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講學之風

第23章 講學之風

“既然要編寫《帝鑑圖說》,讓肩吾兄抄寫《資治通鑑》,也是爲了讓你更好的編書。”

聽到這裡,沈一貫正色說道:

“原來如此!我這就去抄書!”

蘇澤倒是有些意外的看向沈一貫,但是他很快想起來,沈一貫也是在全國讀書人中考中進士的明代卷王。

不,能當庶吉士的,都是卷王中的卷王。

通天之路放在眼前,沈一貫又怎麼能不努力呢。

看到沈一貫這個樣子,羅萬化也低下頭繼續看書,公房中又安靜了下來。

公房外喧喧鬧鬧,公房內只有翻書的聲音。

——

與此同時,內閣中。

徐階坐在內閣首席,高拱張居正陳以勤三位閣臣坐在側邊,今天四位閣臣沒有處理奏疏,而是聽着上首的徐階講學:

“所謂仁義禮智渾然全具,而惻隱羞惡恭敬是非隨感而發,鄙意竊謂此是良知本體。”

“誠之一字,於學極有力。誠者天之道,誠之者人之道,只一念之發不能存誠,良知便從此失去,況望其能致也。”

徐階作爲內閣首輔,要在內閣中講學,其他閣臣自然也沒有辦法。

但是面對徐階開口閉口的“致良知”,三人的態度各不一樣。

高拱是明顯的厭惡。

高拱並不是厭惡王陽明,而是厭惡朝堂上的這股講學之風。

上有所好,下必從之,因爲內閣首輔徐階癡迷陽明心學,如今京師中講學之風極盛,文人士大夫聚會都在講“致良知”。

而且王陽明已經死了很久了,所以心學也逐漸發展出不同的流派,在高拱看來,很多流派的理論甚至已經背離了王陽明的本意。

比如在南直隸頗爲流行的泰州學派,主張百姓日用爲道,這點高拱倒是不反對。

但是泰州學派講究順從慾望,其子弟行爲乖張、個性張揚,甚至還有李贄這種直接罵孔子的狂儒。

然後還有徐閣老老師聶豹的守靜學派,整日裡避世枯坐,開口閉口良知,搞得和禪宗的和尚一樣,一開口就是“身論”“心論”那一套玄虛的,和魏晉那幫談玄的差不多,最爲高拱所不喜。

當然,徐閣老講的又是另一派了,他是更主張入世的“事功派”,講究的通過做事來磨礪自身,從而達到致良知的地步。

這套理論上高拱倒是不太反對,但是徐階太癡迷於兜售他這套學說,不僅僅整日拉着內閣講學,甚至以首輔身份下場,親自還推動京師的講學活動。

最大的一次活動,也就是嘉靖四十四年的靈濟宮大會,就是徐階親自推動的。

那次講學活動赴者五千人,邀請了海內有名的儒生,聲勢浩大,從此京師士大夫都以講學爲榮。

這其中到底多少是真的喜歡研究王陽明的學問,多少是爲了趨炎附勢投其所好的。

張居正作爲徐階的弟子,自然不能露出明顯的厭惡之情,還要表現出認真聽講的樣子。

張居正也同樣厭惡講學。

張居正認爲,講學這股風氣污染了地方,書院聚集弟子,名爲講學,實際上是妄議朝廷,一旦遇到事情就會聚集鬧事,江南的讀書人每年都要將文廟的孔子牌位擡出來鬧事。

在京師,各級官員也聚集在一起講學,以講學之名行結黨之事,搞得朝堂烏煙瘴氣。

陳以勤也是心學的狂熱愛好者,算是徐階在心學路上的同道中人,所在在場的人當中,就是陳以勤聽得最認真。

聽完了徐階的“高論”,陳以勤附和道:

“仁,人心也。心最虛靈。虛謂大公,靈謂順應。良知者,即此虛靈之發見。識仁原只是良知自識。” 徐階聽到陳以勤附和自己,也一下子來勁了,他立刻說道:

“陳閣老高見!良知良能,原不喪失,以舊習未除,卻須存養此心。”

