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伊人宛在水中央

乾元二十五年五月二十七日,昭成太后薨逝。

長寧觀,經文的梵音在檀香嫋嫋中兀自沉浮,時而會有一陣陣清涼的風裹着夏日特有的溼潤探入,在我掌中的楠木佛珠上打着轉兒,襲上我瘦弱的手指。

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的手勢微微一滯,木魚聲也停住了,我不由望向跪在我身前的紋絲不動的長寧長公主,不,她的法號是慧因。

她淡淡道:“慧宛,若是宮裡請我們去祈福祝禱,我們去便是。若是沒有,今日便和從前一樣,你回京城看一看。”

我低低應了一聲,徐徐起身,忍不住回眸看一眼慧因,她着一襲素服,裙幅整齊地鋪陳在橙金色地磚上,如盛開的梔子花。我擡眸望向她面前的觀音慈悲,慈眉善目、一團和氣,高立雲端看盡人間離合悲喜,卻不能普度衆生。

是了,能普度衆生的,只有衆生自己。

春在萬物,大如山川,細如毫忽,繁如草木,妙如葩葉。

這一草一木、一花一葉,都極盡繁盛,遠遠望過去,一片蒼翠欲滴,如佛海無邊無涯。

馬車輕快,我微微闔目深思,每年這個時候,慧因都允了我來京城,自從乾元三年以來,已經二十二年了。

太后的薨逝,意味着屬於朱氏的時代正式落幕,皇后被終身幽禁在鳳儀宮,皇帝更曉諭六宮:死生不復相見。而如今,炙手可熱的是甄氏一族。

我忽然想起隆慶朝的夏氏一族是如何倒塌,念及於此,對於朱氏一族的命運,也就不那麼唏噓。

梨花廟,是在京城南郊,原是孫傳宗與朱祈禎的墓地,那一片有梨花繁盛,白茫茫似海原,後來,陳正則又捐了一座廟宇,香火日漸興旺。

我緩步而入,住持展空師父雙手合十:“慧宛師父,您來了。”

我還禮於他,淡淡含笑:“我來上一炷香。”

檀香縈繞,我默默唸着《往生咒》,思緒卻又回到從前。

隆慶四年五月二十七日,我見他一件一件拾掇着包袱,忍不住喚道:“你真的要走?”

孫傳宗瞥我一眼,點一點頭。

“你就忍心讓我跟宛涵留在這裡,一個親人也沒有?”

孫傳宗靜默片刻:“師傅臨走前跟我說,讓我送你們兩姐妹去褚家,褚大娘人很好,師傅與我都能放心。”

我氣不打一處來:“祖父放心我跟宛涵留在褚家,你也放心是不是?你爲什麼一定要去京城,如果他不在那裡呢?”

“他一定在。”

我反脣相譏:“你不是他,這五年來,他會不會改變想法,你怎能知道?或者,他早已記不得你了呢?”

“但他終究救過我一命。”

我頓時泄了氣,他還是跟五年前一樣倔強,一點都沒有改變。

我狠狠瞪他一眼:“那你走吧!我不要再看到你!”

褚家的人待我與宛涵很好,吃穿住無微不至,或許是因爲祖父曾救過褚大娘一命。

到了夜裡,我默默躺着,心裡的思緒翻涌不息。

那是五年前,他突然跑過來,跟我祖父說要學武。

祖父已經十數年未曾招過徒兒,只是一心一意撫育我跟宛涵,自然是拒絕他的,孰知,他鐵了心,居然在我家門前長跪不起。

我好奇地看着面前那個瘦弱的少年,輕輕勸他:“你還是走吧,祖父會生氣的。”

他似是沒聽見,脊背挺得越發直。

宛涵哼了一聲:“呆子!犟脾氣!大戶人家的孩子巴巴的送來,祖父都不理會,更何況是你!”

宛涵把我拽回內屋:“姐姐你做什麼跟他說話,祖父都不理他,今天我琵琶還沒練完,你來陪我。”

宛涵的琵琶很好,我的箜篌也是這樣,祖父之所以要讓我們兩姐妹學習樂器,不過是因爲我們早逝的祖母精通樂器的緣故。

祖父,是很愛祖母的吧。

然而,此刻,我心裡卻頗不平靜,我頻頻回頭看向窗外,卻被祖父嚴厲地呵斥:“看什麼,難道他會變成石像不成?”

我諾諾,只能撥動手裡的箜篌。

我想,他遲早會離去的吧。

孰料,他一跪就跪了一夜。

第二天一早,我悄悄塞了一個饅頭給他,他卻推回我手中:“我不要。”

我急得不行,跺着腳道:“你是傻子!你不怕跪暈過去?”

