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棱堡和火炮

第162章 棱堡和火炮

蘇澤的奏疏上附上了棱堡的設計圖。

所謂棱堡,就是在四方城牆的邊緣做出棱形的凸起,架設炮臺防禦的城堡。

而且和普通的城牆不同,棱堡的牆體很寬,專門用來架設大炮。

而城牆下是護城河或者壕溝,而在壕溝再前方,則是一道向下的緩坡。

四位閣老都不明白,蘇澤爲什麼要提議建造這種奇怪的城堡。

就連最精通軍事的趙貞吉也摸着鬍鬚說道:

“這凸起的棱堡,看起來像是馬面牆,或者是甕城?”

趙貞吉這麼一說,衆閣老也點頭。

馬面牆,就是城牆上凸起的城牆,這種城牆的作用就是駐紮弓箭手,用來射殺攻擊到城下死角的敵人。

很多明代城牆都有馬面牆,所以趙貞吉這麼一說,四位閣老大概明白蘇澤這個棱堡的作用了。

但是這份奏疏送入宮中後,又被皇帝重新打回內閣,要求內閣調查清楚棱堡的可行性。

四位閣老只能又將蘇澤喊來內閣,又喊來幾名兵部和工部的官員旁聽,這種內閣詢問官員具體問題,在唐代也被稱之爲“堂對”,也就是“政事堂對問”。

蘇澤踏入內閣後,看到的都是老熟人。

四位閣老之外,兵部尚書霍冀,工部尚書雷禮赫然在座。

也對,棱堡關係到軍務和營造,這兩人在場也是正常的。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工部官員在場,蘇澤就看到了幫助自己修房子的傅順和萬敬。

兩人偷偷向蘇澤遞來一個笑容,蘇澤也微微點頭致意。

這樣的場景,讓蘇澤想到了前世的論文答辯現場。

堂對一般都是討論具體問題,氣氛也相對的輕鬆,先是高拱定了調子說道:

“陛下要求內閣驗證棱堡之事,所以本官請了兵部和工部的官員過來。”

“先從兵部開始問吧。”

這時候,一名兵部官員站起來,他介紹道:

“蘇翰林,下官是兵部職方清吏司主事戴旭,有幾個疑問想要請教蘇翰林。”

兵部職方司的職責是掌輿圖、軍制、城隍、鎮戍、簡練、征討之事,督造軍事建築是工部的業務,但是要兵部負責驗收。

所以職方司主事也是專業人士。

“戴主事請問。”

“蘇翰林,棱堡凸出來的部分,是和馬面牆同理,是爲了架設火炮防禦吧?”

蘇澤點頭稱是,戴主事接着問道:

“可爲什麼要在塹壕前設置緩坡?豈不是方便敵人進攻嗎?”

衆人看向蘇澤,這個緩坡確實是衆人最不能理解的設置。

蘇澤慢條斯理的說道:

“火炮從城牆上向下炮射,正如蘇某曾經在《樂府新報》上所寫的,萬物都有引力,炮彈自炮口射出,就會向下拋射。這個緩坡就是爲了更好的射殺敵人。”

聽到這裡,四位閣老和兵部官員們都連連點頭,但是在場的工部官員都覺得脖頸一寒,蘇澤竟然連這個都考慮到了!

戴旭又問道:

“爲何棱堡要設置成棱形?”

對於這個問題,蘇澤自然也是早有準備。

他拿出一張準備好的圖紙說道:

“諸位請看,如果這城堡的凸出部分,建造成方型和圓形,那麼在這些地方就有炮射死角。”

“而如果設置爲棱形,則整個城堡就沒有一處死角。”

蘇澤指指畫畫,衆人迅速明白了設置棱形的好處。

蘇澤這個棱堡,並不是爲了城堡的外形,而是爲了讓火力能相互覆蓋,保證整個城堡沒有任何死角。

蘇澤說道:

“以炮護城,以城屏炮,這就是蘇某所設計的棱堡。”

“在棱堡城牆上,分別設置佛郎機炮、大將軍炮等多種炮臺,在敵人遠近距離分別射擊,加上弓箭手和勁弩手近射防守。”

“一座棱堡中只要駐紮千人,儲備足夠的糧食和彈藥,百倍之敵攻打城下,也拿棱堡毫無辦法。”

百倍?