高拱都快要翻白眼了,要說這位徐閣老當真是癡迷王陽明到了一定境界。

他經常臨摹王陽明畫像,還喜歡蒐集王陽明的遺物手稿,如果放在當代,絕對可以做明星站姐。

講完了之後,徐階還有些意猶未盡,他說道:

“可惜李子實不在閣中。”

聽到這句話,高拱和張居正都警惕起來。

特別是張居正,他的眼神和對面的高拱接觸了一下,然後迅速分開,雙方都是人精,很快都明白了對方眼神中的意思。

李子實,就是李春芳。

李春芳早在嘉靖末年就入閣,如今身上還領着建極殿大學士的職位。

前陣子邊關異動,北方的俺達汗又有入侵的跡象,在高拱的“力薦”下,隆慶皇帝派遣李春芳巡視邊務。

李春芳是徐階的親密戰友,高拱好不容易將他擠出內閣,徐階突然提起他,顯然是準備召回李春芳。

而張居正的情感就更復雜了。

原本自己上面壓着徐階和高拱,如果李春芳返回內閣,以他和徐階的親密關係,以及他本人的名望,又要壓在自己的頭上。

要知道李春芳可是狀元,在嘉靖朝就以寫得一手好青詞,深受嘉靖喜愛。

李春芳也是陽明心學的狂熱愛好者,他也是靈濟宮大會的主要推動策劃者,和徐階是心學研究上的同道。

張居正也是不願意李春芳返回內閣的。

陳以勤又說道:

“趙大洲如果在就好了。”

聽到這裡,張居正和高拱更是警惕的對視了一眼。

趙大洲,就是吏部左侍郎趙貞吉。

趙貞吉是南直隸泰州人,喜歡研究心學泰州學派,也是徐階在心學上的同道。

當今皇帝很喜歡趙貞吉,經常召他進宮講學,各方面條件都符合入閣的條件。

陳以勤提起趙貞吉,政治動物的張居正本能發動,明白這是陳以勤在暗示徐階,引趙貞吉入閣,制衡高拱。

想到這裡,張居正心裡更不是滋味。

趙貞吉是嘉靖十四年的進士,是張居正的科場前輩,他和徐階、李春芳都是心學同好,關係也親近。

如果趙貞吉入閣,又要排在自己之上。

帶着異樣的心情,張居正返回家中,等天完全黑之後,派出親信召來了弟子申時行。

(本章完)