他堅持道:“除非你祖父肯收了我,不然我就一直跪下去!”

我蹙眉道:“你這樣想學武術?很辛苦的。”

“我不怕!苦算什麼,人又不是生下來就過安樂日子的。”

我看他一本正經、振振有詞,撲哧一聲笑出來。

然而,卻是這句話,讓祖父心動了。

此後五年內,祖父讓他住在我家裡,並且認認真真傳授他武術,颳風下雨,從不間斷。

他的毅力與刻苦逐漸博得祖父的喜愛,每每與外人提及,祖父總說:“這是我最後一個徒弟,也是我最喜歡的徒弟。”

我不知道自己從什麼時候開始喜歡他的,但是,每每他習武的時候,我很喜歡在一旁彈奏箜篌,他的動作如行雲流水,我的箜篌聲如珠玉玲瓏。

我家附近有一株極高極茂盛的梧桐樹,每有風起,枝椏間的颯颯聲如一浪一浪的細雨,和着箜篌聲聽着,分外和諧。

梧桐蕭蕭,瑟瑟其雨。

宛涵看了我很久,忽而詭秘地一笑:“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我臉上一燒,作勢便要去打她,宛涵靈巧地躲開,笑罵道:“姐姐!我知道你,有了姐夫,我就成了你的使喚丫頭!”

我愈加羞惱,提着裙子作勢便去追她,她忙笑着跑遠了。

我有些惴惴,回頭望他一眼,他依舊穩穩地習武,那一招金鶴展翅真是漂亮,彷彿……他根本沒有看到我們在鬧什麼。

心裡驀地一空,連原本婉轉的箜篌聲也索然無味了。

有一回,他在習武時弄傷了小腿,我心裡疼得不行,拿祖父愛喝的猴兒釀爲他清洗傷口,我看一眼他繃得緊緊的臉:“疼你就喊出來,埋在心底多難受。”

他轉過臉道:“我聽說過,在少林寺習武很苦很累,跟他相比,我不算什麼。”

他甚少這樣主動與我說話,我不由疑惑:“他是誰?”

“我以前住在我叔父家,他們對我不好,寒冬臘月餓着我,還讓我洗衣服,有一次,我掉進河裡,是他救我上來。”

我心中微微一驚,祖父素來不讓我與宛涵多管村子的裡的事情,我只聽說過有一戶人家很苛待收養的孩子,但我不知道竟然是他。

“那你的父母呢?”

“早就不在了。”

我看着略略黯然的面孔,心裡有些哀慼,想到自己雖然也很早沒了父母,但有祖父悉心照顧,卻比他不知好了多少。

他忽然推一推我:“你把師傅的猴兒釀倒了這麼多,師傅會不高興的。”

我這才反應過來,忙收起酒瓶:“那麼,你知道救你的人的名字嗎?”

“不知道,但我知道他會去京城,我要去那裡找他。”

我心裡一涼,急道:“若是他不在京城呢?”

“他一定在。”

我驟然醒來。

月光破窗而入,身邊的宛涵,正愣愣坐着。

“姐姐。”她伏入我懷中,“我想祖父了。”

我怔了半晌,喃喃道:“我要去京城。”

於是,在他離開一個月之後,我也踏上去京城的路。

我入了紫奧城,成爲一名宮女,他進了驍騎營,做了一名侍衛。

而他最最開心的,並非是我的到來,而是找到了當初救他的少年。

他私下裡告訴我:“不要告訴他我是誰,我要等他自己猜出來。”

他神情那樣歡悅,我從未見過。

但我心裡想,或許,他是把他當成哥哥一般看待的吧。

然而,擊碎我的想法的,卻是那一日。

朱祈禎在陪同皇帝去太廟祭祀之時暈倒,這是大不敬之罪。

孫傳宗無能爲力,只能跪在含章宮前,懇求琳妃能救一救她自己的侄兒。

然而,彼時的琳妃,正深陷皇五子之死的困頓局面,並不能出手相救。

我頭一回感覺到,朱祈禎在孫傳宗心中是何等分量,或許,只要朱祈禎在,他就再也容不得旁人。

所幸的是,皇帝沒有深究,朱祈禎被免除了死罪,只賞了五十大板。

我把自己從太醫局軟磨硬求得來的藥送到孫傳宗手中,低低勸道:“不值得。”

他執拗地搖一搖頭:“他救過我。”

相似的對話,亦發生在朱祈禎娶了木棉之後。

而彼時的我,已經被宜妃舉薦給皇帝,成爲了芙蕖娘子。

我與孫傳宗並肩走在太液池邊,我看着他微微憔悴的面容,低低嘆息:“夢只是夢,事實卻是事實,就像你剛纔走過的這段路,既然你已經走前了那麼多,根本不值得爲他回頭。”