這下子趙貞吉和兵部尚書霍冀都皺起眉頭,認爲蘇澤是在吹牛。

但是蘇澤卻知道自己不是在吹牛。

棱堡,也叫做文藝復興城堡,這種城堡在重炮出現前,所有進攻者的噩夢。

在東亞,就發生過一次經典的棱堡攻堅戰,叫做熱蘭遮之戰,這是鄭成功收復臺灣打得最艱苦的一戰。

進攻方是鄭成功,而防守方是荷蘭人。

這場戰爭鄭成功投入登陸兵力兩萬人,還調集了自己所有的艦船,而防守的荷蘭人不足千人。

這場戰鬥鄭成功幾乎投入了自己全部的部隊,在兵力如此懸殊的情況下,荷蘭人還堅持了半年多,最後還是因爲糧食和彈藥耗盡才被攻克。

而如今草原上的蒙古人幾乎沒有火器,在東勝州建造棱堡,還真的能抵擋百倍的敵人。

兵部上下都很滿意,但是工部站出來說話了。

發言的是萬敬。

萬敬拱手說道:

“蘇翰林,按照您的說法,要在棱堡中佈置火炮,可如何將火炮運送到東勝州?”

衆人看向蘇澤,顯然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蘇澤淡淡的說道:

“直接在大同鑄炮就是了。”

萬敬說道:

“大同雖然有石炭,但是蘇翰林怕是不知道,北鐵不適合鑄炮,連做大將軍炮都不合格,更別說是佛郎機炮了。”

“朝廷要鑄造鳥銃和佛郎機炮,多用閩鐵,可如果要在大同鑄炮,就要將閩鐵運送到大同,那耗資太大了。”

工部尚書雷禮也點頭。

閩鐵,也就是福建所產的鋼鐵。

大明鑄造的火器一言難盡。

戚繼光在《紀效新書》中,就抱怨朝廷產的鳥銃容易炸膛,不如繳獲的倭國鳥銃好用。

而明末孫元化所寫的《西法神機》一書中,更是直接說明製作鳥銃和佛郎機炮要用閩鐵,切不可用北鐵。

蘇澤微微一笑,這就是冶鐵技術的問題了。

之所以現在北方的鐵不行,那是因爲北方冶煉的時候用的是含硫量比較多的煤炭,而這個時候的人並沒有認識到,含硫高的煤炭會脆化鐵材。

對於這個,蘇澤也早有預案。

他對着雷禮和萬敬說道:

“蘇某有一個辦法,可以讓北鐵的材質優於閩鐵!”

在場衆人都詫異地看向他,尤其是兵部尚書霍冀問道:

“當真!?”

蘇澤點頭說道:

“千真萬確!”

衆人看向蘇澤,都露出震驚的表情。

你怎麼連鑄炮都會?

蘇澤當然知道在場衆人震驚的原因。 其實大明早就意識到火炮的先進,在朱元璋滅元的戰爭中,火炮就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只不過明初所用的火炮是大將軍炮。

所謂大將軍炮,是用鐵箍將鐵條箍成炮管,這種火炮聽起來就知道氣密性很差,炮彈的射程和威力都不足。

在明武宗正德年間,剛剛抵達西方的葡萄牙人,和大明發生了一場屯門海戰。

這場戰爭雖然以大明戰勝結束,但是也讓大明意識到了火炮的威力,而當時葡萄牙人使用的火炮,就被命名爲佛郎機炮。

大明很快就意識到了佛郎機炮的價值,並且開始使用佛郎機炮。

也是在正德年間,心學宗師王陽明領兵平定宸濠之亂時,就使用佛郎機炮作戰,“震驚百里,賊膽破”,遂大獲全勝。

佛郎機炮是一種後裝滑膛加農炮,整炮由三部分組成:炮管、炮腹、子炮。

開炮時先將火藥彈丸填入子炮中,然後把子炮裝入炮腹中,引燃子炮火門進行射擊。

但由於這個時代的鑄造技術,佛郎機炮的氣密性也不好。

蘇澤真正想要安置在東勝衛棱堡上的,是紅衣大炮。

紅夷大炮,也叫紅衣大炮,是一種長身管、紡錘形結構的前裝火炮。

在火炮安置引線後,再從炮口裝入火藥和炮彈,由於炮身是一體鑄造的,所以氣密性遠遠要比大將軍炮和佛郎機炮好,威力也要大得多。

現在大明還沒有紅衣大炮。

歷史上的紅夷大炮,是在萬曆年間,由荷蘭與葡萄牙人引入中國的。

但是蘇澤還是很有信心,自己能夠提前鑄造出紅夷大炮。

原因也很簡單,這個時代的火器,無論東西方其實也就那麼點技術含量。

用黑火藥推鐵丸罷了。

就是被吹得神乎其神的烏爾班大炮,也就是一個大號的鐵丸發射器,無非就是火藥裝填更多,發射的炮彈更大。

影響火炮性能的,其實就是炮管的材質和鑄造工藝。

甚至連鑄造工藝也沒什麼複雜的,中國人從青銅時代就開始玩失蠟法了。

真正讓火炮性能拉開差距的,要到了十八世紀的時候,西方開始用鑽膛法制造火炮,那時候火炮的氣密性和製造速度又上了一個大臺階,加上新式火藥的發明,纔有了近代那威力巨大的火炮。

所以制約大明火炮性能的,其實就是一個因素——材料。

就這樣,一場關於棱堡的堂對,就已經被蘇澤歪樓到了鑄炮上。

看到這個情況,首輔李春芳咳嗽了一下說道:

“肅靜!”

