《武監教育論奏議》第308章 一日破案第79章 靈活的祖訓第120章 國祚不變第257章 通政司怪談其四第172章 國之大事第117章 《請除遼藩疏》第59章 日用之道?第152章 《請設營造學社以助營造疏》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第132章 《請稽查章奏隨事考成疏》第257章 通政司怪談其四第239章 前置任務?《請增補閣臣疏》第131章 莫須有第220章 《駁瘧病瘴氣論》第118章 豎纛鳴冤第294章 三合一疏第328章 司禮監掌印出缺第212章 黑暗森林第242章 樹典型
第50章 辦報第88章 《請廢代藩疏》第191章 共議的威力第291章 選官大計第261章 義利之辯第301章 《請聖駕檢閱武監演武疏》第268章 神劍再斬妖第122章 《興文教以隆聖治疏》第230章 《詳議武監疏(改)》第314章 熱血難涼第218章 山東人的執念第91章 上架感言第109章 奏疏執行(4k)第151章 都有光明的未來第68章 平絨策(加更)第238章 蘇北灌溉總渠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30章 烏思藏爭貢第134章 考成法的弊端第142章 都察院風暴第270章 曲阜縣令的最佳人選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11章 風暴再起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11章 風暴再起第61章 讀者們(感謝大家支持)第97章 國祚再加(六更)第132章 《請稽查章奏隨事考成疏》第33章 第五疏,金瓶掣籤第85章 橙色道具第22章 升遷途徑第120章 國祚不變第203章 《驛路改革疏》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第48章 流黜(加更!)第96章 三策(五更)第292章 辦事立業,就在當下第2章 【手提式大明朝廷】第103章 再次經筵(二更)第21章 立儲之功第98章 捷報(七更)第136章 准奏頒行第87章 齊發力第135章 聖人無名第177章 《請廢匠竈樂諸籍疏》第61章 讀者們(感謝大家支持)第277章 《釐正楚藩刑獄疏》第24章 徐階思退第117章 《請除遼藩疏》第297章 請個國主?第16章 立人設第214章 定海神針蘇澤第6章 畫餅第120章 國祚不變第169章 任務完成!第21章 立儲之功第322章 《聯名共議財政制度議》第125章 實學第265章 海上京觀第250章 對倭刀寶具鋼筋第243章 水晶宮博覽會第38章 徐文長第300章 帶過最差的兵第56章 宰輔之才第91章 上架感言第249章 《奏請通政司兼領海疆諜報事疏》第48章 流黜(加更!)第228章 詳議武監第221章 《請修長城並編練薊遼兵馬疏》第77章 一錘定音第245章 《請御覽水晶宮博覽會疏》第105章 擴展的朋友圈(日更)第262章 大國之道第109章 奏疏執行(4k)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19章 第四封奏疏第12章 第二次上疏第319章 《請派御史清查京營弊政疏》第300章 帶過最差的兵第74章 襲職盛況第233章 《武監教育論奏議》第308章 一日破案第79章 靈活的祖訓第120章 國祚不變第257章 通政司怪談其四第172章 國之大事第117章 《請除遼藩疏》第59章 日用之道?第152章 《請設營造學社以助營造疏》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第132章 《請稽查章奏隨事考成疏》第257章 通政司怪談其四第239章 前置任務?《請增補閣臣疏》第131章 莫須有第220章 《駁瘧病瘴氣論》第118章 豎纛鳴冤第294章 三合一疏第328章 司禮監掌印出缺第212章 黑暗森林第242章 樹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