孫傳宗微微一怔,目光朦朧:“就算你說的再有道理,但他終究救過我一命。”

我不知如何再次分說,只道:“當初你毅然赴京,對我說的也是這句話,你是我祖父收的最後一個徒弟,也是他最喜愛的徒弟,但事到如今,我只能告訴你一句,很多事情,開頭總能美好,但結局卻極可能慘淡收場,不可能的事情便不要去想,你們二人,原本步伐就不一樣。”

我不知道我的話,孫傳宗聽進去多少。

但是,他卻依然守護在朱祈禎身邊,直到,拿了自己的性命換得朱祈禎的安穩。

而朱祈禎,最後卻是死於他姑母的梨花白。

回想往昔,真的很累。

我徐徐起身,看向絡繹不絕來梨花寺敬香的善男信女,心底,遊弋過深深的哀怨與悲涼。他們,求天地求神佛,又怎知背後的故事?

乾元五年,皇后薨逝。

我站在長寧觀前,看宛涵向我行禮。

陳正則抱着一名兩歲的女童,恭敬向我:“慧宛師傅,我捐了一座廟在朱祈禎與孫傳宗的墓碑前,師傅能否賜下墨寶,作爲廟的名字?”

一時間,我心頭千迴百轉,似乎看到了太多太多的過往。

良久,我徐徐道:“孫傳宗極喜梨花,便喚作梨花廟吧。”

我深深看向陳正則,以及與她並肩而立的簡云然,將宛涵的手輕輕牽到他們手中:“你既然認宛涵爲義妹,那麼,請你好好照顧她,爲她尋一個好人家,我這做姐姐的,終究是對不起她。”

陳正則一揖爲禮。

宛涵無聲地流淚,最後望我一眼:“姐姐,你一定要保重。”

我緩緩轉身,語調清和:“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林中,心不動則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則傷其身痛其骨,於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陳正則,簡云然,宛涵,請一定要珍重。”

從那之後,我的生活中只剩下長寧觀與慧因。

慧因如今,一生一世不得出長寧觀,多半也是因爲我。

仇恨與怨懟,只會一代一代傳下去,捲入其中的人,會傷得體無完膚。

那麼,便讓我常伴青燈古佛,爲世間那樣多的求不得、那樣多的不得求而祈禱、祝福。

夜涼似水。

我怔怔地想着,原來,已經是三十三年過去了。

每每到五月二十七日,我心裡總得是在想,如果,當年我能勸住孫傳宗,不讓他入京。那麼,如今,會是何種情景?

我微微搖頭,自嘲地一笑。

不可能的。我無法勸得住他。

早在他與朱祈禎相遇那一日,他的心底,從此便只有一人。

伊人宛在水中央,而我的名字,卻是那樣可笑。

因爲,孫傳宗的伊人,從來都不是我。

一顆又一顆佛珠在我掌心中如流水曼曼而動,周遭的一切都若隱若現,朦朦朧朧中,似有金光出世,我看到,偌大的蓮座上有香霧嫋嫋,蓮瓣純白如新雪。我下意識踏上,只覺得身輕如燕,我從未這樣輕鬆過。

梵音由低而高,漸漸揚起,一朵又一朵白蓮在周身遍開,匯成千里長河。

我緩緩念着:“紅塵十丈,卻困衆生芸芸,仁心雖小,也容我佛慈悲。情之一字,如冰上燃火,火烈則冰融,冰融則火滅。不可說,不可說。”

我徐徐闔目。

乾元二十五年五月二十七日,慧宛師父圓寂。

m 踩 咯!

┏╮/╱ ·ˊ e . a. 來 ·°∴ ☆..·°

╰★╮ 、 11. r. ☆..·°.