第38章 徐文長第292章 辦事立業,就在當下第283章 羊吃人第51章 國祚減二第228章 詳議武監第150章 破譯《營造法式》第41章 冊立第206章 得罪了大銀臺還想跑?第151章 都有光明的未來第215章 吏科試的構想第89章 兩級分化第114章 一不小心文抄了(加更)第131章 莫須有第67章 第八疏求戰第231章 喜得貴子第28章 徐階罷相第192章 下次一定還幹第62章 俺答入寇第234章 太子的南洋攻略第251章 欺天大案第68章 平絨策(加更)第266章 戰績可查第293章 《疏通舉人銓政壅滯疏》第178章 國本第109章 奏疏執行(4k)第45章 大鬧天宮第177章 《請廢匠竈樂諸籍疏》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141章 御史被打第302章 檢閱三軍第119章 遼王覆滅第285章 子霖兄幫幫我第286章 蘇公樓建成第120章 國祚不變第25章 再升官第48章 流黜(加更!)第27章 錢法不通第300章 帶過最差的兵第252章 羣臣疑似有些太極端了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第24章 徐階思退第239章 前置任務?《請增補閣臣疏》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249章 《奏請通政司兼領海疆諜報事疏》第177章 《請廢匠竈樂諸籍疏》第82章 代王第207章 秀榮馬場第4章 高拱第144章 《請重開登遼海輸疏》第37章 講讀東宮第37章 講讀東宮第78章 公私第85章 橙色道具第179章 四民說和請徵商稅第122章 《興文教以隆聖治疏》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第223章 《請設國子監武科疏》第136章 准奏頒行第302章 檢閱三軍第10章 威望值的猜想第227章 做空,天可汗第309章 優秀的向上管理能力第247章 這就是天朝!第169章 任務完成!第3章 《請罷早朝疏》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266章 戰績可查第106章 北方開關(4k)第79章 靈活的祖訓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97章 國祚再加(六更)第22章 升遷途徑第195章 崩盤第311章 《奏請開設國子監預科疏》第328章 司禮監掌印出缺第312章 禮部本意是壞的第68章 平絨策(加更)第101章 一條鞭法的前置國策(十更)第226章 滾筒印刷機和未來的新軍官第186章 逃不掉的李侍郎第153章 御賜豪宅第304章 鐵路第165章 統計學魅力時刻第101章 一條鞭法的前置國策(十更)第31章 大明神劍第17章 威望增加第178章 國本第273章 武監演武第248章 是時候出重拳了!第245章 《請御覽水晶宮博覽會疏》第263章 天下第一巡撫?第197章 《請奏四方來朝疏》?第133章 考成法第301章 《請聖駕檢閱武監演武疏》第72章 內閣的眼藥第27章 錢法不通第99章 又升官了(八更)第301章 《請聖駕檢閱武監演武疏》第3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249章 《奏請通政司兼領海疆諜報事疏》
第38章 徐文長第292章 辦事立業,就在當下第283章 羊吃人第51章 國祚減二第228章 詳議武監第150章 破譯《營造法式》第41章 冊立第206章 得罪了大銀臺還想跑?第151章 都有光明的未來第215章 吏科試的構想第89章 兩級分化第114章 一不小心文抄了(加更)第131章 莫須有第67章 第八疏求戰第231章 喜得貴子第28章 徐階罷相第192章 下次一定還幹第62章 俺答入寇第234章 太子的南洋攻略第251章 欺天大案第68章 平絨策(加更)第266章 戰績可查第293章 《疏通舉人銓政壅滯疏》第178章 國本第109章 奏疏執行(4k)第45章 大鬧天宮第177章 《請廢匠竈樂諸籍疏》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141章 御史被打第302章 檢閱三軍第119章 遼王覆滅第285章 子霖兄幫幫我第286章 蘇公樓建成第120章 國祚不變第25章 再升官第48章 流黜(加更!)第27章 錢法不通第300章 帶過最差的兵第252章 羣臣疑似有些太極端了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第24章 徐階思退第239章 前置任務?《請增補閣臣疏》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249章 《奏請通政司兼領海疆諜報事疏》第177章 《請廢匠竈樂諸籍疏》第82章 代王第207章 秀榮馬場第4章 高拱第144章 《請重開登遼海輸疏》第37章 講讀東宮第37章 講讀東宮第78章 公私第85章 橙色道具第179章 四民說和請徵商稅第122章 《興文教以隆聖治疏》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第223章 《請設國子監武科疏》第136章 准奏頒行第302章 檢閱三軍第10章 威望值的猜想第227章 做空,天可汗第309章 優秀的向上管理能力第247章 這就是天朝!第169章 任務完成!第3章 《請罷早朝疏》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266章 戰績可查第106章 北方開關(4k)第79章 靈活的祖訓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97章 國祚再加(六更)第22章 升遷途徑第195章 崩盤第311章 《奏請開設國子監預科疏》第328章 司禮監掌印出缺第312章 禮部本意是壞的第68章 平絨策(加更)第101章 一條鞭法的前置國策(十更)第226章 滾筒印刷機和未來的新軍官第186章 逃不掉的李侍郎第153章 御賜豪宅第304章 鐵路第165章 統計學魅力時刻第101章 一條鞭法的前置國策(十更)第31章 大明神劍第17章 威望增加第178章 國本第273章 武監演武第248章 是時候出重拳了!第245章 《請御覽水晶宮博覽會疏》第263章 天下第一巡撫?第197章 《請奏四方來朝疏》?第133章 考成法第301章 《請聖駕檢閱武監演武疏》第72章 內閣的眼藥第27章 錢法不通第99章 又升官了(八更)第301章 《請聖駕檢閱武監演武疏》第3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249章 《奏請通政司兼領海疆諜報事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