李春芳看向蘇澤,問道:“你真的能用北鐵鑄炮?鑄出不亞於閩鐵的火炮?”

蘇澤立刻說道:

“下官願意擔保,一定能造出遠勝於閩鐵的火炮。”

李春芳點頭說道:

“既然如此,那就讓工部配合你鑄炮,等火炮鑄成後,再議棱堡的事情。”

李春芳又看向蘇澤問道:

“鑄炮需要多長時間?”

蘇澤想了想說道:

“回首輔,至少一個月的時間。”

“這麼久?”

蘇澤說道:

“回首輔的話,要練出比閩鐵更好的北鐵,就需要更好的鐵爐,鑄炮不需要太多的時間,但是建造鐵爐要時間。”

李春芳點點頭說道:

“雷尚書,那就請工部配合蘇子霖,建造他說的鐵爐。”

雷禮親熱地對蘇澤說道:

“蘇翰林有什麼需要的,直接來工部就行了,傅順和萬敬,你們都要聽從蘇翰林的吩咐。”

傅順和萬敬連忙應了下來。

——

堂對結束之後,已經到了下衙的時間,蘇澤乾脆直接返回家中,剛到門口就見到了等待自己回家的妻子。

蘇澤心中一暖,成婚之後他終於有了家的感覺,對這個時代也有了更多的歸屬感。

看到丈夫要去書房,趙令嫺也沒有打擾,而是親自送上了熬好的羹湯,給蘇澤先墊墊肚子。

等坐在書桌前,蘇澤打開了【手提式大明朝廷】,今日堂對的結果,都在蘇澤的預料之中。

——【模擬開始】——

一天後,《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送到內閣,內閣召集堂對,請宿主解釋棱堡的作用。

工部官員提出火炮運輸的問題,有關棱堡的建設計劃被留中。

——【模擬結束】——

【是否花費500點威望值,強行通過奏疏?】

【剩餘威望:366點。】

其實蘇澤大可以選擇等到威望值足夠再執行。

但是蘇澤最後還是選擇了放棄使用威望點強制執行。

因爲自從這個結果上看,朝廷不願意建設棱堡,不是因爲棱堡不好,而是認爲將火炮運輸到棱堡的耗資太大。

說白了,這是個成本問題。

所以蘇澤與其花費這寶貴的五百點威望值,還不如直接解決這個問題。

而蘇澤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就是改進冶鐵和鑄炮技術。

不是說北鐵沒辦法鑄炮嗎?那隻要解決這個問題,那修建棱堡的事情不就水到渠成了嗎?

蘇澤不相信滿朝諸公看不到棱堡的好處。

而且改進冶鐵技術,也能減輕火炮的重量。

蘇澤穿越前的歷史上,明清鑄造的火炮,都要比西方笨重。

這其實是冶鐵技術的落後,導致明清火炮需要更厚的膛壁,才能避免火炮炸膛。

所以蘇澤一直都在設計新的鍊鐵爐。

而這一次的堂對,也是蘇澤故意引導到了鑄炮問題上,然後當着四位閣老的面立下賭約。

這纔有了李春芳讓工部配合自己鑄炮的事情。

蘇澤嘴角露出笑容,如果這種新式冶鐵爐能成,那解決的不僅僅是鑄炮的問題,而是真正有機會讓大明走入工業化。

鋼鐵是工業時代的骨架。

——

次日,蘇澤直接來到工部。

萬敬和傅順拿着蘇澤的鐵爐設計圖。

傅順是純粹的土木人,他從施工角度出發說道:

“耐火鐵爐倒是不難砌,但是這個頂要怎麼做?還有這個風箱?”

萬敬則要比傅順有文化多了,他看了蘇澤的設計圖,疑惑的問道:

“蘇翰林,這難道是炒鋼法?”

(本章完)