゛ ╰┛ d.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三十四章  恩情脈脈中道絕(1)第三十三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4)第八十章  雨悲雲落天地驚(1)第七十章第六十七章  塞上胭脂凝夜紫(2)第五十九章第五十二章  屧廊人去苔空綠(4)第十八章  湘娥啼竹素女愁(4)第五十九章第六十三章第三章  白露堂中細草痕(1)第二十二章第五十七章第四十八章  昭陽殿裡恩愛絕(3)第八十九章第二十四章第七十八章第五十七章  應憐夜半幽夢生(2)第二十八章  同向春風各自愁(3)第七章第二十七章第三十六章  恩情脈脈中道絕(3)第七十八章  翠葉吹涼玉容色(1)第五十三章  玲瓏箜篌有誰憐(1)第一百一十章第五十章第五十九章第六十章第三十三章第七十四章  水殿風來珠翠香(2)第十九章  算來浮生一場夢(1)第八十四章第九十八章第二十五章  玉殞香消星夜殘(3)第二十九章  同向春風各自愁(4)第二十章  算來浮生一場夢(2)第一百章第九十一章第四十四章  九華帳裡魂夢驚(3)第七十章第四十七章第七十八章  翠葉吹涼玉容色(1)第六十五章  試拂鐵衣如雪色(3)第四十六章  昭陽殿裡恩愛絕(1)第七十一章  多少淚珠無限恨(2)第九十九章第三十五章  恩情脈脈中道絕(2)第七十九章第九十三章第七章第七十五章  水殿風來珠翠香(3)第五十三章第十三章  正是季夏兒女情(1)第十二章第二十二章  愁雲蔽日萬里凝(2)第九十九章第十八章第六十五章第四十三章第十一章  支離破碎笑此生(1)第六十八章第八十五章第七十八章第十六章第九十四章第六十四章第五章第十三章  正是季夏兒女情(1)第十四章  正是季夏兒女情(2)第九十二章第五章  魂歸遺夢語驚心(1)第七十一章第六十三章  試拂鐵衣如雪色(1)第三十七章第五章第四章第四十二章  九華帳裡魂夢驚(1)第二十九章  同向春風各自愁(4)第六十四章第四十四章  九華帳裡魂夢驚(3)第十三章第十八章第十三章第六十章  欲卷珠簾秋意長(2)第六十九章第二十三章  玉殞香消星夜殘(1)第二章  暮風暮雨暮色蒼(2)第五十八章  應憐夜半幽夢生(3)第七十五章  水殿風來珠翠香(3)第二十五章第六章第四十一章第七十三章  水殿風來珠翠香(1)第八十四章第十五章  湘娥啼竹素女愁(1)第六十八章  昔殿流螢飛復息(1)第四十二章  九華帳裡魂夢驚(1)第九十章第六十八章  昔殿流螢飛復息(1)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四章  恩情脈脈中道絕(1)第三十三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4)第八十章  雨悲雲落天地驚(1)第七十章第六十七章  塞上胭脂凝夜紫(2)第五十九章第五十二章  屧廊人去苔空綠(4)第十八章  湘娥啼竹素女愁(4)第五十九章第六十三章第三章  白露堂中細草痕(1)第二十二章第五十七章第四十八章  昭陽殿裡恩愛絕(3)第八十九章第二十四章第七十八章第五十七章  應憐夜半幽夢生(2)第二十八章  同向春風各自愁(3)第七章第二十七章第三十六章  恩情脈脈中道絕(3)第七十八章  翠葉吹涼玉容色(1)第五十三章  玲瓏箜篌有誰憐(1)第一百一十章第五十章第五十九章第六十章第三十三章第七十四章  水殿風來珠翠香(2)第十九章  算來浮生一場夢(1)第八十四章第九十八章第二十五章  玉殞香消星夜殘(3)第二十九章  同向春風各自愁(4)第二十章  算來浮生一場夢(2)第一百章第九十一章第四十四章  九華帳裡魂夢驚(3)第七十章第四十七章第七十八章  翠葉吹涼玉容色(1)第六十五章  試拂鐵衣如雪色(3)第四十六章  昭陽殿裡恩愛絕(1)第七十一章  多少淚珠無限恨(2)第九十九章第三十五章  恩情脈脈中道絕(2)第七十九章第九十三章第七章第七十五章  水殿風來珠翠香(3)第五十三章第十三章  正是季夏兒女情(1)第十二章第二十二章  愁雲蔽日萬里凝(2)第九十九章第十八章第六十五章第四十三章第十一章  支離破碎笑此生(1)第六十八章第八十五章第七十八章第十六章第九十四章第六十四章第五章第十三章  正是季夏兒女情(1)第十四章  正是季夏兒女情(2)第九十二章第五章  魂歸遺夢語驚心(1)第七十一章第六十三章  試拂鐵衣如雪色(1)第三十七章第五章第四章第四十二章  九華帳裡魂夢驚(1)第二十九章  同向春風各自愁(4)第六十四章第四十四章  九華帳裡魂夢驚(3)第十三章第十八章第十三章第六十章  欲卷珠簾秋意長(2)第六十九章第二十三章  玉殞香消星夜殘(1)第二章  暮風暮雨暮色蒼(2)第五十八章  應憐夜半幽夢生(3)第七十五章  水殿風來珠翠香(3)第二十五章第六章第四十一章第七十三章  水殿風來珠翠香(1)第八十四章第十五章  湘娥啼竹素女愁(1)第六十八章  昔殿流螢飛復息(1)第四十二章  九華帳裡魂夢驚(1)第九十章第六十八章  昔殿流螢飛復息(1)第二十九章