第191章 共議的威力第147章 連上兩疏第74章 襲職盛況第178章 國本第323章 掌印之爭,素來如此第150章 破譯《營造法式》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319章 《請派御史清查京營弊政疏》第294章 三合一疏第306章 通政司怪談其五第227章 做空,天可汗第117章 《請除遼藩疏》第21章 立儲之功第271章 李如鬆鬧課第280章 節省威望點的新用法第189章 戶部紅人蘇子霖第187章 甘蔗種植園的構想第207章 秀榮馬場第13章 請修國史第178章 國本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139章 黃銅計劃!第312章 禮部本意是壞的第189章 戶部紅人蘇子霖第226章 滾筒印刷機和未來的新軍官第276章 《議查楚藩承襲疏》第230章 《詳議武監疏(改)》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94章 《海國記》(三更)第149章 大明土木大軍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252章 羣臣疑似有些太極端了第97章 國祚再加(六更)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135章 聖人無名第102章 皇太子追更(一更)第184章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第79章 靈活的祖訓第193章 再用【事後畫冊】第324章 兩位兄臺可是害苦了我第152章 《請設營造學社以助營造疏》第89章 兩級分化第171章 老朱家的微操之魂第197章 《請奏四方來朝疏》?第75章 引子第21章 立儲之功第159章 春分賭約第189章 戶部紅人蘇子霖第28章 徐階罷相第214章 定海神針蘇澤第6章 畫餅第74章 襲職盛況第98章 捷報(七更)第69章 寡斷第277章 《釐正楚藩刑獄疏》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239章 前置任務?《請增補閣臣疏》第279章 《大爭之世論》第253章 水毒病第220章 《駁瘧病瘴氣論》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第240章 不裝了,蘇澤出手第189章 戶部紅人蘇子霖第198章 再下西洋之議第269章 兩疏同上第199章 九卿廷辯第10章 威望值的猜想第3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77章 一錘定音第272章 整頓學風第31章 大明神劍第119章 遼王覆滅第169章 任務完成!第168章 傳承第19章 第四封奏疏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第193章 再用【事後畫冊】第224章 書中自有黃金屋第11章 風暴再起第260章 蘇公樓和皇家水泥廠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106章 北方開關(4k)第182章 草原奇旅第292章 辦事立業,就在當下第149章 大明土木大軍第189章 戶部紅人蘇子霖第316章 報道引起的科道風暴第170章 橙色道具記憶宮殿香囊第138章 送給張居正的大禮第241章 系統發威,水淹皇陵第202章 衆望所歸的人選第30章 烏思藏爭貢第20章 《請修帝鑑圖說疏》第5章 何爲祖宗法?第88章 《請廢代藩疏》第121章 堂堂連載第49章 暗中博弈第169章 任務完成!第106章 北方開關(4k)
第191章 共議的威力第147章 連上兩疏第74章 襲職盛況第178章 國本第323章 掌印之爭,素來如此第150章 破譯《營造法式》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319章 《請派御史清查京營弊政疏》第294章 三合一疏第306章 通政司怪談其五第227章 做空,天可汗第117章 《請除遼藩疏》第21章 立儲之功第271章 李如鬆鬧課第280章 節省威望點的新用法第189章 戶部紅人蘇子霖第187章 甘蔗種植園的構想第207章 秀榮馬場第13章 請修國史第178章 國本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139章 黃銅計劃!第312章 禮部本意是壞的第189章 戶部紅人蘇子霖第226章 滾筒印刷機和未來的新軍官第276章 《議查楚藩承襲疏》第230章 《詳議武監疏(改)》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94章 《海國記》(三更)第149章 大明土木大軍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252章 羣臣疑似有些太極端了第97章 國祚再加(六更)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135章 聖人無名第102章 皇太子追更(一更)第184章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第79章 靈活的祖訓第193章 再用【事後畫冊】第324章 兩位兄臺可是害苦了我第152章 《請設營造學社以助營造疏》第89章 兩級分化第171章 老朱家的微操之魂第197章 《請奏四方來朝疏》?第75章 引子第21章 立儲之功第159章 春分賭約第189章 戶部紅人蘇子霖第28章 徐階罷相第214章 定海神針蘇澤第6章 畫餅第74章 襲職盛況第98章 捷報(七更)第69章 寡斷第277章 《釐正楚藩刑獄疏》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239章 前置任務?《請增補閣臣疏》第279章 《大爭之世論》第253章 水毒病第220章 《駁瘧病瘴氣論》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第240章 不裝了,蘇澤出手第189章 戶部紅人蘇子霖第198章 再下西洋之議第269章 兩疏同上第199章 九卿廷辯第10章 威望值的猜想第3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77章 一錘定音第272章 整頓學風第31章 大明神劍第119章 遼王覆滅第169章 任務完成!第168章 傳承第19章 第四封奏疏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第193章 再用【事後畫冊】第224章 書中自有黃金屋第11章 風暴再起第260章 蘇公樓和皇家水泥廠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106章 北方開關(4k)第182章 草原奇旅第292章 辦事立業,就在當下第149章 大明土木大軍第189章 戶部紅人蘇子霖第316章 報道引起的科道風暴第170章 橙色道具記憶宮殿香囊第138章 送給張居正的大禮第241章 系統發威,水淹皇陵第202章 衆望所歸的人選第30章 烏思藏爭貢第20章 《請修帝鑑圖說疏》第5章 何爲祖宗法?第88章 《請廢代藩疏》第121章 堂堂連載第49章 暗中博弈第169章 任務完成!第106章 北方開關(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